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往事依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成长的源头,感受她对学生时代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片深情。2、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自觉性。3、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教学重点: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教材分析着力品位准确、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其景其情其意,培养主体意识、合作与探究精神。主体部分描述的四件事的内容,引导生尝试对比阅读。教学设想往事依依作者是于漪,著名语文教育家,本文是一篇回忆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散文;鉴于本文内容浅、易懂。因此,教学着重引导学生:一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二是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之理,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名师,最终让学生能像于漪老师那样热爱文学。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总会留下一串串成长的足印。或许,你曾想亲近文学、打开文学之门。或许你曾仰望那深邃的夜空,点数过闪烁的星星;或许,你曾想叠只纸船,送给远方的朋友;或许你也曾像于漪老师那样,观画、读诗、赏文依依往事,我想总会拨动我们的心弦,使我们魂牵梦绕,甚至带给我们终生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于漪老师的少年时代,用真情去探寻她成长的源头吧! (板书课题)2、预习反馈:(出示幻灯)师:昨天,老师布置了回家预习课文内容的任务,下面先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怎样,同时也测试一下大家的记忆力。请一位同学来读生字词。徜徉(chng yng)素蛾()婵娟(chn jun) 浩淼(mio) 雨晦(hu) 慷慨(ki) 雕镂(lu) 镌刻(jun) 谆谆教导(zhn zhn) 心旷神怡(y) 3、作者简介 (出示幻灯)于漪江苏镇江人,1929年生,现年75岁。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全国中语会阅读研究中心理事长。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教学谈艺录等。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认识下于老师。于漪老师是一位才华横溢、充满人格魅力的语文教育家。在近四十年的执教生涯中,她致力于探索语文教学规律,教学风格独特,著述颇多,成就斐然。这和于老师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文学熏陶是分不开的。在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于老师就深情地追忆了自己少年读书生活中的依依往事,追忆了文学对她的深刻影响。那么,于老师回忆了哪几件往事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一遍。(要求:用笔画出这几件往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于老师回忆了哪几件事?(出示幻灯)看山水画、读评注图像水浒传、读千家诗、听老师讲课2、大家想一想,看山水画和读评注图像水浒传都可以归纳为看什么?能不能概括地再精练点?(明确:看图)3、作者主要回忆了三件往事:看图、读诗、听课。(板书)4、这三件事都与什么有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都与读书有关,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5、作者在小时侯读了哪些书?看了哪些图?看了山水画、读评注图像水浒传(出示幻灯)6、作者读评注图像水浒传时的感受如何?(明确:身历其境,津津有味)(板书)7、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原话,并齐读。8、作者在看山水画、读评注图像水浒传时,领悟到了一种什么感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往事二:读诗1、作者小时侯看图,那么到了学生时代,作者读了哪些书呢?读千家诗2、:从文中找出作者读了千家诗中的哪些诗句? “万紫千红总是春,骚人搁笔费评章。”3、好的诗句,不仅要多读,还要像于老师那样,在平时要善于积累词句,能够信手拈来,熟记于心。下面我们就分组来背诵这四组诗句,看哪组背得又快又准确。分组背诵诗句4、同学们都背得非常准确。思考:这些诗句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5、对,这些优美的诗句都是描写四季风光的。除了这些好的诗句以外,作者还从千家诗中读了什么? “红紫芳菲,白鹭上青天。”6、这些都是描绘五彩纷呈世界的精妙词语。作者从读千家诗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往事三:听课1、作者回忆的第三件事是听课。听课给作者的启发是什么?两位老师讲课有何异同?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段。(师范读第五自然段)(出示幻灯)2、听课给了于老师什么样的启发?用文中原话回答。(明确:老师入情入理的讲情阅读的兴趣)(板书)3、两位国文老师讲课有什么不同?一位是教古文,一位是教白话文。4、两位老师教的内容也不一样。第一位国文老师教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在讲课时的神情是什么样子的?(明确: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爱国情怀油然而生。)5、作者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明确:爱国)6、第二位国文老师是教白话文的。老师讲了什么内容?(明确:田汉南归)学生齐读田汉南归。老师在讲课时,神情又是怎样的?(明确: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了。)白话文老师的讲课,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发?此后,与时代更加贴近了。