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与人为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理解善良是美好道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认识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将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难点: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课时安排:两课时知识要点:一、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善良是多种美德的的基础和体现 善良是无私的 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善良之心是博大的 善良要见诸行动 二、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1、给予会比接受更快乐2、助人既是付出,也是收获三、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2、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3、将心比心就是成人之美4、将心比心情就是不伤害别人第一课时故事导入:小欣、小军和小云是同学。一天,他们看见一个老奶奶想过马路,但车很多,老奶奶犹犹豫豫,很害怕。于是他们三人主动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老奶奶过了马路。老师知道后表扬了他们,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并让他们谈谈当时的想法。小欣说:“老师号召我们学雷锋做好事,并要统计谁做的多,我不想落后。”小军说:“这位老奶奶是我们家的邻居,她家里有许多好看的图书。我想和她搞好关系,以后能经常去她家看书。”小云说:“我什么也没想,只是看着老奶奶一个人过马路很危险,所以上去扶她一把。 问:谁是真正的助人为乐,你如何看待助人为乐? 三人中只有小云是真的为老奶奶着想,不图回报的,这是一种无私的表现,而小军和小欣,一个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一个是为了老奶奶家里的图书,都是在一种功利心的驱使下,如果没有这种利益,他们也许就不会去做了,因此不是真正的善良,真正的善良是要无私的。 招聘“善良大使” 本爱心网站现向全社会招聘“善良大使” ,凡是认为自己心地善良,曾帮助过他人者,不论年龄、性别、高矮胖瘦均可报名应聘。也请在座的各位初二年级的有识之士极力推荐合适人选。博爱网站学生讲有关于善的故事,老师,同学点评。 所以,怎么才称为真正的善良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49页,划线:善良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美德。归结起来,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 有一天,东郭先生赶着一头毛驴,背着一口袋书,到一个叫“中山国”的地方去谋求官职。 突然,一只带伤的狼窜到他的面前,哀求救它。东郭先生当然知道狼是害人的,但他看到这只受伤的狼很可怜,便把它装进放书的口袋中去。 不一会儿,猎人追了上来,发现狼不见了,就问东郭先生有没有看见狼,东郭先生说没看见。猎人相信了东郭先生的话,朝别的方向追去了。仁慈的东郭先生,把狼放了出来。不料,狼却嗥叫着对东郭先生说:“先生既然做好事救了我的命,现在我饿极了,你就再做一次好事,让我吃掉你吧。”说着,狼就张牙舞爪地扑向东郭先生。 东郭先生徒手同狼博斗,嘴里不断对狼喊着“忘恩负义”。正在这时,有一位农民扛着锄头路过,东郭先生急忙拉住他,向他讲述自己如何救了狼,狼忘恩负义要伤害自己的事,请农民评理。可是狼却一口否定东郭先生救过它的命。老农想了想说:“你们的话,我都不相信,这只口袋这么小,怎么可能装下一只大狼呢。请再装一下,让我亲眼看一看。”狼同意了,它又躺在地上,蜷作一团,让东郭先生重新用绳子捆起来,装进了口袋里。老农立即把口袋扎紧,对东郭先生说:“这种伤害人的野兽是不会改变本性的,你对狼讲仁慈,简直太糊涂了。”说罢,抡起锄头,把狼打死了。 思考:一位大夫说东郭先生是视力正常却是色盲,并授予他有眼无珠奖项,为什么?你如何看待东郭先生的行为? 我们把不明是非,看不清社会的阴暗面的人,称之为不分青红皂白。我们平常所说的善良绝对不是要同学们对待所有的人都要好心肠,对待坏人,我们一定要坚决地打击。而且,现在社会上,坏人很多,但是很难辨别披着羊皮的狼,同学们平时可千万要学会多长个心眼,才会不吃亏。 所以,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善良的人不是无原则的好好先生,而会在救困扶弱、维护正义的情境中与邪恶和错误作斗争。 练习:一大早,你的同桌急急忙忙赶来,向你借作业本抄,好按时交给老师,以免被骂。这时你要怎么做,为什么?做作业是我们的本分工作,应该自己独立完成,抄袭他人的作业是一件错误的事,既然是错的,不管我们多么善良,也不能帮忙,也就是要做到与人为善,要讲原则、分是非。一只手套小组讨论: (1)作为生意人,女老板不肯卖一只手套,可以理解吗? (2)你怎样看待女老板转变的原因? (3)你怎么评价女老板这个人分析:女老板不肯卖给一只手套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手套通常是以一双为单位出售的,如果只卖掉一只的话,那剩下那一只就无法再卖了。 但当女老板发现那男孩只有一只手,而他们母子俩又显然生活很拮据的时候,放弃了商业原则,情愿亏本也卖给他们一只手套。由此看来,这位女老板也是一位热心肠的人,她能将心比心地体谅他人、关爱他人,她的行为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善举,却体现了一颗美好心灵中可贵的爱心。这位女老板这一宗买卖没有赚钱,却心满意足地笑了。 故事结尾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暗示: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助人是快乐的。付出得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 我们通常所说的善良并没有时间的限定,而主要是看你能不能从现在开始做起,持之以恒。 快乐时刻:猜一猜有一个人想看看天堂和地狱的区别。他首先来到地狱。地狱的人们正在吃饭,但奇怪的是,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饿得嗷嗷直叫。原来,他们用的筷子有一米长,虽然个个争先恐后夹着食物往自己里送,但因为筷子比手长,就是吃不着。