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名师堂学科辅导教案学生教师 时间 2017年 2月 15日 学科生物星期 三授课题目呼吸作用细胞呼吸一、细胞呼吸及其原理的应用:(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分解为一些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且伴随着能量释放生成ATP的过程。(二) 细胞呼吸的类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l 有氧呼吸1、概念: 有氧呼吸是指活细胞在有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2、过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C6H12O6 酶 2丙酮酸 + H(少量)+ 能量(少量) 场所: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丙酮酸 + H2O 酶 CO2 + H + 能量(少量) 场所: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 H + O2 酶 H2O + 能量(大量) 场所:线粒体内膜(注:3个阶段的各个化学反应是由不同的酶来催化的)3、总反应式及元素去向:4、意义:是大多数生物特别是人和高等动植物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注:1mol葡萄糖在彻底氧化分解后,共释放出约2870kJ的能量,其中约有1161kJ储存在ATP中,可形成约38molATP)l 无氧呼吸1、概念: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需氧气(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2、过程: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丙酮酸 酶 C2H5OH(酒精)CO2 场所:细胞质基质 (高等植物、酵母菌等) 或 丙酮酸 酶 C3H6O3(乳酸) (动物、人、乳酸菌等,另外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 (注意: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能量,产生少量ATP,1mol葡萄糖2 molATP,第二阶段没有能量产生。)3、总反应式: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能量4、意义:(1)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酒精会毒害根细胞,产生烂根现象)(2)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式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释放出一定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特别提示】相同呼吸底物、不同呼吸类型、代谢产物不同的直接原因是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生物体内的基因不同。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或有氧呼吸)也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在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物质变化的数量关系时有如下规律: O2吸收量= CO2释放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O2吸收量 CO2释放量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多余的CO2来自无氧呼吸 酒精量=CO2量只进行无氧呼吸 酒精量旱生植物,阳生植物阴生植物。(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期、开花期成熟期(3)同一植物在不同器官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营养器官2、环境因素(1)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最适温度(约25-35)时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2)O2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随O2浓度越高,有氧呼吸强度越强。 O2抑制无氧呼吸。(3)CO2浓度: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细胞呼吸速率下降。(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含水量越高,呼吸作用越强。(六)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作物栽培时要及时松土透气,利于根系的有氧呼吸,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水稻生产中适时的露田和晒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水稻根系的有氧呼吸,避免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酒精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使根腐烂。2、储存粮食时,要注意降低温度和保持干燥,抑制细胞呼吸。3、果蔬保鲜时,采用降低氧浓度、充氮气或降低温度等方法,抑制细胞呼吸,但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4、选用“创可贴”、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5、酒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生产的,醋是利用醋酸菌有氧呼吸生产的,生产腐乳的毛霉进行有氧呼吸。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不会因剧烈运动产生的无氧呼吸积累过多的乳酸而使肌肉酸胀乏力。7、大棚蔬菜进行温度控制,阴天和晚上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二、【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实验原理: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方式的影响。2、实验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酵母菌是进行有氧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产物是什么?(2)作出假设: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发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设。(3)设计并进行实验:配制酵母菌培养液:20g新鲜食用酵母菌+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下图:思考:1、可根据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来判断甲、乙两装置中产生CO2的多少。2、CO2还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根据其由蓝变绿再变黄的时间长短来判断产生的CO2的多少。检测酒精的产生: 自A、B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滤液注入已编号的1、2号试管中分别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中颜色的变化。(4)实验现象及分析: 甲、乙两装置中石灰水都变浑浊,且甲中浑浊程度高且速度快,说明酵母菌在有氧呼吸条件下产生的CO2比无氧条件下产生的多且快。 2号试管中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1号试管不变色,说明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5)实验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CO2。