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纪委讲台新年第一讲:彭林说“礼”(附全文) 26国学网编者按:清华大学教授、博导彭林登上讲台,开讲中纪委讲台新年第一讲“廉洁文化公开课”崇德重礼 德法相依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起。演讲文字内容如下: 我们怎么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呢?你不通过“礼”,你这个人是歪的。 曾国藩是一个礼治主义者,他认为治国其实就是八个字,“以礼治己,以礼治人”。 现在我如果问大家“礼”是什么,大家都会说握手、拥抱、磕头、下跪。这个只是“礼”一个最外表、最浅的层次,它还有更深层的含义。 我们现在大学里学了四年拿到的学位叫学士,再过三年拿到的学位叫硕士,再过三年叫博士,一生当中你最高的学衔叫院士,离不开一个“士”,这是我们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为什么不叫别的叫“士”呢? 人应该怎么活着,怎么活着才是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是从这个世界上攫取的越多越有价值?还是说给这个世界付出的越多越有价值?大家读读礼记,就在教我们怎么做人。我列了几条:“傲不可长”,你不能太傲慢了,一傲慢就要出问题。“欲不可纵”,人都有欲望,但是不能纵欲。“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否则“乐极生悲”。 崇德重礼 德法相依 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起 清华大学教授、博导 彭林 大家好,欢迎来到廉洁文化公开课! 最近这几年大家都很清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中国梦一定要立足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把它当做土壤、当做源泉。我作为一个一生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教师,感到由衷地拥护。我们中华民族是闻名中外的礼仪之邦,我们的成语和礼有关的词触目皆是,比如说礼仪之邦、礼贤下士、克己复礼、礼尚往来等等。 下面,我们来把“礼”和“法”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一起分析。 清华大学教授彭林:“礼治”就是“德治” 中国文化里面人心是善的,人的灵魂要靠自己来管而且要把它管好。诗经里面已经有这样的话叫“自求多福”,你这一生有多大的福分不是神给你的,而是你自己的所作所为招来的。那么怎么管自己的灵魂呢?要靠道德,这个道德是一个抽象的范畴,看不见摸不着,连气味都闻不到,这样一个东西怎么能对我们人生、对社会起作用呢?我们的先贤非常智慧,他把这个道德分解成了很多个德目,孝、信、忠、义,然后让它们变成都具有操作性,这就是“礼”。“礼”和“德”它是一体的两面,我们讲“德治”实际上就是“礼治”。 大家知道我们有一部书叫春秋左传,上面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精英的议论,里面讨论到“礼”的非常之多,比方说“礼,政之舆也。”一个王要治国你不拿“礼”,怎么去治呢?“礼,王之大经也。”对于我们个人,“礼”是身之干也,你没有“礼”你立不起来。这样的议论非常之多。荀子是先秦礼学的集大成者,荀子专门有一篇叫做礼论,论礼。他在其他很多篇都谈到礼对于我们个人、对于国家的作用。他说“礼者,所以正身也”,我们怎么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呢?做一个完人,做一个大写的人呢,你不通过“礼”,你这个人是歪的。“为政不以礼,教化不行矣”,类似的话触目皆是。 欧阳修在新唐书礼乐志里面有一大段文字讲三代以上跟三代以后,得失的关键在哪里?他认为就在于“礼”。夏商周那个时候教育人民通过“礼”这种方式,所以那时的人都有文化自觉的气象。到了后来就改变了,工作是工作,礼是礼,变成了两张皮了。你回去翻翻资治通鉴,第一卷第一句话“天子之职,莫大于礼”。司马光自己写自己的家礼,他是一个礼治主义者,有关的论述非常多。明清之际最杰出的思想家顾炎武也是一个礼治主义者。“礼治所兴”,“兴”起来了,把礼的教育普遍兴起来了,“众之所治也”,治国实际上是治民,老百姓治好了国就治好了。 这几年我们掀起曾国藩热,曾国藩是一个大儒,他还是希望将来能够平治天下,他是一个礼治主义者。他认为治国其实就是八个字,“以礼治己,以礼治人”。