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进度安排汇编.doc_第1页
高中数学进度安排汇编.doc_第2页
高中数学进度安排汇编.doc_第3页
高中数学进度安排汇编.doc_第4页
高中数学进度安排汇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枣庄市高中数学优质教学资源评选方案一、评选教案数量及提交时间要求高一高二年级新授课、复习课、模块检测试题及高三第一轮复习课,根据具体课时安排,一课一案,提供所有课时教案,上报教案的同时必须上报与教案内容相匹配的课件. 时间上,要求比正常教学进度提前2周,即教师个人申报,学校与区(市)推荐超前2周(各周提交的教案(含课件)内容见附件1-5).二、教案提供要求 1.教案要突出重点,注重好用、实用、管用,特别是其他教师需要什么,能借鉴到什么,如目标定位、教师的精讲,教学活动与问题设计,练习题、测试题、作业题的设计.2.高一高二年级新授课与三个年级的复习课两种课型的教案编写要求,见后面的编写体例,其中每一教案后要给出“教后反思”:一是写出本教案的亮点、得意之处;二是还有哪些课上未能较好解决的问题(不足之处),对于教案中的弱项、回避的地方,要有所阐释. “教后反思”不是泛泛而谈,人云亦云,而是编写者本人的感悟与总结.3.教案统一为word文件(后缀.doc),统一用Microsoft Word 2003编辑,纸型设置为A4,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cm, 装订线“0cm”,装订线位置“左”,方向为“纵向”.4.语言:要求表述准确、简练,无歧义.5.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使用要完整、准确,单位一律用符号,不用中文名称,注意单位的格式.注意标点的使用,不要一逗到底,或缺标点. 再者,文中句号用“”.6.数学符号:符号一律用公式编辑器的升级版mathtype 5.2 输入(默认设置即可),教案正文中的中文用“宋体五号”.(1) 以下符号使用正体:特定符号如、 、;、Rt;组合、排列符号;当e、表示常数时;i表示虚数单位时;当字母表示单位时,如m、cm、km;阿拉伯数字.(2) 以下符号使用黑正体:当N、Z、Q、R、C分别表示正整数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复数集时.其他情况下字母用斜体.(3)单个字母表示向量时,手写可用,印刷一定用黑斜体,如a.(4)整体符号不能分开,如;(5)分清入与;几与n;与;u与U的大小写;与Z的大小写;与的大小写;与的大小写;与;与;数0与字母;2与;与的草写;三角形符号与判别式,9与q;6与b;度“”与零“0”;零向量“0”与数“0”.7.数学图形:用几何画板(线型设置为中等)或wps(线的粗细设置为1.25磅)等软件编辑,一律以图片格式粘贴到word 2003文档中,要求教师将图形原文件一并打包在发送的文件中. 要求教案中不用扫描后的图形(图形失真).三、课件提供要求1.提交课件的对象:(1)由20132014学年度市级优秀教案入选的任课教师提供相应课时的课件;(2)各指定学校的老师提交20142015年度的教案时必须同时提供相匹配的课件.2.课件提交要求:(1)提供的课件必须与提交的教案内容相匹配,与教案一同提交,不能从网上下载或对他人的课件简单编辑,杜绝“两张皮”现象;(2)课件一律用Microsoft PowerPoint 2003编辑,若用几何画板,请一律使用“几何画板5.05最强中文版”(提供给各指定学校);(3)提供的PPt课件一律使用“空白的背景”,避免出现编者学校的校徽等信息,文件属性中避免出现编者的信息.四、优质录像课的提供要求1.提交录像课的对象:(1)由20132014学年度市级优秀教案入选的任课教师提供相应课时的课堂实录;(2)由20142015年度的教案入选老师提供对应课时的课堂实录;(3)录像课重点基地学校提交.2.录像课的提交要求:(1)提交的录像课内容与入选教案的编写者的教案、课件的内容基本一致,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2)符合优质录像课评价标准中对摄录技术、教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3)随堂实录,确保真实,力求优质,不得冒名顶替,弄虚作假; (4)符合市电教馆对培训老师提出的文件格式要求.(5)提交方式:实行在线提交.务于正常进度当周录制.然后,于当周的下一周的周二将录像课上传到“枣庄市备授课平台”.教师上传作品的账号密码、技术规范和操作步骤请参阅网站首页的使用说明和帮助文档.五、评选操作方式1.本次征集活动,设六个指令性竞赛单位:枣庄一中,枣庄二中,枣庄三中、枣庄八中、滕州一中、滕州二中.各校应认真规范上报教案的产生过程.要以教师全员参与的“研课标”、“钻教材”活动为抓手,优化组织方式,强化备课管理,通过普遍参与,实现“优中选优”的评选要求.学校要成立相应的评选机构,负责初评.初评完成后,评审组长(主任)签署初评意见,然后以学校为单位组织上报,不接收个别教师上报的零星教案.2. 各周上报的教案及课件内容、提交时间见高中数学周次进度安排表(见附件1-5).请各校按时提交教案、课件、录像课(对入选教案的编者而言),错过规定提交时间的教案及课件,原则上不再给以评审.3.按照规定的教案、课件提交时间(见附件1-5),及时提交. 上报教案、课件的邮箱:,每一教案、课件的文件名均为:单位-年级-课题(教案序号),如文件名:枣三东校-高二文-余弦定理(2),表明该文件是枣三东校高二文科教师提交的教案,课题为余弦定理,序号2表明该教案是整个学期中的第2个教案.各校上传的录像课的文件的命名与教案(课件)相同:单位-年级-课题(录像课序号),其中的录像课序号与相应的教案序号相同.4.各高中学校上报教案、课件时务必填写“枣庄市高中数学 周教案统计表”(见附件7).各高中学校将一周三个年级的所有教案(含课件)分成高一、高二文、高二理、高三文、高三理5个文件夹(这5个文件夹内不再含有文件夹,空文件夹不要上报),各校指定一位负责教师将上述5个文件夹放到一个文件夹中,该文件夹的名称约定为:某某校-某某周,如枣八-第1周.各校每周只提供一个压缩文件(用软件winrar压缩,文件名如枣八-第1周).5.对于教案、课件涉嫌从网上下载的老师,一经发现,取消其一个学期的教案评审资格.6.各指定学校由本校的一位骨干教师完成本校教案、课件的发送工作.要求各学校指定负责人时,务必考虑该人选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奉献精神(过去的两年中,某些大校的负责老师人浮于事,教研员多次指出的问题,在该校中反复出现,看不到整改的迹象,如有的学校的教师连教案的编写体例都不清楚).请各校将指定的数学教师的联系方式(手机号、E-mail)发送到邮箱:. 建议各校加大对负责老师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并督促其及时地将教研员总结、反映的问题及时地、全面地向全体数学老师作一反馈.7.如无特殊情况,从第三周开始,每周三的下午16:00前公示各校的周教案(含课件)的上报、入选情况及每一入选教案、课件的详情.市教研员负责将信息发送各区市教研员、各校指定的教师、大校组长.请各校将各周的上报、入选情况以黑板报等形式向全体教师作一通报.新授课教案编写体例新授课:课题(课题要注明章节序号,以教材为准,如新授课:1.1.1 任意角)一、【教学目标】要具有科学性、层次性、明细化.具体表述有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自主探究点、训练(应用)点、考试点、易错点、易混点、拓展点.