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放缓坡度,顺利入门南京职业技术学院 李文 三年级是孩子习作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如果没有打下写作的基础,学生迈不好步,就会影响高年级乃至中学的学习。为了让学生能顺利步入写作的大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 “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教学策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这一策略呢?很多教师各有妙招,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琐谈几点“新思维”。还真“随便”不得!为了培养孩子精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习作的习惯,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我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对于这一阶段写日记,也许有些老师有不同的声音:那就是孩子刚学习写作,你就要学生天天写,学生的生活就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哪有那么多的东西写?其实,任何习惯的养成,总要经过一个“强制”甚至“痛苦”的阶段。叶圣陶早就说过:“习惯不是一会儿就有的,也得逐渐养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要用一些强制功夫,自己随时警觉,直到习惯成自然,不待强制与警觉,也能行所无事的做去,这就是终生受用的习惯了。” 写作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很多作家在这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比如果戈理,他就每天坚持写作。如果哪一天没有东西写,怎么办?他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没关系,拿起笔来,写今天不知为什么我没写,把这句话一遍一遍地写下去,等你写得厌烦了,你就要写作了。”正是有了这种“逼”着自己写作的习惯,才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不竭的源头活水。我们培养学生的习作习惯,就是要坚持不懈,如果一味顺从学生,那只能培养习作的懒汉。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当然,作为习作起步,要求应该低一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而且,为了减少对学生的束缚,我让他们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随便写,自由写。这不仅符合我国古代写“放胆文”的训练要求,而且,课程标准中不是也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吗?哪知道,这一“自由”,居然出问题了:第一周,连续好几天,有十个左右的孩子竟然什么也没有写,每一次交上来的就是一本仅仅写下日期、天气情况的本子。对于这些“懒汉”,我当然不能放过,于是,一一喊来谈话,主题只有一个:“为什么没有写日记?”然后苦口婆心地强调:“日记,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下来,随便写什么,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你们怎么不做呢?明天一定要写,知道吗?”这些小家伙个个唯唯诺诺,保证明天一定写。可是,明天的本子交上来,还是“涛声依旧”空白一片。这让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了。问问以前的班主任,他们都说这些孩子并不是那种偷懒不做作业的主儿,那为什么不写日记呢?我的要求也不高呀?怎么就这么难动笔呢?于是,继续喊来谈心,主题还是那句话:“为什么不写日记?”这一次,我改变策略,让他们谈,这一谈,还真有了新发现,十多个孩子说出了不写日记的秘密:老师,你让我们随便写,我真不知道写什么好,所以就没有写。孩子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是呀,有时候,随便还真是让人不知道方向呢?记得这样的一个笑话,一位顾客向微软公司的工程师们咨询:请问,你们的说明书中,有一个“任意键”,我怎么在键盘上找不到呢?请告诉我究竟是哪一个键。这一问,把微软的工程师们弄得哭笑不得。其实,我相信这绝不是笑话,确实有很多电脑新手让“任意键”的“任意”难住了。同样,关于写作素材的问题,“随便”有时还真是让学生摸不着门道。我们成人总以为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素材如此丰富,总是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但是,就是我们成人,又有多少“发现美的眼睛”呢?海伦凯勒说:“有视觉的人,他们的眼睛不久便习惯了周围事物的常规,他们实际上仅仅注意令人惊奇的和壮观的事物。然而,即使他们观看最壮丽的奇观,眼睛都是懒洋洋的。法庭记录每天都透露出目击者看得多么不准确。某一事件会被几个见证人以几种不同的方式看见。有的人比别人看得更多,但没有几个人看见他们视线以内的一切事物。”因此,海伦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会看见多少东西呀!”