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部语文一调考前模拟训练.doc_第1页
高三二部语文一调考前模拟训练.doc_第2页
高三二部语文一调考前模拟训练.doc_第3页
高三二部语文一调考前模拟训练.doc_第4页
高三二部语文一调考前模拟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二部语文模拟训练第I卷(选择题,共36 分)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是(3分)A拾掇/拾级而上 商贾/余勇可贾 载体/载笑载言B殷红/殷切期待 校正/犯而不校 解元/解甲归田C朔风/追本溯源 沧海/满目疮痍 靡费/靡靡之音D霎时/刹那之间 泥淖/轻舟小棹 蓦地/蓦然回首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谜团 影碟机 要言不繁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 纰漏 核辐射 兵荒马乱 白沙在涅,与之具黑C. 坐落 和事老 蜚短流长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D. 厮打 渡假村 销声匿迹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对新千年的和平祈祷犹在耳畔,然而战争这一阴影又一次升腾在人类头上。所以,在全球异口同声谴责恐怖主义罪孽时,许多国家同时了各种反战示威。 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许多人耳熟能详;至于他与东南大学的一段 ,却知者不多。 “非典”期间,对防范疫情不力的官员首开“问责”先河,没尽到责任的即行罢免,保证了防治措施的严格贯彻, 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A暴发 因缘 既还 B爆发 姻缘 既还 C暴发 姻缘 不仅还 D爆发 因缘 不仅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其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地步。B现在不少大款,认为钱是自己赚来的,怎么花谁也管不着,常常挥金如土,一饭千金,他们还觉得这才有派,这才叫潇洒。C在国产动画电影风云决的首映典礼上,任贤齐坦言配音过程“很困难”,无独有偶,其他演员也表达了“比演戏更难”等相似看法。D参加这次“碰头会”的大学毕业生能力有高有低,良莠不齐,有些大学领导对此感到十分忧虑。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最近,欧洲研究人员发现了难以解释的中微子超光速现象,违背了爱因斯坦相对论,但多数科学家对此持谨慎态度。 B一些国际问题研究专家认为,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能否被通过,主要取决于美国政府的态度. C.围绕实现均衡教育这一目标,政府大力扶持边远地区农村学校,并重点向这些学校优先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 D.报废卫星坠落地球引起人们的担心,科学家并不完全否认废弃卫星没有砸中人的可能性,但说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6、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海事局3 000吨级巡视船海巡11从山东青岛启航,远赴俄罗斯参加北太平洋海上警备执法机构多边演练活动。B“每当我学习遇到压力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大声喊两句信心百倍,铸我辉煌。”这是一位高三学生发出的的感慨。C上海文汇出版社精心打造的文汇原创丛书又添“新丁”: 白先勇的第六只手指 、董桥的文字是肉做的 。D记者在山东省气象局了解到:鲁西北、鲁中西部将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雷电天气,我们在此提醒市民出行要注意安全。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它们看似陈旧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种重要窗口ABCD8、下列各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二、(12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王家屏传 张廷玉王家屏,字忠伯,大同山阴人。隆庆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高拱兄捷前为操江都御史,以官帑遗赵文华,家屏直书之,时拱方柄国,嘱稍讳,家屏执不可。万历初,进修撰,充日讲官。敷奏剀挚,帝尝敛容受,称为端士。张居正寝疾,词臣率奔走祷祈,独家屏不往。再迁侍讲学士。十二年,擢礼部右侍郎,改吏部。甫逾月,命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去史官二年即辅政,前此未有也。申时行当国,许国、王锡爵次之,家屏居末。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越二年,遭继母忧。诏赐银币,驰传,行人护行。服甫阕,诏进礼部尚书,遣行人召还。抵京师,三月未得见。家屏以为言,请因圣节御殿受贺,毕发留中章奏,举行册立皇太子礼。不报。复偕同官疏请。帝乃于万寿节强一临御焉。俄遣中官谕家屏,奖以忠爱。家屏疏谢,复请帝勤视朝。居数日,帝为一御门延见,自是益深居不出矣。评事雒于仁进四箴,帝将重罪之。家屏言:“人主出入起居之节,耳目心志之娱,庶官不及知、不敢谏者,辅弼之臣得先知而预谏之,故能防欲于微渺。今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备位密勿,反缄默苟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大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帝不怿,留中,而于仁得善去。时储位未定,廷臣交章请册立。其年十月,阁臣合疏以去就争。帝不悦,传谕数百言,切责廷臣沽名激扰,指为悖逆。