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报告(炼钢单元).doc_第1页
自评报告(炼钢单元).doc_第2页
自评报告(炼钢单元).doc_第3页
自评报告(炼钢单元).doc_第4页
自评报告(炼钢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标准化参评二级安全管理 炼钢 自 评 报 告 企业名称 企业名称 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地址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红岸大街企业地址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红岸大街 7 7 号号 电话 电话 0452 68001550452 6800155 传真 传真 0452 68005310452 6800531 邮编 邮编 161041161041 自评日期 自评日期 20112011 年年 8 8 月月 1 1 日日 8 8 月月 3131 日日 上报日期上报日期 二二 一一年九月十日一一年九月十日 目录目录 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参评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参评 3 安全标准化 炼钢 二级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安全标准化 炼钢 二级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 3 一一 企业简介企业简介 3 二二 安全标准化创建情况安全标准化创建情况 6 三三 工艺流程示意图工艺流程示意图 9 附件附件 1 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18 附件附件 2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清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清单 19 附件附件 3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名录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名录 25 附件附件 4 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 29 附件附件 5 自评扣分项目汇总表自评扣分项目汇总表 31 附件附件 6 炼钢单元不参评项目统计表炼钢单元不参评项目统计表 32 附件附件 7 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 33 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参评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参评 安全标准化 炼钢 二级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安全标准化 炼钢 二级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报 告告 根据 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管理考评标准 和公司的需求 为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切实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 促进自我约束 建立持续改进的安全生 产长效机制 我公司专门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 安全标准化领 导小组 负责标准化的落实 监察及评价工作 领导小组认真学 习了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 法规和规章及 冶金企业安全标准 化安全管理标准 深刻理解和掌握了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经过一 段时间的落实和评价 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 设备设施 的安全状况 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等工作按照标准进行了全面详细 的自评 情况如下 一一 企业简介企业简介 北兴特钢公司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特钢 四位一体 短 流程生产线 主体工序包括电炉 精炼 连铸 连轧 是东北 特钢集团轴承钢精品生产线 设计产能为产钢 50 万吨 产材 47 5 万吨 产品规格设计范围 16 75mm 的棒材 项目总投资 14 8 亿元 生产线自 2000 年 7 月破土动工 2002 年 10 月进行 全线热试车生产 目前产品规格已经扩大到 120mm 现已经具 备了年产钢 50 万吨的达产能力 北兴公司现有在岗员工 705 人 拥有各类职能管理人员 14 人 工程技术人员 19 人 本科以上学历 46 人 大专学历 201 人 其余 员工中大部分人员为技校毕业 人员整体素质较高 员工队伍趋于 年轻化 平均年龄在 35 岁左右 主体设备有 90 吨超高功率交流电弧炉 1 座 变压器功率为 85MVA 并配有世界先进的 SVC 动态补偿系统 主体设备从康卡斯特 引进 新建 80 吨转炉 1 座 900 吨混铁炉 1 座 90 吨 LF 炉 2 座 变压器功率为 18MVA 90 吨单系统双工位 VD 炉 1 座 全部由国内西 重所设计制造 四机四流合金钢大方坯连铸机 1 台 全程无氧化保 护浇注 配有结晶器及末端电磁搅拌 机械软压下技术 主机全部 从康卡斯特引进 轧线是从意大利 POMINI 公司引进的 22 架连轧机 组 配有定径机和测径仪 辅助设施有北京凤凰炉公司制造的 32 米 连续式加热炉以及具有抛丸 矫直 倒棱 漏磁 超声功能的精整 线一套 随着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用户的使用要求不断提高 2008 年引进加拿大阿迪公司的涡流 超声精整线一套 目前已经投 入正常生产 搬迁改造了 30 80mm 和 30 110mm 七辊矫直机组 各 1 套 已经投入使用 辅助设施包括 6000 氧气 三总降 水处理 主要工作场地由冶炼厂房 18870 轧钢厂房 47009 组成 另外为了调整品种结构 提高产能 新建 650 550 450mm 三机三 流合金钢圆坯连铸机 1 台 现已开始试生产 分厂组织机构为 总经理 1 人 副总经理 2 人 主任工程师 2 人 4 个职能科室 设备科 综合科 技术科 安全科 3 个作业区 冶炼作业区 轧钢作业区 精整作业区 产品主要包括 优质碳结 合结 轴承 矿山 锚链以及汽车 用钢 北兴公司目前的产品规格已经覆盖 20 120mm 并为北满老 线提供连铸坯和电极坯料 现北兴公司已经形成以轴承钢 矿山钢 锚链钢为主 高压锅炉管系列品种和优质碳合结钢为辅的产品结构 矿山钢规格目前已经扩大到 101 6mm 产品优质锚链钢 GL R3 级 品种分别通过美国 ABS 德国劳氏 DV 船级社 