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课堂“随文练笔”低效现状与对策一、随文练笔低效原因随文练笔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反思一次对话,让我感触颇多。有一次,上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后,有一位学生说:“老师,为什么不安排一个小练笔,在那样的情况下,大黑骡子在想什么呢?”我说:“你认为大黑骡子在想什么呢?”“我知道大家都很舍不得我,但是他们如果再吃不到东西就走不出草地了,我愿意牺牲我自己。”“除此以外,它还会想什么呢?”“大概意思都跟这差不多吧。”我想:这样的小练笔写出来就没多少意义和价值了,的确,很多老师也看到了加强课堂小练笔给教学带来了较好效果,尤其是在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上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一时间一股“课堂小练笔热”悄然兴起。但是,在风风火火大量安排课堂小练笔的课堂中,我们冷静去分析,由于认识上的偏颇;或重视不够;或理解理念不到位,致使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设计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时机不准。 教师选取“练笔”的时机比较随意,在没有充分朗读、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就安排学生“练笔”,致使学生无话可写,有的也只是套话、假话、空话,失去了在阅读教学中安排“练笔”的意义。时过境迁,味道全失,整个练笔成为错过时机的“空练笔”。二是目的不明。 有的是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之后,产生新的思想认识、情感体验进行个性化表达。有的是让学生联系课文、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的经验进行个性化解读、体验并用文字表述出来。有的是在阅读中借鉴、模仿、运用这些语句、段落、逐渐体悟其中的表达规律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练笔中没有明确的目的,不知道是为什么而练笔。三是切入不准。 由于一些老师对教材的研读,对文本的钻研不深,随便找到一个“练笔”的点就喜出望外,以为自己已经为学生创设了“练笔”的机会,就万事大吉了。没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水平、发展规律和教材的特点来考虑“练笔”的切入点,于是出现“切入不准”的现象。设计脱离实际,拔高或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形成离题万里的“假练笔”,千篇一律的“伪练笔”,缺失引领的“浅练笔”。四是形式呆板。 有些教师不管学生喜不喜欢,每次“练笔”均采用单一、呆板的形式。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你想对xxx说什么?或者假如你是xxx,你会做什么?由于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只会写出一些干巴巴的陈词滥调;而且以上的小练笔形式往往不过是一种“公式”代入法,生搬硬套,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它不仅无法达到课堂练笔的目的,甚至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利于语文的教学。五是流于形式。 学生在课堂中,只有小部分学生能写出教师设计的练笔,更大多数人只是走马观花,拿起笔不一会儿就得放下。对于这样的练笔,不服务于全体,只是适用于优等生,写完后安排个别学生读一下就算完事,每次都是“蜻蜓点水”走过场。设计等于没有设计,不面向全体的练笔,等于放弃一部分学生,练笔成了一种赶时髦,练笔成了流于形式。六是缺少反馈评价。 一般教师都因教学时间关系,把练笔设计在课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样有助于机动运用时间,万一时间不够了,教师就说把练笔带回家,写下来,课上完了,练笔就结束了,学生从家回来教师的反馈就成另一回事情了。所以,练笔缺少反馈交流。有句话说:“没有交流,就没有思维的火花。” 很多老师是写了就算,听之任之,没有评价,没有修改,没有提升。而有的老师让学生“练笔”之后,安排个别学生读一下就算完事,每次都是“蜻蜓点水”走过场。有的老师虽有评价,但没能抓住每次“练笔”的不同目的,进行对症下药。以上这些都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常见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二、实践探索,找准落点进行随文练笔,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在读写之间构建一座桥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获得成功体验的舞台。“写”要有生长点,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有精彩的表达。在阅读教学中,对练笔点需要理解、想象的内容,进行有意识的点拨和提示,才能为学生以后的练笔打下基础。练笔引爆点可分为语言模仿处、情感喷发处、矛盾激发处、空白补充处、文本拓展处、技能迁移处、意象还原处等。1寓写于空白补充处许多课文常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让学生有了无限想象的空间,正如诗品中所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补白”是课堂练笔常用的一种训练形式。学生进行想象补白的过程,既是学生感悟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又是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在“补白”过程中,学生直接进入了角色,融入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和主人公的感情融为一体,这样的练笔带动的是学生真实的感悟和思考,学生就会言之有物,言之动情,在与文本自由对话的过程中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互利效果。 