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 沧 海一.知识积累1. 作家作品: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2. 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3. 作品主旨: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二.词义探究1.词句品味: “山岛竦峙”,刻画海岛屹立的样子,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展现出大海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极写波涌连天,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沧海之大,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三、 诗意赏析1、内容要点:这首诗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像,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2.写作手法:本诗虚实结合,情景结合,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大海,也表现诗人自己,把眼前的海天景物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3.名句赏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描绘这迷人的海上风光。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虽然是高度的夸张,但作者还是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来写,夸张合情合理。四.新题演练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_。2.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_,后四句写_。3.对全诗简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答案: 1.观 2.实景 虚景 3.D次北固山下 一、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今属河南)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2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诗人既景抒情,写旅途中船上所见景色,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诗人离家日久,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 2.作品主旨: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二.词义探究1.词句品味: “青山”“绿水”互文见义,用笔清新自然,寓情于景,细写江山景色。“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潮平”为下联“江春”一语作铺垫。三.诗意赏析1.内容要点: 首联:点明在镇江的行船上。颔联:写船上景色。 颈联:写景而又点明时令。尾联:写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2.写作手法:采用寓情于景.景中含理的写法,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3.名句欣赏: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古人评价此联说:“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尚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此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四.新题演练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字用得好,可以成为炼字的典范?请找出,并品味妙处。 _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写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以及新年和旧年的交替,由此你会联想到什么? _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能表达这种情感?请写下来。_参考答案:1 平 阔 正 悬 潮平两岸才显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2 滞留异地的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钱塘湖春行 一、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白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邽(今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2写作背景:钱塘湖春行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全诗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画,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和对西湖的无比热爱之情。3.作品主旨: 通过描绘了西湖的秀美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愉悦的心情。二、词义探究1 词语品析 :“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 三.诗意赏析:1.内容要点: 首联:诗人从 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纵目西湖,一派春水新涨、云水相接的早春景色。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2写作手法; 采用空间转换的方法,写出了西湖之美. 即景寓情,平易畅达。3名句赏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时人们有骑马游春的习俗,连歌姬舞伎也都喜爱骑马。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悠闲,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红花绿草,使人目不暇接,也会产生迷乱的感觉。从这两句诗里,透露出一个信息:如今是早春,再过十天半月,大地将是一派姹紫嫣红的景象四.新题演练 1.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 ”。 2.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B.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C. 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D. 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3.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 4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_答案: 1绿杨阴里白沙堤 2.C 3喜爱钱塘湖春天的美景 爱(最爱)4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西江月 一.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有稼轩集,又有稼轩奏议一卷,均佚。今人辑有稼轩诗文钞存。词有四卷本稼轩词及十二卷本稼轩长短句两种。四库总目提要云:“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翦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2.作品主旨: 词人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二.词义探究1.词语品析: “明月”、“清风”、“稻花”、“蛙声”的特点,描绘了一个清朗、幽静、丰收在望的夜晚。 