DNV 船级社认证 高档轴承钢 100Cr6 通过舍佛勒认证并开始批量供货 SKF3S 已经通 过了 SKF 审核 第一炼钢厂于 1956 年开工 1957 年投产 经过多次技术改造 现已具备年产钢 26 万吨的生产能力 现有在册员工 397 人 其中专 业技术人员 7 人 高级工程师 1 名 高级统计师 1 名 中级职称 7 名 管理人员 10 人 生产工人 362 人 工人技师以上职称 23 人 炉 6 炉为液压 EBT 式炉台 公称容量为 30T 变压器 的容量 12500KVA 单炉出钢量为 35T 两台电炉年产量为 19 万吨 40T LF 炉 3 台 变压器容量两台为 7000 KVA 一台为 7500KVA 2 台 40 吨 VD 炉 各类吊车 23 台 煤气退火炉 5 台 年退火能力可达 10 万吨 碳结钢 合结钢 合工钢 轴承钢 品种结构以中低合金锻材 大规格轧材及电渣钢坯料为主 浇注锭型 0 31 吨 37 吨共 21 种锭 型 满足轧钢 锻造及电渣炉需要 分厂全体员工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向着 国际化科技型一流特 钢企业 的目标努力奋斗 二二 安全标准化创建情况安全标准化创建情况 2011 年 2 月 14 日北兴公司 第一炼钢厂分别成立了以总经理 和厂长为组长的公司标准化推进领导小组 同时聘请黑龙江省鑫祥 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为该项目的咨询公司 一 安全管理标准化推进领导小组 组 长 张学金 成 员 关 铭 黄福军 刘广君 张 岩 于琦琼 康维军 刘龙和 谷玉涛 叶志海 马 静 佟 芳 赵 越 吴 昊 孙维禄 王守文 尚继民 姜海峰 魏洪岩 闻登沈 祁国文 彭昌华 纪 明 李 刚 徐 博 高 平 庞洪亮 孙庆波 李 凯 裴富斌 二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2011 年 2 月 15 日 2 月 20 日举行了推进领导小组和主要骨干 参加的标准化知识培训 三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评估 策划情况 2011 年 2 月 21 日 4 月 10 日对公司安全生产现状进行调查摸 底 包括组织机构 业务流程 文件体系 人员设备状态等 2011 年 4 月 11 日 4 月 31 日进一步完善了策划与风险评估 1 确定了安全标准化工作资源提供 职责分配等 2 确定了安全生产方针 目标 3 进一步完善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 4 进一步补充识别了适用的安全及职业卫生法律 法规及标准 5 对风险控制的方法 程序和措施进一步进行了修改完善 并 落实到体系文件中 四 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设施 三同时 公司几年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 于 2009 年 经上级主管部 门批准 对炼钢工序实行改造建设 扩建了 80 吨转炉一座 该建设 项目按照 三同时 要求 将此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 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预评价报告已通 过市安监局备案 安全设施投资已经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针对危险 点源 重点部位配置了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 23 台 氧含量分析仪 6 台 空气呼吸器 8 台 空气呼吸器充气泵 1 台 固定式一氧化碳 报警仪 13 台 公司于 2011 年 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对第一炼钢厂炼钢工序 实行改造建设 新增 AOD 炉一台 该建设项目按照 三同时 要求 将此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 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 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预评价报告已通过评审在市安监局备案 安 全设施投资已经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针对危险点源 重点部位配置 了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 15 台 氧含量分析仪 4 台 空气呼吸器 2 台 五 事故及应急管理 北兴公司于 2009 年 8 月就制定了 北兴公司突发事件 防汛 地震 暴风雪 应急处置预案 北兴公司 180 吨天车主卷失控事 故现场处置方案 北兴公司天然气 氧气阀站火灾事故现场处置 方案 北兴公司电炉响爆及烧烫伤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北兴公 司一氧化碳泄露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惰性气体窒息事故应急处置 预案 北兴公司放射源泄露 丢失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第一炼钢厂于 2009 年 8 月就制定了 生产事故 响爆 煤气 泄漏 钢包坠落 现场处置方案 第一炼钢厂突发事故 防汛 地震 暴风雪 应急现场处置方案 第一炼钢厂火灾事故现场 处置方案 第一炼钢厂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为积极 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高效有序地组织抢险 最大限度地减少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按照有关规定 结合公司实际 对各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进行了培训 制定了现场处 置预案演练方案并进行了实战演练 制作了演练影像资料 演练后 进行了总结与评价 通过演练检验了应急处置预案的可行性 查找预案中存在的问 题 发现不足之处 检查了事故处置所需应急队伍 物资等方面的 准备情况 增强了相关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 提高其应急处 置能力 使员工进一步熟悉 了解了器材的使用和面对突发事故的紧急 应变能力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 提高了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 救等应对能力 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 冷静 沉着启动和应用现场 处置预案 每个员工应该做什么 如何正确报警 如何正确救援得 到了很好的锻炼 演练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六 安全生产绩效 几年来 北兴公司 第一炼钢厂在安全管理方面 按照与公司 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状要求 