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黄河的主人.doc_第1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黄河的主人.doc_第2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黄河的主人.doc_第3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黄河的主人.doc_第4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黄河的主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 四下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课题23黄河的主人教时第一课时主备人日期 1、 文本解读:黄河的主人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课文按照人们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的规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顺序来结构全文。2、 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3.理清课文脉络,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3、 制定依据1. 内容分析: 本篇课文围绕“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一中心句来展开叙述。课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因此,比较有利于学生的理解。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作者所要表达的“赞扬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则存有较大的难度,需要通过教师的点拨突破难点。四、教学环境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用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5出示描写黄河的诗句。揭示课题:“黄河的主人”。学生提出疑问: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把他叫做黄河的主人?播放课文录音解答疑问。读背诗句质疑带着疑问仔细听由课题入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二、初读课文20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了我们灿烂无比的优秀文化。黄河流域富饶的土地提供了我们充足的营养、强健的体魄,而那汹涌澎湃的气势更锻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不屈向上的人格。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袁鹰先生的文章筏子,看看他笔下的主人公是如何与黄河进行抗争的。 下面请大家带着黑板上的这几个问题认真研读本文。 (教师板书预习提纲) 1、标出小节号,解决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 3、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明理由。 (学生分组阅读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气氛。) 学生带着黑板上的这几个问题认真研读本文。 1. 自学课文(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理解带生字的词语。2. 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说说哪些字音需要注意艄,翘舌音,读第二声;履,边音;注意“骇”的读音。(2)理解生字词如履平地:履,走。(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3. 用钢笔描红三、分清层次15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怎样分段第一段:(1)写黄河。第二段:(24)写羊皮筏子。第三段:(58)写羊皮筏子上的人,并赞扬艄公。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分段读课文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顺序来结构全文,使学生掌握方法。板书设计23、黄河的主人第一段:(1)写黄河。第二段:(24)写羊皮筏子。第三段:(58)写羊皮筏子上的人,并赞扬艄公。 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背课文。 3、查看中国地图,找到黄河在地图中的位置,了解黄河地理位置的重要和险峻。教后反思执教:课题23、黄河的主人教时第二课时主备人日期1、 课时目标1.准确找出最能体现课文中心思想的句子,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二、制定依据1.内容分析:这篇文章除了在层层递进中写出艄公的高大形象外,还有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写作方法,诸如课文中运用最多的对比、映衬,诸如由远及近、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诸如标点符号的巧妙使用,诸如排比句、比喻句的运用。2.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学中从课后问题5入手进行,还原作者创作这篇课文的语境,感受他的情感发展变化,体会写作多为有感而发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课文的学习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写作。三、教学环境使用多媒体 教学环节教学用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1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黄河的主人。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河的主人是艄公。艄公是谁的主人?(黄河)自由答二、感悟黄河的汹涌激荡41、想知道黄河是什么样子的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出示: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媒体出现黄河波浪滔天的情景。2、你还从课文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黄河的险?找出来,读一读。 指名读。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等词语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再读课文第1自然段,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三、感受艄公10黄河这么险,而艄公却能战胜它,成为它的主人,可真是了不起啊,读到这你知道了吗,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2、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出示:我不禁地心吊担,而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 大胆地破浪前行。学生回答出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 面对着险恶的风浪, 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自由读。会读书的人,能把一个个字读成一幅幅画面。你能做到吗?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 你从这句话中哪儿体会到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指导朗读。四、体验羊皮筏子的危险15艄公是用什么工具战胜这滚滚的黄河的? 出示:(黄河中鼓浪前行的羊皮筏子)你还从哪体会到了羊皮筏子的危险?过度:艄公真了不起,他们利用这么原始的工具战胜了滔滔黄河,真不愧为黄河的主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5自然段,划出课文中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交流:出示:那是什么,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行?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象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指名读。 指导朗读,体会重点词语:小、轻、浮、小小东西渺小、无助。 整个儿吞没黄河的汹涌险恶。 齐读。继续交流:出示:定睛一看, 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 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 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指名读。指导朗读,体会两个感叹句:啊!吃惊、惊讶。不只一个,还有一个 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人多、感到惊讶危险。 引读: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读到这你仿佛见到了怎样的情景?() 总结:这六个人坐着羊皮筏子就如一片树叶在黄河的风浪里穿梭、颠簸,你看他们若隐 若现,忽左忽右,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这种情景怎么样啊?(令人胆战心惊)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指名读 说说感受。 再读。五、再次品味艄公8引读: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河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2、 想想此时艄公他会怎么样?3、艄公在行进的过程中会不会遇到困难?他会遇到的怎样的困难,又会如何克服?4、艄公是凭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仅仅是一根是不粗不细的竹篙,一只简简单单的羊皮筏子?(不是) 那他凭的是什么?(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5、同学们,此时你最想对羊皮筏子上的艄公说些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赞赞艄公。6、总结:千读万说,汇成一句话那就是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7、作者是怎么赞颂艄公的呢? 谁能替作者来赞一赞羊皮筏子上的艄公。(而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 , 大胆地破浪前行。) 同桌可以讨论出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 面对着险恶的风浪, 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指名朗读-学生相互评价再指名读 集体朗读这段话(愿意赞一赞这位艄公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赞一赞)。六、延伸拓展,升华主旨21、 在人与外界的各种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还有很多主人。2、今天,同学们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祝贺你们,你们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3、学到这儿我想把爱迪生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请看大屏幕,4、请大家记住这句话,我相信,只要同学们像艄公一样,撑起人生自信的竹篙,扬起希望 的风帆,不畏艰险,努力拼搏,我们就一定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事业的主人! 费俊龙、聂海胜你们认识吗?我们可以把他称为(太空的主人!宇宙的主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坚强者在命运风暴里奋斗。 爱迪生板书设计 黄河的主人 黄 河 惊涛骇浪 沧海横流 主 人 如履平地 方显英雄本色作业设计1、摘录描写黄河和艄公的词语。2、完成补充习题3、在网上收集艄公的有关故事,说说他们的传说。4、开展“我赞艄公”的手抄报十佳评比活动。教后反思结合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艄公能成为黄河的主人?并使这个问题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在朗读中感悟人物的形象。“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是全文的中心句,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围绕着这根主线,我又让学生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接下来的交流中,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艄公的品质呢?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朗读中感受艄公这一形象,在朗读中激发学生情感。我在教学时,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