3、实验中的关键步骤(1)将甲装置连接橡皮球,让空气不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既保证O2的充分供应,又使进入A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的锥形瓶,洗除空气中的CO2,保证第三个锥形瓶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2)B瓶应该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O2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考点6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应用两年高考真题演练1.(2015课标卷,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100氮气1710空气3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2014高考重庆卷,T5)下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乙醇乙醛乙酸CO2、H2OA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B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C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D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3(2014高考天津卷,T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H2O)O2CO2H2O能量A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C过程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D过程和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4(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T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5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1224 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_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_,其产物是_。(2)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_,主要原因是_(3)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_呼吸速率明显升高。6(高考山东卷,T25)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1)阶段和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_。阶段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2)阶段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_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_。(3)若测得阶段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_。(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_、_。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_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考点6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应用一年模拟试题精练1.(2015浙江慈溪、余姚期中联考)细胞呼吸中,吸入的O2最终形成了()ACO2 BH2O CATP D丙酮酸2(2015吉林长春起点调研)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B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数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破伤风芽孢杆菌在无氧环境下容易大量繁殖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3(2015湖南娄底联考)当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测得O2吸收量CO2释放量,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B如果测得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水,则有H的积累C如果测得CO2释放量O2吸收量43,则无氧呼吸占优势D检测CO2的产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随着CO2的释放,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由黄变绿再变蓝4(2015湖南湘中名校二模)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对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D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5(2015山东临沂模拟)在a、b、c、d四种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cdCO2释放量10867O2吸收量0347A.a条件下,葡萄糖被彻底氧化分解,产物除了CO2还有酒精Bb条件下,产生的CO2只来自线粒体Cc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无氧呼吸的2/3Dd条件下,O2参加反应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6(2015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的两套实验装置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为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A瓶吸收完全,可在B瓶前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B实验中发现C瓶先变浑浊后又澄清了,说明实验成功C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D瓶中物质会出现灰绿色DC瓶和E瓶也可用溴代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观察到水溶液由黄变绿再变蓝7(2015湖北教学合作校联考)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图1(1)研究发现,在适宜成分溶液中,线粒体含F0F1内膜小泡能完成有氧呼吸第_阶段的反应,其反应式为_(2)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见图2),其结构由突出于膜外的亲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_尾部组成,其功能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为了研究ATP合成酶的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检测处理前后ATP的合成。若处理之前,在_条件下,含_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处理后含_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说明F1颗粒的功能是催化ATP的合成。(3)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_。用_方法能将外膜与内膜及其他结构分开。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_(填选项前的字母)。aDNAb丙酮酸c葡萄糖d染色质e核苷酸fRNA聚合酶考点6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应用 【两年高考真题演练】1A本题通过不同条件下幼根对离子吸收量实验,考查实验分析能力,难度较小。