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中考语文备考尚大志一、2013年语文情况简单介绍1.试题亮点:紧扣说明,重视人文教育,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单纯地跟“热点”,突显了考“语文”,作文命题立足学校家庭生活,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就是做人”。试题着眼于整体考查,涉及到语法、修辞知识,阅读体现整体性,题型开放多样,突出了识记、理解、运用、评价等重点。覆盖面宽。2.2012年和2013年几项数据的比较参考人数 平均分 优秀率 低分率 及格率 最高分 2012 24377 81.1 11.9 2.5 80.8 114.5 2013 22871 72.8 2 3.2 61.1 11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各项指标较2012年有很大差距,试题难度较大,主要是积累与运用部分的选择题难度加大,有少部分题不够严谨,如第二题的“鬼斧神工”,第六题的给新闻拟标题,有些瑕疵,造人诟病,第三题病句修改题,句子太长,加大了试题的难度,第四题既有表述不严谨的问题,也有难度过大的问题,有些文学常识不宜用来考查初中生。3.试卷没有回避训练过的题目,导致六县市与十堰城区差距较大。十堰城区语文优生三百多人,而六县市优生加起来不足一百人。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是与城区有差异,但差距没有这么大。因为现代文阅读一双皮鞋的秘密为本届城区学生八年级期末试题,考过和没考过,就是有差距。二、2014年中考的几点变化:1.客观题(选择题)卷面分值在32分左右,文言文阅读中的解释词语由主观题改为客观题。诗词赏析部分除一道客观题外,另一题可能是名句赏析,也可能是填空。2.文言文和诗词的考查范围均为八下、九上、九下,诗词考查范围包括诵读欣赏和专题中的诗词。三、语文试题各个板块的说明1.字音字形题,来源于课下注释和生字词表,一般不涉及生僻字。2.词语和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题,词语和成语均来源于小学或初中课本。考查形式也有可能是选词填空。3.病句修改题主要考查常见的病句类型(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义重复、语序不当、产生歧义)4.文学常识只考查古今中外的重要的知名的作家作品(包括四大名著),文化品味只考查基本的文化知识。5.排序题已经成为必考题,形式多样(一段话的排序、段前、段中或段后的句子的排序)。6.新闻题降低难度,所选新闻力求规范。7.古诗词填空题的范围是八下、九上、九下的古诗词,包括诵读欣赏和专题中的古诗词。8.口语交际包含在综合性学习中考,综合性学习题难度要控制,开放适度(复习时参考导学精练和近几年中考试题样式)。9.现代文阅读选文文体特征鲜明,主要从相关文体知识点上设计题目,以理解与运用为主,两部分中各有一道客观题,开放性题目适当控制难度。10.古诗文阅读考查范围为八下、九上、九下的古诗词,诵读欣赏和专题中的文言文不考;诵读欣赏和专题中的诗词要考,一题文客观题,另一题为简答题或填空题。11.作文不设审题障碍,命题(命题和半命题)、话题两道作文题目选择一个作文。四、当前语文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忽视中考说明的要求,不了解说明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哪些是了解,哪些是掌握,哪些是运用,对说明中相关语言表述没有深入理解研究。2.任意增删复习内容。有的学校、有的教师不执行备考会精神,要考的内容,不讲不练,不考的知识大讲特讲。3.复习没有计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或者有计划但不按计划复习,计划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成为一个摆设。4.复习方式单一,效率低下。有的教师应试倾向严重,一味地让学生做题,教师简单的对答案,学生厌倦情绪浓厚,导致复习效率低下。5.不注重用好导学精练,滥订滥用复习资料,加重学生复习负担。五、复习建议 1、钻研课标说明和教材,用好导引。课标说明和教材是命题的依据,课标是大纲,说明是小纲,教材是根本。命题材料虽选自课外,但命题依据都在课内。不考导引中的原题,但我们要用好导引。导引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还是比较全面的。导引中涉及不考的内容,要及时告诉学生。最好不用其它复习资料。2、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分工协作,搞好分册复习、专题复习和适应性考试。做到分册复习、专题复习、测试评讲有机结合,认真书写、规范答题、字数限制等常规性的东西要经常要求。导引为我们初步构建了复习的知识体系,但训练量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补充。(一)积累与运用,适当补充训练题。汉字读写,重点是课下注释和附录中的字词表,重点词语和成语的意思学生要理解。建议两册教材制一张活页练习进行巩固。发动学生按小组分册搜集整理。词语运用(选词填空和成语或成语使用正确与否)和病句修改各制一张活页练习。仿句和排序训练补充一张活页练习。名著阅读考查范围为四大名著和教材中的名著推荐阅读,要对作者、朝代、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有大致的了解;文学常识考查范围是教材中出现的古今中外有重要影响、广为人知的作家及作品;文化品味考查范围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及风俗习惯。制两张活页练习进行系统复习。新闻时事主要训练选择题的考查形式,不能只练在导语部分中能找到主要内容的消息,要培养学生在几段话中筛选主要信息的归纳概括能力。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融合在一起考查,教材中相关知识复习意义不大。建议以一定的训练(一页活页练习)代替对教材的复习。(二)加强现代文阅读训练,明确考查要点,分析题型,总结答题规律,寻找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可选取一些时文、美文认真研读,由师生共同设计题目逐渐过渡到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设计题目。也可以不设题,师生共同赏析,避免单一的训练形式让学生感到倦怠、松懈。记叙文或小说阅读10篇、说明文和议论文各5篇,要注意选文的篇幅(记叙文或小说1200字左右、说明文和记叙文1000字左右),要注意选文的思想性、时代性、针对性,要文质兼美。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题量在4个左右,记叙文或小说的题量在6个左右,力求考点全都涉及到,不重复。(三)文言文阅读复习可以有重点,但不遗漏。复习的重点是重要的字词、句,主要内容、思想情感。指定复习内容,让学生先复习,然后检测。突出重点,不求面面俱到,杜绝当成新课上。近几年没有考到的篇目或片段要引起重视。常见的文言虚词要引起重视。(四)诗词默写和赏析。默写4分,长诗不考赏析。诗词赏析每首诗不要设计太多的问题,扣住主要内容、情感及名句,按中考要求精心设题。(五)作文。要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审题指导,做到单项训练和整篇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作文训练要对三种形式都训练到,可以多审少写,多找几个同类作文题目让学生甄别其区别和联系,考试说明虽然说不设审题障碍,但不等于说学生可以不审题,只有审好题,才能写好文。