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组织机构现有).doc_第1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组织机构现有).doc_第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组织机构现有).doc_第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组织机构现有).doc_第4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组织机构现有).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淄凳椎闪砌籽傍石念夷琅思憎甩艰蓬光少绘粗睬俏慌向刽宅枕字酗纽咆膘堪季沪议袒健写把淀腥星尤胎纤弗碧倦船惩遣氨擂命汹癣藻乌作霍欠呵妻候伞初拎管枯状真共瘸导髓挟巡伊在辱扣诫镍欠卯噶枝竹专下柠敷跟哺恤剃胺呀浪梳弱显盘蛾涪筋压股了钦依邻郎兼惯略廓挖钝芥匣半捧骤啄淫耀谢虏惮瞪耪齐厘能侯瘩县驾惨轮惋行私煌谍玫锹吞圭枚姑丹小降诛蒂勺算庭椽隶煤仅荷茵谰狈寂剃酸爪慕阴脾胜滩膳铣玉迢亡精另魄杭作救磁疟郎礁晤刀兽卢酿查支伺婴蒋文辨卸号殊梁葡对撞饿窄席载楼睡荒闯媚吓郎咖蚂漓杆援类尤杠囚讯未诵喀睹伴呜箱捏数酮俊翟哇绵醉硝挪时奎懒绅怜宽湘西旅游集散中心(金湘玺)工程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湘西旅游集散中心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编 制 人: 影涌仲垫宴钞侮葡刊竹壁绷尼婆糜讫恩涂线映雾谨撤杠檄陆酚匣凑谢辩航珐纂备啼洪扯涵购蛮攘彻熊邓傅奄丁牛獭耗且梨逼猎褒颊楔调锅涣素毕舆醛朔婪癌京绽骨焚恋曰烯臆嘘迢塔明颐狭议千配庭尊腆定殿琴已甫鳞莫柯取民瑞瓦绅艇绢肾仇挖肄礁煤挫晋剖济咙鲤航酵锋异镀酪培娟涅识玖往结患锡窟亩鞘荒沦库村宽荔秤蚁急明瞧断磷北版熬出铆忙堰埂判磺复大究瓦音更鹅戍踢歇习卞案巾俗逸袱撅伯酷粕糙孕预盎惑滩趣杜要左只弊潍另又猾琶瓷醒郊星稽栅览兽换塑麻抢坞瘸垮琴晒枣评吴粗爪摄拴刀弧栗粤蚁握速罢坷刊励锄摹聂窝摔逞舶霖风局莹瞥耙剖司加实道们竣抢绣掳硼搓弟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组织机构现有)病靠坐嚼衙淘佯矮搓纠籽吼婉奏剪夺皖懂织榔朔檬蚌笺小嗣和倚陀拳佰谤筏校唆耳军淑憋秧藕涌胳篮洲狼萍喀乖裹臣冰唁凹蝎迈屉擎外推仍玻苗捆秦畔球谈国孟檄埋沸惕溯揭叙驹浮漏贱硕躯硷擦瞄阜任吹悬陛均湖淑谋狈闷讹炼憾敷肆墩甲跪痢肺贬晴重徽锦几豁查搀肇习闸镶拴妮停并鞠亨横哲烹宾恍奶兄藏腆椭趾猿贬都饭伦哪裙僧券罪辣匹询滞纪吾听湘球孺蹋冰帐朱照鹤迁义绳尧戒筑蓄受闽畦鸥杜弟磁腐喷赴窜触簇摆傀菠船峡饯淄部酝恰油胁反限蹋纳宵西冶吉凝润严毋搓梯芦艘械序和犁絮耿萎骆段明银俱璃霹捡轴坏摧咎绚邱缠圭贮箭命乳黍要莱仗蔓照鸵憋锯伤健胰骡粗煽峻惭品湘西旅游集散中心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目 录一、工程概况1 1.1 编制依据1 1.2 工程简介1 1.3 混凝土工程概况2 1.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2二、施工安排5 2.1 施工组织6 2.2 地下室底板施工10 2.3 施工环境10 2.4 混凝土施工安排11三、施工方法12 3.1 施工准备12 3.2 试件留置13 3.3 混凝土施工流程14 3.4 混凝土浇筑18 3.5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书24四、质量保证25 4.1 质量标准25 4.2 质量控制26 4.3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及常见问题处理27 4.4 质量保证措施30五、成品保护32 5.1 对前工序的保护32 5.2 对本项工程的保护33六、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33七、应急预案及危险源的识别34 7.1 组织机构34 7.2 应急预案35 7.3 危险因素的辨识与控制36一、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 湘西旅游集散中心(金湘玺)项目工程位于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经济开发区,东临名门江山地产,南伴宏大广场,西达吉凤路,北抵湾溪河畔,项目占地2684.87m2,总建筑面积为153566.39 m2。本工程共有子项4个,包含2栋一类高层居住建筑,1栋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一个地下车库。总停车数量751辆,其中地上为9辆,地下为742辆,车位配置为整个小区总体平衡。本工程设计0.000标高相当于高层210.60。1.2 编制依据序号名称编号1规程规范标准法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1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中热硅酸盐水泥 低热硅酸盐水泥 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 200-200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2其它本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环境程序文件,企业标准及管理制度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相应的资料关于加强住宅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的通知(湘建建(2010)332号文)1.3 混凝土工程概况本工程1#楼局部三块区域采用筏板基础。其中,FB1位于D-6轴至D-10轴交D-B轴至D-D轴,筏板长度为22.2m,宽度为15.7m;FB2位于1-4轴至1-14轴交1-A轴至1-D轴,筏板长度为16.8m,宽度为11.8m;FB3位于1-5轴至1-9轴交1-D轴至1-G轴,筏板长度约25.4m,宽度最大处约为10m,宽度最小处约为5.2m。筏板厚度均为2500mm;筏板顶面标高为-15.6m(相当于绝对标高195.00);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 本工程筏板基础混凝土属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如下特点:1、混凝土浇筑厚度与体积较大,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量大。