三、总结课文,拓展练习:1、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几件事情都和什么有关呢? 为什么都与读书有关呢?(1)读书。(2)因为作者回忆的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学生时代是读书学习的时代,回忆往事,当然离不开读书。读书编织了“我”童年生活美丽的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开启了“我”的心智,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同学们, 值得于老师回忆的往事太多了。那么,于老师为什么选择这三件往事来回忆呢?于老师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用文中的原话回答。第六自然段。齐读第六自然段。(板书)2、通过与大家合作学习,我们一起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品味到文中蕴含的真挚感情。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练习:假如你是于老师,此刻的你想对往事说些什么呢?(出示幻灯:与往事说声”谢谢”)3、请大家思考五分钟,并在练笔本上试着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过会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佳作”.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篇范文.(出示范文)谢谢你,小屋里的山水画,谢谢你,一幅幅“水浒插图”,谢谢你,石印本千家诗,谢谢你,入情入理的国文课,范文:小屋里的山水画,你我朝夕相见,就像儿时的闺中密友,每次面对你,我总是展开想象的翅膀,顷刻间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是你让我年幼的心灵开始感受国画的意境,领略山川的俊美四、延伸拓展,布置作业:通过刚才大家对往事的“真情告白”。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阅读课文,我们犹如走进色彩斑斓的文学天地,令人目不暇接。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是否是一日之功呢?作者从小酷爱文学,青少年所受的文学熏陶促使她不断奋进,终于成为了当今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和于老师一样的读书经历呢?想一想,文学与你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关系?把它写下来。作业:文学与成长五、板书设计往事依依于漪看图身历其境,乐在其中读诗沉醉意境,美不胜收听课入情入理,激发兴趣往事依依教案之二教学目标1、对应生活学习理解生字生词和含义丰富的语句。2、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3、反复朗读精彩语段,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教材分析 着力品位准确、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其景其情其意,培养主体意识、合作与探究精神。主体部分描述的四件事的内容,引导生尝试对比阅读。教学设想 往事依依作者是于漪,著名语文教育家,本文是一篇回忆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散文;鉴于本文内容浅、易懂。因此,教学着重引导学生:一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二是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之理,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名师,最终让学生能像于漪老师那样热爱文学。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自从我们学习了赵丽宏先生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文学便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印象。生活中不能没有文学。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往事依依,探究于漪老师怎样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二、作者简介 于漪,江苏镇江人,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语文育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总计50万字。 于漪老师是一位才华横溢充满人格魅力的语文教育家,在她的从教生涯中,她致力于探索语文教学规律,教学风格独特,著述颇丰,成就斐然。这和她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文学熏陶是分不开的。 本文是于漪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一再邀请而写的,刊登在1999年第七期(初中版)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 三、解题“往事依依”,“依依”指萦绕胸怀,十分留恋的意思。作者深情地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心底涌动着一股热流。四、正音倘佯 浩淼 素娥 婵娟 雕镂 镌刻 心旷神怡 绚丽 芳菲 慷慨 谆谆教诲五、学生朗读、整体感知 1、概括文中所写四件事(感悟文章内容方法之一):(1)读水浒传。(以趣动人)(2)读千家诗。(以美动人) (3)听老师教南乡子。(以情动人)(4)听老师教南归 。(以理服人)2、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题目“往事依依”是贯穿全文的纽带,开头有感而发,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接着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往事,最后由事入理,抒发感悟。3、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都与什么有关? 与读书(画)有关。 4、“往事依依”应该有许多件,为什么作者的往事都是与“读书(画)有关” ? 因为作者回忆的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学生时代是读书学习的时代,回忆起来,当然离不开读书。 