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维生素B2市场研究报告目 录报 告 概 要3第一章 维生素类药物简介4一、维生素的定义和分类4二、维生素B2药物简介5第二章 世界维生素市场概况6一、世界维生素市场现状61.反垄断处罚结束维生素“暴利”时代62.世界维生素市场规模7二、世界维生素市场竞争格局分析82.巴斯夫/武田公司93.中国维生素生产企业104.其它一些生产商10三、世界维生素市场发展趋势111.维生素市场消费趋势分析112.世界维生素市场仍有增长空间113.2007年世界部分国家维生素和饮食补充剂市场预测11第三章 我国维生素产业分析13一、我国维生素市场总体分析131.中国维生素产业已经完全改观132.国内维生素市场潜力大14二、维生素B族重点品种151.维生素6162.维生素12163.维生素174.维生素1185.维生素218三、我国医院用药市场分析181.医院用药市场维生素B2发展趋势分析182.医院用药维生素B2份额分析203.维生素B2生产企业分析21四、维生素B2进出口情况分析22第四章 生产企业简介25一、原料药251.湖北广济药业252.上海迪赛诺26二、医院药品生产企业261.(中外合资)湖北同济奔达鄂北制药有限公司262.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27第五章 维生素B2市场进入分析28一、医院用药市场中,复合维生素的需求量最大28二、单独维生素B2药品医院市场容量有限28三、原料药品市场容量大,市场集中度高29表 1 维生素类药物分类4表 2 世界维生素市场反垄断罚款情况6表 3 各国人均消费药品金额14表 4 2003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情况15表 6 2005年3季度全国382家样本医院购入维生素药品排序20表 7 2005年3季度全国382家样本医院购入多种维生素药品情况21表 8 2005年3季度样本医院购入维生素B2生产企业排序前20位22表 9 2005年1-10月维生素B2进出口情况23表 10 2004年1-12月维生素B2主要贸易国前10名23表 11 2005年1-3月维生素B2类产品出口情况23图 1 世界维生素行业大洗牌7图 2 2004年世界维生素市场规模8图 3 2007年世界部分国家维生素市场容量预测13图 4 19972002年维生素12生产和出口量17图 5 2004年至今医院用药总体趋势19图 6 2004年至今医院维生素类药品用药金额变化19图 7 2005年3季度全国382家样本医院购入B族维生素药品情况21报 告 概 要维生素被称为万年产品,是人和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与健康所必须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维生素在人和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所以必须通过食物有规律地从外界摄取。每种维生素在生物体内起着不同的功能,它们之间不能相互替代,也没有其它可以替代的物质。同时,许多新的功能和应用被不断发现,新品种也在不断增加。维生素通常分为两大类,即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2004年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普遍的是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三者每年市场额近20亿美元。其中维生素E最大,超过了10亿美元;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各为5亿美元。其余较小的维生素市场有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D3和维生素H,每个品种都有0.51.5亿美元的市值。在各种用途中,维生素作为动物饲料的市场正在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在药用和食用领域都以4-5的速度增长。医院用药情况:全国100张床位以上级别医院维生素市场2005年会达到18.4亿元,按照20%的增长率推算2006年22.1亿元,维生素B2市场占到0.77%,应该是1702万元,对进入者来说,市场规模比较小。此领域中生产企业集中,94%市场份额被两家企业占有,主要的竞争者少。市场中有复合维生素产品抢占维生素B2的市场。从维生素的功能来看,如果能够充分得到人们的认可,其市场潜力很大。维生素B2是一个组成部分。复合维生素的开发不失为一个好方向。原料药维生素B2在出口方面2005年将达到1684吨,实现金额30413万美元,同比增长将达到16%。如此看来其市场容量很大。目前维生素B2国内市场行情较为平稳,由于受到出口相对平稳的有利支撑,虽然国内市场需求稍显一般,但国内货源略紧,市场价格变动幅度不大。巴斯夫一直在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改进方面探索,为提高维生素发酵收率,巴斯夫与西班牙的Salamanca大学联合研究提高用来合成维生素B2的Ashbya霉菌的生产率,这一技术使Ludwigshafen维生素B2的产量在没有投入的情况下增加到1000吨。广济药业经过改良,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原料核黄素产业的市场容量很大,但是国内市场需求并不是很紧张。维生素B2市场研究报告第一章 维生素类药物简介一、维生素的定义和分类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元素,共有20多种。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极少,但是它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协调生理功能则至关重要。维生素被称为万年产品,是人和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与健康所必须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维生素在人和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所以必须通过食物有规律地从外界摄取。