时行等相顾错愕,各具疏再争,杜门乞去。独家屏在阁,复请速决大计。帝乃遣内侍传语,期以明年春夏,廷臣无所奏扰,即于冬间议行,否则待逾十五岁。家屏以口敕难据,欲帝特颁诏谕,立具草进。帝不用,复谕二十年春举行。家屏喜,即宣示外廷,外廷欢然。而帝意实犹豫,闻家屏宣示,弗善也,传谕诘责。时行等合词谢,乃已。明年秋,工部主事张有德以册立仪注请。帝复以为激扰,命止其事。国执争去,时行被人言,不得已亦去,锡爵先以省亲归,家屏遂为首辅。以国谏疏己列名,不当独留,再疏乞罢。不允,乃视事。 (选自明史)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敷奏剀挚敷:写作B复偕同官疏请疏:上疏C入预机务预:参与D时行等合词谢谢:辞谢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官帑遗赵文华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人主出入起居之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D不允,乃视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直接表现王家屏“不亢不随”的一项是 ( )独家屏不往家屏直书之复请速决大计再疏乞罢奖以忠爱上亏圣明之誉ABCD12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为王家屏作传,依次表现了他秉正持法,不亢不随和仗义执言、机智处事的方方面面,使得传主形象血肉丰满。B这篇文章采用衬托的手法写王家屏,既有个人的衬托,也有群体的衬托,不仅突出了王家屏的形象,而且一石二鸟,展示了王家屏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C这篇文章刻画皇帝的形象颇见功力,如以“帝不怿“写其昏庸,以“帝乃遣内侍传语”状其阴险,以“传谕诘责”摹其专横,均以简笔出之。D王家屏认为君王出入起居的礼节,耳听目视以及心里感受的娱乐,普通官员来不及知道、不敢进谏,辅弼之臣得能够预知并预先进谏,所以就能遏止君王微小的不正当的欲望。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三、(24 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拱方柄国,嘱稍讳,家屏执不可。(4分)(2)以国谏疏己列名,不当独留,再疏乞罢。(3分)(3)而帝意实犹豫,闻家屏宣示,弗善也,传谕诘责。(3分)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枕上作 陆游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注】。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1)颔联在景物描写上用了什么手法?简析其作用?(2)从颈联和尾联可看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论语)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苟非吾之所有, 。(赤壁赋) (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4)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四、(12 分)16请以“全球能源行业”为开头,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句。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4分)在着力提高能源供应安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大背景下,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实现了连续十年接近30%的年均增长速度,创造了全球能源行业的奇迹。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横线上,要求语言简明、连贯,不出现具体产品名称和数字。(4分)近些年,“国货”走俏市场。针对这一现象某报社进行了一次关于“国货”的认知的问卷调查。品牌产地民众认为是国货的品牌产地民众认为是国货的宝洁化妆品美国85.3%东洋之花护手霜中国25.3%清扬洗发水法国91.9%蒙妮坦服装中国21.6%奥迪汽车德国85.3%奥克斯手机中国20.1%调查结果显示,对于 A ,而对于 B ,造成这种认知颠倒的原因就是 C 。 答: A B C 18.请以“请相信未来”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组句子,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如果风里的杨柳,挂不住西下的残阳,归航迷失了前行的方向,请相信未来,远处的灯塔为你点亮黑暗。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看护父亲的孩子意亚米契斯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孩子叫着:“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他昏睡之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还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走了进来。西西洛站在那里,发出刺耳的尖叫“父亲”!那人回头一看,也叫起来:“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你认错人了!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西西洛!怎么这样憔悴?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我正要出院!天呀!竞有这样阴差阳错的事!”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走吧!我们今晚还能赶到家。”父亲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动不动,却回头看着那病人。