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第一轮复习要点 2011.8.20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简述 一、学校第一轮复习内容和方法 1学校高三总复习,大致有四个复习阶段,第一阶段(第一轮)复习,从9月初到11月初,主要是熟悉教材,复习的综合程度不高。第二阶段(第二轮)复习,从11月初到下一年的4月初,主要是按专题复习,复习的综合程度和高考相同。第三阶段(第三轮)复习,从第二年的4月初到5月初,主要根据一模考试情况,进行重点模块复习,此阶段练习多于讲课,复习的综合程度与高考相同。第四阶段(第四轮)复习,从5月初到5月底,主要是查漏补缺,分析一模、二模试卷,抓住主要的、共性的问题,进行练习、讲解。 2学校教学内容 其实,不同的学校第一轮复习,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思路。例如,有按教材顺序复习的,也有按五大模块复习的。有的学校设计三轮复习,有的学校设计两轮复习,还有的学校就一轮复习。就大多数学校而言,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有的学校暑假期间)开始的第一轮复习主要是以教材为主,顺序是必修1、必修2、化学与生活、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 3学校第一阶段复习的时间安排 从9月起,直到11月初,大致二个月的时间,4050课时左右。 4第一阶段复习采用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讲为主、讲练结合的方式,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均较少。这是高三学生相对轻松和心理压力较小的阶段,但是往往容易造成学生紧张不起来,感觉高考离自己还很远,时间还很多,以为高三复习就是这样轻松,造成一种错觉,对学生后面的复习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也有的学校从9月开始复习,就直接进入专题复习阶段。 二、高三第一轮复习我们的教学策略 一对一辅导不同于学校课堂教学,学校课堂教学是一种连贯的、按一定教学计划和进度进行的教学活动,而一对一辅导,是间断的教学方式,由于一对一教学更贴近学生,以及高三的特殊性,教学计划常常被打乱,所以一对一的教学是不十分连贯的。鉴于此,一对一的高三复习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进度最好与学校同步,这样可以使学生不至于过多的分散学习精力。因为学生毕竟是以学校课堂学习为主的,而参加学大一对一辅导,也能使学生感到对于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考试的信心和成绩很有帮助。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加强了信任感,对他所学的学科增强了兴趣和学好的信心。 2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最好与学校的教学内容不重复。不重复的意思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知识点(教师讲解新颖,知识落点新颖,学生听讲新颖),要从不同的学生学习状况摘选知识点(要比学校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启发性),要从高考的高度讲解知识点是如何用怎样考的,同时渗透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强化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在解题时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方法与解题技巧,训练学生的阅读、分析、归纳、推理、迁移、发散、记忆等最基本的思维能力。 3讲练结合,最好是围绕着高考题和各地的模拟题来讲,练也是这样。高考题和模拟题要选择典型的、有特点的、有一定难度的、考查知识和能力的试题。 但是要注意: 不要讲了很长时间,就练习了一道题,成了以讲为主。这样做的结果,学生在想什么,怎么想,有什么疑难的想不通的坎(台阶)没有过去,教师就很难发现了。 也不要给学生很多题,学生自己做,最后老师讲一讲答案就完了。最好题目适量,学生做完以后,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给你讲一讲他的分析、推理、归纳的思维过程,他是如何找到解题思路的。教师也把自己的思路将给学生。这样,你可以更好的摸清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所在,然后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学生也可以从你的思路和他自己的思路对比中,领悟思维的方法,找到解题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动手,就是做题和记笔记,记笔记要记自己领悟的要点,不要像在课堂上只记老师的板书;动脑,一是要在听教师讲课时,跟着教学内容思考,二是在做题时要主动、积极的思考;动口,就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向教师随时提出问题,而教师应及时给予回应,另外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讨论。 要展开师生间的讨论和对话,必须由教师创设情境,例如,设计一个趣味的问题,提出一个错误的结论(学生可以分辨清楚或感觉错误的),构思一个假说假想,等等。 对学生要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要挖苦、讽刺、讥笑、看不起学生。不要学生一出现问题,立即就说你如何如何不对,怎样才对。要问他为什么这么想,有什么理由,然后加以引导。这样既尊重了学生,不伤自尊心,又能更好的贯彻教师的教学目标。 4高三第一轮复习设想 第一轮复习,以采用教材和专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好。其好处有:第一,可与学校的复习保持基本同步;第二,教学内容的综合程度与学校教学内容的综合程度大致相同;第三,与学校的复习范围稍有不同,学生会感觉有新意;第四,为期中考试复习做好前期铺垫;第五,为第二阶段的综合复习打好基础;第六,有利于发挥一对一或小班、小组的辅导形式的优势(针对性强,能及时、全面、深入抓住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并解决之;适应性强,根据不同学生、不同阶段、不同需求,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可灵活多变;激励性强,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表彰、称赞,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评价性强,根据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范围、题型、难度的检测手段,可以真实的评价诊断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应试水平;养成性强,在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行纠正,使学生有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部分 第一轮复习要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 一、基本概念部分 1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 必修1P35:氧化还原反应。 