每种维生素在生物体内起着不同的功能,它们之间不能相互替代,也没有其它可以替代的物质。同时,许多新的功能和应用被不断发现,新品种也在不断增加。维生素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能溶解在脂肪里的,称为脂溶性维生素,例如维生素、,维生素可以合成视紫质。儿童缺乏则容易得夜盲症和干眼病,维生素参与体内钙、磷代谢。促进骨骼与牙齿正常生长发育,缺乏则易患小儿佝偻病。另一类是能溶解在水里的,称为水溶解性维生素,例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PP。表 1 维生素类药物分类种类生理作用缺乏病食物来源脂溶性维生素A1、构成视紫红质,维持暗适应2、维持上皮细胞的健康3、促进生长发育1、夜盲症2、皮肤干燥,毛囊角化3干眼病和角膜软化肝、蛋黄、鱼肝油、乳汁、绿叶蔬菜、胡萝卜、玉米等维生素D1、增加钙、磷在小肠吸收2、调节钙磷代谢1、儿童 佝偻病2、成人 骨质软化症1、鱼肝油、肝、蛋黄、乳脂2、紫外线照射维生素E1、抗氧化作用2、某些酶的抑制剂3、与胶原代谢有关1、巨细胞性溶血性贫血2、雌、雄动物生殖系统受损1、麦胚油、柿子油、玉米油、花生油。2、绿叶蔬菜3、肉、蛋、奶油、鱼肝油维生素K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2、7、9、10。皮下、肌肉、胃肠道出血肝、菠菜;肠道细菌合成水溶性维生素B1是脱羧辅酶的成分,参与糖代谢过程脚气病谷类、哮母、豆类、干果、动物肝脏、瘦肉和蛋类维生素B2参与机体的生物氧化功能口腔、皮肤和眼部疾病绿叶蔬菜、黄豆、小麦、动物内脏、奶类蛋类、哮母维生素B6参与蛋白质代谢无典型缺乏病哮母、蛋黄、肝、谷类;肠道合成维生素B12参与“一碳单位”代谢促进红细胞的成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肝、瘦肉:细菌合成肠道维生素PP是辅酶的成分;参与生物氧化过程癞皮病哮母、谷类、花生、豆类和肝脏维生素C1、参与机体氧化-还原反应2、参与羧基化反应3、增加抵抗力4、其它坏血症柑橘、水果和新鲜绿叶蔬菜叶酸与蛋白质、核酸合成及红细胞、白细胞合成有关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肝、哮母、绿叶蔬菜;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虽然不是构成机体各组织的原料,也不能供给能量,但多是某些酶(或辅基)的组成部分,缺乏时会导致代谢障碍,产生维生素缺乏症。人群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如孕妇、哺乳妇女及婴儿因为生理上原因需要较多;老年人因酶系统减弱和吸收功能差,而需要量增多;妇女体重较男子轻,代谢也较低,故同年龄同工种的妇女比男子需要量为少;另外由于工种、职业的不同,需要量亦有差异,如驾驶人员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较多;重体力劳动者维生素B1、B2、C、烟酸的需要量高于一般人群;高烧患者、近期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作为非处方药的维生素类药物和制剂有几十种,主要用于补充营养,也可用于治疗经医师诊断后的各种维生素缺乏症。但必须注意切忌超量滥用,因为滥用维生素易引起毒性反应。二、维生素B2药物简介维生素B群为水溶性维生素,即可溶于水之维生素,不宜储存于体内,遇水、光、热、氧气等外力时极易遭破坏。维生素群在脑内帮助蛋白质代谢,对维持记忆力具有显著疗效,尤其受到学生与上班族的重视。维生素B2(核黄素)与生长发育、皮肤、粘膜、眼睛、代谢等密切相关。功能:维生素可以预防动脉硬化,增进脑记忆功能;维持眼睛视力,防止白内瘴;抗氧化,对预防糖尿病起到一定的作用;燃烧脂肪,变成能量,有助于保持体形;解毒,将食品中添加剂分解成无害物质。维持口腔及消化道粘膜的健康。缺乏症:维生素B2是构成辅酶的重要原料,它能保证眼睛视网膜相角膜的正常代谢。如果维生素B2缺乏,角膜周围易充血,睑缘发炎对光敏感并易于疲劳,礼物模糊,眼睛发红、发痒和流泪,严重时会丧失视力。维生素B2还是眼睛视黄醛色素的成分。如果缺乏会造成,嘴角开裂、溃疡,口腔内粘膜发炎等;若维生素B 2不足会造成肝脏、肾脏机能低落,造成脂肪屯积,引起肥胖,肥胖是各种代谢机能低落的温床,可继发许多成人病。主要食物来源:猪肝、鸡肝、瘦肉、蛋 黄、酵母、大豆、小米及米糠,菠菜及绿叶蔬菜。第二章 世界维生素市场概况一、世界维生素市场现状1.反垄断处罚结束维生素“暴利”时代1999年5月,美国司法部的处罚令当时世界最有实力的维生素厂商自吞苦果,为他们的价格操纵行为支付了9亿美元的罚金。由于世界上最大的9家维生素生产企业操纵维生素的销售价格,涉案金额高达50亿美元,不但增加了可口可乐、宝洁等大用户的生产成本,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美国司法部指控瑞士罗氏公司是价格卡特尔的始作俑者,对其罚款5亿美元,德国巴斯夫被罚2.25亿美元,其他罚款对象分别是比利时、德国、法国和日本的维生素生产企业。2001年11月,欧盟也对上述维生素制造商处以高达8.55亿欧元的罚款,其中罗氏公司为4.62亿欧元,巴斯夫为2.96亿欧元。表 2 世界维生素市场反垄断罚款情况公司美国司法部罚款金额欧盟罚款金额瑞士罗氏公司5亿美元4.62亿欧元德国巴斯夫2.25亿美元2.96亿欧元美国和欧盟的反垄断处罚结束了维生素行业的暴利时代,一直维持在历史高位的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等产品的价格开始回落,从1999年到2001年降幅达到50以上。随之而来的是维生素业内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重新洗牌,一些在技术和成本上缺乏竞争力的公司退出竞争。法国罗纳布朗克公司把维生素业务卖给了本国的安万特公司,安万特又在2001年将其出售给了法国阿迪苏公司。日本卫材2001年宣布退出维生素行业。还有一些公司虽然尚有盈利,但是考虑到该行业未来的成长性不高,也在转型。罗氏公司于2002年6月宣布,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转向生物医药和诊断试剂,拟将其维生素和精细化工部门出售。