的感慨。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小孩子呢?看来,随便让学生写,还真是不好写,难怪有的孩子“下不来笔”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自由表达”,就习作起步来讲,我想更主要的是从矫正过去过于强调写作技法、写作术语满天飞偏颇的角度来讲的。有这样一个案例:习作的内容是一张照片。老师先让学生拿出自己带的照片,说说上面都有谁,在哪儿拍的,当时的心情怎样?因为是自己的生活,孩子们说起来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说好了,接下来就是写作了。照例老师要指导一番:这是一件记事作文,要有“六要素”:先写清楚拍照片的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写清楚拍照片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下孩子们犯难了:什么时间拍的呢?拍着脑袋想了半天,也弄不明白。地点呢?有的小孩说得清楚,更多的就不知道的。人物自然没问题。可是“起因、经过”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要拍这张照片呢?怎么拍的?谁知道,看来还要问问家长,可是老师当堂就要写,怎么办?事情的结果也知道,就是有了这张照片。这样一折腾,孩子们原有的“思绪飞扬”不见了,剩下的只有“咬断铅笔,愁眉苦脸”了。你看,教师的这种指导,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带着铁镣舞蹈,怎能有优美的舞姿呢?因此,作为起步习作而言,自由、随意更多是指写作思路方法,在题材上,由于学生还不具备完善的观察、思考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指路,让他明确行走的方向。至于走的方式,可以是步行、可以是乘坐摩托,可以是驾驶汽车,坐火车也行,甚至可以是坐飞机,“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通往罗马就行了,路走顺了,作文能力也就顺利入门了。还真应该感谢这些不写日记的孩子,是他们,让我能够从孩子的视角,来体验他们的习作感受,能走进他们的世界,冷暖自知,豁然开朗。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有明确前进的方向,减缓写作的坡度,我给孩子们制定了习作题材表,每天一个,这下,方向明了,孩子们有东西写了,他们快乐上路了。下面是10月份素材表:日期内容日期内容日期内容10.1国庆节活动计划10.12 我最喜欢的动画片10.23最近读什么书?对书中什么人或事感兴趣,为什么?10.2一件新鲜事10.13 梦(有趣的、荒诞的、恐怖的)10.24 最喜欢的一张照片10.3一次家务劳动10.14 我的房间(注意按照一定顺序写)10.25今天我当值日生(怎么值日的,感觉怎样?)10.4 逛超市(描写超市商品、自己购物经过)10.15 一堂有趣的课10.26 假如你遇到了外星人,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10.5 参观镇文化广场10.16 我最喜欢的老师(为什么喜欢?有什么特点等)10.27放学路上(或者是上学路上,写写路上的见闻、行人车辆等)10.6 花生(形状、味道、锄花生、摘花生的劳动等)10.17 我最喜欢的游戏(重点写怎么玩)10.28 委屈(谁给了委屈受了,你怎么办的)10.7 国庆节最快乐的一件事10.18秋天的树叶(颜色、形状等)10.29 我们家的猫(或狗、猪、鸡、鸭等,写清外形、动作等)10.8升旗仪式(过程、同学的神态等)10.19 秋天的田野(稻子、棉花、小草、高粱等)10.30 运动会(选一种比赛,写比赛过程、运动员和同学的表情神态等)10.9 写一种表情(喜怒哀乐时的原因、表情等)10.20 秋天的水果(颜色、形状、味道、感觉等)10.31 月末小结(学习情况、遵守纪律情况等)10.10 生病以后(回忆生病经历,父母如何照顾你的,自己的感受,教训等10.21 秋风(与其它三季不同的特点、感觉等)10.11 我最喜欢的玩具(形状、功能、颜色、玩法等)10.22秋夜(月亮、星星、银河、月影等)素材的确定,主要遵循这样的原则:一是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取材,让学生有东西写,有话要说。如果脱离学生生活,再好的题材,学生也感到茫然。二是要有儿童视角。题材的选择,一定要注意从儿童视角入手,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时候,成人认为有趣的事物,孩子们也许不屑一顾。“儿童世界则是一个特殊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天地。作为教师,“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三是适当指导方法。这就好比指路,要讲清楚要走几条路,拐几个弯一样,让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比较容易。不过这种指导宜粗不宜细(大的方向即可),宜后不宜先(在学生习作后,指导修改效果更好),指导过细,那是好心办坏事,等于让学生听写教师的下水文,鹦鹉会学舌,毕竟不会自己表达。从“流水账”写起又何妨?第一周日记,除了没有写的学生之外,更多的学生则是根据我“记录生活、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日记思想,交上了这样的作业:例一:9月2日 星期日 晴今天开学了,早晨我起床后,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爸爸送我到学校。