从视觉上以“惊鹊”“别枝”突出月光之明亮;从听觉上以“半夜鸣蝉”反衬夜半清风之煦暖,以“说丰年”渲染“蛙声”之浑厚雄壮热闹;从嗅觉上以“稻花”飘来的芳香给人丰收的想象。 .忽字用得传神,既与整首词轻快活泼的情调一致,又更使作者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三.诗意赏析1.内容要点: 上阕:写月明风清是词人所见所闻。下阕:写夏雨将至和作者的惊喜2.写作手法: 全词用语明白如话,而又灵活多变,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轻快活泼的情调。采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映的表现手法3.名句赏析: 稻花香 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初夏月夜景色的小词,以轻快灵巧的笔调反映出作者愉悦的心情。上述两句是词中尤感生动的“细节描写”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青蛙也似懂得叙说丰年,以此渲染夜景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蛙声一片,稻花飘香,不仅诉诸读者的听觉,并且诉诸读者的嗅觉,加之前两句的视觉形象,构成一幅立体的生活图景。给予读者多方面的审美享受。 四新题演练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C“惊”和“鸣”不是分别写“鹊”和“蝉”的,而是说“鹊”、“蝉”、“惊”、“鸣”。D“见,读jin,见到的意思。2.词中以“_”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3.从全词看,是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令人喜悦的_,唤起了词人辛弃疾的愉快心境。答案 (1)C (2)七八个星天外(3)丰收景象 天净沙.秋思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里,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意,大都(今北京)人。他早年追求过功名,当过江浙行省务官,晚年则淡泊名利,过着隐居生活。他是久负盛名的元杂剧作家,有“战文场,曲状元”的美称,前人对他极为推崇。明人朱权太和正音谱把他列为元杂剧诸家之首,臧懋循元人百种曲将其汉宫秋列为第一篇,近人王国维称他如唐诗之李义山,宋词之欧阳修,都说明了马致远对后世的影响2.写作背景: 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3.作品主旨 : 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二词义探究1、词句品味:枯藤”“老树”“小桥”“古道”“夕阳”属于静景,“昏鸦”“流水”“人家”“西风”“瘦马”属于动静,静景静得落寞凄恻,动景更显黄昏的孤寂和深秋的寒意,以动衬静,意境彰显,落寞更是落寞,凄恻更是凄恻;孤寂尤其孤寂,寒冷尤其寒冷。枯、老、昏都写出秋天枯槁无生机的特点 三.诗意赏析1.内容要点: 前三句用几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的气氛。 后两句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2.写作手法: 1、简约与深细相依. 2、静景与动景相映3、景色与情思相融3.名句赏析: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句尽管在结尾,但实际上是贯穿全局的主线。就空间说,那充满人物感受的景,不是“断肠人”故乡的景,而是“天涯”的景。就时间说,那不是早晨或中午的景,而是日落黄昏的景。远在“天涯”的景,增加“断肠人”的多少愁思;而日落黄昏之时,“断肠人”还有今夜宿谁家的问题。“断肠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太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见“断肠人”的乡愁,是何等浓重四.新题演练1这首曲中点明全篇主旨的一个词是:_2前三句写景抒情的突出特点是:_ 3本曲运用了_ 的写法表现羁旅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4、本曲中在满目萧瑟的秋景中为何插入写“小桥流水人家”?_答案:1断肠 2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天涯游子的惆怅之情 3.寓情于景(物) 4.萧瑟的秋景是从正面衬托游子的悲秋思乡之情,“小桥流水人家”则是从反面烘托游子乡愁的浓重。 木兰诗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木兰诗,北朝乐府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又称木兰辞。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2.作品主旨: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二.词义探究1.词句品味:.:“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可看出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两句夸张地描写木兰的矫健雄姿。 三. 诗意赏析 1.内容要点: 本诗写木兰从军的全过程,全诗共写了写了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准备行装奔赴战场,12年征战生活,辞官还乡与家人团聚。其中代父从军、辞官与家人团聚是详写。详写这些内容突出了木兰深明大义,勇于献身,不慕功名,热爱祖国和家乡的中国女英雄的高尚品格。 2.写作手法:.这首叙事诗充满传奇色彩。故事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叙述详略得当,如木兰沙场征战,思念亲人,心理描写细腻传神;而关山飞度,百战建功,却只用寥寥几句诗来概括。这样写,使得木兰的形象真实感人,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民歌刚健清新,表现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迈的气概。它还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全诗气势雄浑。3.名句欣赏: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仅仅30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10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练、字字千金。四.新题演练1.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2.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采用对比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木材加工、处理机械项目申请报告
- 水龙吟-苏轼课件
-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验收方案
- 水粉插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混凝土施工中预应力钢筋张拉技术方案
- 基础设施施工工艺优化
- 混凝土施工的临时设施搭建与管理方案
- 城镇集中供热的用户需求与服务管理方案
- 水痘和腮腺炎培训课件
- 用户体验设计42课件
- 2025年3到6岁幼儿发展指南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光伏施工安全试题及答案
- 翻越您的浪浪山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课件
- 宏图煤矿防突设计2025.9.8
- 贵州航空产业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安立航空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奇瑞购销协议书范本
- 社区模拟试题和答案
- 银行测试管理办法
- 2025年技师(二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真题卷(后附答案和解析)
- 境外常驻人员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中国城市地下管线探测行业发展状况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