而荷兰帝斯曼公司是一家以生命科学产品为主的医药化工企业,对维生素业务一向看好。于是,2003年1月,罗氏同帝斯曼正式签署了全部维生素业务的转让协议。也有依靠自身技术和资本竞争优势,乘机低成本收购其他维生素生产企业的,如巴斯夫于2001年收购了日本武田70的股份,使自己的维生素品种进一步丰富,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如下图所示:图 1 世界维生素行业大洗牌出售维生素业务法国罗纳布朗克公司法国安万特公司法国阿迪苏公司出售维生素业务日本卫材退出维生素业务罗氏公司荷兰帝斯曼公司转让维生素业务巴斯夫日本武田收购70股份,获得维生素业务2.世界维生素市场规模目前,维生素已经是当今国际药品保健品市场上的主要产品。据统计:1999年全球药品、保健食品、饲料与化妆品等行业所消耗的各种维生素总价值超过24亿美元。这表明维生素已从昔日的“配角”地位上升为当红“主角”。2004年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普遍的是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三者每年市场额近20亿美元。其中维生素E最大,超过了10亿美元;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各为5亿美元。其余较小的维生素市场有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D3和维生素H,每个品种都有0.51.5亿美元的市值。在各种用途中,维生素作为动物饲料的市场正在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在药用和食用领域都以4-5的速度增长。图 2 2004年世界维生素市场规模在三大维生素产品中,维生素C明显处于生产过剩态势。在过去的3年间,其市场价格尽管略有反弹,但仍未恢复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高价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国家,维生素C生产与消费严重不平衡。在我国,大部分产品依赖出口,而国内消费严重不足;欧洲维生素C产销基本平衡;美国与加拿大等北美洲国家产品严重供不应求,主要依赖进口。维生素B维生素B不同于其它维生素为单一品种,它是由多种产品所组成的一个“大家庭”。除人们熟知的VB1、VB2、VB6、VB12外,叶酸、烟酸、泛酸等亦属于“B族维生素”,而每种维生素B产品各具独特的保健用途。如VB1可防治脚气病、B2可治口角炎与口腔溃疡,B6可治贫血与皮炎,B12用途更多,可防治肝炎、促进红血球生成以及辅助治疗肿瘤疾病等等。叶酸红血球生成以及辅助治疗肿瘤疾病等。叶酸则有抗畸胎、促进婴幼儿脑细胞发育和抗肠癌等重要保健用途,现已被美国卫生部定为强制食品添加剂用于孕妇、儿童食品中。近据国外专业杂志报道,B族维生素总产量合计在3万吨左右,以VB1、B2、B6、B124种产品的产量最大。近年来叶酸销售量增长迅猛,因为美国和欧盟国家均将叶酸列入强制食品添加剂名录,今后叶酸在国际市场上前景被普遍看好。我国的维生素B类产品已有近半个世纪的生产史,目前以B2出口数量最大(以东北制药总厂产量最大,江苏B2生产企业异军突起,出口为主),其它维生素B出口数量较小。国际上德国巴斯夫、日本田边制药与武田化学株式会社的维生素B生产技术先进并拥有很大优势。近据消息来源披露,我国的VB6、VB12产量增长较快,出口亦有增加,自今年年初以来,国际市场VB的总体价格已呈下滑之势。国外VB生产大户均在担心,维生素B会不会像维生素C那样步人价格的“滑铁卢”?看来在调控国际市场VB类产品的价格方面,中国出口维生素B数量的多寡将发挥决定性作用。二、世界维生素市场竞争格局分析2003年2月10日,瑞士罗氏公司和荷兰帝斯曼公司共同宣布帝斯曼收购素有“世界维生素之王”的罗氏维生素药物和精细化工部门,签署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和精细化工业务的出售合同。在目前的国际市场上,基本上形成了中国、荷兰帝斯曼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1.来者不善的帝斯曼与罗氏相比,业内人士对帝斯曼或许并不熟悉。其实,帝斯曼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帝斯曼集团正活跃于生命科学、性能材料、聚合物和工业化工品的制造领域。整个集团的年销售额达到80亿欧元,拥有大约22 000名员工,分布在全球超过200个工作场所,而且在许多领域已经名列世界前茅。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在2005年达到销售额100 亿欧元。其中至少80的销售额来自其专业部门,例如生命科学和性能材料领域的先进的化学和生物科技产品。这一战略代表了公司持续性的转变以及对高附加值业务全球领导地位的关注。作为以生命科学、性能材料和工业化工为主要支柱的公司,维生素并不是帝斯曼的强项,因此,收购既能巩固该公司生命科学业务的实力,也不必担心因有垄断之嫌而被欧盟反垄断部门否决。对于帝斯曼而言,收购有助于其实现在2005年前销售额增至100亿欧元的目标。帝斯曼现阶段在中国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共有5个代表处,在上海有1个全资的贸易公司,在江苏、广东、河北等省有6家合资企业,所有的进口产品都通过代表处引入中国,其在华投资企业生产工程塑料、涂料树脂、不饱和聚合树脂和制药原料等产品。帝斯曼对中国市场充满着强烈的兴趣,而且正通过现有的和未来的投资项目,稳健地致力于中国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对罗氏集团、被出售的罗氏维生素和精细化工部门和帝斯曼公司来说,这是个双方皆赢的结局。罗氏集团主席费兰兹胡沫指出,罗氏维生素业务的转让发生在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时代,对罗氏而言,维生素和精细化工业务的转让,能进一步把集团的业务中心集中于两大高科技支柱药品和诊断,并进一步定位于领先创新的健康事业公司。同时,将成为综合治疗糖尿病方面的领先者。帝斯曼董事会主席彼德埃费丁则感到,帝斯曼与罗氏达签署维生素和精细化工业务,补充了一项空白,将大大增强帝斯曼集团的实力,并刺激股票增值。