二、【引入新课】必要的情境创设或提出问题,要求情境的设计或提出的问题恰当.三、【探究新知】便于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求自然、有序.四、【理解新知】便于学生很好地运用新知,讲解的内容要进行梳理、分析要点,建议分1.;2.等,若仅有一条,直接陈述即可.五、【运用新知】安排若干例题、习题,突出层次性(有变式训练),要求起点低,梯度合理,据学情安排好变式训练的数量与难度.六、【课堂小结】分知识与思想方法两个层面七、【布置作业】分两块内容:必做题、选做题,选做题的题量、难度要适当,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八、【教后反思】 一是写出申报使用教案者的亮点、得意之处;二是指出选择性说明,给出指导建议;三是指出尚未或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弱项.九、【板书设计】给出课堂上要板书的主要内容,注重条理性.说明:1.引入新课、探究新知两个环节必须注明【设计意图】,体现“为什么这样设计”,只有目的明确,才可能真正使提供的教案实用、好用、管用!2. 同一节分多课时完成的,名称上要注明(1)、(2).如选修2-22.2.1综合法与分析法要分两课时完成,则第一课时的名称为:新授课:2.2.1综合法与分析法(1).复习课教案编写体例复习课:课题(课题要注明章节序号,以市编资料为准,如复习课:1.1 集合的关系与运算)一、【教学目标】要具有科学性、层次性、明细化.具体表述有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自主探究点、训练(应用)点、考试点、易错点、易混点、拓展点.二、【知识梳理】要求梳理知识要点,可考虑用表格等形式呈现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三、【范例导航】精选反映教学内容的例题,每一例题分析解题思路、给出解答过程、点评解法要点或要注意的问题,而后给出配套的变式训练(见样案).例题的选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强知识的融合;具体使用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解法小结】对于解题方法、规律、要点的总结,培养学生解题后反思的良好习惯,提高其归纳、概括的能力与水平.五、【布置作业】题型为填空题、解答题,分两块内容:必做题、选做题,选做题的题量、难度要适当,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六、【教后反思】写出申报教案的亮点、得意之处;对于教案,还有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不足之处),其中的弱项、回避的地方,要有所阐释.说明:高三年级复习课的实施原则:准、精、实、透. 准:依据山东卷考试说明,选取紧扣考点的典型题、常做常错的易错题、背景新颖的亮点题;精:例题、习题要做到精选,课堂上教师要精讲,语言要精炼、准确;实:抓好落实,关键是课上的落实;透:课上要讲透,尽可能让学生由一题知一类.附件1:高一(上)教学进度附件2:高一(下)教学进度附件3:高二(上)教学进度附件4:高二(下)教学进度附件5:高三教学进度附件6:优质录像课评价标准附件7:枣庄市高中数学周教案统计表附件8:mathtype5.2附件9:几何画板5.05最强中文版附件1: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进度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及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立足我市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参考山东省2014年与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制定本学期教学进度.一、教学进度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为数学1、数学2,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学段教学内容(人教A版数学1)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教案序号教案课件提交时间1-29月8日-12日(9.8中秋节放假一天,9.1-9.5学校军训)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约1课时(1)9月9日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约1课时(2)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约2课时(3-4)39月15日-19日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5)1.2.1函数的概念约2课时(6-7)1.2.2函数的表示法约2课时(8)49月22日-26日(9)9月11日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约2课时(10-11)1.3.2奇偶性约1课时(12)59月29日-10月3日(10.1-10.5休息)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13-14)9月17日610月6日-11日(10.6-10.7休息,10.11周六上班)2.1.1引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约2课时(15-16)9月24日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约2课时(17-18)710月13日-17日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约3课时(19-21)9月30日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约2课时(22)810月20日-24日(23)10月8日2.3幂函数约1课时(24)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 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25-26)910月27日-31日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约1课时(27)10月15日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约1课时(28)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约2课时(29-30)1011月3日-7日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约2课时(31-32)10月22日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33)数学1模块检测试题(模式同高考题)1套(34)1111月10日-14日数学1模块检测、试题讲解第二学段教学内容(人教A版数学2)教学进度1211月17日-21日1.1.1引言、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约1课时约1课时约2课时(1)11月5日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2)1.2.