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试题一、客观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安徽太平)仙源东溪项氏族谱祠规载:“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上述祠规主要说明了A. 该地祠堂文化盛行 B. 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C. 宗法制在当地影响深远 D. 家规与国典作用一致2.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3右图东汉画像砖反映了集市场景,集市外围四面建门墙,十字形的市道划分出4大交易区,各区内有长廊式建筑(称为列肆)。对此,下列分析或推测符合史实的有 当时对商业管理相当严格 远方富商衣丝乘车来此交易集市与住宅区严格分离 城郊的集市设有“草市尉”管理A B C D4、王夫之称唐朝后期出现了“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的局面,其含义为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经济重心南移改变政治格局C.大运河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D.西北边防与东南海防的并重5“熹平石经”是东汉熹平年间,为正定六经文字而镌刻的,因用一种字体书写,又称“一体石经”。右图为石经部分残石的拓文。下列围绕石经的说法,有误的是A残石上文字的字体应为隶书B反映了东汉思想的繁荣活跃C有助于研究儒学文献的演变D是研究汉代儒学第一手资料6台湾学者王尔敏在明清时期庶民文化生活中提到:民间文化是庶民生活最直接创造的产 物,自不同于官绅生活的文化内涵。中国民间世俗文化以明清以来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 多,最值得投入心智,探索研究。下列关于明清庶民文化的相关阐述正确的是A明清民间文化的发展与工商业的繁荣密切相关B“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多”反映了明清时期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C庶民文化作为下层民众文化,不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D明清时期的小说、京剧和文人画等都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7. 读图,对地图中四个地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解释准确的是A. 成立军政府 B. 颁布临时约法C. 袁世凯就任总统 D. 成立中国同盟会8、冈村宁次曾感慨:“日军有被城市吸引的恶癖作战目标,计有运动的敌军及不动的土地(城市及河山要线),而在中国战线上以城市为目标者最多。在鼓舞士气上这是最合适的部队虽奉命负有离开城市而经旷野压迫敌军的任务,但终为城市所吸引。”这侧面反映出( )A.日军战败的根源是城市中心战略的失误 B.中国战场的抗战使日军陷入艰难困境C.中共的游击战术迫使日军处于防御之中 D.国共两党联合抗战使日军顾此失彼9、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要求允许“在华设厂”。其相同经济影响是A客观上促成了列强宰割中国同盟形成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10“一双皮鞋美国货,二块洋钿买来个;三日穿过贼贼破,四穿凉棚洞眼多;五(嗯)看罪过勿罪过,六(落)去还要重买过;七(切)记勿买外国货,八(百)样东西拆烂屙;九(究)竟要买啥个货,十(实)实在在中国货。”这首宁波话数字民谣直接反映出美国商品价廉物美 外国商品充斥宁波市场宁波民众提倡国货 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A B C D11、最近香港部分居民和学生发起了一个“占中”的运动,对2017年后特首的产生提出了“公民提名”、“公民推荐”和“政党提名”等方案,目前均被特区政府拒绝。这些方案被拒绝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不符合广大香港公民的利益 B.不符合“一国两制”的原则 C.违背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意愿 D.不符合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1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出现重大突破,中日、中美分别于1972年、1979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表明A.日本已成为政治大国 B.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日本已经完全摆脱美国控制二、主观题(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材料一 古代中日关系概况时期政 治经 济文 化东汉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赠“汉委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隋唐互遣使节、仿照唐制日本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贸易往来频繁学习建筑教授儒学宋元忽必烈大军两次征日失败后,放弃征服计划,两国终无国家往来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元代海船直通日本明清明朝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涌现抗倭英雄:戚继光、俞大猷清朝前期,闭关锁国,中日交往基本断绝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以上史料摘编自论文中日两国古代关系的性质与特征,2011年史学月刊(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日关系的基本特征?(6分)分析出现以上特征的原因?(4分)材料二 近代中日关系概况清政府统治时期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扶植地方军阀势力、大力对中国进行资本、商品输出、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2年,建立伪满州国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全面侵华-以上史料摘编自论文中日两国古代关系的性质与特征,2011年史学月刊(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历史上中日关系有何规律性认识(4分),并阐述你的理由(4分)。材料三 近年来国内影视界,粗制滥造、情节荒唐、内容离奇的各类“抗日神剧”,让人们对抗战历史认识模糊。令人意外的是拍摄于抗战时期的美国抗日剧dragon seed(龙种)一度在网络爆红。该片在美国政府的影响下,对中国军民的抗战进行了大量正面描述。