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技站上半年工作总结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农业局的安排部署下,农技站紧紧围绕全县农业中心工作,全面贯彻中央惠农政策,扎实抓好农业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深入贯彻,确保中央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特色农业立县”战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切实抓好粮油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会同财政局、审计局对全县实施良种补贴以来的 “一卡通”到账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督促,解决了个别乡镇部分款项未能及时到账的遗留问题,充分调动了农户种粮积极性。 二、倾力打造,黄鹿现代粮食生产基地初具雏形 黄鹿水库投入运行后,黄鹿-永太-杰兴沿线生产保障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已经具备打造现代粮食生产走廊基本条件。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规划部署,2月18日开始,以利兴村为核心的现代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全面展开。利兴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粮食生产等协会成立并投入运行,为我县北片区粮食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加强因工程造成的空闲地利用,安排专人牵头负责,及时栽播春洋芋37亩,大春1000亩水稻核心区目前已经完成栽插,进入田间管理阶段,县乡两级的专家轮流对示范区进行面对面保姆式技术指导,受到农户热忱欢迎和省市县各级领导赞誉。 三、渐入佳境,粮油高产创建工作成常态化 为确保小春粮油高产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带动全县均衡增产,县上成立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陈卫民任组长,农工委主任丁勇、农业局局长江涛任副组长,成员有兴隆镇镇长王晓明、仓山镇镇长黄兴、通济镇副镇长谢长波、农业局副局长张大学、财政局副局长吴俊、县农技站站长莫太相。wWW.zonGJIEfanWEN.Com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局副局长张大学兼任,明确领导机构为常设性机构,人员根据工作及时增减调整,以确保高产创建工作顺利推进。根据分析,XX年小麦高产创建在通济、仓山等7个乡镇29个村开展,涉及农户16873户,小麦面积26160亩。示范区域采取统一品种、实行机械条播、规范化旱地改制、统一病虫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经过估算小麦防治病害成本每亩减少16.3元,减少投入42.6万元;今年全县小麦平均产量379.9公斤/亩(净作),而高产创建活动区的小麦平均产量达438.1公斤/亩(折合成净作),增产58.2公斤/亩,按市场价每公斤2.0元计算,农民增加收入304.5万元。 四、抓好田管,小春粮油作物总产再创新高 XX年全县小春粮食播种面积73.29万亩,较上年增加0.07万亩,增0.1%,其中小麦60.81万亩,较上年增加0.09万亩,增0.15%;油菜播种面积28.56万亩,较上年增加0.05万亩,增0.18%。 在小春播栽期间,全县采取及早理沟排湿、强化各项技术措施和工作措施落实,克服了前期田间湿度大,播后干旱的不利影响,小春播栽进度快,质量好于去年。今年1月1日4月10日,全县降雨65.6毫米,较去年同期多21.3毫米,增48.08%,雨量充沛,作物分蘖充足、长势旺盛,加之近年来配方肥大面积的推广运用,作物营养均衡,植株健壮。根据测产,预计全县粮食产量26.92万吨,较去年增加0.325万吨,增1.22%,其中小麦总产23.1万吨,较去年增加0.31万吨,增1.37%;油菜总产5.25万吨,较去年增加0.056万吨,增1.08%。 五、全力以赴,抓好大春备耕确保目标实现 今年小春生产期间,气温偏低,作物生长期延长,小麦玉米共生期达到20多天,导致套作早玉米苗稼瘦弱;降雨较为充沛,对大春栽插有利。农技站根据今年异常气候现象,制定出及时抢收护小春丰收、抢晴抓播栽促大春进度、强化后期田间管理的策略,全县双抢工作进展顺利,截止到6月10日,全县水稻已栽38.98万亩,占计划面积100.05%;红苕已栽23.67万亩,占计划面积99.16%;玉米、大豆、经济作物、蔬菜已于6月7日结束。整个播栽进度较常年提早715天,为大春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发出通知要求各乡镇严格落实好大春田管措施,千方百计实现壮苗,提早谋划晚秋生产,确保全年粮食总产再上新台阶。 12 六、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加强大春粮油作物的田间管理。针对今年前期温度偏低、雨日偏多、大春作物长势偏弱,在管理上加强肥水管理,做到高质量晒田、平衡施肥、及时复水,大力搞好监测,适时用药控制,减轻病虫危害。 (二)大力发展晚秋生产。做好晚秋作物布局,建设好晚秋生产县级示范片,带动全县晚秋作物面积达到30万亩,做到人平1分粮、1分菜。 (三)认真搞好XX年小春作物发展规划。搞好XX年小春作物布局,制订小春粮油生产方案,筹备小春生产技术培训,大力推进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 (四)加强农情信息工作。