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约1课时(3)1.2.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2.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约1课时(4)1311月24日-28日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约1课时(5)11月12日1.3.2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约1课时(6)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7-8)1412月1日-5日2.1.1平面约1课时(9)11月19日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约1课时(10)2.1.3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约1课时(11)2.1.4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约1课时(12)1512月8日-12日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约1课时(13)11月26日2.2.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约1课时(14)2.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约1课时(15)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约1课时(16)1612月15日-19日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约1课时(17)12月3日2.3.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约2课时(18-19)2.3.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第2章 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20)1712月22日-26日(21)12月10日3.1.1倾斜角与斜率约1课时(22)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约1课时(23)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约1课时(24)1812月29日- 2015年1月2日(2015.1.1元旦放假)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约1课时(25)12月17日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约1课时(26)3.3.1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约1课时(27)3.3.2两点间的距离约1课时(28)191月5日-9日3.3.3点到直线的距离约1课时(29)12月24日3.3.4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30)4.1.1圆的标准方程约1课时(31)201月12日-16日4.1.2圆的一般方程约1课时(32)12月30日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约2课时(33-34)4.2.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约1课时(35)211月19日-23日4.2.3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约1课时(36)1月7日第四章 圆与方程 小结与复习 约1课时(37)数学2 模块检测试题(模式同高考题)一套(38)22-231月26 -2月6日期末复习寒假时间:2.14- 3.7(正月十七),2.19春节3.8(正月十八)报到,3.9上课242月9日-13日考试时间二、几点说明:(1)本学期教学时间为24周,第一学段教学内容完成后,留出了一周模块考试时间.(2)高一新生的数学学习处于从初中阶段的被动学习向高中阶段的自主学习为主过渡的时期,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要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让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学会学习.关注学生的发展,就要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要整体把握教材,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课堂教学要“到位不越位”,切不可“一步到位”,将新授课上成复习课,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习题的演练,而将基础知识草草带过.(3)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要整体把握教材,把精力放在重点内容、关键知识上,不纠缠细枝末节,合理安排教学时间.(4)建议各校给每位教师同时配备人教社的A版、B版教材.在教学中,关注A版、B版教材的相同内容,两个版本的教材互为补充.(5)有些大节的内容分多课时完成的,如2.2等差数列分两课时完成,则第一课时的课题为:2.2等差数列(1),第二课时的课题为:2.2等差数列(2).(6)此次教案评选方案的制定,吸取了部分重点学校骨干教师的意见、建议,与去年相比,某些教学内容的课时做了调整,在此提醒入选2013-2014学年度高中数学教案的编写教师们,一切参照此次的方案,制作课件、编写教案时做出调整.(7)由于个人水平、经验所限,教案评选方案的设计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请各位教师及时地给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以word文件发到邮箱),我们将洗耳恭听,以便在下次修订时有所改进.附件2:枣庄市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进度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及山东省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实施意见(试行),立足我市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参考山东省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制定本教学进度.