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考前50天,扫除两大障碍才能提分 转眼离高考仅剩下50多天。玖久高考中心专家就学生当前学习问题和考试状态,给大家规划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复习,才能在50天内扫除复习障碍,获得更多的提升。 现在造成成绩停滞不前或者起伏不定的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个是基础不好,一个是做题没有方向感,也就是说没有思路。至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已经是极少数。但是大部分学生基础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按照考纲(考试说明)规定,高考难度比为5:3:2(或者4:4:2),一个基础合格的学生,至少有能力获取80%的高考分数,也就是600分。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由于考纲(考试说明)的权威性和科学性,问题毋庸置疑出现在同学们身上。究竟是什么原因成为大部分学生分数难以获取的障碍呢?障碍一:如何读题与寻找解题着眼点(找思路) 玖久高考专家明确的指出,高考即使考查的比较简单的知识点,但是命题手法多变,往往把一些简单的解题思路设置迷雾。“如何读题”是最直接横在考生面前的拦路虎。如何读题,本质上考查的同学们对题目的认知角度和方式。与同学们的智商无关,考查是同学们分析问题的着眼点。同样水平的学生,着眼点不同,那么即使结果相同,但是难易度就有所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一道高考题:若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n,Sm=40,S2m=110,则S3m=? 一些同学看到这类字面题,无从下手,艰难的回忆起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然后硬算,最后得出结果,这是在二本线以下同学的思维方式。 一些同学看到题,认为简单,不假思索就开始列求和公式,然后代入计算,得出最后的结果。这类学生,通常是在二本线上,一本线左右学生的思维方式。 还有一些学生,头脑一热,认为等差数列的和也依旧成等差,110240=180,结果错了。这类学生是常年在一本线边缘晃动,有一定创新但是思维不严谨的学生。 什么是尖子生呢?令m=1,马上得出a1=40,a2=70,a3=100,得出S3m=210的,这种着眼点做题的方式,就是尖子生。其实大家掌握的知识都一样,但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导致虽然结果一样,但是过程不一样,复杂的过程容易出错。无奈之下没有把握而选择的过程和不假思索便得出的过程也是不一样的。在考场中,“想当然”这种思想最不可取,正是落入出题老师的陷阱之中。 这就是不同层次学生的读题思想,尤其是新课标背景下,高考考查的是同学们对试题的分析解读能力,考查更像是阅读理解。我们如果在做题的时候,能反省反省,拿到题先不第一时间回顾这题做过没有?熟悉不熟悉?而是第一时间把心思放在这方面上:这道题哪些是可以利用的信息?告诉了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问题?所问的问题和给出的信息有什么样的关系?如这道题,题目问我们的是s3m的值,给出的信息是等差、sm、s2m的值,那么绝大多数同学就能够做题。至于尖子生无意中挖掘出了题目的隐含信息,结果和m值无关,马上根据m、2m、3m之间的特殊性,令m=1,彻底的简化了计算难度。 读懂题目意思,并且善于利用题目给出的合理信息,去做合理的思考,找到解题的着眼点,所谓题眼,就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也是解题的第一出发点。很多同学知道“题眼”这个词,但不知道概念,玖久老师再次举例说明:如化学推断题中描述的现象就是题眼: 两种气体反应生成固体:第一时间得出NH3HCl,H2SSO2; 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三种物质:马上就能得出NaHCO3,NH4HCO3; 与水接触放出气体:F2,Na2O2,Na; 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和浑浊溶液:Al2S3,Mg3N2,CaC2; 既能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放出气体,又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Al, 题眼,就是你读题能力的一种体现。我们不追求尖子生的水平,只要有中等生的水平,能够保证更多的题都能够快速找到题眼,顺利的解答出来,就能在高考最后50天提升成绩。障碍二:如何通过冲刺训练来升华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基础应用) 造成不会理解题目,不能够顺利找到解题的第一起点的根本原因是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因此知识点的应用也较为生硬。很多同学和家长对此非常着急,这里我们通过以下几个冲刺方案进行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和深度应用,不断的结合题型和课本知识点来让自己的考试能力获得一个升华:第一、短期内冲刺方向 本着“先易后难”的基本原则。考纲硬性规定:50%分数来源基础,30%分数属于简单运用,20%才是拔高。确保前面80%的分数是我们首要的问题。那么,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训练。 首先是选择题,选择题在高考中所占分值比例十分高,且题量大。在考试时,第一时间接触的永远是选择题,若选择题答题速度慢,不仅影响后面题目,还影响考试发挥。并且当你每科多做对12道选择题,总分基本上能提高3050分。从命题角度上看,选择题考察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且大多要求学生活用知识点。但是现在很多学生把题目做难,把选择题当作大题来做,导致出错率增大,耗用时间长。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抽出一部分时间大量训练选择题是十分必要的。