到校后,我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教室。由于分班了,所以很多新同学我不认识。上午第一堂课老师来收学费。第二堂课老师把(帮)我们排位zh,然后让十几个同学去领书。第三堂课发书,发了很多新书呢。中午在食堂吃饭,吃的(得)真饱。下午第一堂课是语文,是冒老师教的。我喜欢冒老师。第二堂课是数学,第三堂课是英语。放学了,我们排队回家。接下来的几天,很多同学还是写的类似的日记,只不过根据日课表的科目,略作调整而已。这样的日记,就是很多老师深恶痛绝的“流水账”!(曾经在网络上看过这样的文章,题为怎样消灭流水账,可见老师对流水账的厌恶程度)据我的见闻,对于这样的日记,很多老师通常的评语就是“不要写流水账,要说具体。”然后“发回原籍”重写!殊不知,这当头一棒,喝断了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了习作入门的门槛,长此以往,学生只能望习作而“兴叹”:习作难,难于上青天。对于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流水账,其实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究竟怎样认识流水账的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以这一标准来看,这篇习作起码达到了“明确、文从字顺”的要求,作为学生的第一篇习作,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准,应该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大家之所以反对流水账,我想主要是受到课程标准中“具体”这一要求的左右,要知道,这是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写作的总要求,倘若学生第一篇习作就能达到“具体”的要求,那还需要今后8年的训练吗?因此,对于习作起步阶段的流水账,我们不仅不应该批评,反而应该加以鼓励,甚至可以大大地表扬。其实,写流水账还真不容易。阿城在他的小说孩子王中,这样评价“流水账”:“你们自己写,就写一件事,随便写什么,字不在多,但一定要把这件事情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写出来比如,写上学,那你就写:早上几点起来,干些什么,怎么走到学校,路上见到些什么”(学生有人叫起来:“以前老师说是流水账!”)“流水账就是流水账,能把流水账写清楚就不错了。别看你们上了九年,你们试试瞧。好,咱们现在就做起来。大家拿出笔来,写一篇流水账。”那么,写流水账难在何处呢?我们不妨从流水账的特点来看。我以为,流水账应该有以下特点:首先,“流”就是“流畅”,也就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文从字顺”,作为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习作教学的难点之一。其次,“水”就是“水到渠成”,这就要求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除了准确到每一堂课,有时候甚至要具体到某个时点在做什么,这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一要求也是不容易达到的。最后,“账”就是要“清楚”,最好能“具体”,要不然就是糊涂账。这对于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流水账不仅难写,而且也是文学创作的方法之一,比如很多救灾抢险的新闻乃至大家的日记,都常用到流水账,我们不妨欣赏两个片段:例二:1945年4月7日早晨起来,吃过早点,进城去,想买一个面包。走了几家面包店,都没有。后来终于在拥挤之余在一家买到了。天空里盘旋着英美的侦察机。吃过午饭,又来了警报,就出去向那Pilzkeller(培植蘑菇的山洞)跑一直等到5点多,觉得不会再有什么事情了,才慢慢回家。刚坐下不久,就听到飞机声,赶快向楼下跑,终于跑到那Pilzkeller。仍然是一批批炸弹向城里丢。我们所怕的Grossangriff(大攻击)终于来了。好久以后,外面静下来。我们出来,看到西城车站一带大火,浓烟直升入天空。8点前回到家来。吃过晚饭,在黑暗里坐了半天,心里极度不安,像热锅上的蚂蚁,终于还是带了东西,上山到那Pilzkeller去。摘自季羡林日记例三:肇庆:与时间夺生命 输料机“口中”抢险8月21日19时55分,位于肇庆市火车站货场西侧的肇庆中环环保废旧五金塑料处理有限公司一女工在打扫卫生时不小心踏入正在运作的机器内,被机器的螺旋叶片绞住左小腿,情况十分危急。肇庆支队端州中队接警后,立即派出10名消防官兵、2辆抢险救援车赶赴现场实施救援。20时05分,消防官兵赶到现场20时27分,转轴的大部分被切开了20时30分,端州大队杨北凑教导员赶到现场指挥救援工作。20时44分,风焊机找来了,中队官兵立即组织对余下的未切开的转轴及螺旋叶片进行切割。21时01分,转轴及螺旋叶片被完全切开了21时05分,女工的小腿成功与螺旋叶片分离,并立即被送往医院救治。 摘自广东消防网因此,我们必须从全新的视角来认识流水账,流水账不是洪水猛兽,学生写流水账也不必一棍子打死。流水账,流来了学生习作的兴趣,流来了练笔的机会,流来了习作的源头活水。有了兴趣,有了素材,接下来,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稍作点拨:一方面,可以对流水账进行局部丰满,比如写上课,让学生就某一堂感兴趣的课,把它写具体;另一方面,可以对流水账进行截流,比如一天生活,我就写洗脸,就写刷牙,就写课间游戏,这样,从流水账顺流而下,学生习作的舟儿自会“此日中流自在行”。不妨写写大白话常听很多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不会写作,老是几句大白话,一点“惹眼”的词句(主要指成语及修辞)都没有,平淡得很,这样的习作怎么能得高分?