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让学生追求诗意的语文人生_第1页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让学生追求诗意的语文人生_第2页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让学生追求诗意的语文人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学生追求诗意的语文人生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点尝试 犹记得我的第一堂语文课,上课之前也曾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取过经,基本上都是自我介绍、互相认识、提些建议、做些要求等等。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确实很有帮助。但作为语文老师,尤其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充满挚爱的人,总有一丝隐愿萦绕心头挥之不去,那就是极尽一己之力,最起码让我的学生能够从心底里真正喜欢语文,爱上语文,能沾取些许传统文化气息,拥有一定文化积淀,展现稍许“彬彬之风”。当我正式披挂上阵,踏上讲台,迎着台下六十多双充满好奇期待与憧憬 的依然有些稚嫩的眼睛,忽觉心头一动,即兴吟诵了一首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我的音调随诗中的感情起伏而翩然变换,蕴含其中的感情也随之缓缓弥散到教室的每个角落,渐渐的,我惊喜地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现出一种跟刚开始时不一样的东西,也许是惊讶,也许是不解,也许是向往,当然也有欣赏与赞叹,吟诵完毕,教室里安静了一秒钟之后,忽然响起了一阵掌声,看着这群拼命鼓掌,满脸兴奋的孩子,我趁热打铁,让学生用写小纸条的方式告诉我“你心中的语文课应该怎么上 ?” ,孩子们写到:“今天,我们的新语文老师当堂背诵了一首长诗春江花月夜,我觉得很美,很吸引人,我也想以后能像她一样,学好多的诗,最好能背诵下来,脱口而出”我有那么一丝欣慰,我知道,我可能成功叩开了他们心中久已存在却还未开启过的诗意之门,也许这第一次只是稍微露开点门缝,但没有关系,我好像已经看到了趴在门后顺着门缝踮起脚跟睁大眼睛往外瞧的小顽童,我也坚信,诗意的阳光会穿透每一条缝隙,把心灵的温暖与感动传递给每一颗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心,而他们也将随我一起开始一场奇妙而旖旎的诗意语文之旅。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 ,我还非常注意去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赞美美的能力。吴非老师建议“语文教育除了教学生能正确使用母语,还应当有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在创造性地使用母语和发展母语文化的过程中,懂得爱,懂得美”我和孩子们在语文世界中一起享受过理想的崇高坚定之美、紫藤的梦幻繁密之美、童趣的天真无邪之美、散步的温情恬静之美 ;曹操的慷慨激昂之美、乐天的明丽轻快之美、鲁迅的良苦深沉之美、老舍的温静多情之美在一堂月球之旅的综合活动课上,孩子们兴致高涨,争先恐后朗诵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月亮的诗句,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朗诵者也学着李白那时而多情婉转时而放诞豪爽的口吻,煞有介事 ;有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有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有白居易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还有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 年”吟咏者也如醉酒的苏轼一样郁郁徘徊,高歌问天,颇为感人。连我也有些感动了,孩子们愿意去收集这些资料,说明他们确实对此有一定的兴趣,他们还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诗句如此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但愿他们真的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好与瑰丽。语文课本中把古诗词基本放在课外,让学生自学,我想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审美鉴赏力,说明我们传统的诗歌有它独特之处,既深奥华丽又通俗易懂,有的甚至无需教师去刻意讲解,只要用心诵读,皆能读懂读透。这也就是古人崇尚“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之所在。 同时,作为高效道德课堂的一项要求,也为了让孩 子学会更好地合作交流,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从开学第一天起,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凡是要求学生背诵的文章,我先当堂示范。每一次当我准确无误背诵出所有要求背诵的篇目,孩子们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我知道,除了佩服,在他们心中同时也升腾起想要超越我的不服输的小火苗,这是好事,我情愿做一块“他山之石”,做一团“星星之火”,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并形成燎原之势,让这种良性的竞争意识蔓延渲染整个班级。所以在我的班里,只要一到背诵课,你就会看到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劲头。我精心设计了小组背诵接龙的方式 击鼓传花,花传到哪一组,这个组全体同学都要站起来,我随时打断一个人的背诵,文章来自管理资料网 下面一个要立即接上。或者现场抽签,抽组号和组员编号,谁都有可能被抽到。现在,孩子们只要看见我拿一朵花或者捧着一把签条进班,都会兴奋难耐。我身体力行地告诉他们,背诵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积累和享受。令人欣慰的是,到目前为止,班里没有孩子厌烦背诵,厌恶语文课或者语文老师。 当然,我也深知,“教育是慢的事业,它的特征最像农业和林业,不能依赖硬件设备,不能强调资金投入,不能指望加班加点,不能靠使用生长激素”尤 其是我所在意的“诗意”与审美能力,更不能如其他科目一样,只要交给学生公式或套路,题目就能迎刃而解。这更是一个早已预知的漫长而又充满磨难的过程,因为学生跟植物一样,“有自己的生长规律,有自身的生长周期”,这种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要有耐心,有勇气,因为学科教育“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学生长远的甚至终生的利益和精神追求”,可能这条路走的会很坎坷,暂时也不会有什么“收成”,甚至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