“以礼治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懂得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有文化自觉、道德自律,能慎独,能把所有的事情自觉的做好,天下就太平一半了。然后我再用同样的道理去教育别人,就是“以礼治人”。他们都是礼治主义者。我们如果往中间数,可以数出不知道多少。 彭林:礼就是典章制度、行为规范 现在我如果问大家“礼”是什么,大家都会说握手、拥抱、磕头、下跪。这个只是“礼”一个最外表的、最浅的层次,它还有更深层的一个含义。我们古人对“礼”这一个词给它下定义,古人非常智慧,都要找一个同音字,意思一样、声音一样的词给它做解释,所以礼记里面讲“礼也者”,这个东西是什么呢?“理也”。它是根据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出来的典章制度、行为规范,所以你必须遵守,你不遵守就违背了道德理性;你遵守了,道德理性会在你身上内化、累积。我的博士论文是做周礼的,读过周礼的人们都知道我们天下万事哪一件能够跑得出“礼”的范畴?我们以前讲礼仪三千,非常之丰富、非常之灿烂,古人把它分成五类,吉、嘉、军、宾、凶。这个“吉礼”包括祭祀,因为祭祀是求“吉”,所以我们把所有的祭天、祭地、祭祖全部叫“吉礼”。“嘉礼”是成年礼、冠礼、还有乡射礼、饮食礼等等。“军礼”是军队里面训练、出征、凯旋等等。“宾礼”是外交礼。“凶礼”除了我们普通意义上的“丧礼”之外,还包括灾荒,发生灾害的时候有怎么样的社会保障。这些在我们古代中国都属于“礼”的范畴。 对于我们个人来讲,我们生下来是一个无知的个体。我们中国人有一个理想,人的一生一定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在社会上这几十年我一定要学习做人的道理,到自己弥留之际会感到很欣慰,我已经成了一个有境界的人。所以我们古代认为每一个人都是认知的“本体”,加上“功夫”,这“功夫”不是武功,“功夫”这一个词的本意叫学习、修为。“本体”加上“功夫”达到了一个“境界”,有境界跟没境界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中国提倡“士”,“士”是追求真知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现在大学里学了四年拿到的学位叫学士,再过三年拿到的学位叫硕士,再过三年叫博士,一生当中你最高的学衔叫院士,离不开一个“士”,这是我们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为什么不叫别的叫“士”呢?我们从一个追求真知的“士”,要成长为一个君子,所以我们要读论语,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要内外兼修。 我们读春秋左传就可以知道当时讨论一个人要有两种要素,一个叫“质”,一个叫“文”。什么叫“质”?这个东西塑料的就叫“质”,我也许拿了一个东西这是铁的这叫“质”。人和禽兽摆在一起这个“质”是不一样的。人之所以为人,按照孟子的说法,你一生下来身体里面有四颗种子叫“仁、义、礼、智”“四端”。这“四端”,你好好的去培育它,它茁壮成长,你就成为君子,所以人可以教育。为什么禽兽不能教育呢,它为什么不能成君子呢?因为它身体里面没有“四端”,它是一个低等的动物,我们是万物的灵长。所以我们经常问问自己,“仁、义、礼、智”这四个善端你身上还有没有?孟子讲这四个东西少了一个你就不是人,你没有恻隐之心,非人也。你连是非都不懂,非人也。人应该有仁爱的恻隐之心,有是非之心,有礼让之心,有了这些东西才能叫人,做人要够这个格。这个“质”我们经常想一想还有没有。 另外,社会在进步,你身上有没有“文”?这个“文”我们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礼”。经过文化教育、文化熏陶你身上有文采、有君子的风范。有的人身上那个“质”胜过了、压到了你身上的“文”,你身上没有“礼”,尽管很质朴,可是你没有“礼”,给人的印象,你很野蛮,就是“质胜文之野”。 所以诸位想想你要做君子,每天三省吾身,“仁义礼智”,我们人的最起码的道德,你身上还有没有?有了这个还不够,你身上有没有作为一个文化人的那种风采? “礼”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表达情感。我们人有喜怒哀乐之情,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比所有的动物都要丰富。我们每天被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所左右,要把自己的情感拿捏到恰到好处,不偏激也不颓废,始终处在一个合理的最到位的位置上。这个“礼”就是帮我们来掌握自己情感的。 