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1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2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3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4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必修一】第一章 行星地球1. 天体体系按从低到高的级别排序2. 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排序3. 小行星带的位置4. 八大行星的三个共性特征5. 为什么地球是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6.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7. 太阳的能量来源8. 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哪三层9.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和变化周期10. 黑子和耀斑分别在太阳大气层的什么位置11.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2. 地震波分为哪两种?各自有什么特点?13.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会发生什么变化14. 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组成部分15. 经线和纬线的主要特点16. 经度和纬度的划分17.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判断方向、计算距离18. 球面最短距离19. 地图三要素20. 等值线的一般特点和等高线图的判读21. 地球自转方向、周期(恒星日、太阳日)和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22. 地球公转方向、周期(恒星年、回归年)和速度(近日点、远日点不同)23. 黄赤交角24.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25.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26. 昼夜交替的原因(两个)27.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28. 地方时的计算(东加西减;151小时;14分钟)29. 时区的划分、区时的界定和区时的计算30. 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经线地方时)31. 日界线(自然界线:0时经线;人为界线:国际日界线原则上180经线)32.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平运动物体如何偏转3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34. 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规律35. 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36.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37. 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规律38.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和楼间距39.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40. 光照图的判读(晨昏线的判断、0时、12时、6时、18时经线的判断)41. 在光照图中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坐标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1. 大气的受热过程(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作用)2. 风形成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3. 热力环流(环流的绘制、气压高度的判断、等压面的绘制)4. 热力环流主要表现形式(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5. 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和风速大小6. 三圈环流、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7.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8. 北半球高低气压中心9.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风向、特点、成因等)10.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成因、气候特征和全球分布规律1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及各种变形图)12. 冷锋和暖锋的对比分析(示意图、过境前后的天气特征、天气实例等)13. 准静止锋的实例(长江中下游6月份“梅雨”天气;贵阳冬半年冷湿天气)14. 气旋和反气旋的对比分析(气压高低、气流状况、天气实例等)15. 锋面气旋(左冷右暖、主要雨区、气压高低等)16. 寒潮及其危害17.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1.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补给2. 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和意义3. 洋流的分类(按性质:寒流和暖流;按成因:风海流、补偿流和密度流)4.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模式5. 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6. 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7. 世界四大渔场及形成原因8. 洋流对海洋航线和海洋污染的影响9.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10. 水资源的定义以及丰歉程度的衡量指标11.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开源、节流两方面)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1.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 主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成因判断4.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5. 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从形态和岩层新老关系角度分析)6. 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原因7. 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判断8. 断层的判断方法、断块山、火山9. 背斜、向斜和断层的实践意义10.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1. 河流侵蚀作用(下蚀、溯源侵蚀和侧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12. 河流侵蚀地貌(V型河谷、宽而浅的槽型河谷)13. 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14. 山前洪(冲)积扇的形成原因15.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16.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 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及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3. 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4.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和表现5.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和表现6.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和表现7. 影响垂直自然带谱完整性的主要因素8. 同一山地不同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对垂直自然带的影响。9. 非地带性现象(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热带雨林带的原因)【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1. 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和地区差异(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的差异)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的差异3. 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以及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值的主要国家4. 人口增长模式的三项构成指标5.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6.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中国)7. 人口金字塔的三种类型及其特点8. 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方法9. 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三个)10. 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流向和影响11. 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主要流向12.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主要流向13.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主要流向14.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5. 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6.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1. 不同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2. 住宅区的特点及中高级住宅和低级住宅区的不同区位要求3. 商业区的一般区位要求4. 中心商务区的特点(4个)5. 工业区的一般区位要求6. 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模式7.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8.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9.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的变化10. 城市等级的划分11. 不同等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的差异12. 影响城市等级提升的主要因素13. 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和相互距离的差异14.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层层嵌套关系15.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和最重要的标志16.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推力和拉力17. 世界城市化进程(初期、中期、后期阶段;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18.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起步时间、发展速度、目前水平等)19.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20.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生物、土地、水文、气候)21. 过度城市化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22. 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缓解城市压力的主要措施23. 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措施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 农业区位的含义2.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3. 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4. 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发展5. 农业地域的概念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5种)6.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典型分布区和区位优势7.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8. 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分布区及其区位优势9. 水稻种植业的特点10. 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区、主要农作物和主要特征11. 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12.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区位优势13. 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分布区(以牧牛业或养羊业为主)14.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15. 阿根廷保证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发展的措施16. 乳畜业的主要分布区、主要生产对象和产品17. 西欧乳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因素(从市场因素和饲料供应两方面考虑)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 工业的区位因素2. 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原料、市场、动力、劳动力、技术导向型)3. 不同区位导向型工业的特点、部门举例和区位布局原则4. 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以及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5. 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6. 政策和个人情感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7. 工业联系的类型、工业集聚的意义和工业地域的分类8. 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9. 传统工业区的代表地区、主要传统工业部门和普遍存在的问题10. 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