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强化班练习十一.doc_第1页
高三历史强化班练习十一.doc_第2页
高三历史强化班练习十一.doc_第3页
高三历史强化班练习十一.doc_第4页
高三历史强化班练习十一.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强化班练习十一一、 选择题1客家人十分重视族谱的修订和保存,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族谱。族谱内容十分丰富,记载本族世系 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是联结海内外宗亲的桥梁和纽带。下列对客家人重视修订族谱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B古代分封制的遗风C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 D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2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历史工作者从事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仔细观察下列文物,其中对研究奴隶社会历史有着重要作用的是( )A B C D3下列各项中,促进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是 冶铁技术的进步 政府的重视和扶植 中外经济的交流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 B C D4. 18 世纪欧洲的启蒙学者认为:中国朝廷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下列不能体现此思想的是A民贵君轻 B君舟民水 C为政以德 D君权神授5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在浙江所作或出土的古代作品有 兰亭序 甲骨文 哥窑 离骚A. B. C. D.6.下图是中华民国为纪念轮船招商局七十五周年发行的邮票。从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A. 轮船招商局属于官办民用企业 B. 轮船招商局的创办是实践了“实业救国”思想C. 轮船招商局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自强”的代表企业7.山西太原县清代举人刘大鹏( 1857 1943 年)所著的退想斋日记记载: “ 倭夷入寇,我军征剿不力,望风溃退,爵相一意立和。 ”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 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变法过程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贪大求全C.变法不能推动社会进步 D.这是民族危机严重的反映9 20 世纪初清政府面临两难选择:不改必亡,改则助亡!体现“改则助亡”的历史事件是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B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C宣布“铁路国有” D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0 孙中山说: “ 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 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 对这段话中的 “ 忠 ” ,下列理解中最准确的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强调了国家民族意识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11. 20 世纪初期,中国某政府在建立时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实行三权分立 实行内阁责任制 实行“耕者有其田” 鼓励发展工商业A B C D 12近代有人曾感慨到:“ 今者于中华之士,不同朝野,为开发中华抱一志而始终不改者,殆无一人。惟公独居南通之地,仍江北之区,献身于实业之振兴,。 ”这里的“中国近代某人”是指A.孙中山 B.李鸿章 C.张謇 D.荣宗敬二、 材料题13 ( 26 分)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选官制度, 从隋朝大业元年( 605 年)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年)废止,经历1300 年。阅读下列材料,全面了解和评价科举制度。材料一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史中,产生出 700 多名状元,近 11 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 更是不计其数。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是 极少数,许多名臣、名相,以及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 等大都为科举出身。 唐太宗李世民赞叹科举收罗了四海英才, “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 (元朝)高明琵琶记材料二 英国学者郭施拉在开放的中国一书中呼吁:“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人人机会均等。这一原则出类拔萃,完全值得其他国家采纳,至于如何运用,则取决于试行国的国情。” 近代西方人把科举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 孙中山曾十分欣赏英国通过考试选拔文官的制度, 考察研究的结果却是 “ 英国的考试制度, 原来还是从中国学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 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 ”材料三 明朝 宋应星在其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中感慨地写道: “ 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 ” 晚清大思想家龚自珍才华横溢,却因楷书稍差名列下等,龚自珍发出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的感叹:材料四 1898 年春,维新派人士康有为在圆明园面见光绪皇帝时,就曾力陈八股考试的罪过,指出学八股者 “ 不考地球各国之事 ” ,造就出来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庸才,当国难临头的时候毫无用处, “ 故台、辽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 ” 一句话,甲午战败割地 赔款全是八股考试惹的祸! 梁启超在 变法通义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指出: “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 , 在变官制 。 ”( 1)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按示例填写 表格。( 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科举制度。( 8 分)( 3)材料三中, 宋应星和龚自珍充满郁闷的感叹原因是什么?说明什么?( 4 分)( 4)根据材料四,如何解读康 有为认为“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全是八股考试惹的祸 ”?( 4 分)( 5)谈谈以上材料启给人们什么启示?( 4 分)14.( 26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 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材料二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结果是 “ 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 ” ,随后, “ 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 。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五十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 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 :图一 1839 年 图二 1919 年 图三 1937-1945年 图四 1949 年 4 月 21 日 14材料四 从 l840 年到 l949 年, 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鸦片战争的共同认识是什么?( 3 分)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 “ 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 。( 3 分)( 2)指出材料三中图一、二、三、四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指出它们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地位。( 12 分)(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 “ 屡遭挫折 ” ,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分)辛亥革命为了 “ 使国家民主化 ” 做了哪些努力?( 6 分)答案:16BCBDCA 712CCBCDC13.( 26 分)( 1) 世卿世禄制;察举制:考试成绩。( 6 分) ( 2)评价:科举制度为国家选官用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 2 分) 打破了封建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政权管理人才;( 2 分) 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的积极性; ( 2 分) 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 分)( 3)原因: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采用呆滞死板的八股文,内容陈腐和方法僵化。 ( 2 分) 说明:科举时代自然科学备受冷落和人才备受摧残。( 2 分)( 4)康有为认为甲午战败割地赔款是因为庸才误国,庸才误国是因为八股考试。故主张通过废科举、开学校、育人才,实现变官制的目的,通过变法,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4 分)( 5)启示: 把科举考试制度放入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来加以理智地考察,目的是抛弃陈腐僵化的东西, 吸取合理积极的因素。( 2 分) 今天的各类考试,特别是高考,应对其内容和方法不断地革新调整,以确保考试制度能够 选拔真才,并促进社会公平和人才培养。( 2 分)14( 26 分)( 1)共同认识: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或“界碑”。(或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 分) 材料二的“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3 分)( 2)图一是虎门销烟 地位: 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开始。( 3 分) 图二是五四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