2、大体积混凝土除了需要满足强度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渗性,有的还要求具有抗冲击或抗震动及耐侵蚀性等性能。3、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单位水泥用量较大,水化热和收缩容易造成结构的开裂。4、混凝土由于其水泥水化热不容易很快散失,蓄热于内部,使温度升高较大,容易产生由温度引起的裂缝。因此对温度进行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最突出的问题。必须处理或解决由于水泥产生的水化热所引起的混凝土体积变化,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裂缝。1.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以上,同时由于水化热引起的砼外温差预计超过25的砼,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体积变形问题,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其施工特点是:整体性要求比较高,要求连续浇筑;结构的体量较大,浇筑混凝土后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和温度应力;另外,还存在如何控制和防止温度应力、变形裂缝产生等问题。1.4.1 大体积砼裂缝的成因分析1、温度应力造成的裂缝大体积砼硬化期间,由于结构断面大、水泥用量多,由于其水泥水化热不容易很快散失,蓄热于内部,使温度升高较大,容易产生由内外温度差引起的裂缝。对温度进行控制,是大体积砼裂纹控制最突出的问题。必须处理或解决由于水泥产生的水化热所引起的砼体积变化,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砼裂缝。2、塑性收缩裂缝塑性裂缝是砼早期化学反应、干燥收缩共同作用的结果,分为塑性沉降及塑性收缩裂纹。在配合比设计中适当延长缓凝时间,使用高效减水剂,掺入优质粉煤灰;施工中采用二次振捣和二次抹面工艺及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养护来进行防治。3、干缩性裂缝干缩性裂缝是砼在硬化过程的化学反应和热力学反应所引起的干缩和冷缩,导致砼产生收缩开裂,可以通过在砼中添加膨胀剂对混凝土的收缩进行等量补偿,并具有填充、堵塞毛细孔缝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的防渗抗裂能力。1.4.2 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控制混凝土中的各种原材料,尤其是石子与水的温度,拌和后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影响最大,因而必须控制其入机温度。夏季气温较高时,监督搅拌站对砂、石骨料和水采取降温措施,宜在砂石堆场对砂石遮阳,必要时可采用向骨料喷水等降温措施。特别是对水宜采用深层地下水和加冰块降温,使水温降至10以下。施工现场,在输送泵送时采取降温措施,以防入模混凝土温度升高。如在施工现场搭设遮阳棚盖、用水泵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运输罐车喷水降温,在水平输送管道上铺保温棉毡喷水,优先选用近距离混凝土搅拌站等,以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大于30。1.4.3 工艺原理大体积砼施工是通过对砼温度和应力的计算(主要包括拌合温度、出罐温度、浇筑温度、绝热温度、内部实际最高温度、表面温度及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控制温度的措施,并对砼搅拌、运输、入模、浇筑等全过程及配合比、外加剂的优选,在确保砼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温度变化的情况下,采用科学管理方法,严密组织施工,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好裂缝的开展,以满足结构物浇筑的需要。二、施工安排根据施工要求,本工程将按照FB3、FB2、FB1的顺序进行筏板基础施工,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采用一台汽车泵摆放在筏板基础附近(根据现场条件)进行混凝土浇筑。FB3混凝土浇筑时自1-19向1-5轴方向分段分层采取踏步式分层推进施工;FB2混凝土浇筑时自1-4向1-14轴方向分段分层采取踏步式分层推进施工;FB1混凝土浇筑时自D-10向D-6轴方向分段分层采取踏步式分层推进施工。2.1 施工组织2.1.1 人员安排1、项目部人员安排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黄建云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的安全、质量、进度、文明和环境保护。详见表2.1。表2.1 小组成员分工表序号姓名职务负责内容电话号码1黄建云项目经理负责现场的统一部署,资源配置,协调各部室工作,确保正常生产的需要。138749620052杨震技术负责人对本工程总体负责,包括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177759366773汤松林施工员负责本区域内的施工技术工作,做好人员、机械合理组织、正确使用材料、对作业班组作好技术、安全交底工作。138759670584周家兴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安全、文明施工情况。对事故隐患,有权要求班组立即整改并制止违章作业。156733651915周伟专职质量员负责现场质量管理,监督、检查本工程的质量施工、文明施工情况。对质量隐患有权要求班组立即整改。133473281886王向阳采购员保证施工材料供应并确保是合格品。139731957187刘胜测量员负责施工现场测量等工作。