电影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电影制片人伯尔曼将所有抗战场景中使用的军服、帽徽等道具都做了模糊的处理,看不出国共两党任何一方的标志痕迹。(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政府正面宣传中国抗战、伯尔曼在电影中做模糊化处理的原因做简要分析,(8分)并概括该电影的历史意义。(4分)(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 明代朱德润在飞洪桥诗中描述了运河两岸的景象:“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明清时期北上的漕船为运河两岸带来了大量原料,丰富的原料促成了加工业的繁荣。烧造业、酿造业、皮革加工业、丝织业等也在发达的市场网络中兴盛发展,并随着运河地位的下降而趋于萧条。(1)据材料一,概括该时期运河两岸经济发展的状况。(6分)材料二 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世情小说”金瓶梅,描写了北宋运河沿岸的市井风情:潘金莲下棋赢了五钱银子,用三钱买酒、两钱买了一个猪头、四只蹄子吴月娘出了三钱银子请大家吃螃蟹卖炊饼的武大,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2)有学者依据上述材料,认为北宋时期白银已经广泛流通。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他的观点。(3分)你认为应该如何利用文学作品研究历史?(3分)材料三 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式银行机构是由外国人建立的。清道光二十五年 (1845年) ,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同时开设了分行,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外国银行。此后外国银行逐渐增多,并多集中在上海。1897年5月,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一家仿效西方银行成立的有限股份制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银行。从此,结束了我国银行业只有牌号(如票号“日升昌”、钱庄“福康”等)而没有“银行”字样的历史。以金融业为例,晚清改革后期,帝国沿海城市的金融业已经建立起了严格的信审、银监机构以及相关流程。摘编自邵娜、李婧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材料四民国初年,金融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在金融业中,最为主要的是银行业。19121919年全国银行发展状况表年度新设数停业数实存数资本总数(万元)19122323727141913116422890191483473842191510453452219161045951981917115655557191816221038808191816221038808191922摘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3)结合所学,从银行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角度对材料三、四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10分)高2012级高三第四学月考试历史试题答案1-5:BCCAB 6-10:AABDB 11-12:DC13、(1) 特征:中日两国交往源远流长; 和平友好往来是主流,也存在摩擦与冲突;政府间的官方交往时断时续,民间交往(经贸、文化领域)为主渠道;日本仰慕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的影响远大于日本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任答3点得6分)原因:中国古代是东亚文明的中心,博大精深的文明吸引周边邻国多学习、效仿中国。古代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领邦,经贸往来上互通有无,符合两国人民利益。日本民族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先进文明。(任答2点得4分)(2) 认识:中国强盛时,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学生”;中国衰弱时,中国沦为日本人宰割的对象。日本侵略中国经历了同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到独霸中国的转变;经历了发动局部侵华战争到全面侵华战争的转变。(每点2分,共4分)理由:日本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了一条富强之路,“脱亚入欧”,侵略中国是日本既定国策。近代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政治腐败,国力衰弱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与美国争夺激烈,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任答2点4分)答题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3) 美国政府正面宣传的原因:树立中国坚决抗战的正面形象,以期政府援华方案获得民众认可;中国方 面特别是国民党政府的积极游说与争取;中国军民抗战事迹已获得了美国主流社会的 认可。 (答出两点 4 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4 分) 伯尔曼模糊化处理的原因: 国共两党竞相干预,引起伯尔曼的不满;不希望破坏国共两党合作气氛; 借此表达中国抗战是不分党派的全民族抗战的特点。(答出两点 4 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 4 分) 历史意义:宣扬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精神,有利于加强二战期间中美两国的合作。 (每点2分,共4分, 其他言之成理, 亦可酌情给分。 )14、(1)漕运畅通;手工业部门众多;商业繁荣;受运河兴衰影响大。(任答3点6分)(2)评价:观点不正确。(1分)明中叶以后,白银才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2分)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要注意作者所处的历史时代;文学作品有虚构成份,作为史科使用,必须慎重。(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 (3)信息:先是外国在华开设银行,然后是中国自办第一家新式银行;银行多开在上海等通商口岸;清末效仿西方建立自己的银行,并进行相关制度完善;民国初期,银行业快速发展,并向现代转型。(6分,任答三点就可给6分) 解读:反映出西方工业文明影响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