17 条件下氮气(缺氧)环境下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量比氧气条件下低,说明幼根吸收离子需要消耗ATP,与空气环境相比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D错误。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仍需消耗ATP,C错误。空气中培养,温度为17 ,离子吸收量明显高于3 ,可知该植物幼根对离子吸收与温度有关,B错误。2C酶具有专一性,在乙醇转化为乙酸的代谢过程中至少经历两个步骤,需要不同的酶催化,A错误。当底物浓度较低时,酶促反应速率会随着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当达到一定值后,由于酶量有限,反应速率不再随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B错误。乙醇经代谢后可参与有氧呼吸,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H,与氧气结合后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C正确。人是恒温动物,环境温度不影响体内温度,不会影响分解乙醇的速率,D错误。3D过程为有氧呼吸过程,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过程为光合作用,真核生物在叶绿体中进行,原核生物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B错误;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糖类中的氧来自CO2,C错误;过程和都能产生H,前者主要与氧结合产生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后者主要用于C3还原,D正确。4C光反应利用ADP和磷酸合成ATP;叶绿素等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人在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同时进行,无氧呼吸生成的乳酸在人体内不能再分解供能;病毒无细胞结构,其核酸复制所需能量来自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5解析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1)据图可知,在1224 h期间,氧气吸收量很少,而二氧化碳释放量很多,表明此时的呼吸作用主要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2)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的总量下降。(3)胚根长出后,氧气的吸收量明显增多,说明有氧呼吸的速率明显提高。答案(1)无氧细胞质基质酒精和二氧化碳(2)减少细胞分裂消耗有机物,此时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3)有氧6解析本题考查了植物细胞代谢与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图分析和理解能力、综合能力。(1)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行跨膜运输,其方式属于自由扩散;阶段种子萌发,新陈代谢强度较大,细胞内的水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2)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激素是赤霉素;根的向地性产生的原因是生长素的运输受重力因素的影响,在根水平放置时,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一侧生长素浓度,而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但生长受到抑制长的慢,远地一侧生长素浓度低但生长的快,表现为根的向地性。(3)细胞呼吸时,当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比氧气的吸收量大时,说明两种呼吸方式并存。假设氧气吸收量为1 mol,则二氧化碳总释放量为3 mol。由于有氧呼吸时氧气吸收量二氧化碳总释放量,故可知有氧呼吸二氧化碳释放量为1 mol,无氧呼吸二氧化碳释放量为2 mol。根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计算出两者消耗的葡萄糖的量。设此阶段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分别为x mol 和y mol,则有有氧呼吸:C6H12O66CO216x1无氧呼吸:C6H12O62CO212y2得x1/6,y1,yx61(4)突然停止二氧化碳的供应,导致二氧化碳的固定反应减弱,短期内C3的生成量减少,短时间内C3的还原不受影响,C3的消耗量不变,故C3的含量减少;由于生成的C3减少,消耗光反应中H和ATP的量减少,所以ATP的含量增加;“正其行,通其风”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来增强光合作用强度。答案(1)自由扩散自由水(2)赤霉素(或GA)生长素(或IAA)抑制(3)61(4)降低(或:减少)升高(或:增加)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一年模拟试题精练】1B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H反应生成水。2D考查了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60%以热量散失;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3C如果测得O2吸收量CO2释放量,则只能说明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A错误;如果测得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水,则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还原性氢用于丙酮酸的还原,没有还原性氢的积累,B错误;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时,CO2释放量O2吸收量43,所以CO2释放量O2吸收量43时,则无氧呼吸占优势,C正确;检测CO2的产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随着CO2的释放,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由蓝变绿再变黄,D错误。4D若细胞只释放CO2,不消耗O2,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等于O2的吸收量,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若既不吸收O2 也不释放 CO2,有可能是进行无氧呼吸,如乳酸菌细胞,D错误。5Ca条件下,O2吸收量为0,CO2释放量为10,说明此过程不进行有氧呼吸,CO2全是酒精发酵产生的,因此,葡萄糖没有被彻底氧化分解,A错误;b条件下,CO2的释放量O2的吸收量,说明此时该植物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以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错误;c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46,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1,所以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无氧呼吸的,C正确;d条件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相等,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O2参加反应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D错误。6D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在B瓶前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可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A瓶吸收完全,A正确;实验中发现C瓶先变浑浊后又澄清了,说明酵母菌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且量较多,B正确;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D瓶(酒精),变成灰绿色,C正确;C瓶和E瓶也可用溴代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观察到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错误。