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次生林的经营与管理.doc_第1页
天然次生林的经营与管理.doc_第2页
天然次生林的经营与管理.doc_第3页
天然次生林的经营与管理.doc_第4页
天然次生林的经营与管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然次生林的经营与管理 摘 要: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一直致力于天然次生林经营和管理的研讨,特别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为保护森林资源,合理经营和管理天然次生林,实践创造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经营技术和管理方法,为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分布;林分状况;经营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识码:A 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地处我国秦岭山脉西段,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辖小陇山林区全部和西秦岭、关山林区的部分。地理坐标E1042210643,N33303449,海拔7003330m,年均气温712,年均降水量460800mm,无霜期140218d。野生植物兼有南北植物区系的特点,有224科,945属,近2700种,其中木本植物800余种。因地跨长江、黄河2大流域,形成兼有我国南北方特点的典型天然次生林区,也是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实施区。 根据近期完成的国家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显示,全局总经营面积82.8万hm2,林地面积62.9万hm2,森林覆盖率为63.6%。林地中有林地面积52.7万hm2,其中天然林面积为41.5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78.9%;全局有林地总蓄积量为3444.9万m3,其中天然林蓄积量为3044.2万m3,占有林地蓄积量的88.4%。因天然林在全局森林中的比重和重要性,所以经营和管理好天然林资源就成为主要经营目的,特别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为保护森林资源,合理经营和管理天然次生林,发挥其生态效益和兼顾经济效益的功能,通过分区管理,合理利用,实践创造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经营技术和管理方法,为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1 天然次生林的分布及林分特点 因受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天然次生林一般垂直分布于山脊及坡面中上部,水平分布于各沟系的中后部。坡下部和沟系中前部多为天然灌木林、人工林或人天混交林分。林内光照增强,温差加大,蒸发加速,多年积累的死地被物迅速分解,地表径流增加,灌木和草本覆盖度增加,枯枝落叶层增加,森林火险等级随之提高。 乔木树种多形成数萌芽力强,耐樵采,具有结实量多、传播力强、发芽迅速和有抗逆性等特点树种群落,多数树种生长缓慢或成熟早,寿命短,材质差,如人为干扰严重,还会发生逆向演替而退化为灌丛、稀树草地,甚至荒地。次生林的病害,主要是干材心腐病,病腐率随林龄增长,喜光性强的阔叶树害虫在种类和数量上占优势,多为害嫩枝、芽和叶。 2 天然次生林经营和管理的方针 建立健全科学的林业管理体系,认真贯彻“严格保护、科学培育、持续利用、全面发展的森林经营方针。以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其他国家林业工程或项目为载体,以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为主线,重点保护,科学培育天然次生林。完善森林经营和管理的各项技术措施,严格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组织经营活动,在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的大前提下,大力培育高质量的森林,逐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天然次生林经营和管理原则 在坚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责、权、利统一,坚持与分区施策、分类管理和政策紧密衔接,科学结合的原则:坚持森林3大效益统一兼顾,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分类经营的原则;坚持相对集中,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坚持科学经营,科学谋划、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科研与生产,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4 天然次生林经营与管理措施类型 4.1 封禁养护型措施类型 适用于坡度45以上的险坡、岩石裸露的石质山地等破坏后难以恢复的林地;江河中上游2岸的集水区等生态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较高的林地。 措施为建造生物或机械围栏,宣传标牌,长期进行封禁,禁止人为活动,使植被修养生息,发挥生态效益。 4.2 封山育林措施类型 适用于立地条件较差,生态相对脆弱,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地、灌木林地或低郁闭度的林地,充分发挥林地和植被自然恢复的潜力,辅以人为干扰措施,促使恢复森林或增大灌、草植被盖度。 方式为全封、半封、轮封,年限为510a为宜。措施为补植、补播、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4.3 森林抚育措施类型 适用于立地条件较好,森林密度大,郁闭度高;卫生条件差,林分结构不合理的林地。以不破坏原生植物群落结构为前提,通过抚育,提高林木生长势,促进森林生长发育,诱导形成复层群落结构,调整和优化林分的树种结构、年龄结构、调整密度,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防护能力。主要有修枝抚育、透光抚育、卫生抚育等措施。 4.4 低质低效林改造措施类型 适用于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势平缓等立地条件较好的低质低效林,通过树种更替,培育优质高效林,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主要有效应带改造、效应岛改造、综合改造等措施。 4.5 人工造林措施类型 适用于人为或自然灾害造成的天然次生林区宜林地,坚持因地制宜、适树适地的原则,选择优良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恢复森林植被。主要有荒山造林,见缝插绿造林或林苗一体化经营措施。 4.6 更新采伐措施类型 主要针对天然次生林区成、过熟林分内生长减缓、病害、枯死等林木,通过更新采伐,创造天然更新环境,提高森林防护功能。主要有单株择伐和渐伐等措施。 作者简介:田宝(1978-),男,甘肃天水人,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