第一学段(人教A版数学4)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教案序号教案课件提交时间13月9日-13日1.1.1任意角约1课时(1)3月10日1.1.2弧度制约1课时(2)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约2课时(3-4)2 3月16日-20日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约1课时(5)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约2课时(6-7)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约1课时(8)33月23日-27日1.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约2课时(9-10)3月11日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约1课时(11)1.5函数的图象约2课时(12)43月30日-4月3日4.5周日清明节(13)3月18日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约2课时(14)(15)第四章 三角函数 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16)54月6日-10日2.1.1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约2课时(17-18)3月25日2.1.2向量的几何表示2.1.3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约1课时(19)2.2.2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约1课时(20)64月13日-17日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约1课时(21)4月1日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约1课时(22)2.3.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约1课时(23)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约1课时(24)2.3.4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约1课时 (25)74月20日-24日2.4.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约1课时(26)4月8日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约1课时(27)2.5.1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约1课时(28)2.5.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约1课时(29)84月27日-5月1日(5.1周五 劳动节放假一天)第二章 平面向量 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30)4月15日3.1.1引言、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约1课时(31)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约2课时(32-33)95月4日-8日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约1课时(34)4月22日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约2课时(35-36)第三章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37)105月11日-15日数学4模块检测题(模式同高考题)一套(38)4月29日数学4模块检测、试题讲解第二学段(人教A版数学3)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教案序号教案课件提交时间115月18日-22日1.1.1算法的概念约1课时(1)5月6日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含赋值语句)约3课时(2-4)125月25日-29日引言、2.1.1简单随机抽样约2课时(5-6)5月13日2.1.2系统抽样约1课时(7)2.1.3分层抽样约1课时(8)136月1日-5日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约2课时(9-10)5月20日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约2课时(11-12) 146月8日-12日高考、中考时间156月15日-19日2.3.1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约1课时(13)6月3日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约2课时(14-15)第二章 统计 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16)166月22日-26日3.1.1随机事件的概率约1课时(17)6月10日3.1.2概率的意义约1课时(18)3.1.3概率的基本性质约1课时(19)3.2.1古典概型约2课时(20)176月29日-7月3日(21)6月17日3.2.2(整数值)随机数的产生约1课时(22)3.3.1几何概型约1课时(23)3.3.2均匀随机数的产生约1课时(24)187月6日-10日第三章 概率 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25)6月24日数学3模块检测:模式同高考题,提供答案、评分标准一套(26)期末考试7.11高中暑假开始附件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数学教学进度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及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立足我市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参考山东省2014年与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制定本学期教学进度.