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020102010 年期末生物学七年级试卷分析年期末生物学七年级试卷分析 一 试卷质量分析评价一 试卷质量分析评价 一 试卷总体分析 一 试卷总体分析 本次考试 从全市个中学中随机抽取 10 个考场的试卷 共计 377 份 邢台市 2010 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生物试卷 学 科特点鲜明 试题科学简约 指向明确 在不少题目上富有创意 给人耳目一新 的感觉 下面从几个方面简述一下试题的特点 1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 生物课程标准 为依据 体现了课改精神 生物试题严格按照教育部制定的 生物课程标准 为依据 以人民教育出版 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为基础编制的 命 题思想明确 思路清晰 试题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 考查 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 对我市今后的生物学教学具有明确的导向作 用 2 试卷编制规范 结构合理 试卷分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两部分 分别占 70 和 30 试卷中采取 了选择 判断 试图填空 方案设计 实验探究等题型 试卷考查的八十多个知 识层面的内容 能全面 准确地反映 生物课程标准 和教材的要求 关注基础 知识 并强化了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试题在各章节中的分布合理 3 客观题多 覆盖面大 客观性试题具有命题的灵活性大 知识覆盖面广 考查内容偶然性小以及采 分的可观性强和答题速度快等优点 是主要用于考查基础知识的题型 这次考试的试卷客观题是 70 分 占整个试卷的 70 试卷中的 25 个选择题 10 个判断题 两个填图简答题覆盖了教材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和细胞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三个单元中的十二章 二十六节 覆盖率为 100 这 样处理 可以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 主观题活 联系实际 与客观性试题相比较 主观性试题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 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学科综合素 质的水平和层次 试题多为中等以上难度 是主要用于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题型 5 尝试了对探究能力进行考查的可行性 倡导探究式教学 是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在这次大规模考试的情 况下 考查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是不可行的 而选择探究过程的某一个部分 对 某一个方面的探究能力进行考查更现实可行 本次考试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 试 6 试卷图文并茂体现人文关照 本次生物检测试题在形式上图文并茂 能够诱发兴趣 内容上丰富多彩 情 景 意境和谐交融 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试卷中出现了 5 幅图 主要考查学生 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从图中提取信息 思考问题 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热情 有利于学生发挥出最佳水平 进一步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 试卷结构分析 二 试卷结构分析 试卷满分 100 分 选择题占 50 判断题占 10 填图题占 20 综合题 20 其中包括方案设计 实验设计等 1 1 1 1 主观题和客观题结构 主观题和客观题结构 表表 1 1 1 1主观题和客观题结构统计表主观题和客观题结构统计表 题量分值平均分难度 客观题378051 410 64 主观题2204 130 21 全卷3910055 540 56 从表 1 可知 客观试题得分情况比较好 主观试题得分就比较差 反映出学 生对知识的学习比较死 没有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2 2 2 基础性试题和发展性试题 基础性试题和发展性试题 表表 2 2 2 2基础性试题和发展性试题统计表基础性试题和发展性试题统计表 分值平均分通过率难度 基础性试题8051 4171 44 0 64 发展性试题204 132 65 0 21 从表 2 可知 总体看学生虽然得分都比较低 但相比之下学生对基础性试题 反映好于发展性试题 说明学生对能力考查的试题还不太适应 二 答题质量分析二 答题质量分析 一 整体情况分析 一 整体情况分析 1 1 1 1 全市抽样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全市抽样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表表 3 3 3 3全市抽样分段成绩统计表 全市抽样分段成绩统计表 377377377377 人 人 分数 段 10 1920 2930 3940 4950 5960 6970 7980 8990 99 人数2255264727551351 百分 比 0 010 070 140 170 190 20 140 090 003 从表 3 和全市抽样成绩分布柱状图可以看出 学生成绩普遍为中等偏低 50 到 69 分的人数较为集中 2 2 2 2 全市抽样平均分 合格率 优秀率 低分率分析 全市抽样平均分 合格率 优秀率 低分率分析 1 全市抽样平均分分析 表表 4 4 4 4全市抽样平均分分析表全市抽样平均分分析表 题题号号1 1 1 12 2 2 23 3 3 34 4 4 4总总 分分值值50102020100 平均得分平均得分30 198 1113 114 1355 54 难度值难度值0 60 810 660 210 56 全卷满分 100 分 平均得分 55 54 分 难度系数 0 56 从答题情况看 试题 难度偏大 使学生失分过多 从另一个方面看 说明学生在分析问题 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上存在严重的不足 2 全市抽样合格率 优秀率 低分率分析 表表 5 5 5 5全市抽样合格率 优秀率 低分率分析全市抽样合格率 优秀率 低分率分析 合格率 优秀率 低分率 432 457 从表 5 可以看出 整体考试学生得分都比较低 优秀率更低 如果不是学生 整体素质较差的话 分析有方面的原因 一是试题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真的不会 做 而是目前学校在教学改革上的力度太小 学生不适应能力测试的题型 再就 是目前生物为非考学科 学校普遍重视不够 表现为普遍课时开设不足 二 典型试题分析 二 典型试题分析 选择题 选择题 21212121 下列关于细胞核中染色体 DNA 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表示中 正确的是 解析 解析 21 小题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内的内容 21 小题考查的是遗传物质的功能 让学生能区分细胞核中染色体 DNA 基因 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关系如下图 