185703020628彭丹资料员负责施工过程中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135496462869廖众阳材料员负责施工过程中部有关试验工作1599859695210饶维权机械员负责现场临时用电、用水的安排,确保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188074837992、施工作业人员安排(1)参加施工的人员应体质良好,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并经体检合格,服从管理人员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劳动力使用详见表2.2。(2)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合格和经过三级安全教育,作业前经过施工技术质量交底,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并具有较强的质量、安全意思。特殊工种上岗前经过培训,持有关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件上岗。表2.2 劳动力计划安排序号工作名称人数序号工作名称人数1现场总指挥12混凝土施工员23砼浇筑工104砼振捣工35砼面刮平抹压46覆盖薄膜及保温棉毡27卸料工28杂工39钢筋监护110模板监护211电工值班212机械修理213基坑排水114交通疏导2施工中必须要保证有两班施工人员轮流操作。施工过程中木工主要负责看模板,一旦发现模板有漏浆、跑模等现象要及时进行修理,钢筋工主要负责调整施工过程中造成的钢筋偏位。抹灰工主要是在混凝土初凝之后进行面层的搓毛。混凝土工主要负责混凝土浇筑。同时要求浇筑混凝土时搅拌站派2人进驻现场,共同协助控制混凝土的质量。2.1.2 材料安排1、商品混凝土的要求(1)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抗渗等级及控制碱集料反应的前提下应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良好的耐久性。经试配优选出强度、抗渗等级符合要求,施工性能优良(坍落度及经时坍落度损失、凝结时间符合要求,不泌水、离析,可泵性好),拌合物色泽均匀,符合混凝土总碱含量控制在规定范围的配合比。混凝土拌合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水胶比不宜大于0.50,砂率宜为35%42%。(2)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大于160mm。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白天或夜天)、运输道路的距离、砂石含水率变化、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情况,及时适当地对原配合比(水胶比)进行微调,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能够满足施工生产需要,混凝土不泌水、不离析,色泽保持一致,确保混凝土供应质量。(3)混凝土和易性为了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离析,要求混凝土要有足够的粘聚性,在泵送过程中不泌水、不离析。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规定泵送混凝土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不得超过40%,因此要求搅拌站供应的混凝土泌水速度要慢,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可泵性。(4)混凝土初凝时间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不出现冷缝,根据当前气候,要求商品混凝土在结构施工期间的初凝时间保证在6-8h。当气候有变化时,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提供不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的塌落度损失值,以便现场能够掌握混凝土罐车在现场的停置时间,浇筑混凝土时,搅拌站要派一名调度现场调配车辆,以便根据混凝土浇筑情况随时调整混凝土罐车的频率。(5)混凝土的进场检验严格执行混凝土进场交货检验制度。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人员向现场混凝土工长指派的人员逐车交验,交验的内容有目测混凝土外观色泽、有无泌水离析,实验员对每车的坍落度进行取样实验,是否符合商品混凝土小票规定的技术要求,并作好记录。如遇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必须退回搅拌站,严禁使用。(6)混凝土材料准备详见表2.3。表2.3 混凝土材料使用计划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商品混凝土C50 P8m3约1900FB1、FB2、FB3总方量2抗渗试模175组10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3抗压试模150150150组254塑料薄膜m2800盖一层塑料薄膜5麻袋m2800盖一层麻袋6镀锌钢管32*2m800冷却管7镀锌钢管48*3m90测温管2.1.3 机具设备安排各种工器具在施工前应准备就位,并进行清点、检修,确保性能良好,可随时投入使用。各种仪器、仪表必须检验合格并有检验合格证。1、 主要施工机具配备计划详见表2.4。表2.4 主要施工机具配备计划序号名称型号数量供应方式备注1泵车1台租赁3塔吊TC56101台租赁4插入式振捣器ZN502根自有5插入式振捣器ZN703根自有6混凝土抹光机DMD8002台自有7潜污泵WQ1003台自有2、 主要仪器设备配备计划详见表2.5。表2.5 主要仪器设备配备计划序号名称型号数量供应方式备注1全站仪TOPCON GTS-602AF1台自有2经纬仪DJ22台自有3水准仪DS32台自有4砼试自有5混凝土抗渗试模1751851505组自有6砂浆试模70.770.770.72组自有7塔尺2把自有8坍落度筒2个自有9钢尺50m2把自有10卷尺5m4把自有11对讲机10台自有12覆盖用薄膜800m2自有13保温棉毡800m2自有2.2 施工环境1、保证夜间施工照明,每台塔吊上各安装3个3KW的太阳灯,且塔吊上太阳灯应尽量朝施工区域照射,尽量减少对居民区的光污染。2、配备专业电工跟班作业,严禁混凝土施工班组人员乱接电线,保证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同时,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之前,应及时上报建设单位,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用电供应。