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专项方案.doc_第1页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doc_第2页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doc_第3页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doc_第4页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蒙华铁路 MHTJ 9 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目目 录录 1 1 概述概述 1 1 1 1 工程概况 1 1 2 地质 水文概况 1 2 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2 2 3 3 人员及设备情况人员及设备情况 3 3 3 1 沉降观测人员组织机构 3 3 2 观测使用仪器 3 4 4 观测标及工作基点布设情况观测标及工作基点布设情况 6 6 4 1 工作基点的构造及埋设 6 4 2 桥梁观测标及工作基点的构造及埋设 6 4 3 隧道观测标构造及埋设 10 4 5 观测标及工作基点的保护 12 5 5 测量标准及实施情况测量标准及实施情况 1212 5 1 观测测量实施情况 12 5 2 观测测量精度及观测频次 12 5 3 沉降观测线路 14 6 6 沉降观测数据的保沉降观测数据的保证证措施措施 1515 6 1 制度保证 15 6 2 测量仪器保证 15 6 3 观测元器件保证 15 6 4 数据采集与整理保证 15 蒙华铁路 MHTJ 9 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1 15 1 1 概述概述 1 1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我工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寿峰乡境内 承担的主要施工任务是高家山 隧道出口 高家山隧道 1 号斜井及白水川大桥 高家山隧道起讫里程为 DK457 521 2 DK466 150 隧道全长 8628 8m 最大埋深 560m 我工区承担 DK461 700 DK466 150 段 长 4450m 其中 II 级围岩 1960m III 级围岩 905m IV 级围岩 1515m V 级围岩 70m 1 号斜井位于线路方向右侧 与正洞成 75 角相交于 DK465 134 处 斜井长 1092 5m 综合坡度 2 44 其中 V 级围岩 49m IV 级围岩 40m III 级围岩 1003 5m 白水川大桥起讫里程 DK466 150 DK466 579 92 全长 429 92m 共 14 跨 共 2 个桥台 13 个桥墩 墩身最高 40m 1 21 2 地质 水文概况地质 水文概况 高家山隧道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 Q4al pl 粗圆砾土 中更新统风积 Q3eol 新黄土 坡积 Q3pl 碎石土 三叠系上统延长组 T3y 砂岩 中统铜川组 T2t 砂岩 泥岩 二马营组 T2er 砂岩 泥岩 区域内发育的节理主要有 NWW NNE 两组节理 其中 NWW 组较为发育 走向在 N295 285 W 之间 倾角 83 88 节理间距 5 条 m 延伸性好 NNE 组节理走向主要在 N10 40 E 之间 倾角 85 8885 节理间距 3 条 m 延伸性较差 白水川大桥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质新黄土 卵石土 坡洪积砂质新黄土 粗角砾土 碎石土 块石土 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组砂岩 泥 岩 两侧桥台处地形陡峭 基岩裸露 为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 岩体节理裂隙发 育 主要发育两组节理 多为张开裂隙 在风化作用及重力作用下 上部岩体形 成危岩体 桥址区下伏砂岩 泥岩互层 软硬互层 泥岩遇水易软化 地表水为列底泉河 河流常年有水 水面宽 1 2m 水深 0 4 0 5m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 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河流补 给 勘测期间水位埋深 0 9 10 6m 水位变幅一般 3 5m 1 31 3 主要结构物的分布范围及测点布置情况主要结构物的分布范围及测点布置情况 评估区段内线下工程分布范围和测点分布情况如表 1 3 1 所示 蒙华铁路 MHTJ 9 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2 15 表 1 3 1 结构物分布范围及测点布置情况 工点名称工点名称起始里程起始里程终止里程终止里程工点长度 工点长度 m m 观测断面数观测断面数 高家山隧道 DK461 700DK466 150445014 白水川大桥 DK466 150DK466 579 92429 9215 2 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 铁建设 2006 158 号 2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 10601 2009 3 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 2006 4 施工图 蒙华浩三段桥通 16 桥涵沉降观测标构造图 5 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 JGJ 8 2007 6 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 铁建设 2007 183 号 7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 