其实,这些老师走入了习作教学的一个误区:那就是人为地拔高了习作教学的要求。学生习作起步,强调的是写出真情实感,文从字顺即可。至于能否用上所谓的好词好句,并没有作过高的要求。使用好词好句,具有文采固然是美,但是,平平淡淡,真真实实更是一种美。这就好比人,浓妆是艳美,本色则是自然美。孔子早就说过“文”和“质”的关系:“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孔子看来,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好的诗文写作,应该是文采和质朴兼备。但是,作为习作起步而言,我们更多的还应该强调本色、自然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像没有学会走路一样,你就要奔跑是不可能的。舞蹈演员、体操运动员娴熟优美的动作,总是从僵硬、不连贯起步的。因此,习作起步,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文质兼美,只能是勉为其难。从质朴开始,稳步走来,才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方案。同时,从习作教学的目的来看,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应付生活所需,比如写个信、便条之类,能成为作家的毕竟是少数。倘若从文学欣赏、培养学生成为文学家角度来审视学生习作,这样的要求,高而又高,简直高处不胜寒了。有时候,我甚至在想:就是因为我们过于强调好词好句,才使学生步入了空话、套话的怪圈。我们不妨来读读两篇奇文:例四:在如火如茶的成语竞赛中,我们班的一位同学在两个班级中可谓是鹤立鸡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佳绩;在此我希望他能戒骄戒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如果在写作中能够恰到好处的应用成语,弃除陈词烂调,那么作文将犹如雪上加霜。例五:我的家有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 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 我的家三个成员臭气相投,家中一团和气。但我成绩不好的时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在一旁袖手旁观,从来不曾见义勇为。你看,词语虽美,然而空洞,堆砌,生硬,甚至出现了笑话,毫无美感可言。好词句成了假话套话的集中营。阿城在孩子王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别给我写些花样,什么红旗飘扬,战鼓震天,你们见过几面红旗?你们谁听过打仗的鼓?分会场那一只破鼓,哪里会震天?把这些都给我去掉,没用!”是呀,片面强调什么好词好句,对学生的习作水平的提高来说,结果就是“没用”。我这么一说,并不是反对使用好词好句,而是我们对于使用好词好句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学生能使用最好,不能使用,就写大白话亦佳。其实,词语积累有个过程,只有广积,学生词语的仓库内容充实了,写作时,才会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才会有更多的积极词汇。如果在学生积累尚不够丰富的时候,就一味要求学生用什么好词好句,那是典型的让“巧妇”为“无米之炊”。为了应付这种“无米炊”,很多学生是“逼上梁山”,要么是参考各类“习作宝典”,要么是捧着成语词典,临时抱佛脚。这样的习作训练,只能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临床执业医师经典例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全真模拟模拟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2024年职称计算机考前冲刺练习试题【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
- 上海安全员考及答案职责
- 2024焊工考试通关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执业兽医答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煤炭经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 自考专业(公共关系)试题(易错题)附答案详解
- 2025股份公司入股合同范本参考
- 电梯曳引钢丝绳维护保养制度
- 老年人防烫伤安全教育
- 2024年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第二单元第二节元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 2025少先队基础知识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2024版)
- 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下册单词表+默写单
- 茶叶加工工(中级)模拟试题与答案
- 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课堂精研】打造议论文分论点+课件
- 陶艺制作与技法作业指导书
- 《SAP培训资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