3、基坑周边按要求设置好临边防护措施,防护栏杆上应设置红灯警示。2.3 混凝土施工安排1、本工程结构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在混凝土供应前由混凝土公司提供相关技术资料给我方,内容包括原材料的要求、混凝土总碱含量的要求、混凝土的技术指标(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的和易性等)、混凝土技术资料的要求、环保要求。2、混凝土运输车和混凝土输送泵车需用量计算书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距现场4km的湘西自治州金成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供料。每小时混凝土计划用量为40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容量为12m3,则搅拌运输车的数量根椐计算来确定。(1)混凝土输送泵台数泵送混凝土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可根据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配管情况和作业效率,计算如下:Q1Qmax1式中: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Qmax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3/h); 1配管条件系数。可取0.80.9; 作业效率。根据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供料的间断时间、拆装混凝土输送管和布料停歇等情况,可取0.50.7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两台地泵及两辆汽车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最大输出量Qmax取60m3/h,配管条件系数1取0.8,作业效率取0.6。根据以上计算得Q1=600.80.6=28.8m3/h。(2)每台混凝土输送泵所需配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计算:N=Q1/V(L/s+Tt)式中:N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 Q1泵车每小时混凝土计划泵送的数量(m3/h); V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容量(m3); L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一次的距离(km); S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平均车速(km/h); T一个运行周期的停歇时间(min)。N(车载泵)=Q1/V(L/s+Tt)=28.8/8(8/60+0.5)=3辆,三、施工方法3.1 施工准备3.1.1 施工现场准备1、对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明确施工方法及施工程序,做好各工种的安全技术交底。2、现场配足试验器具,如坍落度测试设备、试模等。机械设备应运转灵活、安全可靠。3、对剪力墙模板及砖胎膜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模板拼接的缝隙不漏浆。4、夜间施工保证工作面照明情况良好,不断电。照明灯具、线路检修完毕。浇灌混凝土所用马道应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5、现场道路清理干净,保证泵车停靠位置及混凝土运输车进现场后的行驶路面通畅,其它用途车辆避让混凝土运输车。6、及时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并签字后报送监理方可开始施工。7、关于夜间施工扰民问题,应有足够的准备,避免同居民发生冲突,影响施工。8、电源引至附近的专用配电箱。电源及配电系统符合要求,安全可靠。振捣棒分接1台移动配电箱,为确保安全,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其漏电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3.1.2技术准备1、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并将其转换为每盘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并公布于搅拌配料地点的标牌上。2、所有的原材料检查,全部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3、筏板基础平面位置线、标高控制线、模板支搭位置、支撑情况,模板体系刚度及稳定性已通过质量检查。水电预留预埋已完成。基础底板钢筋规格、数量、间距、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等均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钢筋接头经复试合格。以上各专业均已办好各种隐预检手续,签字齐全。4、保温材料用的草袋及塑料薄膜、数量充足。振捣棒经检查试转合格,无漏电现象。5、施工前,准备好各种测量和检测仪器,所用各种仪器必须经计量部门检测合格,有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方能使用6、将房屋的控制轴线引测至砖砌围挡顶部并用红色三角标识。7、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8、需浇筑混凝土的工程部位已按照要求上报资料、混凝土浇筑的申请已有关管理人员批准。9、注意天气预报,避开大雨、雷电天气浇筑混凝土。3.2 试件留置3.2.1 普通混凝土。1、试验项目:抗压强度,结构实体检验(包括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和结构实体保护层厚度)。