第一学段教学内容(人教A版数学5)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教案序号教案课件提交时间19月1日-5日1.1.1正弦定理约1课时(1)9月9日1.1.2余弦定理约2课时(2-3)1.2应用举例约4课时(4)29月8日-12日(9.8中秋节放假)(5-7)第一章 解三角形 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8)39月15日-19日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约1课时(9)9月10日2.2等差数列约2课时(10-11)49月22日-26日2.3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约2课时(12-13)2.4等比数列约2课时(14-15)59月29日-10月3日(10.1-10.5休息)2.5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约2课时(16-17)9月17日610月6日-11日(10.6-10.7休息,10.11周六上班) 第二章 数列 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18-19)9月24日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约1课时(20)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约3课时(21)710月13日-17日(22-23)9月30日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约2课时(24-25)810月20日-24日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约3课时(26-28)10月8日3.4基本不等式约2课时(29)910月27日-31日(30)10月15日第三章 不等式 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31-32)1011月3日-7日数学5模块检测(模式同高考题,提供答案、评分标准)一套(33)10月22日数学5模块检测、试题讲解说明:(1)由于数学5为必修内容,高二文理科只提交一个教案.有些大节的内容分多课时完成的,如2.2等差数列分两课时完成,则第一课时的课题为:2.2等差数列(1),第二课时的课题为:2.2等差数列(2).(2)此次教案评选方案的制定,吸取了部分重点学校骨干教师的意见、建议,与去年相比,某些教学内容的课时做了调整,在此提醒入选2013-2014学年度高中数学教案的编写老师们,一切参照此次的方案,制作课件、编写教案时做出调整.(3)由于个人水平、经验所限,教案评选方案的设计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请各位老师及时地给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将修改意见以word文件格式发到邮箱),我们将洗耳恭听,以便在下次修订时有所改进.第二学段教学内容(1)人教A版数学选修1-1(文科)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教案序号教案课件提交时间1111月10日-14日1.1.1命题约2课时(1-2)10月29日1.1.2四种命题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约1课时(3)1.2.2充要条件约1课时(4)1211月17日-21日1.3.1且(and)约1课时约1课时约2课时(5-6)11月5日1.3.2或(or)1.3.3非(not)1.4.1全称量词约2课时(7-8)1.4.2存在量词1.4.3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1311月24日-28日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约2课时(9-10)11月12日2.1.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约2课时(11-12)1412月1日-5日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约1课时(13)11月19日2.2.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约2课时(14-15)2.3.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约1课时(16)1512月8日-12日2.3.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约2课时(17-18)11月26日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19-20)1612月15日-19日3.1.1变化率问题约1课时(21)12月3日3.1.2导数的概念约1课时(22)3.1.3导数的几何意义约1课时(23)3.2.1几个常用函数的导数约1课时(24)1712月22日-26日3.2.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约1课时(25)12月10日3.3.1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约1课时(26)3.3.2函数的极值与导数约1课时(27)3.3.3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约1课时(28)1812月29日- 2015年1月2日(2015.1.1元旦放假)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约3课时(29-31)12月17日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32)201月12日-16日(33)12月24日选修1-1模块检测试题(模式同高考题,提供答案、评分标准)一套(34)21-231月19日-2月6日期终复习242月9日-13日期末考试时间寒假时间:2.14- 3.7(正月十七),2.19春节3.8(正月十八)报到,3.9上课注:选修1-1与选修2-1的第一章的教学内容相同,同一教学内容的教案,文理科只提交一个.(2)人教A版数学选修2-1(理科)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教案序号教案课件提交时间1111月10日-14日1.1.1命题约2课时(1-2)10月29日1.1.2四种命题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约1课时(3)1.2.2充要条件约1课时(4)1211月17日-21日1.3.1且(and)约1课时约1课时约2课时(5-6)11月5日1.3.2或(or)1.3.3非(not)1.4.1全称量词约2课时(7-8)1.4.2存在量词1.4.3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1311月24日-28日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9)11月12日2.1.1曲线与方程约1课时(10)2.1.2求曲线的方程约1课时(11)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约2课时(12)1412月1日-5日(13)11月19日2.2.