应用 必修1P46、P74-88:元素化合物性质。 必修2P39:化学能与电能。P60:甲烷的卤代反应、燃烧反应。 化学与生活P19:维生素C。P49: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化学反应原理P71-88:原电池、化学电源、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有机化学基础P28-69: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燃烧反应、不饱和烃与卤素 单质的加成反应、醇与醛的氧化反应。 考试说明要求 层次: 在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基础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之 间的反应。 高考考题示例 【例题1】2011年海南化学试卷第6题。 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 H2+2OH2e2H2O; NiO(OH)+H2O+eNi(OH)2+OH 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AH2O的还原 BNiO(OH)的还原 CH2的氧化 DNi(OH)2的氧化 试题难度 中等难度()。 解析 首先要清楚这是一个可充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反应,充电时是电解反应。当二次电池充电时,发生失电子电极反应的电极是阳极,发生得电子电极反应的电极是阴极。阳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阴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当电解时其电极反应式与题干给出的电极反应式是相反的,阳极:Ni(OH)2+OHeNiO(OH)+H2O。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D。 答案 D 【例题2】2011年江苏化学试卷第3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作用铝制贮藏贮运浓硫酸 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试题难度 容易题()。 解析 选项A、C、D都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可与铁、铝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钝化层)。C:ClO2是一种在练习题上常见的化合物了,ClO2是依靠其强氧化性而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的。D: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中,要想保护一种金属,就必须牺牲另一种活动性比这种金属还要强的金属,而用铜是不可能起到保护铁的目的的。B:二氧化硅可与氢氟酸反应。B、C、D均不正确。 答案 A 【例题3】2011年福建理综试卷第9题。 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选项化合物ABCDYCO2Fe2O3C2H5OHFeCl3WMgOAl2O3C2H5ONaCuCl2 试题难度 容易题() 解析 此题是元素化合物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结合的试题。从试题考查的内容分析难度不是很大。选项A,镁可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反应为2Mg+CO22MgO+C。选项B,在高温下Al可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Al+Fe2O3Al2O3+Fe。选项C,无水乙醇可与金属钠发生反应,2C2H5OH +2Na2C2H5ONa+H2。上述三个反应都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置换反应规律。选项D,可以发生2FeCl3+CuCuCl2+ 2FeCl2,但不是置换反应。以上四个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例题4】2011年北京理综试卷第25题。在温度t1和t2下,X2(g)和 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化学方程式K (t1 )K(t2)F2+H2 2HF1.810361.91032Cl2+H2 2HCl9.710124.21011Br2+H2 2HBr5.61079.3106I2+H2 2HI4334 已知t2 t1,HX的生成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HX的电子式是 。 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 K的变化体现出X2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 (选填字母)a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b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cHX的还原性逐渐减弱d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试题难度 中等难度()。 解析 温度升高则K减小,根据K的计算公式:c2(HX)/c(H2)c(X2),K减小说明c(HX)减小,而c(H2)和c(X2)增大,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 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得电子能力)FClBrI,则H原子与X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随着元素非金属性的减弱而减弱,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FHClHBrHI。 从图表中可分析出选项a正确,HX的还原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大小顺序HX相反,HFHClHBrHI,而稳定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大小顺序相同,HFHClHBrHI。 答案 (1)发热 (2) (3)HF、HCl、HBr、HI; (4)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个 (5)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6)a、d 【例题5】2011年上海化学第18题。 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A2Na2O2+2H2O4NaOH+O2 B4Fe(OH)2+O2+2H2O4Fe(OH)3 C2F2+2H2O4HF+O2 D2Al+2NaOH+2H2O2NaAlO2+3H2 试题难度 中等难度()。2H2O 2H2+O2电解 解析 水做氧化剂:2Na+2H2O2NaOH+H2。水做还原剂:2F2+2H2O4HF+O2。水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Cl2+H2OHCl+HclO。题干中的化学反应中,水只是反应物,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选项A、B,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选项C,水是还原剂。