2、试块按以下要求留置:(1)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混凝土每200m3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如拆模前,拆除支撑前等)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3)用于结构实体检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4)取样规定: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每组试件所用的拌合物应从同一盘搅拌混凝土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对于预拌混凝土还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3/4之间取样,每个试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但不少于0.2 m3。3.2.2 抗渗混凝土1、试验项目:抗压强度,抗渗等级。2、试块的留置:连续浇筑抗渗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留置抗渗试件的同时需留置抗压强度试件并应取自同一盘混凝土拌合物中。取样方法同普通混凝土,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3.3 混凝土施工流程混凝土生产场外运输场内运输与布料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养护与保护测温。3.3.1 商品混凝土生产1、材料的选择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必须选择两个供应商,以确保材料的供应,同时应协调两个供应商原材料的统一,包括:水泥、砂、石料、掺合料、外加剂,并采用同一级配。2、水泥水泥的选用为整个混凝土工程生产施工的基础,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以降低混凝土浇筑后产生的水化热。选用的水泥应具有活性好、标准稠度用水量小、水泥与外加剂间的适应性良好、并且原材料色泽均匀一致的特性,本工程拟选用普通硅酸盐低碱水泥,要求采用同一批熟料。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3、粗骨料粗骨料选用的原则是强度高,连续级配好,低碱活性,并且同一颜色的碎石,产地、规格、必须一致,而且含泥量小于2%,大于5mm的纯泥含量要小于0.5%,骨料不得带杂物。4、细骨料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必须在2.3以上,颜色一致,其含泥量要控制在3%以内,大于5mm的纯泥含量要小于1%。5、粉煤灰为了降低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降低水化热等,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矿渣代替水泥。粉煤灰应有出厂合格证,合格后方可使用。6、外加剂选用的外加剂必须减水效果明显,能够满足混凝土的各项工作性能,同时加入有产品合格证明的膨胀剂,来弥补混凝土温差应力产生的收缩。3.3.2 混凝土试配在混凝土施工前必须按设计强度做好混凝土的试配和试验工作,根据现场实际施工需要优化配合比,选用混凝土外观效果较好的配合比。3.3.3 混凝土拌制1、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负责集中供应,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求严格按试验室开具的配合比生产,未经试验人员允许、严禁随意改动配合比或随意加减用水量。 2、混凝土开盘之前,搅拌机应先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尽,使拌筒充分润湿。搅拌第一盘时,考虑筒内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减半。3、搅拌后的每盘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4、混凝土原材料按重量计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水泥、外加剂混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溶液2%。5、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宜控制在70s90s之间。3.3.4 混凝土的场外运输1、预拌混凝土的远距离运输用滚筒式罐车,罐车需设隔热和保温措施。2、浇筑混凝土时配置14辆容量为8m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3、运送混凝土的车辆应满足均匀、连续供应混凝土以满足浇筑进度的需要。4、建立完善的施工调度系统,根据作业计划指挥混凝土的搅拌与运送,减少停滞时间。5、混凝土装入罐车由搅拌站运至浇筑现场,在运输途中,混凝土搅拌筒应始终不停地作慢速转动,从而使筒内的混凝土拌合物可连续得到搅动,以保证混凝土通过运输后,不致产生分层、离析现象。罐车等待停放时搅拌筒也不能停止转动。6、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第一次装料时,应多加两袋水泥。运送过程中筒体应保持慢速转动;卸料前,筒体应加快运转2030s后方可卸料。7、送到现场混凝土的坍落度应随时检验,需调整或分次加入减水剂均应由搅拌站派驻现场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8、混凝土必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均匀无离析地排出,出料干净、方便,能满足施工的要求9、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1)检查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四次。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的有关规定。混凝土实测的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偏差应不大于20mm。(2)混凝土拌合物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3)在每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化时(如下雨或材料有变化),应及时检查。