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心不喜欢你的学生案例背景培智的学生由于自身存在智力和身心各种缺陷,因而其生存能力有限,在社会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心灵常常被人忽视、遗忘。但是他们幼小的心灵也渴望 得到关注、重视,他们也同样有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不小于正常的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同样渴望得到关注、重视,不能因为他小他弱而忽视他的情感,作为培智班的老师要善待、关心每一位学生。案例描述 一年级新生小滕,上课时总是注意力不集中,要么趴在桌子上,要么和同学讲话,一副不想上学的样子。于是,我便找他来谈话:“小滕你最近怎么了,上课怎么不注意听讲?”忽然,他指着我说:“你不好,我不喜欢你,我讨厌你,我要调班,调到前面赵老师班去。”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新班新学期刚开始,就有一个培智生公开表示不喜欢自己。这件事在学校里面也很新奇,最后教导主任都惊动了,出面干预,他就没调成。后来的事实表明,这是一个相当有个性的孩子,我真的是小看他了。不让调班,他当然身在曹营心在汉。上课趴在桌子上睡觉,谁跟他说话他都一言不发。经常嘴里讲着我要到赵老师班去,赵老师班比我们班好。私下还去找赵老师说情,要调到他们班。很难相像这是一个智障生做的事,我相当恼火,却又束手无策。工作以来自信满满的我第一次遇到了hold不住的窘迫,因为他根本不看我。刚强的我在人前装着不在乎地说“随他去吧”,课上要看着他趴在桌在上却无能为力,课后还要聆听其他任课老师历数他的叛逆。反正,整个班级都弥漫着无奈的情绪。 大约两个周后,我试着跟他沟通,他的头歪着,一言不发,任凭我苦口婆心的开导都无动于衷,最后,他说了一句令我至今难忘的话:“你不好,我就不喜欢你,我要到赵老师班去”大家别见笑,请一定要相信我当时掉泪了,因为我已经完全崩溃了,很难受,有一种挫败感。自己多年努力在心底,在学校、在学生、同事中打造的形象完全坍塌。办公室的其他老师把他轰走了,临走时他满脸的倔强。 我又一次败下阵来。但是正是这次谈话,坚定了我要转化他的决心。我请教了我在学校的教导主任,她听完我的叙述,真诚的提出了三点:1、培智生能力有限,他说你不好,你肯定有做不够好的地主,就应该想想自己是不是在某些方面需要改进一下了。2、不要以为学生都喜欢你,你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当然我也不可能,只要大多数人满意即可。这是实话,就是难听点。3、个性这么强的孩子,你要善待他,每个学生都有他与众不同的一面,都是一块玉石,你要像一名高明的雕刻家,因势利导的把他雕刻成独一无二的宝玉,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是班主任大忌。他不喜欢你,你去喜欢他,更要关心他,石头都能捂热,何况是这样一个容易受诱导的智障生呢? 主任的话字字撞击我的心灵,为什么自己不敢甚至不愿意去回顾总结自己的工作?难道自己的工作就真的这样不堪回首?实际上内心深处也承认自己的一些管理方法、理念存在问题,只不过内心深处的自我膨胀使自己不愿意去面对,越来越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服从我的管理,什么事情都整齐划一,却忽略了教育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个体。经过自己激烈的心理斗争,我心态平和下来,看学生的眼神都不是过去那种挑剔的,而变成柔和的;说话的语调不再是盛气凌人的,而变成温和的。而对于小王,表面上我亦做冷处理,私下里我仔细研究了他背景,分析得出:他智商不高,但是一个爱劳动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能达到正常小孩的水平,他很自卑,又很内向,渴望交流又羞于表达自己。我破天荒地给了他机会:满足他当劳动委员的愿望;二是告诉他,如果真的不喜欢我,想转班,我可以答应,甚至还可以跟校长去争取。他吃惊地看着我,似乎认为我在骗他。我说和你拉勾勾,骗人是小乌龟,我要为你“放生”,也为我自己“放生”。他听了,笑了起来。再次、有空的时候我就找他谈话、聊天,有进步的时候就给他奖励等。时间一长,他对我尽然有了一定的依赖,他自己会主动找我说话,问候了,有时候看不到我,他还会说“想吴老师”。大约经过两个月,我终于说通了主任,愿意为他办转班手续,他却跟我说,“我不走了,我很喜欢这个班。”我记得当时我又一次泪流满面。 案例反思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反思,我做了认真的分析: (一)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howardgardner)早在1983年发表了名为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其核心在于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元智能教学给予学生充分选择适合自己智能学习风格路径的权力。教育不是“流水线”,教育的目的不是打造“标准件”,班级不是“工厂”,班主任不是“车间主任”。教育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不仅是活生生的、有生命活力的人,而且是有思想、有自我意识、有自主活动能力的人。