选项D,水是氧化剂。 答案 C D 【其他例题】2011年尚有:天津理综化学试卷第4题;上海化学试卷第6、8题;全国理综试卷第12题;四川理综试卷第26题;上海理综试卷第13题等试题。 考点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在2011年各省市高考试卷中都有考查。 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与其他考点的结合 元素化合物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判断或比较; 原电池或电解池的电极反应; 常见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性质、强弱,化学反应方程式。 涉及氧化还原的离子共存题; 生产与生活(维生素的强还原性)。 2离子反应 概念 必修1P30:离子反应概念、发生条件,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电离。 应用 化学反应原理P39-8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电化学基础。 考试说明要求 层次: 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表示物质的变化并进行相关计算。 在理解离子反应本质的基础上,能从离子角度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 应。 综合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进行常见物质(包括离子)的检验、分离和提 纯。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高考考题示例 【例题1】 2011年全国理综试卷第11题。 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K、SiO32、Cl、NO3 BH、NH4、Al3、SO42 CNa、S2、OH、SO42 DNa、C6H5O、CH3COO、HCO3 试题难度 中等难度()。 解析 A:会产生H2SiO3沉淀,不能共存。C:会产生HCO3,不能共存。D:会产生C6H5OH,不能共存。只有B可以共存。 答案 B 【例题2】2011年上海化学试卷第21题。 在复盐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Fe2+SO42+Ba2+2OHBaSO4+Fe(OH)2 BNH4+Fe3+ 2SO42+ 2Ba2+ 4OH2BaSO4+ Fe(OH)3+ NH3H2O C2Fe3+ 3SO42+ 3Ba2+6OH3BaSO4+ 2Fe(OH)3 D3NH4+ Fe3+3SO42+ 3Ba2+ 6OH3BaSO4+Fe(OH)3+3NH3H2O 试题难度 中等难度()。 解析 向复盐NH4Fe(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先生成BaSO4和 Fe(OH)3。A:复盐NH4Fe(SO4)2中的铁元素应为+3价,生成的应是Fe(OH)3沉淀。B:当Ba(OH)2溶液过量时,此离子方程式正确。C:当Ba(OH)2溶液少量时,溶液中不生成NH3H2O,离子方程式正确。D:NH4Fe(SO4)2与Ba(OH)2等物质的量时,没有NH3H2O生成。 答案 B C 【例题3】2011年天津理综试卷第4题。 25时,向10mL 0.01mol/L KOH溶液中滴加0.01mol/L苯酚溶液,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7时,c(C6H5O)c(K)c(H)c(OH)BpHc(C6H5O)c(H)c(OH)CVC6H5OH(aq)10mL时,c(K+)c(C6H5O)c(OH)c(H)DVC6H5OH(aq)=20mL时,c(C6H5O)+c(C6H5OH)2c(K) 试题难度 中等难度() 解析 A错误,pH7时c(OH)c(H)。B错误,pHc(K)。C错误,KOH和C6H5OH等物质的量时,因C6H5O水解,等式不成立。D正确。 答案 D 【例题4】2011年北京理综试卷第26题(节选)。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 。 电解所用的盐水需精制。去除有影响的Ca2、Mg2、NH4、 SO42,c(SO42)c(Ca2)。 过程中将NH4转化为N2的离子方程式是 。 BaSO4的溶解度比BaCO3的小,过程中除去的离子有 。 试题难度 (仅此填空)容易题() 答案 2Cl+2H2OH2+Cl2+2OH 2NH4+3Cl2+8OHN2+6Cl+8H2O SO42、Ca2 考点小结 离子反应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五类题型中: 离子共存题(有的试题加入了各种不同的条件,如酸碱性,某些盐,等等)。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包括过量与不过量,氧化还原,沉淀的转化,利用溶解度和溶度积判断沉淀的先后,等等)。 溶液中的守恒式(离子电荷守恒式、物料守恒式、质子守恒式)判断,离子浓度比较。还有像一种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种溶液,可能出气体,可能出沉淀,判断在不同阶段的离子守恒式对与错。 电化学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涉及元素化合物的非选择题(大题)的一些填空(写离子方程式),可能涉及到氧化还原方程式选择谁作氧化剂和还原剂谁作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还有离子方程式。这两类方程式很可能是学生陌生的平时复习没有遇到的方程式。 3弱电解质溶液 概念和应用 必修1P24:物质的分类。 化学与生活P28:促进身心健康;P72:保护生存环境。 化学反应原理P40: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考试说明要求 层次: 了解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 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了解溶液pH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重要作用。 层次: 利用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物质溶解性等信息。 理解溶液的组成并能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进行相关计 算。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理解强电解质和弱 电解质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认识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H)和c(OH)、pH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进 行简单计算。 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 用。 在理解离子反应本质的基础上,能从离子角度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 应。 层次: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高考考题示例 【例题1】2011年江苏化学试卷第14题。