指导乡镇搞好数据适时直报,做好农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工作,为县委县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五)认真实施好粮油作物良种补贴项目。加大良种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的监督力度,对补贴公示、宣传等工作进行抽查,督导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 (六)协助搞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结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适时入户展开培训,确保农业实用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 (1)(2)县2012年度农技推广工作总结一年来,我站在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农业科技推广放在首位,以服务粮食生产和特色农业“果、药、菌”三大支柱产业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核心,创新推广机制,大力发扬创业、敬业和团结精神,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等,认真开展农业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做好技术服务。现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1.XX年工作汇报1.1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根据农时季节,下乡进行生产调查,研究技术方案,撰写调查报告,提出生产技术意见,做好超前技术服务。在开展主体技术培训方面,一是根据农时季节开展培训;二是通过县电视台举办技术讲座、印发技术资料、组织农民推广员等多渠道培训;三是设立农业技术服务热线、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集中村、组群众召开技术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培训。下乡进行生产技术调查18次,开展技术培训18000人次,发技术资料5万份,举办县电视台专题技术讲座12期,向市县业务主管部门上报小麦、水稻等作物生产技术意见,调查报告和技术总结等20多份。科技下乡包村技术服务。在站长带领下,组织2名高级农艺师,7名农艺师,经常出车做好巡回指导,到乡、村与包村干部、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户建立联系,进行麦田管理和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指导。县电视台做了跟踪报道。通过巡回指导麦田春季及中后期管理,使今年小麦在遇到冬春季寒潮频繁,低温寡照,造成小麦成熟期推迟10天左右;生育中期寒潮低温使穗粒数减少;后期多阴雨造成赤霉病等病虫害后发作等特殊气候条件下,减产幅度很小。据调查,小麦平均单产273.8公斤,较XX年减产20.8公斤,减7.06%。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保证了小麦生长稳健。据在重阳镇半川村调查,偃展4110配方施肥麦田千粒重平均43.2g,而习惯施肥麦田千粒重平均为37.3g,最低只有33.3g;在玉米、水稻等主要秋粮作物上,全面落实了配方施肥、中耕、化学除草、病虫防治、适时收获等关键技术措施,使我县秋粮在今年生育期间阴雨寡照低温的不利天气条件下,没有发生大面积倒伏等灾害,压低了灾害损失。水稻生育中期病虫危害较多,我们在水稻田间管理的各个环节,深入稻区田间调查,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村、组召开培训会,指导稻农科学防治,合理用药,使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措施达到家喻户晓,落实到田间地头。1.2试验示范推广及技术创新情况1.2.1食用菌试验研究:对袋料香菇9608进行提纯复壮选优工作。对我站保存的9608系列、807、939、9015栽培种,进行试种观察,已经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今年继续进行“三明139”黑木耳300袋品种及栽培观察试验,品种特性及袋式地栽试验;从鲁山县引进段木香菇进行分离制种试验。1.2.2示范:在粮食生产上,在丹水、田关、回车等乡镇建设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区,全面落实规范化生产技术措施,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在示范方内实行统一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统一选用优良品种,统一取土化验,统一供配方肥,统一播期播量,统一病虫草害防治。小麦示范方每个乡镇示范面积30005000亩,平均亩产320kg,较XX年产量基础平均每亩增30kg。农技站结合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区,在回车镇建立示范区3880亩,其中吴岗村1350亩,王营村1300亩,大块地村1230亩。