对帝斯曼而言,此项合并将是帝斯曼转型为专业公司过程中重要且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2.巴斯夫/武田公司巴斯夫成功地兼并Takeda(日本武田)维生素公司,现占有维生素市场28%的份额。兼并消除了巴斯夫以前在水溶性维生素方面的弱势,巩固了它在脂溶性维生素方面的优势,这是巴斯夫扩展战略的关键一步。巴斯夫主要生产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泛酸酯、氯化胆碱、叶酸、维生素B1、维生素2、维生素B6等。近年来,巴斯夫主要有以下投资活动:计划第一步在Ludwigshafen投资10000万欧元(约合9000万美元),将维生素E的产量加倍,并将其前体产量提高到年产20000吨,预期从2002年可以得到投资回报。作为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巴斯夫开始了一个投资6亿欧元(约合5.4亿美元)的项目,以提高维生素产量,并保证其在维生素消费方面的领先地位。巴斯夫的调整活动主要有:Wyandotte,Mich子公司到年底将逐步乃至最终撤出维生素生产领域,维生素E油的生产将被转移到Ludwigshafen公司。Whitestone,S.C.预混工厂也于6月15日,预混生产将会转移到Neosho,MO.,Georgetown,Ontario,Canada等地区。通过重组,公司希望在美国的维生素生产能够降低消耗,提高竞争力。巴斯夫一直在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改进方面探索,为提高维生素发酵收率,巴斯夫与西班牙的Salamanca大学联合研究提高用来合成维生素B2的Ashbya霉菌的生产率,这一技术使Ludwigshafen维生素B2的产量在没有投入的情况下增加到1000吨。饲料添加剂也是巴斯夫维生素战略的关键部分,饲料添加剂既包括维生素,也包括类胡萝卜素、甘氨酸、酶类和有机酸。这个市场中,巴斯夫在全球22个国家运营着25家饲料预混合物工厂。另外,巴斯夫在马来西亚的Kuala Lumpur建造了一个年产2000吨饲料维生素预混合物工厂,该工厂2000年6月已投入生产。3.中国维生素生产企业主要是以东北制药、石家庄制药、江山制药、华北制药、华中制药等多个维生素生产大厂为代表。由于中国企业加入了维生素市场的竞争,并且砝码不断增加,这使得维生素价格面临挑战。其中,国内的维生素C由于过量生产正面临着不断加剧的价格危机。4.其它一些生产商AAN(安万特动物饲料厂)公司,主要生产维生素A、维生素B2(与ArcherDaniels Midland公司合资生产)、维生素B12,维生素E,它是维生素B12的主要生产厂家。Cognis营养健康品公司,主要生产天然混合胡萝卜素和天然维生素E。Chinook公司,主要生产氯化胆碱(维生素4)。Daiichi制药厂,主要生产维生素B6和泛酸酯。其它精细化工制造商和维生素生产商,如Nepera Inc,Cambrex公司的一部分生产烟酸和烟酰胺;LONZA集团生产烟酸、烟酰胺、六基吡啶甲酸、左卡尼汀及其衍生物;ADM(维生素E)、Eisai Company(维生素K1);Kongo Chenical(叶酸、维生素M)、Solvay(维生素D)、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和Tanabe Seiyaku Company(维生素H);Bioproducts Inc.;Ducoa;UCB、Akzo Nobel(氯化胆碱);Merck KgaA(维生素B6、维生素H)。近来业界流出传闻:这三只“巨鲸”与国内四大VC生产企业(东北制药总厂、石药集团旗下的维生素药业、华北制药集团旗下的维尔康药业、江苏的江山制药,年产量均在1万吨左右)正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接触,其中巴斯夫和东北制药总厂、罗氏制药和江苏江山等的接触就曾报出有可能“婚配”的消息。 其实,罗氏集团早在1995年12月就与中国制药企业组建了合资企业。这家合资工厂是中国目前最大、也是惟一的生产维生素A的厂家,即使还有其它厂商生产维生素A,今后几年罗氏独大的局面不会有大的改变。预计中国不久将成为罗氏集团在亚洲的主要目标市场,尤其是未来中国的食品与饲料添加剂的维生素市场,将给罗氏公司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 作为巴斯夫公司扩大维生素产量计划的一部分,巴斯夫公司将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附近兴建一家年产500吨的食品级维生素饮料厂,建成后将是巴斯夫公司在该地区的第一个生产该产品的工厂,不仅能满足马来西亚国内的需求,并可向亚太地区出口。 罗纳普朗克公司除决定主要生产品种瞄准除了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外,还准备继续通过战略性投资,进一步巩固该公司在世界维生素市场的地位。 就在上述三家大型企业筹划今后扩产之时,国际维生素行业的其它生产企业并未放慢竞争的步伐。我国几家厂商和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生产商正在建造维生素E生产厂,德国提高了维生素B2的生产能力,我国一家维生素B2厂投产,日本生产维生素A的新厂很快将投入运行,由此看来,全球维生素产业的竞争有可能进入白热化。三、世界维生素市场发展趋势1.维生素市场消费趋势分析就消费区域来讲,由于欧美各国是维生素消费的最主要市场,但就是在发达地区,维生素作为食物添加剂和化妆品,其消费系数同时与本身经济增长率密切相关;亚洲经济发展最快,也是维生素市场的一道消费亮点,有迹象表明亚洲对维生素的需求不断增加;东欧各国维生素市场目前增长缓慢,但专家预测,随着东欧经济的好转,维生素市场将迅速腾飞。就消费方式来讲,首先,无论作为动物饲料还是在药用、食品添加剂方面,维生素的混合使用已超过了单方应用,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加强;其次,人们对维生素消费品种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最后,在用药的选择上,天然提取药物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用药的首选。2001年,全球药品、保健食品、饲料与化妆品等行业所消耗的各种维生素总价值已超过50亿美元。