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七课第二框.doc_第1页
八下第七课第二框.doc_第2页
八下第七课第二框.doc_第3页
八下第七课第二框.doc_第4页
八下第七课第二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第七课第二框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财产留给谁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题,是在学习了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财产留给谁”,也为第三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二、学情分析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未成年人知之不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这方面教育。使学生懂得继承人继承遗产,既要遵循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对应的课标内容“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34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美德;锻炼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2能力目标:教师通过适时的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能够保持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状态,通过设问、分组交流讨论、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3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探究,认识什么是被继承人、遗产、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什么是继承人、继承权、继承人的范围、确立依据。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和继承人的范围、确立依据。教学难点:遗嘱继承的法定条件。遗赠区别于遗嘱。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八、课时安排 一课时。九、教学过程创设情境 视频导入著名相声艺术家侯耀文,于2007年6月23日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后去世,因生前未留遗嘱,其身后的遗产引发纠纷。我们一起走近侯耀文遗产纠纷案。播放“侯耀文遗产纠纷案”视频。过渡:主持人提到:遗产究竟属于谁?侯耀文的遗产包括银行存款、有价债券、住房、汽车、收藏品(名表、珠宝、名人字画)等。侯耀文在世时拥有的这些东西能称为遗产吗?(能或不能)如果不能,称为什么?(财产)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财产留给谁”。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课题。自学助学 合作探究教师:既然提到了遗产,什么叫遗产?望文生义,遗是?(遗留)产是?(财产)偷来的、抢来的、贪污受贿的能作为遗产吗?(不能)必须是?(合法的)它既不属于集体也不属于国家,应该属于谁?(个人)谁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死者)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所以,遗产是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经过分析,作为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的财产。所以侯耀文在世时拥有的这些东西不能称为遗产,而是财产。我这儿有几个问题,请阅读教材P77-78,快速完成。什么是继承人? 什么是继承权?继承人的范围? 确立的依据? 继承人的顺序? 遗产份额分配的原则?继承方式有哪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教材寻找答案的能力。学生能够对教材有一个感性认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共同学习来解决。侯耀文遗产纠纷案例环节一侯耀文去世后,侯耀文的哥哥侯耀华、侯耀文的大女儿侯瓒(29岁)和小女儿侯懿珊(12岁)为分遗产争得不可开交请思考:在本案中,你认为哪些人有继承权?依据什么关系确立的?学生回答后,归纳:我国继承法在第二章“法定继承”中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因此,本案中的侯耀华、侯瓒、侯懿珊都有继承权。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抚养关系确立的。本案中的继承人,是依据血缘关系、抚养关系确立的。本案中的侯耀华、侯瓒、侯懿珊都有继承权,但是,他们都能继承侯耀文的遗产吗?我这儿有三种观点,请你判断:观点一:侯瓒认为父亲的遗产应该由自己和妹妹侯懿珊继承。观点二:有人认为侯懿珊还小,不应该分得遗产。观点三:有人认为侯耀华不具备分配弟弟遗产的条件,所以,劝他不要掺和此事。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代表发言。我们来梳理一下观点: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侯瓒和侯懿珊都属于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而且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权。因此,侯耀华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所以他不能继承弟弟的遗产。侯懿珊虽然是未成年人,但是属于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因为侯懿珊尚未成年,所以其继承权应由她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我们再听听律师的观点。(播放视频)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质疑交流,在互助合作、观点碰撞、认知与迷茫两难中解决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确定依据、继承顺序等。师生及时归纳总结,对观点的梳理,律师的印证,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侯耀文遗产纠纷案例环节二侯耀文去世2年后,因其生前未立遗嘱,他的身后遗产迟迟没有分配,2009年7月,侯瓒和妹妹将伯父侯耀华告上北京西城法院。假如你是法官,你会怎样判决?遗产份额怎样分配?侯瓒和妹妹的这种继承方式属于哪种继承方式? 师生共识:侯耀文的遗产由侯瓒和妹妹均等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属于法定继承。教师:法定继承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遗产份额分配原则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应当均等分配;特殊情况下,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考考你:王教授有一儿一女,老伴去世后,自己单过。王教授病故后,留有自购居住的两居室楼房一处,姐弟俩为继承父亲的遗产发生了争执。弟弟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当然没有继承权。”姐姐提出自己有权继承父亲的遗产,理由是父亲生前的生活弟弟从不过问,主要由她照顾。你认为姐姐的要求合法吗?为什么?正当姐弟俩争执不下时,姐姐从父亲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张遗嘱。原来王教授生前得到女儿、女婿精心的照料,儿子、儿媳则对他十分冷淡。王教授对女儿、女婿数年如一日的关爱十分感激,于是立了一份遗嘱,将两居室楼房留给女儿,并作了公证。所以姐姐坚持按父亲的遗嘱处理财产;弟弟不同意,起诉到法院,要求与姐姐均分。你觉得法院会怎么判?这属于哪种继承方式?它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按王教授的遗嘱处理财产。这属于遗嘱继承。它最大的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根据继承法规定: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设计意图:随着案情的进展,对教材优质资源的改造和利用,使学生明了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和遗产份额的分配原则。在教学中渗透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倡导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侯耀文遗产纠纷案例环节三侯耀文生前未订立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怎样才能平息这场遗产纠纷风波呢?侯耀文的这些遗产(银行存款、有价债券、房屋、汽车、收藏品)又是如何分割的呢?请看:播放“伯侄和解”视频。2011年3月23日,侯耀文去世近四年终得入土为安。从侯耀文遗产纠纷得以圆满解决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师生共识: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应该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当继承权受到侵犯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设计意图:通过对案情的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到继承人继承遗产,既要遵循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着“互谅互让、团结和睦”的精神,这样才能共建和谐家园,共创和谐社会。教师:我们共同探讨到这儿,针对本节课的内容,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问 我会答规则:各小组轮流根据本课内容挑选另一组提问,提出一个问题得10分,对方答对得10分,答错可由其他组补答;若提出有水平相对高的问题额外加10分。教师可能补充的问题:所有的遗嘱都是有效的吗?有效遗嘱必须具备哪些条件?遗赠属于遗嘱继承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团队意识。反馈练习 检测效果单项选择题1 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_确立的。( )血缘关系 亲情关系 婚姻关系 朋友关系 抚养关系A. B. C. D. 2依据继承法的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是( )A. 配偶、子女、父母 B. 兄弟姐妹、配偶 C. 配偶、子女、祖父母 D. 子女、父母、祖父母3我国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 )A. 遗嘱继承实现的 B. 遗产分配原则实现的 C. 法定继承顺序实现的 D. 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4公民徐某有一儿一女,妻子早逝。几年后徐某也因病去世,留下6间房和5万元存款。按法律规定,房产和5万元钱直接由其儿子和女儿共同继承。这种继承方式属于( )A. 遗嘱继承 B. 法定继承 C. 馈赠继承 D. 遗赠继承收获平台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结束语:财产属于谁?(法定继承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集体或国家)最后,赠送同学们一句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侯耀文遗产纠纷案为主线展开教学,此案例具有典型性,有较强的思考性,能够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本课主要采用了视频这种呈现形式,设置了针对性很强的探究问题,如三种观点的讨论,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提炼,形成正确的观点。通过“你能问 我会答”环节,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升华了情感。如学生提出:收养的儿子和亲生儿子享有同样的继承权吗?遗产份额如何分配?保护未成年人继承权的法律有哪些?被继承人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也没有第二顺序继承人,他的遗产如何处理?等等。这些不是教师事先预设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