据收获前调查,平均亩穗数30.2万,穗粒数31.8粒,千粒重39.2g,平均亩产320kg,比未开发区平均亩穗数29.5万,穗粒数30.6粒,千粒重38.2g,平均亩产293.1kg增产26.9kg,增幅9.2%。丹水、田关示范区平均亩穗数29.8万,穗粒数32.2粒,千粒重39.5g,平均亩产322.2kg,比未开发区平均亩穗数29.3万,穗粒数30.9粒,千粒重38.5g,平均亩产296.3kg增产25.9kg,增幅8.7%。在回车、五里桥等乡镇建立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区,2个千亩示范片,在今年灾害天气条件下,示范区明显减轻了雨涝灾害,较未示范区增产2成以上。在五里桥镇北堂村和五里桥村建立水稻万亩示范区,经收获前测产,平均亩成穗19.2万,穗粒数125.8粒,千粒重27.5g,平均亩产564.6kg,取得了好的效果。1234 在特色农业上,我们在丹水、五里桥猕猴桃基地开展万亩猕猴桃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防治病虫害,果实套袋等技术措施,提高了果实产量和品质,增加了果农效益;农艺师王百强在丁河镇丰山村科技下乡,指导猕猴桃园套种小辣椒,取得了好的效果;在桑坪、西坪等15个村香菇高产示范150万袋,推广免割袋栽培花菇100万袋,开展技术培训15期,300余人次。推广规范化栽培技术,使污染袋减少5万袋,成品率提高15,出菇率提高10,增效达25。1.2.3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小麦:以新麦19和豫麦70为主导品种,其中新麦19播种4万亩,豫麦70-36播种3万亩,两个品种占麦播面积的42.7,平均亩产337kg,总产2360万kg;濮麦9号、10号播种3万亩,占麦播面积的18.3,平均亩产320kg,总产960万kg;洛麦21播种2万亩,占麦播面积的12.2, 平均亩产326kg,总产650万kg。5品种较全县平均亩产273.8.0kg,增684万kg;配方施肥技术推广15.0万亩,按10%增幅,约增产小麦411万kg。两项总增小麦1095万kg,增值1971万元。水稻:2.0万亩,推广郑粳9707、豫粳6号、新丰2号等优质粳稻品种,结合配方施肥、盘育抛秧、合理用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亩产达512.6kg,约增产稻谷260万kg,增加产值620万元。玉米:15万亩,以正大12、安玉12、农大221、长城218等优良品种为主,在今年受到暴风雨渍涝灾害天气影响下,约增产玉米290万kg,增值520余万元。红薯3.6万亩,推广种植宁r97-5:2万亩,豫薯7号:1万亩。平均亩产鲜薯2500.0kg,总产鲜薯7500万kg,较徐薯18增产28%。两品种共增产鲜薯1640万kg,增值980万元。1.3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创新1.3.1新形势下的农技推广工作:为做好新形势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我们一是通过下乡开展生产调查、技术培训指导和新技术示范推广,做好跟踪服务;二是以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为纽带,建立农技推广网络,扎实开展科技入户工作,联系农民技术推广员和科技示范户300余名,做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如田关乡的推广员曹正涛,矢志钻研作物育种,在我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已培育出了几个小麦新品种,有1个品种已参加了省级区试,他还进行玉米杂交育种,已测试出了3个苗头品种;田关乡的李荣普、王彦丽,回车镇的任子敏,五里桥乡的杜顺哲、谢运华,丁河镇北峪村的庞天成,重阳镇半川村的陈光成、云台村的查振兴,军马河乡毛坪村的路仁敏等,承担我站的小麦、玉米、水稻、红薯、食用菌等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技术棚架。 三是通过实施项目推广新技术。食用菌技术推广:我站为服务好xx县香菇为主的食用菌这一特色农业,组建了食用菌技术推广中心。以提供优质菌种服务为主导,技物结合,进行食用菌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指导,服务农民增收。每年推广优质食用菌种30万斤左右,提高农民种植效益,增加社会效益,我站也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配肥中心工作:进行小麦、水稻、花生、猕猴桃、山茱萸等作物施肥调研,测土化验,研制各作物专用肥配方,配制专用配方肥,采用项目加基地,典型示范引导等多种形式,技物结合进行配方施肥推广服务。专用配方肥在猕猴桃和山茱萸等产业上施用已成习惯,但由于受价格等多种因素制约,在粮食作物上推广面积仍偏小。【1】【2】【3】【4】 1.3.2农技站内部管理工作:在农技站内部管理上,我们把全站工作分为业务、配肥、食用菌技术推广中心和高丰裕农资服务公司四个小组。领导班子合理分工,各负其责,通过月、季、半年工作督察,年终总结,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一是建立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年终考核,奖惩兑现。二是强化培训,提高素质。