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维生素用于动物饲料、食品添加剂和医药产品的年增长率分别为35、2和34。2.世界维生素市场仍有增长空间维生素C、维生素E与维生素A已成为当今国际维生素市场上的三大当家品种,这三种维生素的销售额合计约有20多亿美元。其中维生素E的销售额最大,约10亿美元,维生素C、维生素A各为5亿美元,但如果以销量计算,则维生素C独占鳌头。 国际市场上其他几种畅销维生素产品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B12、维生素D3、烟酸、烟酰胺、叶酸与生物素,其销售额从5000美元到1.5亿美元不等。在三大维生素产品中,维生素C明显处于生产过剩态势。在过去的3年间,其市场价格尽管略有反弹,但仍未恢复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高价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国家,维生素C生产与消费严重不平衡。在我国,大部分产品依赖出口,而国内消费严重不足;欧洲维生素C产销基本平衡;美国与加拿大等北美洲国家产品严重供不应求,主要依赖进口。3.2007年世界部分国家维生素和饮食补充剂市场预测 英国维生素和饮食补充剂市场预测 英国维生素和饮食补充剂市场在2000年增长了7.0%,价值达5.78亿美元。在1998-2001年期间,化合物年增长率达7.1%,到2007年,该市场预计将增长达到价值9.47亿美元。将比2002年增长42.0%。英国维生素和饮食补充剂市场发展良好。维生素被认为可增强人体系统,而饮食补充剂被看作为用于饮食缺乏的药品。维生素产品领域是最成功的。多种维生素的销售好于单一维生素,这是由于专门的多种维生素的上市和消费者对复合产品需要的增加。由于该市场的发展,在英国市场私人的标牌产品多于欧洲其他的国家。超级市场也正在发展它们自己的维生素和饮食补充剂标牌产品。这些产品使用广泛,容易接近消费者,因而消费良好。总体来说,人口年龄的增长,健康意识的增加,工作和家庭压力的增加,以及强有力的广告,都是英国市场关键的驱动力。 法国维生素和饮食补充剂市场预测 法国维生素和饮食补充剂市场在2000年增长了0.6%,价值达4.07亿美元。预计到2007年,法国市场预计将达到价值4.26亿美元。将比2002年增长3.5%。在2002-2007年期间,预计化合物年增长率为0.7%。法国饮食补充剂部分比维生素部分大的多。特别是由于草药产品和营养饮料的较大的销售额。由于多种维生素在食品杂货店出口的较广泛的推销已限制了维生素的销售额。多种维生素以前主要是在药房能够获得。药品较广泛的可获得已使其价格下降。对草药产品的需要的增长将继续驱动市场。但是仍然受价格下降的限制。德国维生素和饮食补充剂市场预测 德国维生素和饮食补充剂市场在2000年价值达7.464亿美元。在1998-2001年期间,化合物年增长率为-0.2%,到2007年,该市场预计价值达7.48亿美元。将比2002年增长0.7%。德国国内市场增长相对较为缓慢。这是由于与欧洲的其它国家相比。德国维生素和饮食补充剂市场较为成熟,在这个市场中消费者的兴趣已经增长。领先的领域有滋补药和营养饮料,特别是象Melissenge这样的传统的“万应药”,单一维生素领域已观察到健康的增长。这是因为患者较好地了解了它们的用途。意大利维生素和饮食补充剂市场预测 意大利维生素和饮食补充剂市场在2000年增长了11.2%,价值达3.80亿美元。最强劲的增长是在1999年,当时市场增长了11.8%。预计到2007年,该市场预计将达到价值7.11亿美元。将比2002年增长53.8%。在2002-2007年期间,预计化合物年增长率为9.0%。意大利维生素和饮食补充剂市场相当地不发达。然而健康意识和自我用药的增加有助于市场。维生素是最大的部分,多种维生素比单一维生素更受欢迎。大量的广告,特别是两个领先的品牌产品已驱动了维生素的销售。政府对市场中许多产品无补贴已导致OTC饮食补充剂范围的增加。图 3 2007年世界部分国家维生素市场容量预测第三章 我国维生素产业分析一、我国维生素市场总体分析1.中国维生素产业已经完全改观在国际维生素行业重新洗牌中,中国维生素制造商经受了考验,依靠灵活的经营策略、产品的成本优势和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在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在2002年维生素H投产成功后,中国已是全球极少数能够生产全部维生素品种的国家之一。中国不少维生素品种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根据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和饲料工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各类维生素总年产能力约20万吨,2001年产量约18万吨。其中,氯化胆碱约1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40;维生素C产量48700吨,占全球产量的40;维生素E产量12000吨,占全球产量的30;维生素A产量3000吨,占全球产量的10;其他维生素约2万吨。我国维生素特别是饲料级维生素依靠进口的局面现已完全改变,国内市场几乎所有的维生素由国内独资或合资企业生产,其中很大一部分出口,已成为国际市场重要的维生素供应商。据统计,2001年中国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出口量39000吨,占国内产量的80;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出口量10100吨;维生素B2及其衍生物出口量874吨;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出口量1300吨,占国内产量的65%;氯化胆碱出口23500吨,占国内产量的24。国内科研单位和企业在维生素行业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是中国维生素生产商得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壮大的主要原因。