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色一中2015年10月月考高二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A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 B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 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2.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B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3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老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4.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5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辩化验室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主流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D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7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往往凭借历算、地理、火炮等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利用当时中国士大夫的()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经世致用之学 D考据学8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灏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分 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 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9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10黄宗羲指出“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发展商业,工商皆本 B治贫须与治愚相互结合C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D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11黄宗羲说:“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指朱元璋)罢丞相始也。”据此可知,黄宗羲主张()A反对纲常名教 B实行君主立宪制C加强中央集权 D限制君主权力12拉莫特勒瓦耶在异教徒的德行中写到:“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他们都强调道德对于人的重要性 B他们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C他们都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D他们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13某一时期,“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中,课程强调学习古典艺术和体育锻炼,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该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是()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14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 B使人从封建蒙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C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 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15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兴起了人文主义法学。即“崇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本性的法学观点或法学思想体系”。据此推断,当时的人文主义法学者的研究倾向是()A复兴古罗马法律体系 B笃信基督教神学思想C崇尚英国君主立宪制 D反对法国的共和政体16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其著作资本主义论丛中曾经指出,18世纪的欧洲:“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无关的是()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17塞万提斯在其堂吉诃德一书的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此书创作目的根源于()A骑士文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的变革C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推动文学革命D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对落后阶层的打击18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B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19“他提出了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实现了将人从单纯因果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属于()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自由主义 D社会主义20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21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封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我国至迟到明代火药已用于军事 D神话小说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22. “顺天时,量地力,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一农学思想最有可能出自()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道德经23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24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25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字上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就是为此。”据此,以下诗句中,该评论家认为较为浅薄的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26( 20分)材料一:“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此句一般认为是宋人所说,特别是经朱熹引用后成为经典名言。而明代李贽不同意此句,曾引同时代人刘谐之言批评说:“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意:怪不得孔丘以前的人,整天得点着蜡烛走路)。”(1)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朱熹和李贽对待孔子的态度,并分析两人对此句话态度不同的原因。(10分)材料二: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一文,提出“世界而无法兰西,今日之黑暗不识仍居何等”。(2)请依据所学说明18世纪中期法兰西对近代思想文明的贡献。(6分)(3)从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到“世界而无法兰西,今日之黑暗不识仍居何等”,这反映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有怎样的变化?(4分)27(14分)材料一: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吕氏春秋(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而成)(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孟子又有怎样的发展?(4分)材料二: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2)材料二中董仲舒依据材料一、二说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古代思想界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4分)推动这一趋势的历史因素有哪些(6分)?28阅读材料,加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16分)材料一:(苏格拉底)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反复考验一切世俗的命题,直至真善美的概念水落石出,从而为个人行为提供真实可靠的指导。结果却是将他自己置于了城邦及其人民的对立面。 吴晓群希腊思想与文化材料二: “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志为转移。”“基督徒应当听劝,努力跟从他们的头基督,经历痛苦,死亡,和地狱。”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历史价值。(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如何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8分)有色一中2015年10月月考高二历史答案1-5 ABBCD 6-10 BCDCB 11-15 DABBA 16-20 ABBBB 21-25 CADAA26.(1)态度:朱熹高度赞扬孔子及其思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李贽则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酌情给分,4分)原因:宋代朱熹以理学复兴儒家思想,所以高度赞扬儒学创始人孔子的贡献。明代社会风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发生变化,一些人试图冲破理学的束缚,所以李贽反对把孔子神圣化,否认孔子思想为绝对的权威。(6分)(2)贡献: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等,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科学、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原则,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实现提供理论条件。(6分)(如果答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成果,酌情给分。)(3)变化:不再崇拜传统的儒学,而是肯定西方文明,力图从中探寻救国之路。(4分)27.(1)核心:“仁”;发展:“仁政”。(4分)(2)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4分)原因: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汉武帝为强化中央集权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分)28.(1)主张:倡导“有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