TZ216 2007 8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 2007 蒙华铁路 MHTJ 9 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3 15 3 3 人员及设备情况人员及设备情况 3 13 1 沉降观测人员组织机构沉降观测人员组织机构 沉降观测人员及持证情况见表 3 1 1 表 3 1 2 表 3 1 1 沉降观测人一览表 序号姓名岗位备注 1 向维观测员 2 张江前视员 3 李樊龙后视员 沉降观测 1 组 4 胡超观测员 5 杨洋前后视员 沉降观测 2 组 表 3 1 2 沉降观测人员工作年限 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年限 1 向维男 1987 09 6 年 2 胡超男 1990 05 5 年 3 23 2 观测使用仪器观测使用仪器 沉降观测仪器台账及检定情况见表 3 2 1 表 3 2 2 表 3 2 1 沉降观测仪器台账 序号仪器型号规格标称精度生产厂家数量 1 电子水准仪 DNA 0 3 DS0 3 徕卡二套 2 铟瓦条码尺 2m 合格徕卡二对 蒙华铁路 MHTJ 9 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4 15 表 3 2 2 沉降观测仪器设备检定情况 蒙华铁路 MHTJ 9 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5 15 蒙华铁路 MHTJ 9 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6 15 4 4 观测标及工作基点布设情况观测标及工作基点布设情况 4 14 1 工作基点的构造及埋设工作基点的构造及埋设 工作基点标志均由通长不锈钢杆件及标志构成 如下图 图 4 1 1 工作基点标志示意图 工作基点 本区段共分 11 个固定观测段 每段设置前后两个工作基点和一个基准点 加密的工作基点在线路左右两侧交叉埋设 4 24 2 桥梁观测标及工作基点的构造及埋设桥梁观测标及工作基点的构造及埋设 4 2 14 2 1 桥梁观测标的设计桥梁观测标的设计 在桥梁上观测标主要有 承台观测标 墩身观测标 桥台观测标 梁体观测标 4 2 24 2 2 桥梁观测标的埋设桥梁观测标的埋设 承台观测标 设置两个观测标 承台观测标 1 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 承台观测标 2 设 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 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 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墩身观测标 观测点数量每墩不少于2处 位于墩身两侧 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 1 0m 左右 当墩身较矮立尺困难时 桥墩观 测标位置可降低或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 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 观测方便 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 确定相应的位置 桥台观测标 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 台帽及背墙顶 测点数量不少于 4 处 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 蒙华铁路 MHTJ 9 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7 15 背墙两侧 横桥向 承台上的承台观测标 桥台观测标及梁体观测标均采用上端为球形或半球形的不锈 钢 外露 5mm 墩身上的水平涵洞观测标外端为球形 外露 20 30 mm 以保证铟钢尺的 观测精度 图 4 2 1 墩高 14m 桩基础桥梁沉降观测标志布置图 桥台顶面图 防撞墙 T3 T4 防撞墙 蒙华铁路 MHTJ 9 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8 15 图 4 2 2 梁体徐变沉降观测标志布置平面图 梁体徐变沉降观测标志 I I 截面 蒙华铁路 MHTJ 9 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9 15 图 4 2 3 承台观测标设置 图 4 2 4 墩身观测标设置 蒙华铁路 MHTJ 9 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10 15 4 34 3 隧道观测标构造及埋设隧道观测标构造及埋设 4 3 14 3 1 隧道观测标的设计隧道观测标的设计 在隧道观测标主要有 隧道观测标 S0 仰供变形观测点设置于隧道中线右侧 50cm 处仰供填充顶面 S1 S2 设置在左右 侧水沟边线向中线偏移 30cm 处 参见图 4 3 1 4 3 4 4 3 24 3 2 隧道观测标的埋设隧道观测标的埋设 沉降观测断面布设原则 1 隧道洞口进行地基处理的地段 从洞口起每 25m 布设一个断面 2 隧道洞口 明暗交界处及其他设置沉降缝位置两侧各布设一个断面 3 洞身一般地段 II 级围岩原则上不布设观测断面 必要时每 800m 设一处变形观 测断面 III 级围岩每 400m IV 级围岩每 300m V 级围岩每 200m 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4 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和复杂地质区段适当加密布设 5 隧道两个相向施工贯通处两侧各布设一个断面 6 仰供施工缝两侧 距施工缝 50cm 处 对称布设基础工程沉降观测断面 隧道沉降观测标 S 隧道沉降观测标在隧道二衬工程完成后 