再说,读书,编织了“我”童年美丽生活的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开启了“我”的心智,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正因为这样,“我”才对学生时代有关读书(画)这些往事留下深刻印象,产生了依依之情。5、结合所选四件事,你认为课文选材精当在何处? 文章所选的四件事情都是作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读书的不同的感受,要言不烦。能看出读书在作者的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的影响。六、品味语言。(1)好的文章往往通过一些精彩的语句来表达感情。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引起你的联想?请将它们有感情地读出来.(2)学生阅读文章,根据自己选择喜欢的语句。(3)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语言优美,文采斐然。饱含深情,富有哲理。 七、延展课文(1) 集体朗读课文2、5段。(2) 作者描写“我”看画的神态和老师上课的神态,是否引起你的联想?你自己有过或看见过(同学、老师)出现这样的情形吗?(3)口述一个类似情节。如:同学(或老师)看书、学习入迷的细节。八、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用得好的四字词语和句子。(2)背诵4段中千家诗的有关诗歌。(3)制订一个近期“读书计划”。 板书设计 往事依依 于漪概括文中所写四件事 (1)读水浒传 (以趣动人) (2)读千家诗 (以美动人) (3)听老师教南乡子 (以情动人) (4)听老师教南归 (以理服人) 主题:美好往事 催人奋进“有感而发”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习作的不足,进一步掌握“有感而发”的写作要求、方法及技巧。2培养扩散思维,学会从多角度挖掘材料的意蕴。重点:如何围绕中心选材构思,写出立意深刻、新颖,情节合理、生动的文章。难点:如何借鉴优秀作文的经验,学会作文总结。教学方 法;对比法 评析法 总结归纳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对于生活,我们并不陌生,而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却让许多人迷茫不堪。有些人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希望与赞美,而有些人则充满了困惑、沮丧与厌恶。为何人们对生活的本质认识会产生反差如此强烈的看法,关键是人们对生活中人与事的感悟不同、审美的角度不同、发现创造美的能力不同。我们今天就“有感而发”这一习作的评讲,来欣赏、品评一下我们同学对父母生日、对新校园各自不同的感悟。二、目标回顾本次的习作目标,是要求同学们用手中饱含情感的笔墨,向同学、家长、老师抒写你对新学校的感受,或写出你爸爸妈妈过生日时,你的所想所做所感。用你温情的目光去关注,美丽的胸怀去拥抱,纯洁的心灵去感受。在“情动辞发”的基础上,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文字,新颖的构思,把心灵的感受写出来。同时能领会在生活中从多方面挖掘“感”,抒写“感”的要求和方法。三、盘点习作得失1、学生自主阅读批改后的习作,然后同桌互读,交流习作得失。2、学生自由谈习作得失,师生互动,总结习作中的成功与不足。成功之处:(参考 可删补)1、紧扣话题取材叙事。2、部分习作取材新颖、典型,不落俗套。3、部分习作构思巧妙,情节曲折,形式有创新。4、部分习作标题精炼、新颖。5、部分习作感受深刻,叙事精练、细腻,情真意切。6、部分习作能很好地炼句、恰当运用诗文、名句增加表达效果。有待改进之处:(参考 可删补)1、取材不典型,叙事不能围绕文中要表达的感受,中心不突出。2、取材杂乱,叙事无目标,没有写出心中的感受。3、材料的安排、组织无序,没有合理归类,详略不当。4、叙事平淡,情节无波澜,深刻的感受不能很好地融入在叙事之中。5、文中叙事与要表达的感受联系不紧密,文中或结尾的感受有些牵强附会。6、细致观察,捕捉信息,提炼感受的能力有待提高。四、典型评析(一)优秀作文评析:取下列习作各一篇,师生共同评析。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同学的优秀习作中感悟写好“有感而发”文章的要求、方法与技巧。1、善于捕捉、挖掘材料,取材典型,感受深刻。(学生1)文题: 。2、叙事精炼、细腻、生动,情感表达自然真实。(学生2)文题: 。3、构思巧妙,情节曲折,有波澜。(学生3)文题: 。4、表现形式有创新。(学生4)文题: 。5、在习作中,修辞、炼句、诗文运用上有突出亮点。(学生5)文题: 。(各班视学情适当调整。)(二)有待雕琢的习作评析:目的在于通过鲜明的对比、师生的评析,辨析出“有感而发”在习作过程中应避免的问题,在师生的争辩中端正习作态度,明确习作此类文的一般要求和方法。请对下列文章作简单评析。五、指导学生总结“有感而发”这类文章在习作中各个环节的要求。见学案表格六、学以致用 (此环节实验班选用) 根据提供的材料,说出你的感受和认识。(任选一题)1、 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很久无人居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样板房样板间租赁与展示协议
- 2025年金融机构安全防护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物联网创业借款合同范本模板
- 2025版体育设施委托代建管理协议
- 贵州省大方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室外地面铺砖施工进度跟踪合同
- 2025年度房产买卖及社区配套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建筑测绘简单合同范本
- 2025版税务局税收筹划与税务筹划支持合同
- 2025贷款反担保协议范本:跨境电商贷款反担保示范
- 2025-2026学年人音版(简谱)(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标准)佛教无偿捐赠协议书
- 学堂在线 足球运动与科学 章节测试答案
- 公众号合作合同范本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山西大同大学《物联网控制》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
- 2025新课标中考英语词汇表
- 楼梯 栏杆 栏板(一)22J403-1
- 国家城镇救援队伍能力建设与分级测评指南
- 口腔修复学-纤维桩-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