坚持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 法 规 坚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的方针 以零事故为 目标 建立了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健全了各 项安全规章制度 编制了相关事故处置预案 完善了各类岗位安全 操作规程 七 参评单元介绍 北兴特钢公司于 2000 年 7 月 1 日破土动工 2002 年 10 月建完 并热负荷试车成功 总投资 14 88 亿 占地面积 8 万余方 是具有 世界先进水平的拥有炼钢 精炼 连铸 轧钢 四位一体 短流程 生产线 采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关键设备和工艺与国内制造的设 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产 主体设备有瑞士康卡斯特生产的 90 吨超 高功率偏心炉底电炉 国内生产的 80 吨转炉一座 国内生产的精炼 炉一座 瑞士康卡斯特生产的连铸机 四流弧型 设计产品为优质 轴承钢 合金钢 优质碳素钢三大类 第一炼钢厂于 1956 年开工 1957 年投产 经过多次技术改造 现已具备年产钢 26 万吨的生产能力 炉 6 炉为液压 EBT 式炉台 公称容量为 30T 变压器的容量 12500KVA 单炉出钢量为 35T 两台电炉年产量为 19 万吨 新上 25tAOD 炉一台 40T LF 炉 3 台 变压器容量两台为 7000 KVA 一台为 7500KVA 2 台 40 吨 VD 炉 三三 工艺流程示意图工艺流程示意图 北兴公司炼钢车间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 电炉或转炉进行初练 LF 精炼进行钢包精炼 四机四流 250mm 280mm 连铸机拉坯 第一炼钢厂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 电炉初练 LF 精炼进行钢包 精炼 VD 进行抽真空 模铸 坑冷或退火 热送或冷锭转移 工艺流程示意图 四四 企业自评情况企业自评情况 安全标准化自评打分及扣分说明 一 进行运行前培训 以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与职业健康意 识及对标准化规范进一步理解 二 对自评人员进行培训 三 开展自评 自评中不符合项的整改 四 编制自评报告 按照 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管理考评标准 炼钢 要求 根据公司安全标准化工作计划 进度及安排 分阶段实施此项工作 首先进行了自评考核 逐项对炼钢单元进行了评价 具体评价情况 如下 1 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自评 安全生产目标自评 应得分 12 自评得分 12 占应得分的 100 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明确 结合公司情况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方针 目标 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2 组织机构及职能 应得分 24 自评得分 24 占应得分的 100 建立了文件化的制度 明确了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员 公司成立 了以总经理为主任的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 设立了安全环保科 建 立健全了安全管理网络 在作业区 班组或大班设立兼职安全员 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督促干部员工按 照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履行安全职责 总经理与作业区的一把 手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明确安全工作目标 作业区与班组及重点 岗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定期会议制度 学习文件 讨论安全工 作进展 确定安全工作方案 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建立 员工权益保障制度 确保员工关心的问题得到积极响应 保证员工 在安全状况异常情况下拒绝工作不会受到惩罚 3 安全生产投入自评 安全投入自评 应得分 24 自评得分 24 占应得分的 100 公司几年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 于 2009 年 经上级主管部 门批准 对炼钢工序实行改造建设 扩建了 80 吨转炉一座 该建设 项目按照 三同时 要求 将此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 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预评价报告已通 过市安监局备案 安全设施投资已经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针对危险 点源 重点部位配置了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 23 台 氧含量分析仪 6 台 空气呼吸器 8 台 空气呼吸器充气泵 1 台 固定式一氧化碳 报警仪 13 台 2011 年 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对第一炼钢厂炼钢工序实行改 造建设 新增 AOD 炉一台 该建设项目按照 三同时 要求 将此 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 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 生产和使用 安全设施投资已经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针对危险点源 重点部位配置了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 15 台 氧含量分析仪 4 台 空气呼吸器 2 台 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自评 应得分 60 自评得分 60 占 应得分的 100 安全标准化的依据是按法律法规进行安全管理就要严格执行相 关的规章制度 在原来三体系已对分厂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完 善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对照检查完善 对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加 强了监督管理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定期进行 5 教育与培训自评 应得分 30 自评得分 30 占应得分的 100 