每个观测断面在相 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 原则上设于高于水沟盖板 0 3m 处 现场条件要求在仰拱施工完成至底板施工期间 因观测标位置较高 难以实施观测 需要将观测标转移至下部仰拱便于观测处 待仰拱充填混凝土后 应及时将观测标转移 至原测点位置 转移的观测标必须设置在原断面里程上 采用相同编号 不另行编号 仰拱上的辅助观测标采用上端为球形或半球形的不锈钢 埋设于低于仰供填充面 2cm 的圆形小坑内 并外露 3mm 侧墙上的水平隧道观测标外端为球形 外露 20 30 mm 以 保证铟钢尺的观测精度 蒙华铁路 MHTJ 9 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11 15 图 4 3 1 隧道观测标 S1 S2 埋设位置示意图 图 4 3 2 隧道观测标 S1 S2 示意图 100mm 3mm 20mm 20mm钢筋 锚固砂浆 图 4 3 3 S1 S2 仰拱临时埋设位置 图 4 3 4 临时埋设 S1 S2 示意图 本区段共设置 30 个承台观测标 28 个墩身观测标 8 个桥台观测标 84 个梁体观测 标 142 个隧道观测标 4 44 4 观测标及工作基点的保护观测标及工作基点的保护 基准点 观测桩 标 在观测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六工区基点保护负责人 蒋维全 观测桩 标 现场标示观测编号 桥墩台观测标 隧道观测标采用不锈钢钢筋 埋设前需进行渗锌防腐处理 蒙华铁路 MHTJ 9 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12 15 5 5 测量标准及实施情况测量标准及实施情况 5 15 1 观测测量实施情况观测测量实施情况 本标段按照施工图 桥涵沉降观测标构造图 蒙华浩三段桥通 16 的要求进行 观测网的布设和测量 观测网精度达到国家二等水准的要求 沉降变形测量按三等规定 执行 观测顺序采用奇偶站交替 奇数站 后 前 前 后 偶数站 前 后 后 前 桥梁墩台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 沉降观测点位 布设于墩台两侧 桥梁梁体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 沉降观测点位 布设于墩台两侧 隧道观测标的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附合水准路线 5 25 2 观测测量精度及观测频次观测测量精度及观测频次 沉降观测的精度指标 观测频次见表 5 1 表 5 2 表 5 3 表 5 4 表 5 1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垂直位移测量 沉降变形测量等级 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 mm 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 mm 二等 0 5 0 3 三等 1 0 0 5 蒙华铁路 MHTJ 9 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13 15 表 5 2 墩台基础沉降观测频次表 观测阶段 观测频次 备注 观测期限 观测周期 墩台基础施工完成 设臵观测点 进行首期观测 墩台混凝土施工 全程 荷载变化前后 各1 次或1周 承台回填时 测点应转移至墩身 二者 高程转换时的测量精度要求不应低于首 次测量要求 预制梁架设 全程 前后各一次 附属设施施工 全程 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 其余1次 周 桥位施工桥梁 制梁前 全程 1次 周 上部结构施工中 全程 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 其余1次 周 附属设施施工 全程 架梁机 运梁车 通过 全程 前2次通过前后各1次 其后每1次 天 连续2次 其后每1次 3天 连续3次 以后1次 1周 桥梁主体工程完工 至无砟轨道铺设 6个月 1次 1周 2个月 无砟轨道铺设期间 全程 1次 天 无砟轨道铺设完成 24个月 0 3个月 1次 月 工后沉降长期观测 4 12个月 1次 3月 13 24个月 1次 6月 表 5 3 梁体徐变观测频次表 观测阶段观测周期 预应力终张拉张拉前 后各 1 次 张拉完成后 1 天 张拉完成后 3 天 张拉完成后 5 天 预应力张拉完成 无砟轨道铺设前 张拉完成后 1 3 月 每 7 天为一测量周期 桥梁附属设施安装1 次 周 要求安装前 后必须各有 1 次 无砟轨道铺设期间1 次 周 第 0 3 个月 每 1 个月为一测量周期 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 第 4 24 个月 每 3 个月为一测量周期 蒙华铁路 MHTJ 9 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14 15 表 5 4 隧道沉降观测频次表 观测频次 观测阶段 观测期限观测周期 备注 仰拱施工完成至无砟轨道铺设前第一次观测至铺轨1 次 周 无砟轨道铺设期间全 程1 次 天 0 1 个月1 次 周 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3 个月 1 3 个月1 次 2 周 5 35 3 沉降观测线路沉降观测线路 图 6 1 1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 图 6 1 2 隧道沉降观测水准路线图 蒙华铁路 MHTJ 9 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15 15 6 6 沉降观测数据的保证措施沉降观测数据的保证措施 6 16 1 制度保证制度保证 1 建立专门沉降变形观测领导小组和观测小组 并明确各自职责 分工负责 各 施其责 2 加强培训工作 未经培训人员 不得从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