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古诗歌阅读欣赏能力.doc_第1页
如何提高古诗歌阅读欣赏能力.doc_第2页
如何提高古诗歌阅读欣赏能力.doc_第3页
如何提高古诗歌阅读欣赏能力.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提高古诗歌阅读欣赏能力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最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它充溢着醉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光辉历史。在这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论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论诗作,名篇纷呈,争奇斗丽。 中学生如果能懂得阅读和欣赏一些历代诗歌名篇,不仅有助于丰富文化生活,吸取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而且有助于创造新文化,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应试能力。 然而,现实是当今中学生喜欢古诗歌、有阅读和欣赏能力的人并不多。如何提高古诗歌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任何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每首诗歌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以及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因此,不妨抓住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经历及其作品的主要风格来鉴赏。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也往往有不同的风格和情调。诗歌里,或流露着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或飞扬着诗人的凌云壮志,或记载着诗人的悲欢离合、传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或渗透了他们对人生的体验、对世界的思考,或体现着缠绵的爱情、真挚的友情、浓郁的乡情。收进中学课本的古诗歌,其作者他们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我们可以通过课文注释、历史课本和其他书籍中了解。 二、把握古代诗歌的常见类型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2)写景咏物诗。这类诗歌类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多,其中写景诗多是借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咏物诗多为托物言志之作,借物表达自己的志趣、胸襟或抱负。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于谦的石灰吟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3)山水田园诗。下笔多描写山林的静谧、田野的悠闲,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4)羁旅思乡诗。抒写羁旅之愁,表达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忧愁伤感,真切动人。如:孟浩然宿建德江 (5)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或事。追慕古人,表缅怀之情,实则是怀古而伤今,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吟咏史实,多为借古讽今,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如杜甫的蜀相、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陆游的书愤等等,都遗响千古。 三、抓住了诗眼,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趋向 诗眼是一首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趋向,抓住了诗歌的主题。诗眼可以在诗歌标题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夜晚一场春雨的喜悦之情;诗眼可以在诗的正文的某句中,宋之问渡汉江中有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怯”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由贬所还归家乡,既渴望了解家中近况,又害怕听到家中近况的矛盾心情。 四、指导学生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蒙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流露出诗人的感情和意绪。诗歌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等。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就是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物象组合而成的,构成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抒发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宁谧、朦胧、悠远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黯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五、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1、从析典型句中了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1)融情于景:在古诗中很常见,因为中国诗人作诗有一个共同的宗旨诗贵在含蓄。诗人的感情往往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表现出来,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表达出无限的凄凉之情,感人至深。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看似写诗人伫立岸边所见之景,实则写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这种手法,叫融情于景。 (2)借古讽今:描写的是古代的人和事,而立意实指当时的社会现象,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讽喻陈后主宠色误国的悲剧将在唐代重演。 (3)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和象征的主要区别在于:托物言志是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主观的志向情趣或节操,其理解的重点在于“志”的把握上,如于谦的石灰吟就是借对石灰的描写赞颂来表达自己保持清白节操;古诗中常用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及兰、菊、荷也常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不畏环境艰难而保持高洁品行的事物。 (4)对比映衬:“枯藤老树昏鸦”,气氛黯淡凄凉,“小桥流水人家”气氛安定祥和,二者形成对比更增添了漂泊游子的思乡之情。 (5)虚实相间:虚实是相对而言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现实为实,梦境为虎,叙述为实,议论为虚。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词的上阕写眼前离别实景,下阕则写离别后设想的种种情景,此为虚写,全词通过虚实结合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依恋之情。“夜阑卧听风吹雨” 写眼前实景,“铁马冰河入梦来” 记梦、写虚,道尽了壮志难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