病人也睁大眼睛注视着西西洛。西西洛从心里流出这样的话来:“别急,父亲!请等一等!我现在不能回去。我在这里住了5天,已经把他当作你了。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没有我。父亲!请暂时让我留在这里吧!”父亲犹豫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他是谁?”“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院。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话也不能说了。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他准是把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病人仍看着西西洛。“那么你留在这里吧,善良的孩子。我先回去让你母亲放心。这几块钱你当作零用。再见!”父亲说完,吻了儿子的额头就走了。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离病人半步,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眼神也很和善,只是瞳孔渐渐缩小而且渐渐昏暗起来。西西洛紧紧握住病人的手,病人睁开眼,看了看西西洛就闭上了。“他去了!”西西洛叫着。“回去吧,善良的孩子。神会保佑你这样的人的,你将来会得到幸福的,快回去吧!”护士把窗台上养着的花取来一束交给西西洛:“没什么可送你的,请收下这花当作纪念吧!”“谢谢!”西西洛收下花,擦着眼泪。“但是我要走远路,花会白白枯萎的。”说完将花撒在病床四周,“把这花留下当作纪念吧!谢谢医生和护士小姐!谢谢大家!”又对着死者说:“再见!”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叫他,西西洛想了一下,就用几天来已经习惯的称呼说:“再见,父亲!”说着取出衣服包,打起精神,缓缓走出去。外面天亮了。(摘自精品小说,有删改)19明明是西西洛认错了父亲,作品为什么还以“看护父亲的孩子”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20小说首尾都有一段精短的最物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分) 21文中对病人有两处关于嘴唇的动作描写:“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病人到底要说什么?试作探究。(4分) 22这篇小说描述了乡下孩子西西洛在医院看护父亲的故事,情节安排十分精巧,试作分析。(6分) 六、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要求:(1)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高三二部语文模拟训练参考答案1、C(A.sh/sh g/g zi/zi ; B.yn/yn jio/ jio ji/ ji; C.shu/s cng/chung m/m;D.sh/ch no/zho m/ m)2、C(A、要言不烦B、与之俱黑D、度假村)3、D(暴发: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爆发:通过外界冲突的形式而发生的质变;因缘:泛指缘分,指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的遇合的机会,也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姻缘;指婚姻的缘分;句是一种递进关系,所以选“不仅还”) 4、【答案】A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B一饭千金比喻受恩厚报;C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不合语境。;D 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不是修饰能力的,不合句中语境。5 B(.残缺,在“违背”前加上“这一现象”。 C. 赘余,删去“重点”或“优先”.不合逻辑,否定不当。)6、B (A项“海巡11”加引号;C项书名号换成双引号D项第一个顿号该逗号,“雷电天气”后应为句号)7、C 解析首先注意句,因为句很明显是一个带有总结性的句子,而句又明显被镶嵌在句之中,先说文化,后说历史,也就是必在前面,而只有C选项符合推测。8、【解析】 B此题考查的是比喻运用得是否恰切。这四句话中都有“踩在棉花上”的比方,那么就应该根据语境来判断。A、D项是用来比喻腿脚发软,走不动的情景,符合语境;C项把“云朵”比喻为“棉花”是取其形态上的相似性,也是正确的;B项中的“猛冲”是快,而“踩在棉花上”是软,二者毫无相似性,不能构成比喻。9【答案】D【解析】谢,谢罪。10【答案】C【解析】此项“于”都解释为“在”。A项中的“以”分别解释为“用”和“因为”,B项中的“之”前者为结构助词,解释为“的”,后者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D项中的“乃”一为副词,解释为“才”,一为副词,“竟然”。11【答案】B【解析】是表现王家屏明哲保身,不是直接表现不亢不随。12【答案】C【解析】以“帝不怿”写其昏庸,以“帝乃遣内侍传语”状其阴险,以“传谕诘责”摹其专横,这些说法均夸大其词。13【参考答案】(1)当时高拱正执掌朝政,叮嘱他稍加避忌,家屏执意不从。(2)而认为许国谏诤的奏疏上自己列了名,不应当独自留用,两次上疏恳求辞职。(3)但是皇上内心确实犹豫,听到家屏宣布的事后,很不高兴,传达谕旨诘问谴责。14答案 (1)(从听觉的角度写)以动衬静,“孤灯无焰”,闻声才知“穴鼠出”,听到踩踏枯枝发出的声响,推想是“邻犬”在行走,由此衬托出深夜的静谧,刻画了诗人夜不能寐的形象,烘托诗人内心的悲凉。(重点要学会区分动静结合与以动衬静得区别)(2)诗人早年希望能够为国效力,然而报国无门;晚年希望学得长生之术,而又自知不能;遂生归隐之心(就产生逍遥江湖纵情山水的想法),从中可见内心的愤激之情。幸15.(1)乐亦在其中矣/蟹六跪而二螯(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虽一毫而莫取(3)弊在赂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沉舟侧畔千帆过 16.