【案例一】在教学蚁国英雄时,我发现了一个空白:作者作为游客目睹并记叙了蚂蚁逃生的全过程,但“我”的内心感触却仅写了一句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区区弱者勇于献身的悲壮之举,我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蚂蚁们像雪球一样飞速地滚动着滚动着,它们要穿越火海,逃离火神。熊熊大火中,你仿佛看见仿佛听见仿佛闻到”学生情思涌动,有的动情地说:“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烈火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闻到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的气味,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呀。”有的学生饱含敬佩的语气说:“我仿佛看到熊熊大火吞噬着蚂蚁,它们痛苦得已是肝胆俱裂,但仍然紧紧扭成一团。我仿佛听到蚂蚁的呐喊声:兄弟们,不要放弃,兄弟们,坚持住呀!” 通过细节补白,学生的心就被震颤了:蚂蚁是在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可贵的精神谱写一曲生命的壮歌! 此时的“补白”,故事进入了高潮,学生置身教师精心创设的文本情境中,与作者和文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有了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教师顺水推舟,学生情动辞发,不但抒发了感情,训练了语言,还深化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真可谓水到渠成,一举多得。此外,像课文半截蜡烛中杰奎琳急中生智取走蜡烛的心理活动都是引导学生进行课文“补白”的很好练笔点。2寓写于情感体验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善于捕捉文章的“动情点”,可以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一旦学生的情与文本的情交融在一起时,便会产生巨大的“情感磁场”。学生对文本有了充分体验与感悟之后,就会设身处在文本人物的境地,体会他们的感觉、思想、情感,同时,自己和文本人物发生共鸣。在此处进行练笔,可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因素,活化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样的练笔也就成为学生表达情感、表达自我的自然而然的需要了。【案例二】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六七自然段通过作者的猜测和想象,演绎了这株柳树如何在高原严寒与雷轰电击中顽强地生存下来的坚贞力量与不屈的生命力。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首先问学生这株柳树长得生机勃勃、枝繁叶茂,巍然挺立在高原之上,并非是那样的简单,它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说是风沙雪暴、雷轰电击、严寒酷暑、干旱。然后让学生从中选择一个,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这样写道:当柳在风雪下 突然,天空中正在散步的白云,一下子聚到了一起,仿佛要开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没有几分钟,太阳被乌云遮了起来,当第一片雪花落地之际,一场将近九级的狂风刮了起来,还在路上的人们已经迈不出一步,只能在别人的屋里躲一阵子。丝丝寒风中掺杂着片片雪花,无情地飘落在柳树那一根根粗壮的枝条上,但是,柳树在顽强地抵抗着。雪越下越大,地上的雪已有半条小腿深了;风越刮越大,屋边的砖块已经腾空而起了。霎时间,只听“咔嚓”一声,一根柳树的枝条承受不住狂风暴雨的折磨,被压断了!没有多长时间,第二根、第三根也轰然落地了但是柳树的根扎得牢,它没有丝毫要放弃的意思,虽然枝条在剧烈地摇动,但是根部却纹丝不动。风停了,雪止了,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如果不看地上的积雪,谁也不知道刚才那一场异常激烈的暴风雪。当人们回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时,不由得涌起了一股惋惜之情,只见被风雪欺压后,那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里堆满了柳树被折断的枝条,人们都以为这株柳树活不长了。但是,看!当绵绵细雨飘落之际,柳树又抽出了新芽,嫩绿嫩绿的,宛如雨后的小春笋。柳树把暴风雪当成为它修枝,把飘落下来的枝叶当成肥料,又一次以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造谱写了这一生命的壮歌,又一次让人们为之敬佩,为之赞叹!此外,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谈迁“四处寻访”“ 终日奔波”“ 奋笔疾书”也可以将他们想象成一幅具体生动而感人的画面。使语言具有纵深和张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内心世界。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若没有凝结成文字,过不了多久,会消解,会淡忘。捕捉这种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能将这种情感、感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凝结成学生的思想。3寓写于意象还原处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体会人物形象、情感的聚集点,引导学生想象词语表现的形象,感悟词语内在的情感,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的鲜明形象,可以让学生从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案例三】于永正老师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对“饱经风霜”一词的练笔设计历久弥新。师:请大家想一想,那位车夫“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生: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师:写得多好啊,“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感悟来诠释“饱经风霜”的意思,赋予了“饱经风霜”这个词语丰富的内涵。