安全培训教育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 针对标准化的要求 更 进一步明确 细化公司的安全培训工作 按要求对新入厂员工 包 括临时工及实习人员 开展了三级安全教育 考试不合格不准上岗 确保三级安全教育率达到 100 按培训计划要求先后开展了重大风 险岗位培训班 职业危害岗位培训班 危化品岗位培训班 现场处 置预案培训班 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评 6 生产设备设施自评 应得分 176 自评得分 133 占应得 分的 82 生产设备 设施的安全措施落实及检维修工作的安全管理是减 少安全事故的基础 公司已对生产安全设备 设施进行了完善和改 进 建立了生产设施管理制度 在日常检修活动中公司能够按标准 化的具体要求落实检维修工作 但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还有待进一 步完善和提高 7 作业安全自评 应得分 137 自评得分 135 占应得分的 97 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是分厂安全生产工作和监管的重点 按要 求和标准化的规定严格执行 在警示标志上进行了补充完善 在日 常检维修中的警戒标识还需要进一步落实 使员工清楚 明确安全 规范 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 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了辨识 评估分级 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 要害岗位实行操作牌制度 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或有关设 备上 设置安全标志 下一步还需要对警示标志进行进一步的补充 完善和细化 在日常检维修中的警戒标识还需要进一步落实 使员 工清楚 明确安全规范 8 隐患排查与治理自评 应得分 45 自评得分 45 占应得 分的 100 根据标准化规范要求 更近一步细化了安全检查与绩效考核工 作 将安全第一落到实处 公司采用综合检查 专业检查 季节性 检查 节假日检查 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工作 落实了隐 患整改 坚持开展经常化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定期和不定期对生 产作业现场进行检查 公司总经理带队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定期检查 坚持经常性的日巡点检 制定了安全巡点检表及检查标准 对于检 查出的问题进行跟踪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 使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9 危险源监控自评 应得分 40 自评得分 40 占应得分的 100 公司建立了危险源的管理制度 按相关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 施或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 评估 连铸使用的放射源按照有关规定 取得放射物品使用许可证 对危险源采取措施进行监控 在危险部 位现场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 10 职业健康自评 应得分 42 自评得分 37 占应得分的 94 建立健康保护制度 并任命具有相应能力的人员负责健康监护 管理工作 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配备职业卫生设施 职业卫生设 施做到 三同时 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 并将检测结 果公布告知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 按照 工作场所职 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要求 在醒目位置设置了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建立了放射性同位素保管 领用管理制度 按规定 及时 如实地 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建立 了员工 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并保密 11 应急救援预案自评 应得分 26 自评得分 26 占应得分 的 100 公司于 2009 年 8 月就制定了 北兴地下油库火灾事故现场处置 预案 北兴公司突发事件 防汛 地震 暴风雪 应急处置预案 北兴公司主电室火灾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北兴公司 180 吨天车主 卷失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北兴公司天然气 氧气阀站火灾事故现 场处置方案 北兴公司电炉响爆及烧烫伤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北 兴公司一氧化碳泄露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惰性气体窒息事故应急处 置预案 北兴公司放射源泄露 丢失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高效有序地组织抢险 最大限度 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按照有关 规定 结合公司实际 对各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进行了培训 制定了 现场处置预案演练方案并进行了实战演练 制作了演练影像资料 演练后 进行了总结与评价 通过演练检验了应急处置预案的可行性 查找预案中存在的问 题 发现不足之处 检查了事故处置所需应急队伍 物资等方面的 准备情况 增强了相关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 提高其应急处 置能力 使员工进一步熟悉 了解了器材的使用和面对突发事故的 紧急应变能力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 提高了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自 救互救等应对能力 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 冷静 沉着启动和应用 现场处置预案 每个员工应该做什么 如何正确报警 如何正确救 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演练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在应急工作的准备 中还存在欠缺 定期评审外部应急部门还存在欠缺 12 事故报告 调查与处理自评 应得分 14 自评得分 14 占应得分的 100 建立了事故的管理制度 