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是由 DAN 和蛋白质组成的 DAN 主要存在 于细胞核中 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状的梯子 上图 DAN 分子很长 它可以分 成许多个片段 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比如有的片段决定人的血型 有的片段决定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 有的片段决定眼睛的虹膜是黑色的还是 褐色的 这些片段就是基因 也可以说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 DNA 片段 因此 答案 A 是正确的 一些同学对这些基本的内容不是十分清楚 分 不清三者的关系 失分较多 23 玉米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 下面关于玉米的正确叙述 是 A 玉米是单子叶植物 一个果穗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 B 在新鲜的玉米种子剖面上滴加碘液 变蓝的部分是胚 C 种子萌发时 胚芽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茎和叶 D 玉米为雌雄同株 借助风力完成异花传粉 解析 解析 23 题其实是个小综合题 内容涉及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中第 一章第二节 第二章第一节 第三节的内容 涉及到单子叶植物 果穗 胚珠 胚 雌雄同株 风媒花 异花传粉等概念 还涉及到玉米种子的解剖实验 种子 的萌发等过程 正确答案是 D 学生的知识面不全就很难答对 判断题 判断题 9 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意义就是为了补充大气中的水 分 10 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被子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 被 解析 解析 9 题是考察植物的蒸腾作用概念和意义 其实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 表面 主要是叶子 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 不同 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 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 蒸腾部位主要在叶片 叶片蒸腾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角质层的蒸腾 叫做角质蒸腾 二是通过气孔的蒸腾 叫做气孔 蒸腾 气孔蒸腾是植物蒸腾作用的最主要方式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它 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 可加速无机盐向地上部分运输的速度 可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使叶子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 植物蒸 腾丢失的水量是很大的 据估计 1 株玉米从出苗到收获需消耗四 五百斤 水 因此 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意义是自身生理的需求 而不是为了补充大气 中的水分 10 题是考查植被的概念 植被就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 它是一 个植物学 生态学 农学或地球科学的名词 植被可以因为生长环境的不 同而被分类 譬如高山植被 草原植被 海岛植被等 环境因素如光照 温度和雨量等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植被 因此 一 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被子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是错误的 综合题 综合题 1 方案 计划 设计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请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设计一个你所 在社区的植物调查方案 计划 要求可操作性 2 设计实验 阅读下面资料 一只青蛙潜伏在稻田里准备捕食 在不远处的水稻叶片上隐藏着两只稻螟 一种水稻害虫 突然其中一只稻螟飞了起来 青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伸 出舌头将飞起来的稻螟吞进口中 而静伏于水稻叶片上的另一只稻螟 却逃过了 一劫 请根据上例现象 设计一个完整的探究试验 你提出的问题是 你的假设是 你设计的实验过程是 提示 捕捉几只稻螟 a 第一步 b 第二部 c 第三部 你得出的结论是 解析 解析 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发展 学生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的科学 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 生产或社会实际问 题 人教版教材 7 页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中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就是 调 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其中 调查校园 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详细描述了调 查的要求 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材 15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 物的家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安排了经典的探究活动 光对鼠妇生活的 影响 明确叙述了探究的步骤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页 134 页就有完整的调查要求 用具和方法步骤 教材中 还安排了 植物对空气适度的影响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测定种子 的发芽率 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空气流动会影响蒸腾作用吗 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吗 等探究活动 以上事实证明 不能说国家 对科学探究的教学不重视 但在这次考试抽卷调查中 377 份试卷中两个题分值 加在一起 20分有 80名学生考了零分 12分以上的只有 10个同学 我市是从 2004 年全部进入新课程 到今年为止课程改革走过了六个年头 学校的教学改革还是 这样的局面 这不能不引起全体生物教师和学校领导的深思 三 教学建议三 教学建议 1 重视生物学科教学 落实课标要求 目前 最主要的是学校要准确理解 课程改革的精神 重视生物学科的教学 据调查了解 