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测量与评价ppt.ppt_第1页
形态测量与评价ppt.ppt_第2页
形态测量与评价ppt.ppt_第3页
形态测量与评价ppt.ppt_第4页
形态测量与评价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形态测量与评价 湖南省体科所 形态的测量方法派生指标的作用与意义 一 形态的测量方法 1 身高 量头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2 体重受试者站于秤台中央 测试人员移动游码至刻度尺平衡后读数 3 坐高 量头顶点至坐板平面的垂直距离 4 指距量两上肢向左右作水平伸展时两侧中指指尖点间的直线距离 5 上肢长 量肩峰点至中指指尖间的直线距离 6 前臂长量桡骨点至桡骨茎突点间的直线距离 胸中点 肩峰点 形态测量点 肩胛骨下角 7 手长 量桡骨茎突点和尺骨茎突点在掌侧面的连线中点 此点大致相当于腕关节远侧腕横纹中点 至中指指尖的直线距离 8 手宽 量桡侧掌骨点 即第2掌骨头 至尺侧掌骨点 即第5掌骨头 间的直线距离 9 拇指长量拇指指尖至靠掌处横纹距离 10 下肢长 下肢长H 测量腋中线髂嵴上缘交点至凳面的距离 下肢长A 测量左下肢髂前上棘至凳面的垂直距离 下肢长B 测量左下肢股骨大转子上缘至凳面的垂直距离 下肢长C 测量臀纹至凳面的垂直距离 下肢长H H点是髂嵴与腋中线的交点 即髂嵴点 相当于髂嵴的最高点 它反映了人体下半身的总长度 包括下肢长在内 近似人体重心的高度 下肢长A A点是髂前上棘上缘 即髂前上棘点 它是大腿摆动起来的最高点 能表现出下肢运动的弧度 下肢长B B点是大转子上缘最高点 即大转子点 从B点垂直到地面的距离是下肢真正的总长度 下肢长C C点是臀纹的最低点 所以它反映出臀部位置的高低 11 小腿长A 小腿 足高 量胫骨点至凳面的垂直距离 12 跟腱长 量小腿腓肠肌内侧腹下缘至跟点的垂直距离 13 踝围量胫骨内踝上方 小腿最细处的水平围度 14 胸围 量平静呼吸时 即呼气之末 吸气未始 通过乳头点或第四肋骨及肩胛下角的水平围度 第四肋骨 15 上臂围 放松围 量上肢自然下垂 肌肉放松时 肱二头肌最突出部的上臂水平围 紧张围 又叫上臂最大围 量握拳 屈肘 肱二头肌作最大收缩时 肱二头肌最膨隆部的围长 16 肩宽 量左右肩峰点间的直线距离 17 髂宽 骨盆宽 量左右两髂嵴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18 髋宽量左右侧大转子最向外侧突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髂宽 髋宽 19 皮褶厚度 刻度盘 卡钳 卡钳接口 握柄 校验砝码200克 将皮褶厚度计上下两臂接点合拢 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0 位 如不在 0 位 轻轻转动刻度盘 使指针对准 0 位 仪器校验 调整 0 位 在皮褶厚度计下侧臂顶端的小孔上挂校验砝码 200克 使下侧臂的根部与该臂顶端的接点呈水平线 如指针处在15 25毫米 红色区域 范围内 说明钳口压力符合要求 无需调节旋钮 如指针位于25毫米以上 说明压力偏低 需卸下砝码 向左侧方向转动旋钮 如指针位于15毫米以下 说明压力偏高 需卸下砝码 向右侧方向转动旋钮 直至指针调至符合要求为止 旋钮 校验砝码 校正压力 向左 向右 受试者自然站立 充分裸露被测部位 测试人员用左手拇指 食指和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捏提起来 捏提点 测量点 测量仪的卡钳卡口连线与皮褶走向垂直 测量皮褶捏提点下方1厘米处的厚度 右上臂肩峰后面与鹰嘴连线中点处 沿上肢长轴方向纵向捏提皮褶 上臂部 测量点 肩峰 鹰嘴 右肩胛骨下角下方1厘米处 与脊柱成450方向捏提皮褶 肩胛部 肩胛下角 2020 3 16 28 可编辑 沿躯干长轴方向纵向捏提皮褶 腹部 脐水平线 锁骨中线 脐水平线与右锁骨中线交界处 应三个指头捏 应垂直测量 错 错 注意事项 受试者自然站立 肌肉放松 体重平均落在两腿上 