发生事故后 主要负责人立即到现场 组织抢救 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事故扩大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 管 理制度的要求 组织事故调查组或配合有关政府部门对事故 事件 进行调查 并按照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对事故进行统计 上报 13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自评 应得分 14 自评得分 14 占 应得分的 100 由于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开展时间短 经过这次自评考核 对 分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个全面的检验 考评中提出的整改意见须 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落实完善 安全标准化自评结论及申请考评等级 本次自评开出不符合项报告 2 份 自评考核结论 公司安全标准化工作基本符合 国务院关于进 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国发 2004 2 号 冶金企业安 全标准化考评办法 试行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 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 2011 4 号 企业安全生产标 准化基本规范 AQ T 9006 2010 的要求 自评得分 93 0 分 1 未参加考评类目标准分之和 6 分 2 参加考评类标准分之和 650 6 644 分 3 参加考评类目考评实际得分之和 599 分 依据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炼钢单元考评标准 炼钢厂炼钢单元自评分总分 599 650 6 100 93 0 附件附件 1 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附件附件 2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清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清单 序号序号文件名称文件名称 标准化编号标准化编号 文件编号文件编号 1 目标 指标及方案管理程序 AQ BM WJ 01 01CXDT M3 1 C0 2 年度工作要点 AQ BM WJ 01 02 北钢安字 2011 1 号 3 年度工作规划 AQ BM WJ 01 03 BM06 2011 通 字第 21 号 4 安全生产考核规定 AQ BM WJ 01 04ZYBM06 01 C0 5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与测量管理程序 AQ BM WJ 01 05CXDT S19 1 C0 6 北兴公司安全环保考核办法 AQ BM WJ 01 06 ZY BM36 01 A 0 7 北兴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 AQ BM WJ 01 07 AGBM36 01 2011 8 第一炼钢厂岗位职责 AQ BM WJ 01 08 ZZ BM31 01 45 9 安全生产委员会 AQ BM WJ 01 09 ZZ BM31 39 2 0 10 安全考核规定 AQ BM WJ 01 10 ZY BM31 25 2 0 11 安全生产责任制 AQ BM WJ 02 01ZDDT22 05 C0 12 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 AQ BM WJ 02 02ZY BM06 32 A 0 13 关于调整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AQ BM WJ 02 03 BM06 2011 通 字第 20 号 14 关于下发 东北特钢集团 2011 年安全费投入计划 的通知 AQ BM WJ 03 01 东特安环字 2011 33 号 15 安全生产领导值班带班管理制度 AQ BM WJ 03 02ZD DT22 20 A 0 16 安全措施计划管理制度 AQ BM WJ 03 03ZDDT22 10 C0 17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AQ BM WJ 03 04 北钢人字 2006 99 号 18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程序 AQ BM WJ 04 01CXDT S21 2 C0 19 文件控制程序 AQ BM WJ 04 02CXDT S11 1 C0 20 记录控制程序 AQ BM WJ 04 03CXDT S11 2 C0 21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及控制策划管理程序 AQ BM WJ 04 04CXDT S16 2 C0 22 员工意识管理制度 AQ BM WJ 05 01 ZY BM06 26 A 0 23 员工岗位达标管理规定 AQ BM WJ 05 02ZY BM06 30 A 0 24 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制度 AQ BM WJ 05 03ZDDT22 06 C0 25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AQ BM WJ 05 04ZDDT22 13 C0 26 协商与交流管理程序 AQ BM WJ 05 05CXDT M2 1 C0 27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AQ BM WJ 06 01ZY BM06 31 A 0 28 特种设备设施及设备事故管理制度 AQ BM WJ 06 02ZDDT22 12 C0 29 建设项目管理规定 AQ BM WJ 06 03BM07 60 B0 30 设备设施的检修 维修 保养管理制度 AQ BM WJ 06 04ZY BM06 28 A 0 31 设备设施验收 拆除 报废管理制度 AQ BM WJ 06 05ZY BM06 29A 0 32 建设项目管理规定 AQ BM WJ 06 06BM07 60 B0 33 北满特钢建设项目施工及特种设备施工管理规定 AQ BM WJ 06 07 北钢安字 2011 141 号 34 北兴特钢炼钢生产线重大事故预防措施 AQ BM LG 06 01ZY BM36 02 A 0 35 生产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02ZY BM31 03 1 1 36 工业建筑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03ZY BM31 04 1 0 37 设备管理及考核规定 AQ BM LG 06 04ZY BM31 06 1 0 38 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05ZY BM31 10 1 0 39 高压电气设备巡检规定 AQ BM LG 06 06ZY BM31 31 1 0 