全球能源行业在着力提高能源供应安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大背景下创造了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实现连续十年接近30%的年均增长速度的奇迹。(4分)【首先确定句子主干“全球能源行业创造了奇迹”,然后把其他部分作为修饰成分插进去即可】17.A外国产品人们认为是国货的比例较高;B真正的国货被认为是国货的比例却较低;C中国货爱起洋名。(每点1分,答全得满分,共4分) 18. 答案如果汽笛的声响,拉开了我们的距离,波涛模糊了你的身影,请你相信未来,高山远水阻挡不了风的思念。(本题重在把握例句结构特点,设置一个恰当的语境,展开合理想象,字数与例句尽量一致 )19(3分)答:文章从西西洛急着赶去看护父亲写起,行文处处紧扣西西洛对父亲的细心照顾和看护,(1分)特别是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下,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还以“父亲”称呼,(1分)这些情节都充分表现了西西洛的善良、充满爱心的美好品质,进而表现出小说的主题。(1分)20(4分)答:开头“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烘托了主人公焦急、忧虑的心情。(2分)结尾“外面天亮了”象征着主人公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觉,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2分)21(4分)答:你真是我的儿子吗?我怎么觉得你好像既熟悉却又十分陌生?到底是我病糊涂了,还是你认错人了呢?真是你吗,我的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呢?(2分)谢谢你了,善良的孩子!谢谢你这些天的照顾!谢谢你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了我亲人般的温暖!我就要走了,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回去吧,孩子,愿神保佑你,愿你幸福!(2分)(探究要符合小说的情理,如处应表现病人狐疑的心理,处应表现病人感激的心理。表述言之成理即可。)22(6分)答:小说的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十分精巧。(2分)西西洛悉心照料并且为之悲伤落泪了五天的“父亲”竟然不是自己的父亲,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下,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还以“父亲”称呼,都出人意料。(2分)“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病人总是凝视着他”,以及西西洛的善良和爱心都使情节发展又在情理之中。(2分)23、作文【写作指导】这一材料作文题在叙述尼采从半高处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后,用“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这一问句提示我们感受世界的美好不仅在半高处,也可在山的不同角度去感受。所以,我们可以循着命题者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可以立意为: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半高处有余地,留有美好的想象和向往,而不是一览无余。在文学、艺术上,半高处则表现为含蓄。文学艺术留白,可激发欣赏者的审美活动。如果把“半高处”比喻人生的旅途中,那么,我们会明白“美在途中”。因为生命中绝大部份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也可立意为:从山顶看,美尽收眼底。依据一些诗句可以思考某些理由,从山顶看,是为了“欲穷千里目”,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就会感受世界的美好;从山顶看,可“一览众山小”,就会感受、认识到自己的美好,增强自信心;从山顶看,则“不畏浮云遮望眼”,头脑清醒,不受蒙蔽,才会感受生活真实的美。还可立意为:从山脚、山腰、山顶多角度、多层次观察,会感受世界更美好。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善于变换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便异彩纷呈。其实,从山脚看,也可感受世界的美好。观察事物往往取决于人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则目中无人,有了有色眼镜,何谈世界的美好。那么,从山脚看,则象征谦卑的态度,如此才能像庄子笔下“知丑”的河伯那样感受大海的美。而且,从山脚看,则象征谦卑的态度,如此才能像庄子笔下“知丑”的河伯那样感受大海的美。而且,从山脚看,才能从事物的根基上感受实实在在的美好。【参考译文】王家屏,字忠伯,大同山阴人。隆庆二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参与修订世宗实录。高拱兄长高捷以前担任操江都御史,把国库里的钱财赠送给赵文华,王家屏客观记录此事,当时高拱正执掌朝政,叮嘱他稍加避忌,家屏执意不从。万历初年,晋升为修撰,担任日讲官。向君上陈奏,恳切真挚。皇上正容肃敬,诚恳接受,称他为端庄正直的人。张居正卧病,翰林院侍从之臣,都到家慰问,甚至到寺庙祈祷,只有王家屏不去。后再升为侍讲学士。万历十二年,升任礼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吏部左侍郎,刚过一个月,受命以左侍郎的身份兼任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廷重要事务。离开史官两年就辅佐朝政,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当时,申时行代国君秉政作主,许国、王锡爵位列申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