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中学高2013届第三次周考试题(3).doc_第1页
武胜中学高2013届第三次周考试题(3).doc_第2页
武胜中学高2013届第三次周考试题(3).doc_第3页
武胜中学高2013届第三次周考试题(3).doc_第4页
武胜中学高2013届第三次周考试题(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胜中学高2013届第三次周考试题语 文命题人:陈继文、舒猛、陈莹 审题人:陈善敏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缉边通缉 瘪三干瘪 打烊/ 佯装 阆苑 / 稂莠 B症结峥嵘 恣睢浸渍 悚然竦峙 讣闻 驸马 C掮客悭吝 妃嫔凭借 宁愿另类 鱼鳔 / 保镖 D酗酒汹涌 引擎琴瑟 侪辈荸荠 毗连 / 纰缪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撼卫 签单 暗度陈仓 赔礼道歉B渲泄 坐镇 历行节约 灯火阑珊C谍血 跟贴 备受欢迎 谈笑风生D煤炭 截流 出人头地 奉为圭臬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近日,“温州老板团”从海南考察归来。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进军房地产,但遗憾的是,几天的考察结果却是铩羽而归。B. 昨天,桐城、六安等地400多位老知青在安徽饭店欢聚一堂,共同回忆起了当年让人激情燃烧的蹉跎日月。C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具积极意义。B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C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D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魏晋时代的“啸” 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可是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荦卓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不胫而走,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同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遗世罗,纵情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的。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 “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不足为奇了。5、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B“啸先秦时代即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C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D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平息。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B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C魏晋时的“吟啸”并不只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代风流荦卓不群的气质了。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B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C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El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明张居正来翰谓苏、松田赋不均,侵欺拖欠云云,读之使人扼腕。公以大智大勇,诚心任事,当英主综核之始,不于此时剔刷宿敝,为国家建经久之策,更待何人?诸凡谤议皆所不恤。即仆近日举措,亦有议其操切者。然仆筹之审矣,孔子为政,先言足食;管子霸佐,亦言礼义生于富足。自嘉靖以来,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而继秉国者,又务一切姑息之政,为逋负渊薮,以成兼并之私。私家日富,公室日贪,国匮民穷,病实在此。仆窃以为贿政之弊,易治也;姑息之弊,难治也。何也?政之贿,惟惩贪而已。至于姑息之政,倚法为私,割上肥己,即如公言。豪家田至七万顷,粮至二万,又不以时纳。夫古者,大国公田三万亩,而今且百倍于古大国之数,能几万顷而国不贫?故仆今约己敦素,杜绝贿门,痛惩贪墨,所以救贿政之弊也。查刷宿弊,清理逋欠,严治侵渔揽纳之奸,所以砭姑息之政也。上损则下益,私门闭则公室强。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理逋负者,所以足国也。官民两足,上下俱益,所以壮根本之图,建安攘之策,倡节俭之风,兴礼义之教,明天子垂拱而御之。假令仲尼为相,由、求佐之,恐亦无以逾此矣!今议者率曰吹求太急民且逃亡为敌凡此皆奸人鼓说以摇上可以惑愚暗之人不可以欺明达之士也夫民之亡且乱者,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故也。今为侵欺隐占者,权豪也,非细民也;而吾法之所施者,奸人也,非良民也。