7解析(1)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前两阶段产生的H与O2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2)由图2所示知,F0F1颗粒物即ATP合成酶由亲水的F1(头部)与疏水的F0(尾部)组成,其功能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含F0的小泡分开,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含F0的小泡不能合成ATP,则证明F1颗粒的功能是催化ATP合成。(3)渗透作用原理是当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当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会持续不断的吸水;根据外膜与内膜包裹的基质的大小、密度、质量等不同,可以利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将它们分开;线粒体基质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同时还有DNA,所以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丙酮酸、ATP、核苷酸和氨基酸及RNA聚合酶等。答案(1)三24H6O212H2O大量能量(2)疏水有跨膜H浓度梯度含F0F1含F0(3)渗透作用差速离心abef考点7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应用【两年高考真题演练】1C本题考查光合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ATP中的能量转化到有机物中,成为稳定的化学能,不参与CO2的固定,A错误;CO2的固定必须先与C5反应形成C3方可被H还原,一是直接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而C3再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不与H反应,B错误;C3化合物被H还原后可再形成C5,此过程中需要酶参与,C正确;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会造成H和ATP在短时间内减少,C5的合成速率下降,而其分解速率不变,所以C5的含量会下降,D错误。2ABC本题主要考查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意在考查生物实验的相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A项对,由图示可知,强光下,、表示的叶绿素色素带变窄,说明叶绿体含量降低;B项对,类胡萝卜素可保护叶绿素免受强光降解;C项对,是叶绿素a,是叶绿素b,都是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但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D项错,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画23次。3B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即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属于暗反应,其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暗反应不需要光,有光条件下也可进行,B错误;实验中利用14C标记CO2并检测产物放射性强度,即采用同位素标记法,C正确;单位时间内产物生成量可代表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即可反映酶活性,D正确。4B用黑布将培养瓶罩住,光反应停止,氧气的产生停止,A项正确;光反应停止,H和ATP的产生停止,导致暗反应C3的还原速度减慢,C3在叶绿体内积累导致二氧化碳的固定减慢,B项错误;光反应停止,ATP的生成减少,ATP/ADP比值下降,C项正确;光反应停止,NADPH(H)的产生减少,NADPH/NADP比值下降,D项正确。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同时考查学生对图表数据的分析综合能力,此题属于中难题。(1)叶绿素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扩散最慢的是叶绿素b,颜色是黄绿色;酸雨破坏叶绿素后,色素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作用减弱,导致光反应减弱,光反应的产物H、ATP、氧气进而减少;(2)由表中对照组可知,在正常生长情况下,腊梅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木樨的叶绿素含量最低;横向分析可知,桃树、腊梅、木樨的叶绿素含量都随着pH值的降低而降低,而且受影响的程度越来越大;在桃树、腊梅、木樨中,pH含量降低对木樨的叶绿素含量降低的影响程度最小,对腊梅的影响程度最大。(3)部分生物死亡,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营养结构变简单,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导致抵抗力稳定性下降。答案(1)类囊体(薄膜)黄绿H、ATP、氧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增大pH含量降低对木樨的叶绿素含量降低的影响程度最小在正常生长情况下,腊梅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木樨的叶绿素含量最低(3)抵抗力部分生物死亡,生物多样性降低,营养结构变简单,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导致抵抗力稳定性下降。6解析(1)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一个个圆饼状的类囊体堆叠成基粒;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层析后叶绿素a比叶绿素b扩散得更远说明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由图甲可知,叶绿素含量随着遮光面积的增加而升高,因此植物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来增加对弱光的适应能力。(2)8:00到12:00气温升高呼吸速度增强,光照强度增加,但气孔导度相对稳定,由于受到CO2供应的限制,光合速率升高远不如呼吸速率升高的幅度大,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减小,净光合速率降低。18:00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3)突然去除遮光物,光反应加强,为暗反应提供更多的ATP和H,导致较多的C3被还原,C3含量减少。答案(1)类囊体膜(或类囊体,基粒)无水乙醇(或丙酮)叶绿素a增加叶绿素含量(2)呼吸作用增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减小线粒体、叶绿体(3)减少【一年模拟试题精练】1D据图示分析可知:图中X、Y物质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三碳化合物、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丙酮酸,A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可以产生ATP,三碳化合物还原过程需要消耗ATP,而二氧化碳固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培训效评价课件
- 2025福建厦门鼓浪湾大酒店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Hydroxyprogesterone-Caproate-d11-17α-Hydroxyprogesterone-hexanoate-d-sub-11-sub-生命科学试剂-MCE
- Human-EPO-mRNA-生命科学试剂-MCE
- HGS004-生命科学试剂-MCE
- HDAC11-IN-1-TFA-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宁波慈溪市中西医结合医疗健康集团招聘派遣制工作人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搭建商战略合作协议范本5篇
- 金融系统安全运行承诺函8篇
- 项目工程如期保质完成承诺书(4篇)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