计算机应用教学论文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高校教学用多媒.doc_第1页
计算机应用教学论文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高校教学用多媒.doc_第2页
计算机应用教学论文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高校教学用多媒.doc_第3页
计算机应用教学论文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高校教学用多媒.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应用教学论文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高校教学用多媒体计算机集中化管理与维护摘要: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整个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核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对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已成为各高校的难题。本文总结了多媒体计算机在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无盘技术对多媒体计算机进行集中化管理。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无盘工作站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各高校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整个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核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随着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出现,带来了各种病毒、应用程序不兼容、操作系统崩溃、升级麻烦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和学校人力资源的限制,大部分高校无法按照计算机保有比例来配备计算机管理人员。如何对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已成为各高校的难题。1多媒体计算机在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多媒体教室不同于计算机机房,分布在不同校区、不同楼宇,地理位置相对分散。各高校为了简化系统维护,保护硬盘数据不被恶意修改、删除,大部分都安装了防治计算机系统出故障的软件和硬件,主要是安装硬盘还原卡、一键GHOST、还原精灵、安装杀毒软件、U盘杀毒软件、ARP防火墙。由于多媒体教室的特殊性,计算机的维护与管理的过程中仍会出现了不少问题,典型问题如下。(1)还原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经常出现问题,根据笔者经验,使用还原卡的计算机往往在使用两年左右时间开始出现硬盘损坏等现象。且目前已经出现能穿透还原卡的病毒。(2)网络同传对计算机硬件配置要求较高,同传的计算机配置需相同。(3)网络同传过程中易形成广播风暴,从而降低网络的性能甚至会使网络陷入瘫痪,且同传时间较长,根据笔者经验同传一个系统最少需要2个小时。(4)由于各专业教师所需应用软件不同,同时软件版本更新较快。管理员需要一台一台更新应用软件和安装、升级操作系统,工作量非常大。(5)正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价格不菲,而且杀毒软件的更新往往在系统已经遭受到病毒危害之后。(6)U盘作为课件的存储设备,教师的U盘在家、办公室等多台计算机上交替使用,容易形成一个交叉感染的环境,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极易感染病毒。2无盘工作站原理及优缺点为有效率解决多媒体计算机在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启用无盘系统对计算机进行集中化管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无盘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站从网卡启动后以广播的方式发送DHCP find帧来寻找DHCP服务器,网络上每一台安装了TCP/IP协议的主机都会接收到这种广播信息,但只有DHCP服务器才会做出响应。在网络中接收到DHCP find帧的DHCP服务器都会做出响应,它从尚未出租的IP地址中挑选一个分配给DHCP客户机,向DHCP客户机发送一个包含出租的IP地址和其他设置的DHCPoffer提供信息。这样无盘工作站和启动服务器之间就可以通过TCP/IP协议进行TFTP通讯,从服务器上下载启动信息到工作站的内存里。针对多媒体教室的特殊性,应用无盘系统的优缺点主要为以下几点。(1)系统安全性强:可以把教师需要用到的操作系统的和软件都放到服务器上,教师用机平常没有任何更改和写入的权限,只需对服务器进行保护及杀毒即可。(2)维护方便: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软件的升级都只需对服务器上的镜象进行操作既可完成,教师用机实现零维护,可大大减少多媒体管理员维护计算机的时间和压力。(3)支持多操作系统启动:可以在服务器上做多个镜像,分别适用于各专业教师。经过优化,远程启动的教师机运行速度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普通本地硬盘。(4)支持硬件多配置:多种配置的多媒体计算机可使用同一系统镜像而驱动程序不冲突,便于对多媒体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5)节约硬件维护成本:无需不断升级计算机硬件,现有设备不会在短期内淘汰,能延长硬件设备50的适应性应用期限。(6)无盘系统的缺点:较依赖网络和服务器,对网络环境和服务器配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鉴于多媒体教室的特殊性,建议在应用无盘系统的基础上保留本地硬盘,并对本地硬盘进行软体还原;为保证无盘系统的稳定性,建议中心服务器安装互为备份的两台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技术实现故障隔离。3无盘工作站测试实例3.1测试点硬件配置参数(1)以20个测试点为例。(2)服务器配置如下。CPU:Intel 5500双路新至强服务器芯片组。内存:2GB REG ECC DDRIII服务器内存。主板:集成PCI-E双千兆网卡;支持RAID0、1、5;板载6个SATAII接口。硬盘:原装INTEL SC5300机电;3*500G/32M企业级盘(读);2*146G SAS(写)。3.2测试数据,。参考文献1陈筱琪金融业计算机集中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金融电脑,2000(6).2夏卫.多媒体设备维护二、三事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