目前我市大多数学校没有 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生物课程 国家课程计划要求七至八年级每周 3 个课时 我市大多学校开 2 课时 更严重地是有的学校只开 1 课时 甚至还有挤占 挪用 生物课时的现象 因此 要求学校必须按照课程计划开足课时 合理安排时间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 终生发展负责 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 激发学生学习生 物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确保生物教学质量达到课程标准 的要求 2 改变教学观念 主动适应新课程 我市早在 2002 年进行了省级课程改革 实验 2003 年进行了市级实验 2004 年开始已经在我市全面推广 课程改革带 来得不仅仅是教材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变化 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方 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课程 教学 评价这三方面中 教学 评价改革相对滞 后 从这次试卷质量分析中 不难看出生物教学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痕迹 学 生对涉及探究性试题 体现生物过程和生物方法的试题 明显表现出不适应 平 均得分很低 因此 我们的一线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把新课程理念真正融 会到生物教学中 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教学中应该通过生物过程分析 使学 生建立正确的生物概念 通过运用知识加深对生物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促进学生 多种能力的提高 3 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 课程改革以来 一些地方或学校对课 程标准理解有偏差 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着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倾向 在重视科学 探究 不过分追求生物概念严密性等影响下 生物学的 知识与技能 被弱化 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 强调重视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的教学 并不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而是要理 解消化这些知识 针对发生和存在的某一事物让学生从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出发 去分析理解 培养学生用生物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重视基础还表现为以教 材为本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依据 要用好教材 挖掘教材中丰富的生物 内容 千万不能脱离课本 带着学生围着各种练习资料转 4 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生物是一门以观察 实验为基础的 科学 许多生物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 要重视生物实 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 实验和探究能力 分析 综合和概括能力 教学中要 处理好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实验的关系 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代替生物实验 课堂上 的实验做与不做 学生的收获是不同的 有一种提法叫 科学探究只重过程 不 重视探究结果 影响了生物教学目标的落实 应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的 要求 重视生物实验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 观察 分析归纳 抽象概 括等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密切联系实际 注重知识应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强调生物教学密 切联系实际常被一些人认为是空话 得不到重视 其实不然 通过本次检测试题 可以看到 许多题目的情境都能在生活生产中找到类似的原型 我们在生物教学 中要注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努力用学到的生物知识去解释简单的现象 进 行简单的计算 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生物教学要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关注人与自然 社会的协调发 展 关注新科技发现和社会热点 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 应从课外书籍 杂志 广播 报刊 互联网去获取有用信息 扩大视野 丰富教材内容 提高学生获取 信息 处理信息 运用信息的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己任 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 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在注重基础的教学上 更应重视知识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 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重视培养学 生语言文字表述的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科学素养 使我市的生物教 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20102010 年期末生物八年级试卷分析年期末生物八年级试卷分析 一 试卷质量分析评价一 试卷质量分析评价 本次考试 从全市个中学中随机抽取 10 个考场的试卷 共计 393 份 下面 从抽取的试卷统计情况和阅卷过程的观察了解 就本次考试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 试卷总体分析 1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 生物课程标准 为依据 体现了课改精神 邢台市 2010 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的命制 严 格按照教育部制定的 生物课程标准 为依据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 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 八年级上册基础编制的 命题思想明确 思路 清晰 试题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和课改理念 