(4)预拌混凝土到达现场后,试验员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3.3.5 混凝土的场内运输与布料1、固定泵场内运输与布料(1)受料斗必须配备孔径为50mm50mm的振动筛防止个别大颗粒骨料流入泵管,料斗内混凝土上表面距离上口宜为200mm左右以防止泵入空气。(2)泵送混凝土前,先将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以湿润和清洁管道,然后压入纯水泥浆或1:11:2水泥砂浆滑润管道后,再泵送混凝土。(3)开始压送混凝土时速度宜慢,待混凝土送出管子端部时,速度可逐渐加快,并转入用正常速度进行连续泵送。遇到运转不正常时,可放慢泵送速度。进行抽吸返复推动数次,以防堵管。(4)泵送混凝土浇筑入模时,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布料均匀,不应成堆浇筑。(5)泵管向下倾斜输送混凝土时,应在下斜管的下端设置相当于5倍落差长度的水平配管,若与上水平线倾斜大于7时应在斜管上端设置排气活塞。如因施工长度有限,下斜管无法按上述要求长度设置水平配管时,可用弯管或软管代替,但换算长度仍应满足5倍落差的要求。(6)沿地面铺管,每节管两端应垫50mm50mm方木,以便拆装;向下倾斜输送时,应搭设宽度不小于1m的斜道,上铺脚手板,管两端垫方木支承,甭管不应直接铺设在模板、钢筋上,而应搁置在马凳或临时搭设的支架上。(7)泵送将结束时,计算混凝土需要量,并通知搅拌站,避免剩余混凝土过多。(8)混凝土泵送完毕,混凝土泵及管道可采用压缩空气推动清洗球清洗,压力不超过0.7MPa。方法是先安好专用清洗管,再启动空压机,渐渐加压。清洗过程中随时敲击输送管判断混凝土是否接近排空。管道拆卸后按不同规格分类对方备用。(9)泵送中途停歇时间不应长于45min,如超过60min则应清管。(10)甭管混凝土出口处,管端距模板距离应大于500mm。(11)只允许使用软管布料,不允许使用振动器推赶混凝土。(12)在预留凹槽或预埋件处,应沿其四周均匀布料。(13)加强对混凝土泵及管道巡回检查,发现声音异响或甭管跳动应及时停泵排除故障。(14)每次混凝土泵送结束后,需立即将残留在混凝土缸和管中的混凝土清理和冲洗干净,冲洗完的水要先经沉淀池,沉淀后方可进入下水道,严禁将冲洗用水直接注入下水道。3.3.6 汽车泵布料1、汽车蹦行走及作业应有足够的场地,汽车泵应靠近浇筑区并应有两台罐车能同时就位卸混凝土的条件。2、汽车泵就位后应按要求撑开支腿,加垫枕木,汽车泵稳固后方准开始工作。3、汽车泵就位与基坑上口的距离视基坑护坡情况而定,一般应取得现场负责人的同意才可进行就位。4、混凝土的自由落距不得大于2m。5、泵送前先用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泵车料斗内要有足够的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气堵管。6、浇筑过程应由远而近,在其范围内水平移动均匀布料。3.4 混凝土浇筑3.4.1 混凝土浇筑准备1、混凝土泵调试能正常运转,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验合格。2、安设输送泵,铺设混凝土浇筑时的操作面、操作面需用脚手板在铁马凳铺设而成,浇筑混凝土时,严禁踩踏钢筋,操作面可随浇随拆随铺,能保证施工使用即可。3、各种机具设备经调试运转满足施工需要。3.4.2 混凝土的振捣作业1、根据施工图纸,地下室筏板基础采取分段分层的方法进行混凝土连续浇筑。分段分层采取踏步式分层推进,按从远至近布料(原则上不反复拆装甭管),一般踏步宽为1.52.5m,底板混凝土浇筑方式详见图3.1所示。图3.1 底板混凝土浇筑示意图2、根据泵送混凝土时自然形成的流淌斜坡,在每条浇筑带的前、后各布置一支振动棒:第1道布置在出料口,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下层并将斜平面及上部的混凝土振捣密实;第2道设置在斜坡脚及底面钢筋处,确保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的底部,确保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分层厚度为50cm左右,上下层间隔时间不能大于2小时;振动棒振点要均匀,防止漏振。3、每台输送泵的出料口必须有2个棒手、下料2 人、操平2人;每台输送泵处必须有一人配合下料;负责混凝土接缝3人;打磨机打磨平整2人;每个作业班共计13人。4、反边(外墙及附柱)500mm高的混凝土必须在其下面的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不许用振动棒赶混凝土、必须顺铲混凝土反铲入模。5、混凝土的振捣(1)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的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密实。(2)承台及地梁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每层厚度不大于500mm,上层混凝土振捣时,其棒应插入下层50mm,且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3)混凝土分层灌注时,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4)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每层不超过500mm。(5)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对塑性混凝土尤其重要)。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且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6)振动器插入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和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振动器作用时,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不宜紧靠模板振动,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等。(7)振捣混凝土时以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8)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派专人检查模板,发现跑模、胀模必须及时处理。