清隐占则小民免包赔之累,而得守其本业;惩贪墨则闾阎无剥削之扰,而得以安其田里。如是,民且将尸而祝之,何以逃亡为?公博综载籍,究观古今治乱兴亡之故,曾有官清民安,田赋均平而致乱者乎?故凡为此言者,皆奸人鼓说以摇上者也。愿公坚持初意,毋惑流言。异时宰相不为国家忠虑,徇情容私,甚者辇千万金入其室,即为人穿鼻矣。今主上幼冲,仆以一身当天下之重,不逡破家以利国,陨首以求济,岂区区浮议可得而摇夺者乎?公第任法行之,有敢挠公法、伤任事之臣者,国典具存,必不容贷。(节选自张太岳文集)【注】张居正(15251582),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贪墨:贪财好贿。尸而祝之:立尸而祝祷之。尸,代鬼神受享祭的人。穿鼻:任人摆布。幼冲:幼小。此信写于万历二年,此时神宗皇帝年仅11岁。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凡谤议皆所不恤 恤:忧虑B.然仆筹之审矣 审:周密C.恐亦无以逾此矣 逾:超过D.国典具存,必不容贷 贷:推卸9、.下列句子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B、明天子垂拱而御之 填然鼓之,兵刃相接,弃甲曳兵而走C、民且将尸而祝之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D、辇千万金入其室,即为人穿鼻矣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理逋负者,所以足国也(5分)译:(2)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故也(5分)译:11、文章第一段引用孔子和管子的言论,意在说明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12、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不超过6处)(3分)今议者率曰吹求太急民且逃亡为敌凡此皆奸人鼓说以摇上可以惑愚暗之人不可以欺明达之士也夫民之亡且乱者,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故也。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点 绛 唇 汪藻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注】汪藻(1079-1154):宋饶州德兴人,字彦章,写此词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传杯:传递酒杯而饮以助酒兴,多是宴会中进行.(1)“点绛唇”是这首词的 (1分)(2)结合词句,赏析词中加点的“瘦”字。(4分)答:(3)本来“好个霜天”正是喝酒尽兴的时候,诗人为什么说“闲却传杯手”?(4分)答: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题,6分)(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寡人之于国也)(2)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3)既自以心为形役, ?(归去来兮辞)(4) ,秋水共长天一色。(腾王阁序)(5)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赤壁赋)(6) ,水随天去秋无际。(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7)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关雎)6、 语用题19、读下边一段话,然后回答题目。(4分)唐代的贾岛一向以苦吟文明于世。贾岛的苦吟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下了一番功夫的,而这些又都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 甲 。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 乙 ,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下边的语句分属甲和乙两处,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这些句子分成两组并排出顺序。 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 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 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 那就不如无诗 叫人读了兴趣索然 但是写成之后 用心推敲修改属于甲处的语句依次为 属于乙处的语句依次为20.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4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使句意更清楚,行文更通畅。(不能改变愿意,可以增删、调换个别词语)(5分)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由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省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2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绵羊下海经商。开理发店,把刺猬的刺烫卷了,刺猬大哭;开洗染店,又把乌鸦的黑色羽毛染白了,乌鸦很生气;开饮食店,竟给狐狸送上炒青菜,狐狸砸了它的店牌。