我们古人每天早晨起来都要做功课,头发要梳得整整齐齐,把它挽成一个发髻,用簪子把它固定,戴上帽子,对着耳朵的地方还有玉作为装饰,下面有缨带,衣服、大带、隔带一定是整整齐齐,不这样你怎么去面对一天的生活,你怎么去面对社会?而且你那样一坐精气神都出来了,这个人生态度很重要。 彭林:一个政权一定要掌握住道德的高地 大家要问了,中国为什么要走上礼治这样一条道路呢?我们说说原因。有一本书叫尚书,就是周公、少公很多讲话的文稿,这个里面就讲了“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夏朝和殷朝好比一个车子,走着走着怎么就翻掉了?我要去看看它的覆辙,看看它走过的痕迹,它为什么会翻,我不能重蹈它的覆辙,所以我要把它当做鉴就是镜子。“惟不敬厥德”,他不相信道德,他对道德没有敬意,所以他灭亡了。一个人缺德,那还得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都要叛你。得道之至,天下顺之。所以周人在这个上面总结出一个教训,要长治久安一定要以德治国。 可是那时候他们面临一个很困难的局面,商朝把这个世道人心弄得一塌糊涂。有些人被派到商的旧地去当诸侯,周公临走的时候跟他讲,那个地方的人腐败,腐败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酗酒、群饮。因为喝酒的腥臭已经冲到天上,老天爷都闻到了,说不能再让他们统治。所以你们到了以后不许喝酒,只有什么时候可以喝酒?祭祀的时候,祭祀的时候喝酒,也只能简单的喝一点点,不能喝醉。他说如果有老百姓看见有一些人在群饮,你别把他放了,你把他送到我这儿来,我把他杀了。那个时候的形势就严峻到这个程度,到那里一个,就被当地拖下水了。所以尚书里面就有一篇就叫酒诰,历史上最早的禁酒令,这个东西很严厉。所以我觉得现在中央要求公务用餐不能超标准,这很对的,这有历史教训。 所以到了周公治礼作乐,我们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说到周公治礼作乐的目的,王国维先生,这是我们近代史学的开山之人,他就说了周朝的制度典礼都是为了道德而设,设这些的目的是要上下都纳入到一个道德之团体。这不得了,所以我们两千年都认为人不能缺德,一个政权一定要掌握住这个道德的高地。 彭林: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我们现在一讲到“礼”,马上有人就说了,“法”不要了?话不是这么讲的。我们历史上的人谁也不会蠢到仅仅靠“礼”可以把天下安定。尚书里面反反复复讲道德,但是你别忘了里面有一篇叫吕刑,是讲刑法的。孔夫子提倡道德、提倡礼治,他自己做过大司寇的,他能不明白吗?前不久,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的时候发表了一个重要讲话,他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要靠道德,一个要靠法律,两者要结合才能推动我们治国的制度和我们治国的水平,他讲“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这么明确的、清晰的把一个治国理念表述得这么到位。 其实我们古代很清楚,“德”和“法”这两个东西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只是两个东西谁先谁后。我们主张“德主刑辅”,人心是善的,你不教育他,怎么就能“不教而诛”呢?谁轻谁重,你的重心是放在刑法上,还是放在教育上,实际上只是一个这样的关系。我研究周礼,周礼有“六官”,天、地、春、夏、秋、冬,一个宇宙的模式,包罗万象的都是“礼”,其中“司法”,是“大司寇”,是我们整个“礼”的体系里面的一个部分,这个我们也把它叫“礼”,因为“司法”必须要依据道德理性,对不对?古代怎么审讯不搞冤假错案,周官里面讲得详细,不要轻易的就给他用刑法,把他腿砍了、把他手剁了。有一些人他无心的,哪怕犯了一个大的过错,就在我这个司寇门口有一块大石头叫嘉石,你让他站那里站三天。谁一过去,看见他怎么站这里,听说做错事了,三天一站,他看到所有的人在议论他,他的羞愧之心出来了,他有良知了,接受教训了。那个里面都充满了道德理性的。所以我们千万别讲,一讲“礼”不讲“法”,周官里面的“司寇”就是讲“礼”和“法”的。 西方人现在已经感到法律太冰冷、太生硬,还有一些地方它管不着、管不到,后来他们把公司里、社区里一些民规、民约,一些制度也吸收过来,它叫“软法”。我们中国这种“软法”早就有了,而且我们在这方面是非常多的。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儒家它是反对用法律或者反对用刑法。周官里面有这样三句话,“刑新国用轻典”,你国家刚刚建立,什么东西都还没就位,出了问题,我用很轻的刑法来处理。“刑平国用中典”,你已经建国二十年了,你该有什么问题、该怎么处理,我怎么处理。