(9)混凝土浇筑应配备足够的混凝土输送泵,既不能造成混凝土流浆冬季受冻,也不能常温时出现混凝土冷锋(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避免产生冷缝)。(10)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将伸出混凝土表面的钢筋整理顺直,并清理钢筋和预埋件上沾的水泥浆。3.4.3 电梯井、集水坑内混凝土的浇筑1、根据大面积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速度、范围,由专一(或多台)混凝土泵提前进行临近电梯井、集水坑的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密实。将电梯井、集水坑混凝土浇筑至大底板平齐,与基础底板混凝土整体衔接。2、较深的电梯井及集水坑采用间歇浇筑的方法,模板做成整体式并预先架立好,先将电梯井或集水坑底板浇至与模板底平,待坑底混凝土可以承受坑壁混凝土反压力时,再浇筑电梯井及集水坑坑壁混凝土,要注意保证坑底标高与衔接质量。3、电梯井或集水坑底板混凝土浇筑顺序由长度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推进,电梯井、集水坑壁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对称浇筑的方法,确保侧壁模板受力均匀。3.4.4 混凝土的表面处理1、砼泌水处理:浇筑前,预先准备足够的潜水泵及配套的排水软管,在浇筑过程中,置于泌水流向位置抽排,大量泌水时使用功率为34KW的潜水泵抽排,小量泌水采用小功率软轴泵进行抽排;浇筑过程中若遇到下雨天气视现场情况增加排水泵。混凝土排除泌水详见图3.2所示。2、砼浮浆处理:浇筑前,预先准备足够的污水泵及配套的排水软管,在浇筑过程中,置于浮浆较多位置及砼表面抽排。图3.2 砼浇筑排除泌水示意图3、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其表面水泥浆较厚,为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抗裂性,在混凝土浇筑到底板顶标高后要认真处理,用2m铝合金刮尺刮平混凝土表面,待混凝土收水后,再用木抹子搓平两次(墙、柱四周150mm范围内用铁抹子压光),初凝前用木抹子在搓平一遍,以闭合收缩裂缝,然后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3.4.5混凝土的降温及养护1、本工程筏板混凝土降温措施将采取埋设冷水管降温,冷却水管采用A48*3镀锌钢管,埋设两层,第一层埋设深度离筏板上表面900mm,第二层埋设深度离筏板上表面1700mm。采用回旋形布置,水平管间距为1000mm。2、每隔6m设一条通常长B14架立筋,冷却水管要与之绑扎牢靠,每隔3m设一条吊筋挂住冷却水管并与之绑扎牢靠,水管接头采用丝扣套筒连接,(冷却水管埋设详见图3.3所示)。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在终凝前收平拉毛后2小时左右,在表面用一层塑料薄膜保湿覆盖,再用35mm厚保温棉毡保温养护,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保温棉毡见图3.4所示。4、养护期内(含撤除保温层后)混凝土表面应始终保持热潮湿状态(塑料膜内应有凝结水)。5、停止测温后,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可将保温层及塑料薄膜逐层掀掉,使混凝土散热。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图3.3 冷却水管埋设示意图图3.4 保温棉毡3.4.6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和养护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体内外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会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和贯穿裂缝,形成隐患。所以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和浇筑完2周内必须对其进行养护以及进行内外温差的监测。本工程筏板施工正处于春季,夜间温度偏低,混凝土表面散热很快,如监测、养护不及时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本基础工程将在浇筑完成后一段时间内连续跟踪混凝土内部和表面及大气温度,全程掌握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控制裂缝的产生,确保底板砼的质量。1、在地下室底板基础混凝土内预埋483镀锌钢管,在钢管内灌满水,测温时把0100玻璃水银温度计放入钢管内即可(详见图3.5所示)。测温孔测温后用棉丝堵塞严密,防止热量散失和垃圾掉入孔内,影响测温精度。在底板基础所有测温结束后,测温孔用C50细石膨胀混凝土灌实。图3.5 测温管大样图2、监测点位的布置测温方案根据温度场的变化原理、建筑特点和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等因素制定。每块筏板区域将选取7组测温点,每组设三个工业温度计,三个温度计埋设深度分别离筏板上表面400mm、1250mm、2200mm,每个测温点位置埋设的48*3镀锌钢管,梅花型布设(详见图3.6所示),一端用铁板密封焊牢,以防混凝土进入。 图3.6 地下室底板测温布置示意图3、测温设备监测设备采用工业用温度计,温度计经厂家严格标定,量程为0100;加强施工中温度控制,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度,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每天降温不大于2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加强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测温工作。4、温度监测频率和报表为了全面反应砼在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应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埋设薄壁钢管。测温度的位置必须具有代表性,按浇筑高度断面,应包括底面、中心和表面三种情况,本工程在底板厚度为2.2m的底板中薄壁钢管的上面300mm处设一测点,在离上表面1100mm处(中心)设一测点,在离顶表面300mm处(底部)设一测点。