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在0.1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B在0.1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c(CO32)c(HCO3)c(OH)c(H)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c(Na+)0.1molL1:c(Na)c(CH3COO)c(CH3COOH)c(H)c(OH) 试题难度 较难题()。解析 本题属于基本概念与理论的考查,落点在水解与电离平衡、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中存在水解与电离两个过程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似乎是考试热点内容,高三复习中要反复加强训练。选项A,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HCO3在溶液中存在水解与电离两个过程,而溶液呈碱性,说明水解过程大于电离过程,c(H2CO3)c(CO32)。选项B,c(OH)c(H)c(HCO3)+2c(H2CO3)中把c(H)移项到等式另一边,即是质子守恒关系式。选项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后,相当于0.05 molL1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混合液,由于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aHCO3的水解程度,因此正确的关系是:c(HCO3)c(CO32)c(OH)c(H)。选项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包括CH3COO水解和CH3COOH电离两个过程。因pH7,根据电荷守恒式可得出c(Na)c(CH3COO)0.1 molL1,c(H)c(OH)1107 molL1。水解是有限的,c(CH3COOH)c(CH3COO)。 答案 B D 【例题2】2011年全国新课标理综试卷第10题。 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c(H)c(HF)c(F)c(H)Ac(H) BKa (HF) C D 试题难度 中等难度()。解析 HF属于弱电解质,在HF稀溶液中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即电离程度增大。但只要温度不变,则Ka不变。溶液的c(H)减小,选项A、B均错。稀释的同时溶液的体积也增大,所以溶液的酸性会降低,即c(H)、c(F)和c(HF)的浓度均降低,考虑到溶液中水还会电离出氢离子,所以稀释到一定程度,即无限稀释时,c(H)就不再发生变化,但c(F)和c(HF)却一直会降低,所以选项C错,而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 D 【例题3】2011年广东理综试卷第11题。 对于0.1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Bc(Na)2c(SO32)+c(HSO3)+c(H2SO3) Cc(Na)+c(H)2c(SO32)+2c(HSO3)+c(OH)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试题难度 中等难度()。解析 选项A错,水解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则溶液的pH升高。选项B错,物料守恒应为:c(Na)2c(SO32)+2c(HSO3)+2c(H2SO3)。选项C错,电荷守恒应为:c(Na)+c(H)2c(SO32)+c(HSO3)+c(OH)。 答案 D 考点小结 关于溶液、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特性、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盐的水解、溶液中各类守恒等知识点,是属于各省市每年高考必考的考点,属于必考的主干知识。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大致分布在以下几种题型中: 电解质溶液或强、弱电解质混合溶液,判断溶液中微粒的各类守恒式正确与否。 温度不变,稀溶液稀释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值变化趋势,pH变化,等等。 离子积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盐的水解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以及应用这些常数判断平衡是否移动,向哪个方向移动,与温度的关系。 pH的简单计算。 4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 概念 化学反应原理P2-14:反应热、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及写法,盖斯 定律。 应用 必修2P32-46:化学反应与热能、化学反应与电能。 化学反应原理P2: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P7:晗变、熵变、燃烧热、中和热。 P11: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考试说明要求 层次: 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能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认识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及其重要应用。 层次: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根据盖斯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高考考题示例 【例题1】2011年海南理综试卷第5题。 已知:2Zn(s)+O2(g)2ZnO(s) H701.0kJmol1 2Hg(l)+O2(g)2HgO(s) H181.6kJmol1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的H为 A519.4kJmol1 B259.7 kJmol1 C259.7 kJmol1 D519.4kJmol1 试题难度 容易题()。 解析 由盖斯定律可知,第1个方程式减去第2个方程式,再除以2,经整理后可得出:Zn(s)+ HgO(s)ZnO(s)+ Hg(l) H259.7kJmol1。 答案 C 【例题2】2011年浙江理综试卷第12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2c(1)KC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kJ/mol,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mol,假设每摩尔冰中有2mol 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打破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 。若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则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向左移动,减小,K变小。