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约2课时(14-15)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约1课时(16)1512月8日-12日2.3.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约2课时(17-18)11月26日2.4.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约1课时(19)2.4.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约2课时(20)1612月15日-19日(21)12月3日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22-23)数学2 4.3.1 空间直角坐标系约1课时(24)1712月22日-26日数学2 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约1课时(25)12月10日3.1.1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约1课时(26)3.1.2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约1课时(27)3.1.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约1课时(28)1812月29日- 2015年1月2日(2015.1.1元旦放假)3.1.4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约1课时(29)12月17日3.1.5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约1课时(30)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约4课时(31-32)201月12日-16日(33-34)12月24日第三章 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35-36)211月19日-23日选修2-1模块检测试题(模式同高考题,提供答案、评分标准)一套(37)12月31日选修4-5 不等式选讲一不等式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约1课时(+1)2.基本不等式约1课时(+2)3.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约1课时(+3)二 绝对值不等式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约1课时(+4)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约1课时(+5)22-231月26日-2月6日期末复习242月9日-13日期末考试考试范围含第21周的新增内容寒假时间:2.14- 3.7(正月十七),2.19春节, 3.8(正月十八)报到,3.9上课注:(1)选修2-1与选修1-1的第一章的教学内容相同,同一教学内容的教案,文理科只提交一个;(2)考虑到本学期的教学时间较为充裕,同时兼顾到山东省考试说明中理科数学的考查内容,在第21周增加了选修4-5 不等式选讲中的5节内容,要求提交相应的教案及课件.附件4:枣庄市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教学进度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及山东省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实施意见(试行),立足我市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参考山东省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制定本教学进度.第一学段教学内容(1)人教A版选修2-2(理科)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教案序号教案课件提交时间13月9日-13日1.1.1变化率问题约1课时(1)3月10日1.1.2导数的概念约1课时(2)1.1.3导数的几何意义约1课时(3)1.2.1几个常用函数的导数约1课时(4)2 3月16日-20日1.2.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约2课时(5-6)1.3.1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约2课时(7-8)33月23日-27日1.3.2函数的极值与导数约1课时(9)3月11日1.3.3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约1课时(10)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约2课时(11-12)43月30日-4月3日4.5周日清明节1.5.1曲边梯形的面积约1课时(13)3月18日1.5.2汽车行驶的路程约1课时(14)1.5.3定积分的概念约1课时(15)1.6微积分基本定理约2课时(16)54月6日-10日(17)3月25日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约2课时(18-19)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20)64月13日-17日(21)4月1日2.1.1合情推理约2课时(22-23)2.1.2演绎推理约1课时(24)74月20日-24日2.2.1综合法和分析法约2课时(25-26)4月8日2.2.2反证法约1课时(27)2.3数学归纳法约2课时(28-29)84月27日-5月1日(5.1周五 劳动节放假一天)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30)4月15日3.1.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约1课时(31)3.1.2复数的几何意义约1课时(32)3.2.1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约1课时(33)3.2.2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约1课时(34)95月4日-8日选修2-2模块检测题:模式同高考题,提供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套(35)4月22日选修2-2模块检测、试题讲解105月11日-15日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约3课时(1-3)4月29日1.2.1排列约2课时(4-5) (2)人教A版选修1-2(文科)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教案序号教案课件提交时间13月9日-13日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约3课时(1-3)3月10日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约2课时(4-5)2 3月16日-20日第一章 统计案例 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6)2.1.1合情推理约3课时(7-9)2.1.2演绎推理约1课时(10)33月23日-27日2.2.1综合法与分析法约2课时(11-12)3月11日2.2.2反证法约1课时(13)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14)43月30日-4月3日4.5周日清明节3.1.