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武胜中学高2013届第三次周考试题语文参考答案1.B (1、B 。 A缉边q通缉j 瘪三bi干瘪 bi 打烊yng/ 佯装yng 阆苑lng / 稂莠lng B症结zhng峥嵘zhng 恣睢z浸渍z 悚然sng竦峙sng 讣f闻 驸马f C掮客qin悭吝qin 妃嫔pn凭借png 宁愿nng另类lng 鱼鳔bio / 保镖bio D酗酒x汹涌xing 引擎qng琴瑟qn 侪辈chi荸荠q 毗连p / 纰缪p2、D(A项:捍卫 B项: 宣泄 厉行节约 C项: 喋血 跟帖)3A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和成语的运用。A项项铩羽而归:比喻失败或不得志而归。用在此处符合语境。C项蹉跎日月:白白地荒废了日月。意思和语境不符,同时该词也不能充当宾语。又作蹉跎岁月。C项“如饥似渴”即像饿了想吃、渴了想喝那样,形容要求十分迫切,多形容读书,求知。用在此处理解为饥饿时寻找食物,属望文生义。D项中的“惊世骇俗”的意思是“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感到震惊”,这里修饰“丑闻”明显不当。4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辨析常见的病句。A项缺少主语,应在“对弘扬民族文化”前加上主语“这”。B项搭配不当,“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D项“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并列不当,可将“的生活习惯”去掉。5C(“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原文没有依据,无中生有。)6B(强加因果。)7C(A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只是证明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8“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属于无中生有;D“可有可无”并不准确,原文说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8、.D(贷:饶恕。)9、.B(B、连词, 表修饰A、介词 ,表凭借连词 ,表修饰C、副词 , 将要副词, 暂且、姑且D、介词,表被动介词,替、给)10、.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意思对、语句通顺,分号前后各1分,“足”、“所以”判断句式译对各给1分。(2)意思对、语句通顺2分,“以”、“恤”“失所”译对各给1分。11、引用孔子和管子的言论,意在说明改革弊政、让百姓富足的正确性。12、今议者率曰/吹求太急/民且逃亡为敌/凡此皆奸人鼓说以摇上/可以惑愚暗之人/不可以欺明达之士也/夫民之亡且乱者,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故也。参考译文您来信说苏州和松江的田赋不均衡,存在着侵害欺凌和拖欠的现象,读了让人对此感到愤慨。您凭着非凡的才智和勇气,真诚地做事,(此时)正当英明的皇上开始综合考核的时候,您不在这个时候清除这些陈旧的弊端,为国家建立更长远的政策,那还能等什么人呢?至于那些诽谤议论都不值得忧虑。(再说,)即使是我最近的一些做法,也有人评论办事过于急躁严刻。然而,我这样做的考虑是很周密的:孔子对于政治,也说先要让百姓吃饱饭;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也说礼义是从富足中产生出来的。从嘉靖以来,掌管国家的人行政,不行贿就办不成事,官吏搜刮民脂民膏来讨好有权力的人。而接着执掌国家大权的人,却又实行一律无原则地宽容的政治,造成拖欠税赋汇聚(的局面),而变成为豪强兼并的私产。权贵一天天地发富,王侯一天天地贪婪,国家匮乏、百姓穷困,毛病确实在此。我私自认为不行贿就办不成事的弊端,容易治理;而无原则地宽容的政治的弊病,难以治理。为什么呢?行贿办事的现象,只须惩处贪腐即可;至于无原则地宽容的政治,依仗法律的权威为自己谋取私利,割剥国家的财富以肥私,就是如您说的那个样子。地位高、权势大的人,田地多至七万顷,粮食多至二万石,又可以不按时交纳赋税。在古代,大的诸侯国的公田有三万亩,现如今有些王侯的田地比古代大诸侯国多出数百倍,能达到几万顷,国家哪里还不贫穷呢?所以,我现在约束和勉励自己朴素,杜绝贿赂,彻底地惩治贪财好贿,这都是用来救治贿政弊病的举措。清除旧的弊病,清理拖欠税赋,严厉治理欺凌百姓、包揽代纳赋税的邪恶行为,这都是用来救治无原则地宽容的政治的举措。贪财好贿的贪官减少了,那么百姓的收入就增加了,个人侵占的渠道封闭了,那么公家就会强盛。所以惩治贪官是用来使百姓富足的方法,清理拖欠是用来使国库充足的方法。国家和百姓两边都富足了,上面和下面都得到好处,这就是用来壮大根本的谋略,建立安定国家的策略,倡导节俭的社会风气,兴起礼义的教化,大明天子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治理好天下。(这样一来,)即使让孔子当国相,又由子路和冉求来辅佐,恐怕也不会比这做得更好!现在有言官轻率地说:“(清理拖欠)翻老底求取太急,百姓将要逃亡,与朝廷为敌的大概就会是这些人。”这都是奸人在摇唇鼓舌企图动摇皇上的决心。这种说法可以愚惑不明事理的人,却不能用以欺骗明白通达的人。(他们所说的)百姓逃亡将要作乱,都是因为贪官盘剥下面而上面却不加以体恤,豪强对土地加以兼并让百姓贫穷而流离失所所造成的。现在那些侵夺欺侮他人暗地占有土地的都是权贵豪强,不是平民;而我制定的法律所施加的对象是奸人,而不是良民。清除暗地占有(土地),那么百姓可以免除担保赔偿的拖累,能够守住自己的本业;惩处贪财好贿,那么民间就没有剥削的侵扰,百姓就可以在田里安心耕作。像这样,百姓将会立尸而祝祷,他们为什么要逃亡呢?您博通书籍,探究古往今来国家安定作乱与兴盛灭亡的原因,哪里有为官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田赋均匀公平而招致作乱的呢?