C检测得环己烷(1)环己烯(1)和苯(1)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kJ/mol、3747kJ/mol 和3265kJ/mol,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D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 H+489.0 kJ/mol CO(g)+1/2O2(g)CO2(g) H283.0 kJ/molC(石墨)+O2(g)CO2(g) H393.5 kJ/mol则4Fe(s)+3O2(g)2Fe2O3(g) H1641.0kJmol 试题难度 较难题()。 解析 本题为综合题,主要考查物质键能分析应用,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分析。选项A正确,熔化热只相当于0.3 mol氢键。选项B错误,K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选项C正确,环己烯(l)与环己烷(l)相比,形成一个双键,能量降低169kJ/mol,苯(l)与环己烷(l)相比,能量降低691kJ/mol,远大于1693,说明苯环有特殊稳定结构。选项D正确,热方程式()32,H也成立。答案 B 【例题3】2011年北京理综试卷第10题。 25、101kPa 下: 2Na(s)1/2O2(g)Na2O(s) H1414KJ/mol 2Na(s)O2(g)Na2O2(s) H251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D25、101kPa下,Na2O2(s)+2 Na(s)2Na2O(s) H=317kJ/mol 试题难度 容易题()。 解析 Na2O是由Na和O2构成的,二者的个数比是21。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的,二者的个数比也是21,选项A不正确。由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1molNa2O转移2mol电子,而生成1molNa2O2也转移2mol电子,因此选项B不正确。常温下Na与O2反应生成Na2O,在加热时生成Na2O2,所以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不再生成Na2O,所以选项C也不正确。由盖斯定律知2即得到反应: Na2O2(s)+2Na(s)2Na2O(s) H317kJ/mol,选项D正确。答案 D 【例题4】2011年上海理综试卷第6题。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 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 分解水属于吸热反应,故A、C图像不正确。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故D图像不正确。答案 B 考点小结 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是必考的考点。高考考查的题型相对简单。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题型来考查: 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计算出H,然后将热化学方程式写出来。 利用盖斯定律和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求出另一个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 有关结合温度的升降、是否使用催化剂等条件的变化,涉及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图像题。 反应热的计算。 活化能。 二、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 1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内容 必修1P46:金属及其化合物。 化学与生活P44:合金。 P49: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考试说明要求 层次:通过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及其重要应用,了解合金与金属在性能上的主要差 异。 层次: 能应用金属的活动顺序判断反应并解释相关现象。 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常见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 质和应用。 2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内容 必修1P74: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试说明要求 层次: 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层次: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和应用。 3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必修2P88: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化学与生活P19:微量元素。 P54:玻璃、陶瓷和水泥。 P72:保护生存环境。 4高考考题示例 【例题1】2011年北京理综试卷第11题。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试题难度 中等难度()。解析 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通过加热分解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A正确。Na2CO3和NaHCO3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所以bg固体是氯化钠,利用守恒法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B正确。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也会生成水和二氧化,所以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会混有水蒸气,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因此选项C不能测出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Na2CO3和NaHCO3都与Ba(OH)2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O32Ba2BaCO3、HCO3OHBa2H2OBaCO3,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BaCO3,所以可以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D正确。答案 C 【例题2】2011年上海理综试卷第5题。高铁酸钾( K2FeO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和作用是A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B有强还原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C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能消毒杀菌D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能消毒杀菌试题难度 容易题()。解析 高铁酸钾( K2FeO4)中Fe的化合价是+6价,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杂质。