教师如果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用一把尺子衡量到底,那得扼杀多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如果我们能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会多一份惊喜与收获。 (二)明确培智学生的心灵需要。 培智学生每个人的身心发展是不同的,想更好的发展培智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在这一阶段心理需要什么,才可以从根本出发给每个学生制定合理的个别计划,使他们心理在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在沟通中,掌握学生的心理脉搏 培智儿童认识水平低,加上存在语言障碍,与人交流沟通的机会较少。进入学校后,与老师相处的时间最长,渐渐地会对老师产生依赖感,特别喜欢和老师呆在一起,和老师聊天、运动、游戏。哪天穿了件新衣服,带了一支铅笔,他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老师成了他们渴望相处的对象,是他们心中的朋友、亲人。利用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经常与学生面对面地、轻松和谐地进行道德情 感的交流和对话。 这种亲近的谈话交流方式能深刻影响学生的心灵,他们会尽自 己的所能深记老师的教育,并不断改正自己的行为。 (四)教育魅力在于“在反思中强大自己”。 教育反思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我们要多回头看看自己曾经的失败、教训,即使是辉煌中也会隐藏着教育的不规范、不合理,缺乏基本的人性化、人文化。在反思中沉淀自己、提升自己,在反思中强大自己、成就自己。反思可以彰显教育的魅力,世间万物都是变化,包括我们的学生,我们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才能跟上学生们成长的步伐,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合理、合法。我们多一次反思,就会给学生多一份成长的机会,给自己多一次提升的机会。反思会使我们更加理智的对待我们的教育,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加科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五)教育学生需要“爱心、耐心、恒心”。 霍姆林斯基曾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会赋予教育更加鲜活的生命力,能使“一切皆有可能”。爱是责任、是宽容、是欣赏、是春风化雨,是铁树开花。世界知名教育专家兰本达曾说“耐心是一种品德,是取得教学成功理所当然的必备条件”。耐心是一种优雅的涵养,是一份宠辱不惊的淡定。耐心是善解人意的抚摸,是满怀希冀的期盼,更是对教育的坚守:精诚所至,金石所开。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是慢的艺术,生命有多长,教育就有多长。沉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心沉静了,爱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身器材生产项目投标书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能力检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计算机三级经典例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4-2025学年度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高分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孕产妇高危因素识别试题及答案2025年
- 2025年安全员考试题库含答案(全国)
- 2025年山东省栖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培优)附答案详解
- 绍兴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审计岗位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邮政集团2025钦州市秋招笔试综合知识题专练含答案
- 孝感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人力资源岗位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讲解
- 2025上教师资格笔试考试试题与答案(初中化学考生回忆版)
- 《中国名菜》课程标准
- 感染性腹泻的病例讨论
- 输尿管癌根治术后护理查房
- 《商务数据分析与处理》高职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专业)继续教育习题及考试答案
- 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分方法
- 工程派工管理办法
-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建筑工地基孔肯雅热防控和应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