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石墩台施工工艺.doc_第1页
砌石墩台施工工艺.doc_第2页
砌石墩台施工工艺.doc_第3页
砌石墩台施工工艺.doc_第4页
砌石墩台施工工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砌石墩台施工工艺标准(207)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桥梁及涵洞工程中墩台结构的砌筑工程。2 施工准备2.1 材料2.1.1 石料2.1.1.1 类别、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石质应均匀、耐风化、无裂纹。2.1.1.2 石料的外观要求(1)片石最小边不应小于150mm,每块重量宜在2030kg,不得采用卵石、薄片。(2)块石形状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厚度200300mm,宽度约为厚度的11.5倍。用做镶面的块石,应由外露面四周向内稍加修凿,后部可不修凿。 (3)粗料石外形应方正,成六面体,最小边不应小于200mm,长度不宜大于厚度的4倍。修凿面每100m长须有錾路45条,修凿后的侧面应外露面垂直,正面凹陷深度不应超过15mm。镶面粗料石的外露面需细凿边缘时,细凿边缘的宽度应为3050mm。细料石形状应为规则六面体,厚度、高度均应大于200mm,长度应大于厚度的3倍。 (4)剁斧石的纹路应直顺、整齐,不得有死坑。2.1.1.3 石料的坚固性和耐耗性视其使用部位不同有不同的要求。2.1.2 水泥2.1.2.1 应根据结构所处环境选用水泥品种。对于冬期施工及无侵蚀性环境的地区、严寒地区、受水及冰冻共同作用的环境,宜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对于侵蚀环境、宜用火山灰水泥或矿渣水泥。2.1.2.2 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水泥应符号国家标准,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单,进场后应按有关规定复试合格。2.1.3 砂2.1.3.1 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并应过筛,当缺少中粗砂时,也可用细砂。2.1.3.2 砂的最大粒径:当用于砌筑片石时不宜超过5mm;当用于砌筑块石、粗料石时,不宜超过2.5mm。2.1.3.3 砂的含泥量:当砂浆强度等级小于M5时,含泥量应不大于7%,当砂浆强度等级大于M5时,含泥量应不大于5%,砂进场后应按有关规定取样复试合格。2.1.4 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2.1.5 水泥砂浆2.1.5.1 砂浆的类别和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2.1.5.2 砂浆适宜的圆锥沉入度即稠度;在炎热干旱环境中为5070mm,寒冷潮湿环境中为4050;砌片石、块少应为50100。2.1.5.3砂浆应有良好的保水性。2.1.5.4 若设计有冻融循环次数要求的砂浆,经冻融试验后,质量损失百分率应不大于5%,强度损失率应不大于5%,强度损失率应不大于25%。2.2 机具设备 2.2.1 机械:砂浆搅拌机、机动翻斗车等。2.2.2 工具:手推车、 倒链、砂轮、铁锹、夹石钳、拖灰耙、筛子、吊筐、大铲、灰刀、灰桶、喷壶、手锤、凿子、勾缝条、钢丝刷、小撬棍、扫帚、防护目镜、量尺、角尺、水平尺、钢卷尺、小线、扁铲、线坠、凿斧等。2.3 作业条件2.3.1 测量放样完成2.2.2 天然地基上的基础砌体施工前,基底已验收完毕。2.3.3 土质基底如被雪、雨或地下水浸软,必须晾干、夯实,或采取换土、夯填碎卵石的方法加以处理,使基底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2.3.4 石质基底应大致平整,并将泥土碎块清除,洗刷干净。砌石前应将基面润湿。使砌块与岩层连成一体。2.3.5 如基坑内有水,必须在基坑范围以外挖排水沟,将基坑内水排净。2.3.6 石料在砌筑前必须清洗干净,如有山皮、水锈应清除。石料使用前如已干燥,应洒水湿润。但石料的清洗、湿润和凿锈应在砌体外进行。2.3.7 非天然基础施工前必须做完基础工程,办理完隐、预检手续。2.4 技术准备2.4.1 图纸审查完毕,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均已完成。2.4.2 对工人已进行技术培训。2.4.3 完成石料、砂浆、水泥、砂、水、外加剂等的实验工作。3.2 操作方法3.2.1 搅拌砂浆3.2.1.1 水泥计量精度应控制在2%以内,砂、水的计量精度应控制在5%以内,其配合比一律采用重量比,并应经试验确定。3.2.1.2 搅拌砂浆应使用搅拌机;在工程数量较小时,可以人工搅拌。3.2.1.3 砂浆搅拌后用沉锥测沉入度和分层度,在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砂浆试块。砂浆拌成后合计使用时,均应盛入储灰器内。如砂浆出现秘水现象时,应在砌筑前在拌和,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必须在3h内使用完毕;如果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应在2h内使用完毕。