告诫学生尽量不仿写、套写,不转述看到的故事或文章,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避免同类作文大面积出现。作文的字数,不超出答题框,750字左右,留下2-3行最合适。要认识到,650字只是对九年级学生的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作文训练,建议继续保持每周一次的自主练笔,以考试作文代替平时作文,要重视评讲,加强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六)考试和训练。建议三周考试二次。试卷及活页练习的评讲忌对答案,评讲要有侧重点。训练评讲的形式力求多样化。可师生互评、独立作业、演板、交流讨论,力避单一的形式给学生造成的疲倦。要在“精”字上下功夫。滥用资料,不加选择的训练是浪费学生的时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七)卷面。规范答题、认真书写、标点清晰、卷面整洁。从几次质量监测答题情况看,学生的卷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使用粘胶带、没有标点或标点不清、乱涂乱画、任意改动题目的顺序、不在指定的范围答题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后期的考试训练中,教师要反复强调,力争在4、5月份的质量监测中有大的改观。(八)培优补差。大多数学校九年级的班容量都比较小,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要认识到优生在中考综合评估中的地位,让优生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可以利用早晚自习对语文短腿的学生予以面批面改、点播、鼓励,让他们树立能考好语文的信心。要保证优生的稳定,想方设法让优生更优。对后进生要不抛弃、不放弃,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每天掌握一点点、进步一点点,降低低分率,促进整体成绩的提高。(九)建立合作交流机制。 由于学生人数锐减,班级减少,毕业班教师相应减少,复习教学的任务相对加重,建议几个学校建立合作交流机制,互通有无,提高备考效率。复习计划(供参考)时 间内 容备注4.7-13试卷评讲、病句修改与仿写专题中的诗词结合导引组织复习根据实际自行调整4.14-20考试、综合实践与排序题专题、4.21-27调研考试、新闻时事与作文专题(一)4.28-5.4八下字词及古诗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作文专题(二)5.5-11九上字词及诗词、文言文、质量监测5.12-18九下字词及诗词、文言文、词语运用专题5.19-25记叙文阅读专题、考试5.26-6.1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专题、考试6.2-8文言文阅读专题、诗词专题(含填空)、考试6.9-15作文专题(三)、考试、考试、规范化答题要求6.16-19自由复习、考前心理疏导6.20学生考试附录:(一)文言文 八下:马说陋室铭活板 核舟记口技送东阳马生序(10年考) 九上:陈涉世家(08年考)桃花源记 与朱元思书捕蛇者说(09年考)岳阳楼记醉翁亭记(07年考、11年考) 九下:曹刿论战(13年)邹忌讽齐王纳谏鱼我所欲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愚公移山出师表(12年考)(二)古诗词八下: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渔家傲范仲淹 天净沙 秋思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2年考) 无题(09年考)李商隐 论诗赵翼 九上:诗经二首 相见欢李煜 浣溪沙晏殊 龟虽寿曹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九下:饮酒陶渊明 行路难李白 游山西村陆游 观沧海曹操 密州出猎苏轼 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三)专题中的诗词:(11首)八下专题鸟闻 雁 韦应物故园眇何处? 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 高斋闻雁来。池鹤 白居易 迎燕 葛天民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销。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专题叶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题红叶 宣宗宫人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山中 王勃 城东早春 杨巨源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九上专题气象物候塞下曲六首 李白 凉州词 王之涣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四首 卢纶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蒌蒿满地芦牙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四)作文题1、(05年中考)-的感觉真好 话题 感受幸福2、(06年中考) 那一刻,我- 话题 给3、(07年中考)-伴随我成长 话题 有斑点的苹果4、(08年中考)和-做朋友 话题 结果5、(09年中考)为-许愿 话题 平淡6、(10年中考)这也是一种美7、(11年中考)其实我也很- 话题 快乐生活8、(12年中考)因为有你 (命题) 话题 愧疚 9、(13年中考)写给逝去的- 话题 难题五、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研究学情,结合单元整体内容合理定位教学目标,做到分课时备课;导入设计要精练简洁,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写作背景的介绍只注重重要作家和作品即可;要注重字词和朗读教学时间的安排;问题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要有关联和梯度,自主学习中的问题难度不宜过大,要让学生能够轻松完成;合作探究的问题要有价值,难度过高的问题要有提示和引导,拓展延伸的面不宜过多过宽,力争每课时有小结和板书;学案设计既要立足于引导学生准确的解读文本,发挥好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又要有一定的开放度,既要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要给教师留下个性化设计的空间,杜绝从网上直接下载,防止课堂被唯多媒体化。要利用好导学案的边角,引导学生随笔记下所感所悟,丰富学生的阅读与积累。学案中的练习力争在课堂上完成,教师要及时批阅,了解知识掌握情况并做好反馈。六、按此表填报语文教师信息:加入语文QQ群序号教师性别参加工作时间任教年级毕业院校联系电话备注1陈玲女2013.96孝感学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