40 变电所检修 故 障断电联系程序及操作规定 AQ BM LG 06 07ZY BM31 32 1 0 41 关于各炉台计量设备使用及维护的规定 AQ BM LG 06 08ZY BM31 35 1 0 42 盛钢桶使用 维护 检测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09ZY BM31 36 1 1 43 电视监控系统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10ZY BM31 37 1 0 44 8 炉更换水口时电子称防护的相关规定 AQ BM LG 06 11ZY BM31 38 1 0 45 吊车巡检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12ZY BM31 40 1 0 46 关于各炉台操作台使用的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13ZY BM31 41 1 0 47 关于检测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14ZY BM31 43 1 0 48 关于水冷块安装 更换 检查 验收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15ZY BM31 44 1 0 49 设备润滑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16ZY BM31 47 1 0 50 冶炼液压系统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17ZY BM31 49 1 0 51 开闭所高压倒闸操作规定 AQ BM LG 06 18ZY BM31 65 1 0 52 氩气 氮气危害控制规定 AQ BM LG 06 19ZY BM31 69 1 0 53 10 吨吊钩秤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20ZY BM31 73 1 0 54 钢水超重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21ZY BM31 74 1 0 55 铸锭抓斗使用规定 AQ BM LG 06 22ZY BM31 75 1 0 56 第一炼钢厂出钢吊车使用管理补充规定 AQ BM LG 06 23ZY BM31 85 1 0 57 第一炼钢厂硬化地面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24ZY BM31 76 1 0 58 精炼炉除尘使用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25ZY BM31 77 1 0 59 2 精炼炉变压器室隔离开关使用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26ZY BM31 78 1 0 60 第一炼钢厂除尘设备出现紧急情况的规定 AQ BM LG 06 27ZY BM31 79 1 0 61 技改 新建项目工程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28ZY BM31 81 1 0 62 一炼气瓶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29ZY BM31 82 1 0 63 压力容器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30ZY BM31 83 1 0 64 第一炼钢厂设备库房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31ZY BM31 89 1 0 65 第一炼钢厂 1 吊车使用管理补充规定 AQ BM LG 06 32ZY BM31 92 1 0 66 第一炼钢厂 1 精炼炉操作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33ZY BM31 100 1 0 67 第一炼钢厂设备检修工程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34ZY BM31 104 1 0 68 第一炼钢厂设备事故故障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35ZY BM31 105 1 0 69 第一炼钢厂设备维修费用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36ZY BM31 106 1 0 70 第一炼钢厂设备技术状况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37ZY BM31 107 1 0 71 第一炼钢厂设备定修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38ZY BM31 108 1 0 72 设备维修技术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39ZY BM31 109 1 0 73 第一炼钢厂设备使用维护管理规定 AQ BM LG 06 40ZY BM31 110 1 0 74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AQ BM WJ 07 01ZDDT22 01 B0 75 危险作业工作票管理制度 AQ BM WJ 07 02ZY BM06 27 A 0 76 厂区动火作业管理规定 AQ BM WJ 07 03ZYBM71 38 C0 77 关于坚决防范高处坠落事故的通知 AQ BM WJ 07 04 东特安环发 2011 6 号 78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AQ BM WJ 07 05ZY BM06 16 A 0 79 大型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AQ BM WJ 07 06ZY BM06 19 A 0 80 能源管理程序 AQ BM WJ 07 07CXDT S17 5 C0 81 交叉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AQ BM WJ 07 08ZY BM06 18 A 0 82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危险场所监控管理的通知 AQ BM WJ 07 09 BM06 2011 通字 22 号 83 相关方管理程序 AQ BM WJ 07 10CXDT S17 4 C0 84 变更管理规定 AQ BM WJ 07 11ZY BM06 22 A 0 85 标识与保护的管理规定 AQ BM LG 07 01ZY BM31 11 1 0 86 能源管理规定 AQ BM LG 07 02 ZY BM31 45 1 0 87 高空作业审批规定 AQ BM LG 07 03 ZY BM31 64 1 0 88 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AQ BM WJ 08 01ZDDT22 09 C0 89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AQ BM WJ 08 02ZYBM06 09 A1 