“刑乱国用重典”。这个实际上就是我们周礼里面已经提到的,所以不要把这个东西截然地跟儒家的东西分开来。 我们在尚书里面就讲了“明德”,要把你的德行昌明,然后“慎罚”,所以叫“明德慎刑”。这个“礼”是在“未禁”,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我教育你,“法”是经过教育没有用,“已然之后”,这很清楚的。司马迁史记里面就讲了这个道理。所以我希望大家一是不要把“礼”理解成就是磕头作揖,另外就是不要把儒家的“礼”理解成为不要“法”。我们历史上很多人主张不能“不教而诛”,有好多东西你没有教老百姓,你怎么能责备他呢? 我最近上了一下中央纪委的网站,现在已经发了七十多期家规,颜氏家训、曾国藩的、山西闻喜裴氏的家训,我们看了以后眼睛一亮。中国人非常智慧,国家这么大怎么治?“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个东西你不要把它扔了。我们以前都是大家族,聚族而居,每一个大家族都希望自己能长治久安。这个是人同此心,情同此理。经过颜氏家训的示范,历代政治精英站出来带头制定自己的家礼。我们以前几乎大一点的家族都有家规,不许出格,什么黄、赌、毒,你出不了我这个祠堂的,我内部把你解决了。老百姓自治,制定了自己家的规矩,这个对于中国社会的稳定、保持人民的素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习近平同志号召党员干部要管好自己的家属,管好自己的子女。怎么管?司马光曾经讲“治家莫如礼”,“礼”就是一些规矩,符合道德理性的要求。 彭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凝聚力的核心 我们说一说“礼”在历史上有些什么贡献。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个文明是一开头就平摊在这么大一个土地上,但是各地的风俗不同,各地的方言不同,各地的传统不同,所以要想维护国家的一统,这个问题要好好解决,否则这些东西它都是离心力。一堆人在那里他说话你听都听不懂,他当你面要骂你,你都不知道,还有各种各样的风俗。所以我们最晚到了汉朝,国家很重视,每年派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担任风俗使,到各地考察,考察了以后研究我们怎么样把大家的风俗,在文化的基础上把它统一起来,不让它产生离心力,而是对我们文化核心形成一个向心力。所以我们从孔子的时候就提出一个目标,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道一风同”,我们遵循的道在全国是统一的,那么什么东西都好办了。就怕各吹各的号,各讲各的道,走不到一个平台。中国人要想保持一个大一统的国家,除了要有军队去守卫边疆,很重要的就是文化认同,认同以后在同一个基础上提高。 我参加了一个会议研究二十四节气。不仅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彝族、傣族都有二十四个节气,到清明了应该怎么样,到中秋了应该怎么样,这个对于形成文化的向心力起了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杭州医药港建筑方案设计(3篇)
- 广州建筑主题方案设计公司(3篇)
- 品牌重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洞察及研究
- 古风青色建筑调色方案设计(3篇)
- 多语言共享平台中的跨文化互动与教育技术-洞察及研究
- 城市建筑外观改造方案设计(3篇)
- 月子期护理知识培训内容
- 网格化工作课件
- 2026届河南省辉县市第一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化工中控操作管理制度
- 2024年秋季云南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T/SXCAS 015-2023全固废低碳胶凝材料应用技术标准
-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5年版)解读
- T/CSMT-YB 006-2023精密数字温度计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 组建乐团协议书
- 兼职人员聘用协议书
- 留疆战士考试题库
- GB/T 45595-2025离心式制冷剂压缩机
- 2025年盾构机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院物业交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