所以,所有这些话,都是奸人的鼓舌用来动摇皇上的。希望您能够坚持当初的心志,不要被流言所迷惑。从前宰相不为忠于君国计虑,顺从私情纵容私利,甚至用车运送千万金到自己的家里,(当然)就会被人任意摆布了。现在皇上幼小,我以一身担当天下的重任,只要有利于国家,革除弊政,能够成功,即使家庭破败,肝脑涂地,我也决不退让,我的决心哪里是这些毫无意义的没有根据的议论可以动摇或夺去的呢?您只管按照法律行事,如果有敢于阻扰国家法律、伤害担任大事臣子的人,国家法律制度都很完备,一定不会(对他们)宽容饶恕。13、(1). 词牌(1分)(2).“瘦”字用拟人手法,把梅人格化(1分),既刻画出梅疏影横斜的姿态(1分),又写出诗人因官场失意而身形消瘦(1分),还写出它(也是词人自己)不阿不谀的坚贞和耿直的傲骨(1分)。(3)在构思上此句设置悬念,引出设问(1分);在感情上此句突出了词人感到仕途艰险,渴望退隐回家(2分),远离官场倾轧的比酒还浓的“归兴” (1分)。14、(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3)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辞)(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腾王阁序)(5)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6)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五、15、(1)诚实守信,死了都不赖账(2)善良,善解人意(3)和蔼可亲,没有“鬼”的狰狞。(6分)16、(1)内容上,刻意渲染、营造一种冷寂、令人恐怖的氛围,为“鬼”的出现造势。(2)为后文“奇遇”的情节张本(作铺垫)17、可信。(1)作者利用近似荒诞的故事揭示了人应该讲 诚信的道理,即使变成“鬼”也应该保持一种真情与至性。(2)作者借助大胆的幻想,设置铺叙离奇的情节,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已失去美好品德的拷问,寄托了对社会、人生的审美理想。(3)极具讽刺性,揭示“鬼并不是害人,真正害人的还是人,人比鬼要厉害得多”的现实意义。不可信。(1)迷信色彩过浓,过于夸张,世间根本没有鬼,这是一种唯心的说法。(2)前后矛盾。既说“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又肯定有鬼。(3)故弄玄虚,已死的人根本不可能再活过来。(任答两点,意对即可得满分)18、B D(B 并非“表现作者的审美标准和情趣”,而是将这几种鬼与赵三大爷作对比,表现赵三大爷不害人、做鬼也不赖账的诚信品质。D高声唱歌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惧害怕)19、属于甲处的语句依次为,属于乙处的语句依次为20、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它的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沟通入类文明、共建和谴世界”。它由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21、写作提示(1)从绵羊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可以得出结论:己之所欲,勿施于人。或切莫“以己律人”。(2)烫染白发、烫卷发和炒青菜是绵羊的专利,虽适合自己,却是对刺猬的污辱,对乌鸦的讽刺,对狐狸的愚弄,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办任何事都要从实际出发,探求并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性。21.审题 这是个比喻型题目,题目“走向彼岸”当取其比喻义“追求或向往的人生目标和境界”。只是这个“目标和境界”因为人生的追求不同,故有高下之别。行文重在思考:从哪里走向彼岸?为什么要走向彼岸?怎样才能走向彼岸?走向彼岸春风如约而至恪守承诺,唤醒万物,获得了人们的爱恋;腊梅身处寒风从容面对,吐露芬芳,获得了人们的礼赞;暖阳发光发热照耀大地,恩泽万物,获得了人们的追求。诚信、从容与奉献人生永恒的话题,永远追求的彼岸。走向诚信、从容与奉献的彼岸,人生风光更怡人,人生价值得到升华。越过失信,走向诚信的彼岸,感受承诺的尊严。没有一诺千金的豪情,怎能奏出易水相送的壮歌?荆轲恪守诺言,无畏入秦,视死如归,他得到人们的敬重。诚信中国侠客永恒的旋律。没有山盟海誓的诺言,怎有蝶舞永相随的美丽?梁祝矢志不渝,坚守爱情的忠贞,生死相伴,他们得到了千古的佳传。诚信中国情人缠绵的舞姿。没有清正廉洁的保证,怎有中国崛起的丰碑?中国政府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克己守法为人民谋幸福。诚信中国政府尊严的承诺。摒弃失信的无耻,走向诚信的彼岸,人格得到肯定,人生得到升华,自我的价值在诚信中得以彰显。越过失意,走向从容的彼岸,感受淡泊的幸福。面对官场的浊浪排空,仕途的不如意,陶潜选择走向从容的彼岸,过着“采菊东篱下”的惬意生活,怡然自乐。面对官场的排挤,李太白选择走向从容的彼岸,怀着不羁的心情梦游天姥山,过着诗仙般的生活,令人向往。面对多遭贬谪,苏轼没有失意,他选择走向从容的彼岸,在赤壁下低吟浅唱。放下失意的困顿,走向从容的彼岸,那有庭前的花开花落,天上的云卷云舒。如此生活,不亦乐乎?越过自私,走向奉献的彼岸,感受付出的快乐。徐本禹放弃城市里的安逸,选择到大山深处支教,点燃大山里的希望;谭千秋张开大爱的双臂,付出生命保护臂下鲜活的生命,我们将铭记于心;李春燕这只灵动的燕子飞进穷乡僻村,为人们解病除痛,我们将永记那展翅。他们都在默默地奉献着,不言回报,生活得充实快乐。放下自私,走向奉献的彼岸,那充满了人性光辉的芬芳,人格得到熏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