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技术研究所发明了维生素C两步发酵法,使中国维生素C生产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罗氏公司的生产技术是购买了中国专利以后改进的。湖北广济药业公司在引进国外维生素B2实验室发酵技术基础上,通过改进,不仅使发酵单位大幅度增长,而且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年产量从120吨提高到1000吨。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1998年在国内首先实现维生素E中间体三甲基氢醌和异植物醇的工业化生产,打破了国外大公司对生产技术的垄断。另外,新和成通过自主创新生产工艺,于1999年在国内实现维生素A规模化生产,年产能力达2000吨。中科院攻克的维生素D3生产新工艺,缩短了生产流程,且成本比国外同类产品低10-15。维生素中生产难度最大的维生素H于2001年在浙江医药和新和成公司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2.国内维生素市场潜力大我国是维生素的生产大国,却不是维生素的消费大国,国内维生素市场的容量还很小。生产的维生素、维生素等产品大部分都出口国外。世界最大的维生素消费市场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些地区的维生素消费数量巨大,而且增长速度十分惊人。美国和欧洲市场每年消耗的维生素终端产品估计为几十亿美元。与它们相比,中国市场的年消费量很小,人均消费更是少得可怜。有研究机构统计,按人均消费量计算,美国人均维生素的消费量是中国的35倍。但是,这也说明中国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今后发展的潜力巨大。可喜的是,近几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市场维生素的消费量也呈快速增长态势,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将成为世界维生素的主要消费大市场。维生素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维他命”,今后国内外市场维生素产品的需求还会以较快速度增长,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是名符其实的“万年青”产品。原因主要为:需求稳定增长近年来,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明显。特别是中国经济,保持了20余年高速发展,预计今后还会以较大比率增长。经济的发展势必带来市场的繁荣。现在我国人均年消费药品约5.5美元,而中等发达国家为4050美元,法国为322美元,日本为447美元,美国则更高。我国人均消费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广大农村人口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消费量小。2000年我国农村人均用药为12.55元,和城镇人口用药相比,相差22倍。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加大扶持力度,对农村卫生、药品供应等有关政策的落实以及农村人均收入和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增长,今后我国人均年消费药品(包括维生素产品)都会大幅增加。表 3 各国人均消费药品金额国家中国中等发达国家法国日本人均年消费药品金额(美元)5.540-50322447老年人口增多现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正在加快。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目前全世界老龄人口已达6.29亿,平均每10人中就有一位60岁以上老人。联合国预测,老年人口比例还会不断增加,到2050年,全球平均每5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近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今后老年人口还将以34的幅度增加。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省份,老年人口的比例更高,如江苏省老年人口已达14,南京市640万人口中老年人有88万,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占全市人口的25。现在,老年人对药品及维生素的需求已占总消费的50左右,远远高于其它年龄段人口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已习惯于每天服用维生素产品以保健养身。表 4 2003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情况用途不断扩大近年来,维生素的用途在不断扩大。以前,我国维生素主要是人用医药品,现在已扩大到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美容化妆洗涤用品等许多领域。特别是饲料添加剂方面,国外用于饲料添加剂中的维生素产品数量大、品种多,已占维生素总量的40左右,每年需求的各种维生素高达数万吨。我国饲料目前年产量约为5000万吨,人均年占有饲料量30多公斤,而日本为200公斤,西欧为300公斤。今后,随着饮食结构的逐步调整,市场对肉、蛋、奶、水产、家禽等物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养殖业还会有大的发展。保健产品受庞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中,维生素作为营养补充剂的消费量很大,很多人都有每天服用的习惯。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调查发现,有一半的美国人有规律地服用维生素补充剂,美国人从补充剂中获得的维生素占25。在我国,近年来补充维生素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白领人群中逐渐流行,并向其它消费群体扩散。