3.2.2 修凿石料3.2.2.1 片石应选用形状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的,敲除锋棱、锐角;用作镶面的块石,应由外露面内修凿,深度不小于70。3.2.2.3 石料加工包括修边粗打、一遍錾凿,二遍錾凿、一遍剁斧、二遍剁斧和磨光。粗料石应选用外观方正的六面体石料,侧面应与外露面垂直,顺石应比相邻丁石大150以上,一般应经裁边和平凿两道工序处理。3.2.3 砌筑3.2.3.1 浆砌石料的一般均为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砌面石时应留送天腹石缺口,砌完后在行封砌。3.2.3.2 浆砌片石(1) 应用挤浆法分层砌筑,先湿润石料并铺砂浆,再安放石块,经揉动再用手锤轻击,每层高0.71.2m(34层片石),层间大致找平。(2) 砌片石时应充分利用片石的自然形状,相互交错地咬合在一起,但最下一皮石块应大面朝下,最上一皮应大面朝上。砌筑镶面石时应先在石下不垫砂浆试砌,再用大锤砸去棱角,后用手锤敲去小棱角,最后用凿子剔除突出部分,在铺砂浆砌石,用小撬棍将石块拨正,最后用手锤轻击或用手揉动,使灰缝密实。(3) 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砌体应留沉降缝和变形缝,缝的端面需垂直,最好是在缝的两端跳段砌筑,在缝内填塞防水材料(如麻筋沥青板),墙身设置泄水孔,墙后设防水层合计反滤层。(4) 石块搭接咬合长度应不小于80,应避免通缝(垂直缝合计连续规则的曲线缝)、干缝、瞎缝、三角缝和十字缝(石料四碰头)。(5) 填腹中间应设拉结石,侧面每0.7至少设一块拉结石,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拉结石的长度,如基础宽度或墙厚等于或小于400,应与砌体宽度或厚度相等;如基础宽度或墙厚大于400,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0,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于基础宽度或墙厚的2/3。(6) 墩台斜坡面可砌成逐层收台的阶梯形。3.2.3.3 浆砌块石与浆砌片石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镶面砌法应一顺一丁或二顺一丁砌筑,丁石的面积不小于表面积的1/5,丁石尾部嵌入腹部约200,且不小于顺石宽度的一半。3.2.3.4 浆砌料石(1) 可以丁顺叠砌(井架式叠砌)、丁顺组砌(双轨组砌)或全顺砌(单轨组砌)。料石砌体基础可以斜叠砌。丁顺叠砌适用于砌体厚度等于石长;丁顺组砌适用于砌体厚度大于或等于两块石料宽;全顺砌适用于砌体厚度等于石宽。料石基础砌体上级阶梯的第一皮应采用丁砌层座浆砌筑,阶梯形料石基础上级阶梯的料石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1/3,料石砌体应上下错缝搭砌。(2) 石间灰缝宽宜为1012。要使横缝与竖缝垂直,错缝不小于100,竖缝不宜设在丁石处,只允许在丁石上面或下面有一条垂直缝。但结构在以下三个位置不得设缝: a.破冰体; b.砌体截面突变处; c.桥墩分水石中线或圆端形桥墩。(3) 浆砌桥墩分水体、破冰体镶面石前应先做出配料设计图,注明每块石料的尺寸,根据砌体高度、尺寸、分层错缝等情况先行放样。应当注意的是破冰体的破冰棱和垂直方向所成的角20时,破冰体的镶面分层应成水平;20时,破冰体的镶面分层应垂直于破冰体,同时破冰体的分层应和墩身一致。3.2.4 勾缝:砌体的勾缝根据设计要求有平缝、凸缝、凹缝等。勾缝分为原浆勾缝和加浆勾缝两种,原浆勾缝是用砌体的砂浆,随砌墙随勾缝;加浆勾缝的砂浆强度:主体工程一般不小于M5,其稠度在4050。3.2.4.1 勾缝砂浆(宜用过筛的砂)应嵌入20,缝槽深度不足时,应凿够深度后再勾缝。除料石砌体勾凹缝处,其他砌体一般勾平缝。片石、块石、粗料石缝宽不宜大于20,细料石宽不宜大于5。3.2.4.2 勾缝前须先对墙面进行修整,再将墙面洒水湿润,勾缝的顺序是从上到下,先勾水平缝用长溜子(勾缝条),将托灰板顶在要勾缝的灰口下缘,用溜子将就灰浆一致。勾竖直缝时用短溜子,在托灰板上将灰刮起,然后勾入竖缝中,塞密压实。勾缝后应用扫帚用力清除余灰,并应避免砌体碰撞、振动、承重。3.2.4.3 成活的灰缝水平缝与竖直缝应深浅一致,交圈对口、密实光滑,搭接处平整,阳角处不能上下直通,不能有丢缝、瞎缝现象。灰缝应整齐、拐角圆滑、宽度一致、不出毛刺,不得空鼓、脱落。3.2.5 养护:砌体灰缝养生时间不得少于7d。3.3 季节性施工3.3.1 砌体冬期施工采用保温法、暖棚法和抗冻砂浆法。3.3.1.2 雨期施工应防止雨水泡槽,防止雨水冲刷砌体砂浆,及时调整砂浆的用水量,不得冒雨砌筑,大雨后检测砌体的垂直度及现况地基是否发生不均匀下沉现象。4 质量标准4.1.1 石料的强度和规格应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4.1.2 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试验规定;砂浆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4.1.3 砌体水平灰浆饱满度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80%。4.1.4 砌筑时,砌块要错缝。浆砌时座浆挤紧,嵌缝后砂浆饱满,无空洞现象;砌缝匀称,不勾假缝、瞎缝。干砌时不松动、叠砌和浮塞。