对我市今后的生物教学具有明确的导向作 用 2 试卷编制规范 结构合理 试卷分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两部分 分别占 70 和 30 试卷中采取了 选择 判断 视图填空 简答及实验探究等题型 试卷考查的七十多个知识层面 的内容 能全面 准确地反映 生物课程标准 和教材的要求 关注基础知识 并强化了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试题在 各章节中的分布合理 3 注重基础 体现了能力要求 试卷突出 注重基础 和 体现能力 两个主题 试卷中基础题的题量约占 70 基础题以考查基本的生命现象 形态结构 基本概念为主 在能力方面 试题则以运用已有的知识 生活的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 尝试了对探究能力进行考查的可行性 倡导探究式教学 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 在这次大规模考试的情况下 考查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是不可行的 而选择探究过程的某一个部分 对某一个 方面的探究能力进行考查更现实可行 本次考试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二 试卷结构分析 1 主观题和客观题结构 表表 1 1主观题和客观题结构统计表主观题和客观题结构统计表 题量分值平均分难度 客观题327049 780 71 主观题23014 270 48 全卷3410064 050 64 从表 1 的情况可知 学生对客观题还比较适应 能较好的作出选择 但对主 观试题的反应就稍微差一些 说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比较差 有待于在教学中加强和提高 2 基础性试题和发展性试题 表表 2 2基础性试题和发展性试题统计表基础性试题和发展性试题统计表 分值平均分通过率难度 基础性试题7049 7880 67 0 71 发展性试题3014 2734 0 48 从表 2 的情况可以反映出 学生平时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不错 造成失分较 少 但是从发展性试题来看 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比较低 造成比较多得 失分 二 答题质量分析二 答题质量分析 一 整体情况分析 1 全市抽样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表表 3 3全市抽样分段成绩统计表全市抽样分段成绩统计表 八年级各分数段分布情况八年级各分数段分布情况 393 393 人人 分数段分数段10 1920 2930 3940 4950 5960 6970 7980 8990 99 人人 数数4626396772105676 难难 度度0 010 020 070 10 170 180 270 170 02 从表 3 可以看出 低分区和高分区还算是正态分布 学生的成绩比较集中在 中分区 以 70 分 79 分的最多 其形成原因 一可能是试题的梯度控制得不太 理想 难题较多 容易题和中等层次的题量不足 二是发展性试题分值偏高 三 是大多数学生不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 造成两极严重分化 四是学生对能力立 意的试题还不太适应 2 全市抽样平均分 合格率 优秀率 低分率分析 1 全市抽样平均分分析 表表 4 4全市抽样平均分分析表全市抽样平均分分析表 题题号号1 12 23 34 4总总 分分值值50101030100 平均分平均分34 588 167 0414 2764 05 难度值难度值0 690 820 70 480 64 从表 4 可知 试题满分 100 分 平均分 64 05 试题难度值 0 64 难度值适 中 造成学生平均分数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一是目前在中考的应试条件下 学校 对非中考科目的教学普遍重视不够 二是教师没有积极性 不愿意教 学生不愿 意学 三是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很多时候就是讲实验 而不是做实验 特别是探 究性实验 2 全市抽样合格率 优秀率 低分率分析 表表 5 5 全市抽样合格率 优秀率 低分率分析表全市抽样合格率 优秀率 低分率分析表 合格率 优秀率 低分率 63 616 8736 13 从表 5 可以看出 全市抽查的 393 名试卷中 多数学生都集中到了中分区 整个合格率还是比较高的 但是低分的学生所占比例太大 而优秀学生的比例比 较低 二 典型试题分析 二 典型试题分析 选择题 选择题 7 下列动物中 你认为牙齿没有分化的一项 是 A 大白鲨和扬子鳄B 牧羊犬和家兔 C 东北虎和小白鼠D 黑猩猩和猕猴 解析解析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 此小题就是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 际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判断问题的能力 试题中的动 物都是已经学过的知识 这些动物中都有牙齿 但是哺乳动物的牙齿都有了分化 大白鲨属于鱼类 扬子鳄是属于爬行动物 正确答案为 A 此题失分的比较多 这说明学生对生物学中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不清楚 没有理解 16 一只雄盘羊进入一对盘羊的领地 两只雄盘羊为了争夺这一只雌盘羊 发生 了激烈的打斗 最后 胜者为王 你认为这种行为属 于 A 攻击行为B 防御行为 C 领地行为D 繁殖行为 解析解析 此小题是考查动物行为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动物行为是指生物进行的从外 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 代的活动 都是动物行为 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 还包括静止的姿势 体色的改 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 发声 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动物为了生存 就要取食 御 敌 为了繁衍后代 就要生殖 这一切都是通过行为来完成的 动物行为的 研究一直受到重视 在理论上 通过行为方式的生物交互作用是进化的重要动力 在实用上 对动物学习的研究可以为人类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动物的行为复杂 多样 可分为取食行为 贮食行为 攻击行为 同类 防御行为 不同类 繁殖行为 节律行为 社群行为 定向行为 通讯行为 贮食行为等 各种行为 都是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行为帮助动物更好的生存繁衍 如攻击行为 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争斗 比如一顿美餐 迷人的配偶和地盘 不过 虽 然每次争斗都很激烈 但都遵循一条有趣的规律 就是很少受到致命伤害 学生 必须对这些基本概念要清楚和理解 并能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解 释生物学现象 正确答案为 A 此小题的失分也比较多 说明学生还是对行为学 的基本概念掌握和理解得不够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判断题 判断题 3 冷血动物的生活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恒温动物的生活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解析解析 