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训练:速度及准确率。加大定性的比例,减少死算,多以理解题目含义、选项之间的关联、弄懂题目考察目的是什么、尽量利用题目与选项之间的暗示答题。 其次是各科知识点,着重注意公式、定理及关键词。很多学生再看书就觉得很熟悉,认为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很少注意课本中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及方法,更不要说其中的思维和步骤。这些往往是高考考察的考点,并且是属于课本之内的基础知识点,这也是80%分数来源于课本但是较少比例能达到600分的原因所在。还有课本里的关键词,我们不要死记硬背,更多的是要理解,如生物、历史、政治、地理里的关键词,几乎都是考点。最后是大题的思路归纳总结。先训练选择题是为了有时间从容做大题,重新学习课本知识点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高考全局考点。大题不是死做硬做就会的,更多需要的是找到问题的入手点和关联点。更多的需要阅读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要善于归纳题目与问题之间的联系,要更多注重每一步骤的的含义,不要过多注重“为什么”,要更多注重“怎么想的”。弄清为什么最多把知识点理解一遍,弄懂“怎么想的”才是你活学活用的体现。二、冲刺方法 前面谈到了大体的方向,现在说一下方法。选择题无需固定的方法,但是却有一定的技巧。多通过理解,多利用题目的暗示、选项之间暗示、题目与选项之间的关联性,多比较选项,不要刻意追求“正确选项”,而是多朝着“最佳选项”方向去。大家没有注意,试卷中选择题上方的提示是“选出一个最佳选项”而不是“正确选项”。因此考试要求我们“比较最佳”而不是“得出正确”,所以方向要扭转过来。并且选择题是只求结果不问过程,我们要想出各种方法,而不要死算。除了一些必须要死记、死算的,都建议大家多从题目和选项出发,通过这些途径做题,你会发现选择题其实很简单。 在读课本上,不管你掌握的如何,最好从头到尾看一遍。基础较差的学生建议拿出笔和本子,在过课本的时候将公式、定理、反应方程式、关键词抄录一次,才能更深刻的掌握下来。然后再理解课本,要做到看到公式、定理马上想到其推导过程,看到关键词能想到描绘的是什么,看到反应方程式就马上想到主反应物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及反应原理,那么就算完成了。在做大题过程中,都要当作“第一次”做题。同时最好做同一学科同类题型。按照同科同类同科不同类不同科同题型不同科不同型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最大化效率。毕竟时间不是很多了,因此可以加大做题的密集度。三、冲破瓶颈的方法 很多考生到了这个阶段会出现复习停滞不前,甚至反复波动,甚至信心下降,成绩不进反退。显然复习已经遇到了瓶颈,也就是传说中的“高原现象”。这里有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成因。生理原因是因为长时间不科学用脑,这是因为在备考过程中没有规划,通常这个学科题刚刚做完,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归纳,就转到其他学科,甚至带着前面一科的疑问做其他科,导致根本没有效率。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同科同类同科不同类不同科同题型不同科不同型”顺序的所在。当然,高考的时候是按照学科顺序的,因此希望大家严格按照高考科目顺序来分科突破,最后才综合练习。 心理方面希望大家本着“自信、自强、乐观”的心态。其实几乎所有人都站在同一个高度,每个人掌握的基础知识点都差不多,并且同龄人在智力方面的差距并不明显,之所以分数有高低,大多是对知识点的认识角度不同而已,并不代表水品的高低。若是担心智力方面的差距的话,不妨问问上一辈的亲戚朋友,最直接的是父母。问他们当时成绩高的同学是不是一定比成绩低的成就高。因此,现阶段成绩的高低并不代表你水品的高低,而是你对知识的理解看法存在差异,这时候你完全可以将你不理解或不透彻的知识问其他同学或老师,看看他们是如何理解的。 到了五月中,希望大家少做题,多看题。有效的利用以往的试卷试题。很多同学往往做完题目后顶多听老师分析一遍后再也不利用,其实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当你认真回顾试卷试题的时候,往往会暴露出自己的很多问题。看以往的题型,多总结其中的想法和解题步骤,重点观察其中的共性。然后时不时的按照高考标准掐表做几套卷子足矣。四、不同层次学生的合理安排 当然,学生的层次有高低,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最后的冲刺。比如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时候要把重点放在课本,即前面我所说的知识点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发动机噪音减少规定
- 船舶不稳装载处理细则
- 如何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交往
- 石油化工设备设施安全规定
- 化学工业危险品运输安全规定
- 中小学禁烟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 食品冷链运输验证报告范例
- 企业营销与客户服务一体化策略
- 幼儿园阶段性家长沟通策略
- 劳动案件代理合同6篇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消防员心理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贷后管理协议合同
- 罗才军《少年闰土》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应急处理预案
- 触电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英语热点复习:阅读理解说明文
- (完整版)八上新闻拟标题专项训练题
- 国家管网集团合同范本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全套教学课件
- 妇产科三基三严培训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