此结论从明矾净水迁移而来,明矾溶于水,铝离子水解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细小的泥沙颗粒,达到净水的目的。答案 A 【例题3】2011年山东理综试卷第10题。 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试题难度 容易题()。解析 A正确,依据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可知元素是Li或Si元素,但Li属于金属,因此该元素是Si元素。硅在自然界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B不正确,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常用作半导体材料,而二氧化硅才用作光导纤维。C不正确,硅的最高价氧化物SiO2与酸不反应,但可与氢氟酸反应。D不正确,硅和碳都属于A,但硅位于碳的下一周期,非金属性比碳弱,因此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甲烷弱。答案 A 【例题4】2011年天津理综试卷第7题。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Al高温点燃YXZNO,H2ODA俄EG溶液MNaOH溶液R胶体回答下列问题: 组成单质Y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M中存在的化学键类 型为 ;R的化学式是 。 一定条件下,Z与H2反应生成ZH4,ZH4的电子式为 。 已知A与1molAl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 kJ热量。写出该反应 的热化学方程式: 。 写出A和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 向含4mol D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X粉末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 标系中画出n(X2+)随n(X)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X2+)的最大值。n(X2+)/moln(X)/mol0 试题难度 较难题()。解析 本题属于无机框图题,解题关键是找准题眼。A俗称磁性氧化铁,因此A是Fe3O4,在高温下Fe3O4与单质Al发生铝热反应,生成单质铁和Al2O3,而铁在点燃时与氧气化合即生成Fe3O4,所以X、Y分别是铁和氧气;在水中氧气与NO反应生成硝酸,所以D是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Fe3O4反应,生成Fe(NO3)3、NO和水,因此G是Fe(NO3)3;又因为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且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E只能是SiO2,因此Z单质是硅,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M,所以M是Na2SiO3,Na2SiO3与硝酸反应即生成硅酸胶体,所以R是H2SiO3。Na2SiO3属于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同时Si和O之间还存在极性键;Si与H2在高温下生成硅甲烷即SiH4。向稀硝酸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的方程式为Fe4HNO3Fe(NO3)32H2ONO,当铁粉过量时,铁会继续和Fe(NO3)3反应,生成Fe(NO3)2,方程式为Fe+2Fe(NO3)33Fe(NO3)2。由方程式可知4mol硝酸生成1molFe(NO3)3,1molFe(NO3)3生成1molFe(NO3)2,即n(Fe2+)的最大值是1.5mol。HSiHHH答案(1)第二周期第A族 离子键 共价键 H2SiO3(H4SiO4)(2)(3)8Al(s)3Fe3O4(s)9Fe(s)4Al2O3(s) H8aKJ/moln(X2+)/moln(X)/mol01.5(4)3Fe3O428HNO39Fe314H2ONO(5) 考点小结 元素及其化合物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有体现。大致地说,有如下几种考查范围和出题角度: 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例如氧化性、还原性,在自然界存在形式,用途)。 将元素化合物与周期表、物质结构、电解质溶液等基本理论结合考查,或与化学实验结合考查。 结合化学用语(电子式、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考查。 结合图像、图表的考查。 三、基本理论部分 1周期表的应用 内容与应用 必修2P4-20: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考试说明要求 层次: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通过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 层次: 通过同一短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理解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元素的 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高考考题示例 【例题1】2011年福建理综试卷第7题。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试题难度 容易题()。解析 选项A错,硼、碳属于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非金属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责任心课件教学课件
- 谈友谊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度餐饮行业劳动合同范本(含福利待遇)
- 2025年吊车租赁机械租赁合同租赁物维修保养责任协议
- 2025年家居用品代工厂定制加工合同模板
- 2025电商培训课程合作委托合同范本
- 2025大理石地面铺设与环保型石材选择合同
- 2025电力增容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合同
- 2025年度影视广告视频剪辑制作与策划合同
- 2025版艺术作品约稿合同全文分享
- 2021新高考语文Ⅰ卷现代文阅读Ⅱ小说《石门阵》赏析及试题详细解析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 办公用房登记表
- QC080000有害物质管理评审报告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哈利波特和死亡圣器PPT培训课件
- 以“五位一体”模式提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和成效的实践与探究
- 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1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随堂练习(含答案)
- 拔牙知情同意书
- 国防战备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假期有收获》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