此小题是通过考查冷血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 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这两类动 物的生理结构和形态特征 冷血动物 由于体温随外界温度改变的动物 叫 变温动物 除鸟类和哺乳类外 其他动物都是变温动物 但它们并不是不能完全 控制它们的体温 变温动物能通过寻找凉爽或温暖的环境来改变自己的体温 它 们缺乏维持一定体温的生理机能比如完善的心脏 恒温动物 温血动物 在动物 学中指的是那些能够调节自身体温的动物 它们的活动性并不像冷血动物 变温 动物 那样依赖外界温度 在鸟和哺乳动物会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稳定的体温 这 体现在基础代谢率上 温血动物 恒温动物 的基础代谢率远高于冷血动物 变温 动物 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保证体温的恒定 并且能在外界环境升高的状态下 排出热量 这通常通过液体的蒸发实现 如人类的汗和狗的喘息 还有猫的舔舐 但是一些哺乳类动物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恒温的 例如在冬眠时 它们的体温 会下降 10 C 或更多 这样它们就可以节省能量 可以不吃或少吃 在间或的苏 醒状态下 的情况下度过数月的严冬 如刺猬和冬眠鼠 一些昆虫也有恒温的趋 向 例如蜂能够在外界寒冷的情况下通过肌肉颤抖保持蜂巢的温度大致恒定 但 这种恒温不是个体的 而是整个蜂群的 蜂鸟 鸭嘴兽 大型的昆虫和鱼则被称 为冷血动物 变温动物 它们的体温不恒定 但某种程度上却是受新陈代谢调节 的 因此 这句话是错误的 此小题失分也比较多 说明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概 念的学习重视不够 综合题 综合题 1 1 阅读下面的资料 分析并回答问题 20 分 鸟类的直肠很短 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 雀形类的鸟在进食 90 分钟后 食物残渣就随粪便排除 绿头鸭在进食 30 分钟后食物残渣就随粪便排除 鸟 类体内没有膀胱 尿液随时随粪便排出体外 1 仔细分析上述资料 简述以上结构特点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2 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说一说鸟类适应飞翔的特点有哪些 2 2 设计实验 10 分 春天来了 小刚和爸爸 妈妈来到达活泉公园春游 公园里风景怡人 春水 碧绿 在迷人的景色中 小刚情不自禁地在岸边跳着 叫着 水里集聚的鱼群被 惊动 四处逃窜 妈妈说 看 你的叫声把鱼儿吓跑了 爸爸说 是鱼儿 听 到我们的脚步声 被吓跑了 小刚很纳闷 于是根据自己的想法 提出 了一个问题 1 请根据上面的资料提出你的疑惑或问题 2 你的假设是 3 你设计的实验是 解析解析 1 此题通过资料分析的形式出现 让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 并结合自己已 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八年级上册教材中分别在 32 页 44 页 50 页 90 页和 95 页安排了五个专门的资料分析内容 21 页安排了 鸟适于飞行的 特点 的探究活动 2 题是根据资料中的现象设计探究实验 八年级上册教材中 分别在 4 页 21 页 34 页 35 页 39 页 56 页分别安排了六个探究活动 按 说学生有这些探究知识和探究经验做基础 解决综合 1 题和 2 题应该没有问题 但从抽查的 393 分试卷中 上述二题满分为 30 分的得分情况为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 最低分 0 分 1 人 最高分 25 分 4 人 人数多集中在低分 区 11 分至 17 分 说明学生对综合性试题 特别是探究性试题还不适应 从而反 映出我们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还需要努力 需要加大力度 三 教学建议三 教学建议 1 1 重视生物学科教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重视生物学科教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课程 是国家根据培养合格公民的要求设置的 其 反映的是国家的意志 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课程 国家课程计划 是基础教育的大法 任何少开或挤占 侵占非中考学科课时的行为 都是违法的 会给学生造成知识的缺陷 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给学生造成终身的遗憾 同时 也是培养合格公民所不允许的 因此 要重视生物学科的教学 使学生得到全面 地 健康的发展 2 2 把握 生物课程标准 的精神理念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把握 生物课程标准 的精神理念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在课程标准倡导的三维目标教学中 首先提到的就是知识 知识与技能 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知识与技能 既是其他二维教学目标的载体 也是重要的 落脚点 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立足课标 立足教材 夯实基础 不要一 味地追求高 难 偏 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 重点知识 主干知识一定 要让学生搞懂搞透 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产和生活实际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大好 基础 3 3 注重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注重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 同时 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学科 在 进行生物探究性实验时 特别需要注意是 要积极创造实验条件 尽量想办法 做好教材上安排得的实验 实践和探究的活动内容 对一些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可 将其改为学生实验 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 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可根据情况 适当增加一些课本没有的实验或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对一些经典 的而又难以进行的一些实验 利用录像 投影 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模拟 通过这 些活动 可以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启示与建议 善于捕捉教材或生活中一些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有意识地培 养学生提出问题和针对问题作出猜想 假设的能力 4 4 密切联系实际 重视生物和社会的关系 密切联系实际 重视生物和社会的关系 