目前国内维生素制剂市场正在步入快速增长期,外资、合资、国产的各种品牌很多,一些品牌经多年宣传推广知名度较高,如美国施贵宝的“施尔康”系列、美国家庭用品公司的“善存”系列、杭州民生的“21金维他”、江苏江山制药的“艾兰得”等。今年,善存、金施尔康等产品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药品零售市场上多次名列销售排行榜前十位。近年来,瑞士罗氏的“力度伸”、海南养生堂的“成长快乐”、上海健特生物的“黄金搭档”、西安利君集团的“维口佳”等品牌也在大力开拓市场,知名度越来越高。二、维生素B族重点品种维生素B系列生产集中度高我们目前能够统计到的维生素B系列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盐酸硫胺、硝酸硫胺),维生素B2(核黄素、核黄素磷酸酯),维生素B5(泛酸钙),维生素B6(盐酸吡多辛),维生素B12(氰钴胺)。这些产品在国内的生产集中度都很高,前三名的企业出口量占到60%90%以上的市场份额,维生素B1主要生产企业有天津中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制药总厂和湖北华中药业有限公司;维生素B2主要由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迪赛诺维生素有限公司生产;维生素B6的生产企业主要是浙江天新药业有限公司、罗氏(上海)维生素有限公司和张家港市宏新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泛酸钙主要由浙江鑫富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湖州狮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和山东新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维生素B系列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家是美国、德国和荷兰,交易量约占到我国总出口量的六成。1.维生素6维生素6主要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营养补充剂等方面。多年来,全球市场维生素6需求稳定增长。瑞士罗氏为生产巨头,产量占全球很大部分。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由上海新亚制药厂最早生产,但产量不大,工艺水平也不高。20世纪80年代,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科研人员经多年努力,研制维生素6生产新工艺,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后来,上海新亚制药厂、南京制药厂等多家企业都采用该工艺路线,全国有10余家企业生产维生素6,产量和出口量连年大幅上升,中国维生素6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中国维生素6的迅速倔起触动了跨国公司的利益,上世纪90年代初,罗氏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和多年市场运作经验,发动了维生素6的价格战,大幅降低其生产的维生素6价格,矛头直指中国企业。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我国企业在各方面都还不成熟,也没有市场运作经验,导致溃不成军。这次价格战的轻易得手,使罗氏公司低估了中国企业的实力。以致于1995年10月故伎重演,针对中国维生素企业发动了价格大战,可这次它却打错了如意算盘,不但利润损失惨重,到头来还要出售其整个维生素部门。近年来,我国开始有一些企业生产维生素6,如湖北咸宁第二制药厂等,产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国维生素6产量为700余吨,其中上海罗氏新亚约占80左右,其它企业占20左右。我国维生素6产量的大部分出口,2002年全国维生素6出口创汇24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0,列我国维生素产品出口创汇的前几位。2.维生素12在维生素家族中,维生素12是个小弟弟,长期以来产量一直居维生素系列的末位。目前全球维生素总产量已达近20万吨,而维生素12产量仅有20多吨,占全球维生素产量的0.01左右。但维生素12的价格却高高在上,售价一直保持在每公斤60007000美元,2003年虽有所下降,但仍比其它维生素品种高出许多。维生素12主要用于医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等方面。在美国市场上,维生素12医药用约占40,饲料添加剂用约占36,食品用约占24,在我国,维生素12的医院用药普及率已达90100。近年来,维生素12的需求量和产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是医学研究发现了维生素12的许多新用途,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另外,它在饲料添加剂方面的用量也有较大增长,自从欧洲“疯牛病”事件后,发达国家纷纷采用人工合成的各种维生素来替代“肉骨粉”做饲料添加剂。近几年,我国维生素12的生产和出口都在大幅增长,特别是出口增长强劲拉动了生产。1997年我国维生素12的产量为2.33吨,1999年达3.4吨,2000年为4.26吨,2001年为6.2吨,目前达7吨。1997年我国维生素12出口1.5吨,1999年出口2.4吨,2001年出口4.9吨,2002年出口创汇24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了8.07。图 4 19972002年维生素12生产和出口量3.维生素维生素又名生物素,是一种水溶性族维生素。维生素是机体脂肪代谢及其它羧基化反应的重要辅酶,也是畜禽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一种生物催化剂。主要用于医药、营养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方面。