90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场所管理制度 AQ BM WJ 09 01ZDDT22 11 C0 91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及控制策划管理程序 AQ BM WJ 09 02CXDT S16 2 C0 92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源重大风险 重点部位监控和管理工作的通 知 AQ BM WJ 09 03 东特安监发 2010 12 号 93 职业卫生 含防寒防暑 及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规定 AQ BM WJ 10 01ZYBM06 02 C0 94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 AQ BM WJ 10 02CXDT S17 3 C0 95 不符合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AQ BM WJ 10 03CXDT S13 1 C0 96 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 AQ BM WJ 11 01CXDT S18 2 C0 97 北满特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印发公司级各应急保障和专业应急救 援队伍职责的通知 AQ BM WJ 11 02 BM06 2011 通 字第 28 号 98 北满基地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第 1 次修订 AQ BM WJ 11 03YA 1BM06 01 A1 99 工伤 险肇 事故 环境事故管理程序 AQ BM WJ 12 01CXDT S20 1 C0 100 安全标志 标语牌管理管理规定 AQ BM WJ 13 01ZY BM06 20 A 0 101 安全绩效监测和测量规定 AQ BM WJ 13 02ZY BM06 21 A 0 102 标准化系统内部评价规定 AQ BM WJ 13 03ZY BM06 23 A 0 103 标准化系统评审规定 AQ BM WJ 13 04ZY BM06 24 A 0 104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AQ BM WJ 13 05ZYBM07 74 A0 105 工余安全管理规定 AQ BM WJ 13 06ZY BM06 25 A 0 附件附件 3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名录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名录 1 1 北兴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北兴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 主 任 徐 博 副主任 庞洪亮 高 平 裴富斌 成 员 任辉耀 孙庆波 李智超 李 凯 齐恩全 李 洋 杨玉生 赵彦承 2 第一炼钢厂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第一炼钢厂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主 任 王守文 副主任 纪 明 尚继民 成 员 姜海峰 李 刚 乜天刚 周永海 张振海 刘振发 郭李波 魏宏岩 王俊国 彭昌华 刘 嘉 石银岭 李文革 各级安全委员会成员职责 一 主任职责 1 对分厂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2 组织制定本单位隐患整改措施 对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 落 实相应措施 3 组织分厂分管安全领导和专兼职安全人员积极开展工作 落 实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及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 意识 4 积极组织协调安全工作 提供必要工作条件和良好的组织机 构 保证安全工作的正常进行 5 负责组织分厂内部安全 环保 消防工作的落实情况 6 认真贯彻国家劳动保护方针 政策 法规 标准和各级安全 生产的规定 7 负责组织分厂三体系推进工作的落实情况 8 负责组织安全操作规程修订 修改 完善等工作 二 副主任职责 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 劳动保护工作规定 指示 对本所辖区域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 2 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严格按规程组织生产作业 当安全 与生产发生矛盾是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 3 认真进行现场的安全检查 及时处理隐患 查处违章 对安 全生产先进有权提出奖励意见 4 科学合理组织生产 分配劳动力 积极组织员工开展查隐患 堵漏洞的安全技术小改小革 为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5 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6 协助主任做好三体系推进工作 7 协助主任做好安全 环保 消防工作的落实情况 8 协助主任做好安全操作规程修订 修改 完善等工作 三 成员职责 1 在分厂的领导下 协助分厂领导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 规章制度 并接受上级安全部门的业务指导 2 负责组织对新员工进入分厂的各类人员 实习 代培 参观 进行安全教育 3 协助领导开展安全检查 对查处的隐患问题进行汇总 立挡 上报 督促安全措施的落实和整改 4 负责组织安全生产活动 经济推动安全工作的开展 5 协助领导制定 修改 安全管理细则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确 认制和危险作业安全措施 6 经常检查员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制止 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对危急员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有权停止生 产 并立即报告领导 7 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 分析 处理 提出防范措施 负责伤 亡事故的统计分析上报 8 根据有关要求 监督检查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9 负责现有现场定置定位管理及卫生 必须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10 对现场劳保用品穿戴 安全操作规定必须管理到位 否则 有权对违纪人员实施处罚 11 做好本区域的安全 环保 消防工作的落实情况 