生物教学要不断加强与生产 生活实际的联系 重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技 能和已有经验去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这也是新课程的要 求和重要理念 平时教学中 就要让学生多关注生活 注意观察人们日常生活 生产中和生物学有关系的现象 行为 并能用所学的知识 技能 经验去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 这不仅有利于拓展 深化生物学的教学 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更 是生物课堂教学变的生动活泼 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总之 在生物教学中 我们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己任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让每一个 学生都成为合格的公民 第 1页 共 3页 高一物理试卷三物体的运动 60 分钟 一 单选题 每小题 3 分 共 21 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动的物体不一定沿直线运动 B 平动的物体各点运动情况都相同 一般可以把平动物体看成质点 C 体积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 D 有些情况 地球也可以看成质点 2 关于位移和路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点的位移是矢量 路程是标量 B 质点通过的路程不等 但位移可能相同 C 质点通过的路程不为零 但位移可能是零 D 质点做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始终不变时 那么它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3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B 匀速直线运动就是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大小都相等的运动 C 人造卫星绕地球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D 对于某匀速直线运动 因 t S 所以 跟 S 成正比 跟 t 成反比 4 物体沿一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 3m s 则在含有这时刻的 1s 内物体一定走 3m B 物体在某 1s 内的平均速度为 3m s 则在这 1s 内物体一定走 3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 3m s 则这段时间内的任意 1s 位移都为 3m D 物体在 t1时刻的速度为 2m s 在 t2时刻的速度为 4m s 则在 t1 t2的平均速 度为 3m s 5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 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1 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 速度为 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2 21 B 21 21 C 21 21 2 D 2 21 6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 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 1 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 速度为 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上题的四个选项中的 7 如图 3 1 所示 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 A 运动到 B 下列关于它们的位移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沿 路径位移较大B 沿 路径位移较大 C 沿 路径位移较大D 沿三条路径位移一样大 二 多选题 每题 4 分 共 36 分 8 小球自某一高度自由落下 它落地时的速度与落到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 A 2 B 2 2C 2 1D 4 1 9 把自由落体物体的总位移分成相等的三段 则按由上到下的顺序经过这三段位 移所需时 第 2页 共 3页 间之比是 A 1 3 5B 1 4 9C 1 2 3D 1 2 1 3 2 10 如图 3 2 的 t 图象 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 动 则 A 甲做匀速运动 乙做匀加速运动 B 2s 前甲比乙速度快 2s 后乙比甲速度快 C 在 4s 时刻 乙追上甲 D 在第 2s 内 甲的平匀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11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物 第 3s 内通过的位移是 3m 则 A 第 3s 内的平均速度是 3m 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 1 2m s 2 C 前 3s 内的位移是 6m D 3s 末的速度是 3 6m s 12 甲 乙 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 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 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煤炭供应长期合同
- 2025年个人之间购房合同模板示例
- 2025工程咨询合同特点
- 证劵从业资格考试训练及答案解析
- 水(油)压机锻造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消防安全员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陕西报考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天然气工程中压管道庭院工程监理项目合同关键管理与执行策略
- 熔解澄清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成都从业资格口试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自主游戏开展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研究6500字(论文)】
- 2025年湖南株洲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30人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新能源销售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上海婚恋婚介培训课件
- 植物的身体说课课件
- 烧结工艺培训课件
- 外宾参观活动方案
- 1.4理解与感知1812序曲课件-高中音乐湘教版必修音乐鉴赏
- 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