要把皮肤与皮下组织一起夹起来 但不能把肌肉提夹住 用仪器测量三次 取其中间值或两次一样的值 二 派生指标的作用与意义 派生指标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测试指标按一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后 派生出来的新指标 1 克托莱指数 体重 身高 1000单位 克 厘米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 反映了体重的相对值 表示每厘米身高的重量 是反映人体发育匀称度的重要形态指标 我国少年儿童克托莱指数各年龄范围 年龄男女7176 188171 1838185 199180 1939195 213191 20610207 225205 22511218 236220 24312234 257240 26613254 281262 28914279 307280 30615300 322296 32116314 339306 33017325 342311 33418334 354320 334 田径各项运动员克托莱指数力量型项目 投掷 指数最高速度力量型项目 短跑 跨栏 除跳高外全部跳跃项目 次之耐力型项目最低 2 指距 身高 是反映人体上肢相对长度的指标 指数越大 说明上肢越长 3 胸围 身高 100 是一个反映胸围的大小的指数 如果A点与H点高度相等或接近 说明髂前上棘已与髂嵴最高点相近 大腿抬起来将与髂嵴最高点平行 达到腰部水平 下肢动作弧度达到最大 4 下肢长 下肢长H A B C 4 下肢长 下肢长H A B C 臀部呈梨型示意图 如果A点远远低于H点 臀部将呈梨形 大腿与臀部在运动摆动中不能形成一体 下肢运动中送髋动作将遇到困难 运动弧度也将受到限制 4 下肢长 下肢长H A B C 如果B点能成为H A C共同的圆心 A点又与H点高度相等或相近 那么大腿 臀部将成为最好的 统一体 有利于运动中送髋动作的完成 出现大腿与臀部最省力的协调运动 B成为H A C共同圆心 在选拔田径径赛和跳跃运动员时 以上因素应适当考虑 其中最理想比例是 下肢长A 下肢长H 100 95下肢长B 下肢长H 100 90下肢长C 下肢长H 100 80 5 下肢长A 身高 100 这是一个反映运动员下肢长短通用的指数 主要用于挑选跑 跳类运动员 下肢长的人步幅大 在跑和跳时动作幅度就较大 大腿抬得高 运动员克服上体体重的负担量也就相对小 有利于发挥速度及节省能量 55 为身材等长 56 为下肢较长 57 为下肢明显长 6 大小腿比 下肢长B 小腿A 小腿长A 100反映了人体大小腿的比例关系 习惯上称为大小腿比 小腿加足高大于大腿长 有利于运动 运动员一般小腿加足高大于大腿长 这一特点在田径运动的径赛和跨跃项目上更为明显 7 下肢长C 下肢长H 100 该指数可以反映速度 腿部爆发力量性项目运动员骨盆形状和臀大肌的形状和位置 该指数值大 说明下肢长C点离下肢长H点近 臀纹线高 臀部上翘 臀厚 骨盆的纵轴短 肌肉用力时发力集中 8 下肢长B 身高 100 该指数是体现运动员下肢与身高比例关系的指标 9 髂宽指数 髂宽 肩宽 100该指数是通过人体两个横轴之间的比例关系 反映运动员体型特点的重要形态指标 指数越大 说明躯干呈桶形 上肢和躯干肌肉力量也就越强 人体稳定性强 该指标值小 躯干呈倒三角型 灵活性强 10 髂前上棘宽 肩宽 100 髂前上棘宽与肩宽之比 作为一个选材指标 其主要目的是选择骨盆窄 躯干呈倒三角形的运动员 这一指数越小越好 但是 应建立在骨盆窄的基础上 而不是以肩部宽大为条件 11 踝围 跟腱长 100 该指数反映踝围与跟腱的比例关系与小腿的形态 踝围较小 跟腱长 人体肌肉收缩的作用力集中 有利于踝关节的蹬伸 踝关节的蹬伸力量和速度直接影响跑的爆发力 12 体型指数 肩宽 髂宽 髂宽 身高该指数反映运动员的体型 如果指数小 说明其体型趋向桶形 就会在游进过程中产生漩涡 增加阻力 指数大 说明其体型趋向于三角形 流线型较好 阴力小 13 手面积指数 手长 手宽该指数值越大 划水面积就越大 可以增加推进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