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也一路上扬,曾一度达到每公斤3000多美元的高价位。维生素生产工艺复杂,是所有维生素产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以前人们大多采用提取法和发酵法生产,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合成法生产维生素的工艺路线才被攻克。但合成法工艺复杂,前后共计11步反应,致使工业化生产规模小,收率低、成本高,质量难控制。全球最大的维生素生产企业每年产量仅为20多吨。现在世界仅有瑞士罗氏、美国默克、日本住友、韩国西来等少数几家企业掌握该产品的生产工艺,真正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仅有罗氏和住友。罗氏公司原生产能力为35吨,规模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因国际市场需求旺盛,该公司2000年开始对原生产线进行技改,计划扩产到60吨。日本住友株式会社生产规模为10吨。但因技术工艺不够完善,成本较高,产品缺乏竞争力。因维生素合成法生产工艺难度大,长期以来,我国仅有个别企业用提取法生产。1997年,浙江新昌制药厂开始组织力量进行攻关,经过数年努力,终于打通了工艺路线,并成功地将国外通用的11步反应改为8步反应,一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建成我国第一条化学合成法生产维生素的生产线。后来又经不断扩产,2002年该企业年生产能力已达40吨,年产量达20吨左右,占世界产量的13左右,产品绝大部分出口。2002年,该企业出口创汇的一半来自维生素。现在维生素已成为我国维生素产品出口创汇的大品种。目前,我国其它一些企业也在准备投资上马该产品。4.维生素1维生素1能维持机体神经及消化系统正常功能,有盐酸盐和硝酸盐两种形式。我国于1959年由天津制药厂最早生产维生素1硝酸盐,1963年开始生产维生素1盐酸盐。国内应用多为维生素1盐酸盐,硝酸盐主要出口国外。目前全国维生素1年产量约为1500余吨,其中硝酸盐约占80左右,盐酸盐约占20左右。全国有维生素1生产批文的医药企业近20家,主要生产企业为湖北华中制药厂、东药总厂、辽宁巴斯夫维生素公司、天津中津制药厂、杭州民生制药厂等,其中湖北华中制药厂产量最大。多年来我国维生素1出口国外,2002年出口创汇2032万美元。维生素1在我国主要用于医药品,其它方面用量较少。它是复合维生素片、多种维生素产品的主要成份。因维生素1价格低廉,现已成为城乡普遍应用的产品,据统计,它在我国医院用药普及率为90100。另外,维生素1还有一些衍生物,如新维生素1(优硫胺)、长效维生素1(呋喃硫胺)等,新维生素1不被体内硫胺酶破坏,吸收快,长效维生素1具有长效、高效等特性。但因宣传推广不够,目前这些产品在我国的使用量不大。5.维生素2维生素2又称核黄素,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我国于1959年由天津河北制药厂最早投入生产,现在全国有维生素2生产批文的医药企业20多家(医药工业协会数据),主要生产企业为湖北广济药业有限公司、天津太河制药公司、山西集翔生物工程公司等。其中湖北广济药业产量最大。近年来,我国维生素2产量稳定在400500吨左右,生产的维生素2除供应国内使用外,还大量出口。2002年全国维生素2出口创汇214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5.38,出口金额列维生素产品出口排序的第六位。2004年1到11月出口总金额23,951,999美元,维生素2在我国主要用于医药品,其它方面用途较少。三、我国医院用药市场分析1.医院用药市场维生素B2发展趋势分析根据中国药学会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统计,推算全国1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用药情况,2004年医院用药总金额为982亿元人民币,2005年将会达到121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22.8%。两年的医院用药趋势变化为波动上升态势。图 5 2004年至今医院用药总体趋势整体维生素市场同样呈现增长态势,虽然中国的人群维生素摄入量严重不足,但是中国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山东体育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4年西安市渭北中学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台州市椒江区办公室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河北省乡村振兴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仓库货物分类管理计划
- 2024年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5届山东省邹平唐村中学七下数学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甘肃省统计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食物损失和浪费控制程序
- 静脉输血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培训
- 附件3:微创介入中心评审实施细则2024年修订版
- 全国国道大全(包括里程及路过城市)
- 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大全
- 2024药店质量负责人聘用合同范本
- CJ/T 156-2001 沟槽式管接头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CJJT81-2013 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
- 留置导尿法操作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