根据县域特色农业把“果、药、菌”作为支柱产业的特点,每周二下午组织政治及业务学习,建立学习签到和考核制度,请专家授课,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三是明确工作重点,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通过以上管理使全站职工踏实工作,争创佳绩,顺利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1.4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情况1.4.1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土样采集与化验分析:按照xx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土样采集任务600个,其中包括100个个性化服务土样,填写农户施肥调查表600份,为100个农户开展了个性化测土服务。完成XX年XX个土样的检测分析任务,主要测试土壤样品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硫、有机质、ph值7项常规项目,并将化验结果录入数据库。植株测试:XX年120个植株粉碎样的分析任务,其中小麦60个,玉米60个,测试小麦和玉米的籽粒和茎秆全氮、全磷、全钾、水分。田间试验:完成小麦氮肥用量试验4个,丰缺指标试验4个,三区示范试验10个;玉米氮肥用量试验4个,丰缺指标试验4个,三区示范试验10个,安排XXXX年度小麦氮肥用量试验4个,丰缺指标试验3个,肥料利用率试验1个,三区示范试验10个。技术指导服务和技术入户:结合高产创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40期;对县乡农技人员、肥料生产经销企业有关人员、村组农民技术人员和示范农户的培训,发放技术资料50000份,施肥建议卡50000份;利用广播电视宣传20次、报刊宣传12次、墙体广告、网络宣传、科技赶集等形式,广泛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物化指导:根据农户田块土样化验结果,按照养分丰缺指标、作物需肥规律和亩产标准,提出小麦肥料配方3个:n26p10k9、n23p10k7、n24p10k6;夏玉米肥料配方2个:n28p9k8、n26p8k6;水稻肥料配方1个:n26p8k11,猕猴桃肥料配方1个: n23p10k12。农户可根据自己田块土壤养分含量,选择不同的氮磷钾含量复合肥、配方肥施用。如小麦,高肥地可选用45%(26-10-9)复合肥,缺氮素的可选择如40%(24-10-6)高氮复合肥,氮磷钾都低的可选择40%(23-10-7)复合肥,缺磷钾田块可选用硝酸磷+氯化钾或尿素+二铵+氯化钾。按照配方,生产供应不同区域配方肥,送肥到村,到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全年共推广测土配方肥施肥面积40万亩,覆盖了全县288个行政村、涉及8万农户。其中小麦15万亩,亩增产小麦30.3公斤,增产率10.2%,;亩均减少合理用肥节肥(折纯)4.5kg,亩均增收节支22.5元,总增效节支337.5万元。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0万亩,亩均增产56.7kg,增产率16.1%;亩均节肥(折纯)1kg,亩均增收1.6元,实现增效节支616万元。水稻2万亩,猕猴桃2万亩。配方肥施用面积完成15万亩,推广配方肥6300吨。全年共实现增收粮食1113.1万kg,增收节支3239.94万元。(1)(2)(3)(4) 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建设:结合高产创建活动,在丹水、田关、回车、五里桥等乡镇建立了小麦、玉米、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区和千亩示范片,百亩示范方。通过项目的实施,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得到提高,施肥习惯由过去的只注重氮、磷施用改为氮、磷、钾、微搭配施用,盲目施肥变为测土配方施肥,过去靠多施肥求高产转变为计算产出投入比例,施肥水平明显提高,有效地解决了施肥不合理问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土壤中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趋向平衡,减少了养分流失,初步达到了土壤养分的均衡协调;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防止了化肥残留土壤、流失水域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抑制了盲目施肥对土壤的人为破坏,改善了项目区土壤环境质量,有利于生态平衡,促进了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业执照抵押合同7篇
- 清廉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薪酬协议合同5篇
- 重点小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 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主管岗位测试题及答案
- 心理细胞测试题及答案
- 海外安全培训课件
- I型呼吸衰竭护理查房
- 口腔种植人员管理制度
- 精益管理培训课件
- 护理高职入学专业介绍
- 亚马逊创业合伙协议书
- 2025年网络与数据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50题)
- 深入了解纺织品面料的特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设备监理师(设备工程质量管理与检验)新版真题及解析
- 防雷施工劳务合同协议
- 钣金车间生产培训
-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