4.2 基本要求(见表4.2-1、表4.2-2)表4.2-1 砌片石基础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国标、行标 企标 砂浆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执行现行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 轴线偏位(mm) 25 25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2点 平面尺寸(mm) 50 50用尺量长、宽各3处 顶面高程(mm) 30 30用水准仪测58点基低高程(mm)土质 50 50用水准仪测58点石质+50,-200 +50,-200表4.2-2墩、台身砌体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国标、行标 企标 砂浆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执行现行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轴线偏差(mm) 10 10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2点墩、台长、宽(mm)料石+20,-10+20,-20用尺量3个断面 块石+30,-10+30,-10片石+40,-10+40,-10竖直度或坡度(%)料石、块石0.30.3用垂线或经纬仪测量纵、横各2点片石 0.5 0.5墩台顶面高程(mm) 10 10大面积平整度(mm)料石 10 10用2m直尺检查块石 20 20片石 30 304.3 外观鉴定4.3.1 勾缝平顺、坚固、整齐,缝宽均匀、无脱落现象;砂浆饱满,无瞎缝、假缝、通缝。4.3.2 砌体牢固、边缘直顺、表面平整、清洁、无污染。4.3.3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中无砂浆、碎石渣和杂物等。5 成品保护5.0.1 砌筑上层石料时应避免振动下层已砌好的石块。5.0.2 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前,不得使砌体承重、被碰撞。5.0.3 勾缝完成后应及时覆盖养生。5.0.4 砌体砌筑完成,未经有关人员检查验收、轴线桩、水准点不得扰动和拆除。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0.1 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拉结石,以保证砌体的整体性。6.0.2 应使用铺浆法、座浆法砌筑,严禁灌浆砌筑,防止产生空洞,保证砂浆的饱满度。6.0.3 为防止勾缝灰浆脱落,应将沟槽清理,洒水润湿。冬期不得进行勾缝作业。7 质量记录7.0.1 原材料质量证明、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及有见证试验。7.0.2 砌体的质量检验记录。7.0.3 砂浆配合比申请单和通知单。7.0.4 石料和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报告。7.0.5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预检记录、中间检查交接记录。7.0.6 工序和工程部位质量评定表。7.0.7 基础、主体结构工程和分部(项)质量验收记录。8 安全、环保措施8.1安全操作要求8.1.1 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开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8.1.2 现场施工必须戴安全帽。8.1.3 作业前必须检查工具、锤头必须牢固,作业时应戴防护目镜、护腿、鞋盖等防护用品。8.1.4 不准在砌体顶上做划线、刮缝及清扫墙角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严禁在砌体顶上行走。砌筑作业面下方不得有人。8.1.5 用锤打石时,应先检查铁锤有无破裂,锤柄是否牢固。打锤要按照石纹走向落锤,锤口要平,落锤要准,同时要看清附近情况有无危险,然后落锤,以免伤人。8.1.6 不准在砌体顶或脚手架上修石块,以免震动墙体而影响质量或石片掉下伤人。石块不得往下抛。8.1.7 吊装石料应用箩筐,不得有破损和变形。吊筐不得超负荷吊运,并经常检查吊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1.8 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坪1.2m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当砌体高度超过4m时,采用里脚手架必须支搭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应设护身栏杆和挡脚板后方可砌筑。脚手架未经验收不得使用,验收后不得随意拆改,严禁搭探头板。8.1.9 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270KN/),脚手架上最多放两层石料。同一脚手架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