12 做好本区域安全操作规程修订 修改 完善等工作 13 做好范围内的三体系具体工作 3 第一炼钢厂安全管理人员名录 4 4 北兴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北兴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名录名录 序 号 单 位职 务姓 名 性 别 证书编号取证日期复审日期备注 1 总经理徐博男 安全培证齐安人 子第 F1798 号 2011 082012 08 2 副总经理庞洪亮男 安全培证齐安人 子第 F1784 号 2011 082012 08 3 安全科长裴富斌男 安全培证齐安人 子第 G1000 号 2009 102012 10 4 安全员徐磊男 安全培证齐安人 子第 G1405 号 2011 082012 08 5 北兴公司 安全员贠钦岱男 安全培证齐安人 子第 G1421 号 2011 082012 08 序 号 单 位 职 务 姓 名 性 别 证书编号取证日期复审日期备注 1 厂长王守文男 安全培证齐安人子 第 F1444 号 2010 4 262012 8 2 科长纪明男 安全培证齐安人子 第 G1006 号 2009 10 252012 8 3 安全 员 李刚男 安全培证齐安人子 第 G1153 号 2010 4 262012 8 4 第一炼钢 厂 安全 员 乜天刚男 安全培证齐安人子 第 G1145 号 2010 4 262012 8 附件附件 4 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 附件附件 5 自评扣分项目汇总表自评扣分项目汇总表 安全标准化自评检查表及自评汇总表 序号元 素标准化分值自评得分 1 安全生产目标 1212 2 组织机构及职能 2424 3 安全投入 2424 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6060 5 教育与培训 3030 6 生产设备设施 174134 7 作业安全 139137 8 隐患排查与治理 4545 9 危险源监控 4040 10 职业健康 4239 11 应急救援 2626 12 事故报告 调查和处理 1414 13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1414 总分 644599 百分比 99 193 0 附件附件 6 炼钢单元不参评项目统计表炼钢单元不参评项目统计表 序序 号号 考评考评 类目类目 考评项目考评项目考评内容考评内容 标准标准 分值分值 备注备注 1 1 六 生 产设备 设施 6 2 设备设施 运行管理 车间内乙炔 丙烷等管道进口 应设 中央回火防止器 每个使用管头应设岗位 回火防止器 2 2 没有此设备没有此设备 2 2 六 生 产设备 设施 6 2 设备设施 运行管理 采用抱罐汽车运输液体渣罐时 罐内 不应装满液渣 抱罐汽车司机室的顶部与 背面应加设防护装置 2 2 没有此设备没有此设备 3 3 六 生 产设备 设施 6 2 设备设施 运行管理 电炉采用煤气烧嘴时 应设置煤气低 压报警及与之联锁的快速切断阀等防 回火设施 还应设置煤气吹扫与放散 设施 2 没有此设备没有此设备 标准化等级 二级 公司决定申请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二级安全管理 炼钢 接受 省考评机构考评 企业 盖章 2011 年 9 月 10 日 标准化百分制得 分 安全绩效自评等级 93 0 良好二级 附件附件 7 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 序号序号考评类目考评类目考评项目考评项目考评内容考评内容扣分说明扣分说明扣分分值扣分分值 1 六 生产设备设六 生产设备设 施施 6 1 生产设备设施生产设备设施 建设建设 炼钢主厂房应按规定定期进行结构可靠性鉴定 炼钢主厂房没有按规定定期结构可炼钢主厂房没有按规定定期结构可 靠性鉴定 靠性鉴定 1 2 六 生产设备设六 生产设备设 施施 6 1 六 生产设备六 生产设备 设施建设设施建设 各种设备与建 构筑物之间 应留有满足生产 检修需要的安全距离 满负荷生产时各种设备与建 构筑满负荷生产时各种设备与建 构筑 物之间满足不了安全距离 物之间满足不了安全距离 1 3 六 生产设备设六 生产设备设 施施 6 1 六 生产设备六 生产设备 设施建设设施建设 主控室 电气间 可燃介质的液压站等易发 生火灾的建 构筑物 应设自动火灾报警装置 消防设施与消防通道 主控室 电气间 可燃介质的主控室 电气间 可燃介质的 液压站等易发生火灾的建 构筑物 液压站等易发生火灾的建 构筑物 未设自动火灾报警装置 消防设施未设自动火灾报警装置 消防设施 与消防通道 与消防通道 2 4 六 生产设备设六 生产设备设 施施 6 1 六 生产设备六 生产设备 设施建设设施建设 电缆隧道应设置齐全可靠的自动火灾报警装 置 消防设施 电缆隧道未设置齐全可靠的自电缆隧道未设置齐全可靠的自 动火灾报警装置 动火灾报警装置 2 5 六 生产设备设六 生产设备设 施施 6 1 六 生产设备六 生产设备 设施建设设施建设 生产线消防给水 应采用环状管网供水 氧 气管道的阀门 应选用专用阀门 乙炔站的电气 设备的选用 安装 应符合甲类生产车间厂房的 要求 一炼钢生产线消防给水未采用 环状管网供水 扣 2 分 2 6 六 生产设备设六 生产设备设 施施 6 1 六 生产设备六 生产设备 设施建设设施建设 转炉 电炉 精炼炉的炉下区域 应采取防 止积水的措施 炉下漏钢坑应按防水要求设计施 工 炉下钢水罐车 渣罐车运行区域 地面应保 持干燥 炉下热泼渣区地坪应防止积水 周围应 设防护结构 电炉 精炼炉的炉下区域 未电炉 精炼炉的炉下区域 未 采取防止积水的措施 炉下漏钢坑采取防止积水的措施 炉下漏钢坑 应按防水要求设计施工 炉下钢水应按防水要求设计施工 炉下钢水 罐车 渣罐车运行区域 地面应保罐车 渣罐车运行区域 地面应保 持干燥 炉下热泼渣区地坪应防止持干燥 炉下热泼渣区地坪应防止 积水 周围应设防护结构 积水 周围应设防护结构 2 7 六 生产设备设六 生产设备设 施施 6 1 六 生产设备六 生产设备 设施建设设施建设 转炉和电炉主控室的布置 应确保在出现大 喷事故时的安全 并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 连铸 主控室不应正对中间罐 转炉炉旁操作室应采取 隔热防喷溅措施 电炉炉后出钢操作室 不应正 电炉主控室的布置 应确保在电炉主控室的布置 应确保在 出现大喷事故时的安全 未设置必出现大喷事故时的安全 未设置必 要的防护设施 要的防护设施 3 对出钢方向开门 其窗户应采取防喷溅措施 8 六 生产设备设六 生产设备设 施施 6 1 六 生产设备六 生产设备 设施建设设施建设 所有直梯 斜梯 防护栏杆和工作平台均应 符合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 4053 1 3 的规定 部分直梯 斜梯 防护栏杆和部分直梯 斜梯 防护栏杆和 工作平台均未能符合工作平台均未能符合 固定式钢梯固定式钢梯 及平台安全要求及平台安全要求 GBGB 4053 1 4053 1 3 3 的规定 的规定 1 9 六 生产设备设六 生产设备设 施施 6 1 六 生产设备六 生产设备 设施建设设施建设 入炉物料应保持干燥 具有爆炸和自燃危险 的物料 如 CaC2粉剂 镁粉 煤粉 直接还原铁 DRI 等应贮存于密闭贮仓内 必要时用氮气 保护 入炉废钢内严禁夹带有密封 易爆物 应 有废钢拣选措施 存放设施应按防爆要求设计 并禁火 禁水 地下料仓的受料口 应设置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