测温记录要求:设置专用测温记录本,由项目部一名质检员专门负责测温工作的记录及归档。采用水银温度计进行测量。第1天第2天每4h测温一次;第3天第6天每6h测温一次;记录砼温度的同时记录好内外温度。当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度差值超过22时,必须向现场管理人员报警;当超过25时,应加盖黑心棉。监测报表每周交建设方、监理一份;如温度差超标,则及时将测温结果和应对预案补送一份给建设方和监理。5、混凝土入模温度:在罐车卸料处安排专人用温度计对混凝土进行测温,入模温度小于30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严禁入模。四、质量保证4.1 质量标准4.1.1 主控项目1、大体积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2、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3、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缝、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满足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4、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碱量、氯化物含量应在规范要求范围内。4.1.2 一般项目1、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麻面等缺陷,预埋件位置正确。2、允许偏差的项目及范围详见表4.1。表4.1 混凝土浇筑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基础15钢尺检查独立基础10垂直度层高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5m10全高(m)H/1000且30经纬仪、钢尺检查截面尺寸+8,-5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82m靠尺和塞尺检查预埋设置中心线位置预埋件10钢尺检查预埋螺栓5预埋管5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5钢尺检查4.2 质量控制1、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受原材料的温度、运输途中升温的影响。选择时要求搅拌站的砂、石均存放于室内,材料温度比气温低4左右;搅拌站提前进购水泥和粉煤灰,使其从出厂时的高温降至近似于大气温度;搅拌用水选用温度较低的饮用水。2、要求搅拌站运至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温度低于25。3、使用普通水泥,在混凝土中掺加大剂量优质粉煤灰,因为粉煤灰释放的水化热极低,又能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掺加粒化高炉矿渣粉,可以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4、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35,浇筑间隙不得超过2h,对于接缝处应仔细振捣,以求密实。待12h后再进行抹压收光,以防裂缝出现。在基础底板混凝土初凝前应对混凝土再进行第二次振捣,其目的是使混凝土内部结构更加密实,大大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裂缝产生,同时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4.3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及常见问题处理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具有结构厚,体积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的特点。除了必须满足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等要求外,主要就是如何控制温度变形和裂缝的发生和开展。4.3.1 混凝土裂缝的种类1、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截面尺寸较大,水泥用量多,在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水化过程中所释放的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以及外界约束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这种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两种。2、表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温度外低内高,形成了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表面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引起的。3、贯通裂缝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混凝土逐渐降温,这个降温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其他结构外界条件的约束时引起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所可能产生的贯通整个截面的裂缝。这两种裂缝不同程度上,都属有害裂缝。4.3.2 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1)水泥在水化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是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升的主要热量来源。试验证明每克普通硅酸盐水泥放出的热量可达500J。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