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约1课时(15)3月18日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约1课时(16)3.2.1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约1课时(17)3.2.2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约1课时(18)54月6日-10日4.1流程图约2课时(19-20)3月25日4.2结构图约1课时(21)选修1-2模块检测:选择、填空、解答的题量分别为6、4、4,提供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套(22)6-174月13日-7月3日建议:复习数学1、1-1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高三资料前三章的内容),这一阶段的复习课不要求提供教案.要求起点适当、脚踏实地、务求实效,努力提高文科生的数学素质187月6日-7月10日期末考试7.11高中暑假开始2.第二学段(人教A版选修2-3)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教案序号教案课件提交时间115月18日-22日1.2.2组合约3课时(6-8)5月6日1.3.1二项式定理约1课时(9)注:1.2.2 组合的第3课时安排排列、组合的较简单综合应用问题125月25日-29日1.3.2“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约2课时(10-11) 5月13日第一章 计数原理 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12)2.1.1离散型随机变量约1课时(13)2.1.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约2课时(14)136月1日-5日(15)5月20日2.2.1条件概率约2课时(16-17)2.2.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约1课时(18)2.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约1课时(19)146月8日-12日高考、中考时间156月15日-19日2.3.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约2课时(20-21)6月3日2.3.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约1课时(22)2.4正态分布约1课时(23)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24)166月22日-26日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约3课时(25-27)6月10日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约2课时(28-29)176月29日-7月3日选修2-3模块检测:模式同高考题,提供答案、评分标准一套(30)6月17日期末复习时间187月6日-10日期末考试时间7.11高中暑假开始附件5: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数学教学进度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及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立足我市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参考山东省2014年与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制定本学期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教案序号教案课件提交时间19月1日-5日1.1集合的关系与运算约1课时(1)9月9日1.2 命题、充要条件约1课时(2)1.3逻辑联结词、量词约1课时(3)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复习课1课时(4)2.1函数的概念及表示约1课时(5)29月8日-12日(9.8中秋节放假)2.2函数的单调性约1课时(6)2.3函数的奇偶性约1课时(7)2.4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约1课时(8)2.5指数与指数函数约1课时(9)2.6对数与对数函数约1课时(10)39月15日-19日2.7幂函数2.8函数的图象约2课时(11)9月10日(12)2.9函数与方程约1课时(13)2.10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约1课时(14)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复习课1课时(15)49月22日-26日3.1导数的概念与运算(区分文理)约1课时(16)3.2导数的应用(1)-单调性、极值、最值(区分文理)约1课时(17)3.3 导数的应用(2)-零点、恒成立、存在性的较简单问题(区分文理)约1课时(18)3.3导数的应用(3)-实际应用题(区分文理)约1课时(19) 3.4微积分基本定理和定积分(理科)约1课时(20)59月29日-10月3日(10.1-10.5休息)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复习课(区分文理)1课时(21)9月17日4.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约1课时(22)610月6日-11日(10.6-10.7休息,10.11周六上班) 4.2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与诱导公式约1课时(23)9月24日4.3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约1课时(24)4.4二倍角公式约1课时(25)4.5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侧重性质 约1课时(26)710月13日-17日4.6三角函数的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