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十二周周练.doc_第1页
高一第十二周周练.doc_第2页
高一第十二周周练.doc_第3页
高一第十二周周练.doc_第4页
高一第十二周周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饶县中学高一年级第十二周历史周练命题:何志刚一、单选题1、查士丁尼时代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写道:“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制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材料中所说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A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B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凡需要人证的,应在证人的门前高声呼唤,通知他到庭作证D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2、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这体现了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材料直接体现了 平等、人权 明文公示 理性、正义 法律至上 按律量刑A. B. C. D.3、“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4. 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在“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内,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最可能的是 A筹集税款 B任命大臣 C招募军队 D干预立法5.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该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秦始皇非常勤政 B浓厚的部族色彩 C权力高度集中 D严格的等级制度6. 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A. 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 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 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 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7. 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2000多年。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 A秦朝三公九卿制B西汉中朝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8.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 9. “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A.郡国并行制度 B.中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10.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评述,正确的有: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有利于强化皇权 A B C D11. 马克思指出:在古希腊“周期性的殖民是社会制度的一个固定环节”,为了保存自己的文明,“唯一的出路就是强迫移民”。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原始遗风与城邦政治 B民族传统与思想认识C地理环境与生产方式 D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12. 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人之后,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A商业征服 B文明同化 C财富侵蚀 D宗教皈依13.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A宣政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枢密院 14. 天水一中高三历史组邀请一学者做报告,报告主题如下图海报。下列各项适合出现在海报上“内容”一栏的是 A美国两党对垒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英国的两党及其代表的不同阶级的利益C英国的两党制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D美国的两党制及其对独立战争的影响15. 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而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更为合理的是 A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B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的C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发生君主势力的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D实行君主专制很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要求,实现普选权是法国当时各阶级要共同争取的权利16.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材料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是受什么制度的影响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17.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列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皇(王)权得到空前强化明太祖设置的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明朝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内阁长官称首相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民主政治的体现A B C D18. 1734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英国书简中写道:“英国的宪法权利法案已经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这主要基于 A英国权利法案是最完美的法案 B英国人民获得了普遍的民主权利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制度遭到否定 D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19.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中央集权 B官僚政治 C家国一体 D君主专制20.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D有效解决了察举制的弊端21. “一个以军人为首脑而组成的国家,自始注重国防,偏在军事上的作为,不及其他任何主要的朝代。它的民间经济,也有突出的现象,它却不能掌握这种优势。它企图注重实际,不受抽象的观念所蒙蔽,而这三百一十九年在它领导之下,所产生的特出人物,又偏是哲学家为多。”该“国家”是A西汉 B隋朝 C宋朝 D明朝22. 下图是江苏镇江丹徒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宜侯矢簋。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西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他鬯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该文物的价值包括 说明了铭文最早使用于丹徒区 体现了西周完整的宗法结构 佐证了西周实行过分封制 反映了西周的青铜冶炼技术 A B C D23.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24.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25.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对民用船颁发捕押敌船及采取报复行动之特许证;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该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中央集权 B三权分立 C. 民族主义 D共和主义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二、材料题 随着国家的出现,监察制度同权力同步产生了。在中西方早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监察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统一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置守、尉、监”。“监”即监郡御史,隶属于御史大夫,主要职责就是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 “秦置谏议大夫,掌议论,无常员,多至教十人,属郎中令。”谏官行使职权的方式主要是参加朝议和奏事,或就皇帝言行进行规谏。但如谏议不当,即使是亲贵高官,也要受到严厉惩罚。在君主专制政体之下,秦始皇行使着封建国家的最高监察权,既是最主要的监察主体,也是国家监察活动的动力源泉。 秦朝的良吏必须是通晓律令,能办理分内的一切事务;廉洁忠诚,为君主赤诚效力;秉持公正,不独断专行;能够纠察自己的失误,与他人共事而不争功。这些原则性规定虽然是针对中央和地方的百官,但无疑也适用于监察官。 秦统一后废除了六国原有的法律,以秦律作为国家唯一的法律,使“法令由一统”。只有官吏有权解释法律,庶民如欲学习法律,越须“以吏为师”。 摘自张晋潘中国监察法制史稿 材料二 每个雅典人都享有特殊监督权,这种权利以一种特殊形式来行使,即可以“对违法法案起诉”(所谓违法法案起诉条例)。对于公民大会所收到的任何提议或者已经通过的决议和法律,每个公民都可以提出控诉。控诉经陪审法庭审理,如果认为理由正当,就将被控诉的决议或法律废除,而实施这种决议或法律的责任者,就要受到法律处分。在另一方面,如果法庭认为对违法法案的控诉理由不足,要科控诉者以巨额罚金。 摘自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第二卷上册)(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朝的监察制度的内容,试分析其出现的背景和目的。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以,分析雅典监察制度出现的背景与目的。(3) 结合下述材料,说明在中西方早期发展过程中,这两种不同的监察制度各有何特点?形成这种不同特点的政治因素是什么?上饶县中学高一年级第十二周历史周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DBCDCCA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BACCADCB题号2122232425答案CCCBA二、材料题(1)内容: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在地方各郡设监察御史,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设置谏议大夫,谏官参加朝议和奏事,或就皇帝言行进行规谏;制定颁布秦律,以其为国家唯一的法律,只有官吏有权解释法律。背景:秦朝结束了战国时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后,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目的:打击贪官污吏,削弱地方势力,防止决策失误。(2)背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小国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