语言文字只是一种符号,但却能够点燃人们心中想象的火炬,语感强的人往往一读到文字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画面,获得情感的体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强化这种想象,通过练笔,让学生潜心涵泳体悟,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那么汉字丰富的内涵、灵动的精神就会生动鲜活起来。4寓写于典型写法处新教材文质兼美,语感鲜明。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练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掌握写作方法。仿写可以针对全篇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片断练习,可以是句式仿写、段落仿写、篇章仿写。【案例四】如 安塞腰鼓一文中大量运用排比,借助排比的翅膀,把腰鼓舞壮阔、豪放、火烈的的场面写得别致感人,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让学生模仿“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这一句写一个排比句,其中“冰冷”与“燥热”,“恬静”与“飞溅”,“困倦”与“亢奋”形成强烈地对比,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热烈、奔放。在学生写的这个句子中,也必须出现反义词。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这腰鼓,使沉闷的气氛立即变得活跃了,使平静的心情立即变得欢快了,使寂静的大地立即变得喧闹了。“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进行形式多样的仿写训练,在依样画葫芦中,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精髓。模仿加创造,日积月累,自见功效。5寓写于文本拓展处有些课文结尾(或中间)的语言戛然而止,耐人寻味,有一种余音缭绕之感。这种“余音”正是作者没有言尽,情感表达最为强烈、深沉、含蓄的地方。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这种“余音”挖掘出来,结合学生好奇与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让学生写写作者没有言尽的话,把课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使已经接近尾声的情节再掀波澜,使文章内容更具体、完整。【案例五】爱之链一课叙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乔依无偿帮助老妇人修车,老妇人又给贫困的女店主留钱,故事结尾揭示乔依和女店主竟是一对夫妻。文章以女店主的喃喃自语结束,耐人寻味。我引导学生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话。有学生这样写道:当乔依醒来时,发现妻子坐在床头旁,眼里噙满了泪水。乔依以为店里出了什么事情,赶快坐起来,紧张地问:“亲爱的,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妻子揉了揉眼睛,满脸感激地说:“那位被你帮助过的老妇人见我们家境贫寒,不仅没有要找回的钱,反而留了一些钱给我们,她人可真好。”乔依听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心里感慨道:啊,这就是爱的力量吗?原来得到别人帮助是那么幸福的一件事呀!我一定要重新面对这个世界,尽快找到工作,让我们家度过贫困的难关!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星期后,乔依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一家银行的员工。此时的他异常兴奋,往日的愁云早已烟消云散,灿烂的彩虹在天边悬挂。这一天,乔依和往常一样,开着那辆破汽车,穿过郊区,早早地来到银行上班。九点多钟时有位小姑娘过来存款,她长着一头金黄的头发,薄薄的刘海下长着一对蓝幽幽的大眼睛。这时,小姑娘在乔依旁边的迈克那儿填写存款单,也许是第一次来存款吧,单子填了五六便单子填了五六遍也不会。迈克十分生气,不耐烦地说:“你到底会不会填啊,不会就走!人家还等着做事呢!”小姑娘害怕极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往外涌,让人看了隐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急性中风护理与康复知识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诊医学危重病人的抢救处理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零售业双十一活动方案
- 2025年实验医学实验技术规范操作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皮肤科病变识别与治疗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诊医学创伤患者过敏反应紧急处理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疼痛科治疗方案的评估与优化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介入放射治疗导管操作技巧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运动医学体能评估及干预模拟答案及解析
- 适合托班的亲子活动方案
- 泌尿科膀胱灌注护理课件
- 脊柱区课件教学课件
- 人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广州
- 2025医养结合笔试题及答案
- 烧结基础理论课件
- 《家庭教育学》全套教学课件
- 村集体经济培训课件
- 文明礼貌课件模板
- 直流输电技术试题及答案
- 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
- 泸州市巨力液压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车间 项目环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