这人叹道:“地狱真是太悲惨了。” 他又来到了天堂,这里的人正好也在吃饭,他们用的筷子也有一米长,却一个个容光焕发,处处欢声笑语。原来他们在互相喂对方!(请你猜猜这是什么原因?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天堂和地狱有一样的食物、一样的工具、一样的环境,但为什么结果却大不相同? 助人既是付出,也是收获。爱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得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所以,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助人因此是快乐的。(美国19世纪哲学家、诗人拉尔夫爱默生说:“人生最美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有一个人想看一看地狱与天堂的区别。他先来到地狱。地狱的人正在吃饭,但奇怪的是,一个个面黄肌瘦,饿得嗷嗷直叫。原来他们使用的筷子有一米长,虽然争先恐后夹着食物往各自嘴里送,但因筷子比手长,就是吃不着。“地狱真悲惨啊!”这个人想。然后,他又来到天堂。天堂的人正好也在吃饭,一个个却红光满面,充满欢声笑语。但奇怪的是,天堂的人使用的也是一米长的筷子,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互相喂对方!“天堂和地狱拥有相同的食物,相同的工具,相同的环境,但结果却大不相同啊!”天堂与地狱的天渊之别,仅在于做人的“一念”之差:因心态不同,就造成了极不相同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面临天堂或地狱的生活:当我们懂得付出、帮助、爱、分享,我们就生活在天堂;若只为自己,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实质就等于生活在地狱里。地狱和天堂,就在自己的心里。)形成概念 1.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1)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一个人具有善良之心,才能培养出多方面的良好品质:有了善良之心才能真诚地尊重他人,才能理解和宽容他人,才能够为了帮助他人而作出奉献,才能够面对邪恶敢于斗争也就是说,一个具有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无私奉献、正直勇敢等种种美德的人一定是个善良的人。 (2)善良是无私的: 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博大的爱心,因此必然不图回报。如果一个人为别人做好事,是希望别人回报得更多,那么他做的就是伪善的。善良是无私的,发自内心的,它是不讲条件和没有负担的。当然人应该严己宽人,如果别人帮助了我们,就应该知恩图报。 (3)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与人为善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善待一切人和事。对于那些道德败坏、违法犯罪分子必须与之斗争,不能姑息养奸,否则就是对人民大众的不善。我们提倡的善良并不是善恶不辨、是非不分,对坏人、坏事一味放纵、宽容的那种毫无原则的“愚善”。 (4)善良之心是博大的 我们应将眼光放宽,不但关爱身边的亲人、朋友,还应关怀那些需要我们支持、帮助的陌生人,如社区的弱势群体、远方灾区的同胞等,培养博爱之心。 (5)善良要见诸行动 注意的是我们在助人时应该抱着尊重对方的态度。因为帮助不是施舍,在帮助别人时,决不能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势,而应该伴随着物质性的给予,将精神性的关爱留在他人的心间。这不仅是帮助他人的艺术,更是帮助他人的本质含义所在。 2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 (1)给予会比接受更快乐 我们遇事多想别人,多给予少索取,将使人际关系变得和谐而轻松,也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了快乐。 (2)助人既是付出,也是收获,不要把帮助人单纯地理解为付出、奉献和牺牲,其实为别人和社会多做些好事,在精神上是一种享受。 第二课时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情景剧场小军和小明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小军考了62分,他急忙问小明考了多少,小明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小军偷偷看了小明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8分。小军于是很骄傲的对小明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科代表小丽对小军说:“真是给你一点阳光就灿烂,给你一滴雨滴就滋润,我考了95分,你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 小明和小军先后受到伤害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你是小明,你的内心会怎么想? 假如你是小军,从伤害别人到被人伤害,你从中会悟出什么道理? 七嘴八舌 我们谁都不想受到伤害,因此就要不去伤害别人。要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故事感悟(1)第一次登陆月球的太空人,其实共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还有一位是奥德伦。当阿姆斯特朗所说的一句话:“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 早已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名言。 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会中,有一个记者突然问奥德伦一个很特別的问题:“由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在全场有点尴尬的注目下,奥德伦很有风度地回答: “各位,千万別忘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 他环顾四周笑著说:“所以我是由別的星球來到地球的第一个人。”大家在笑声中,都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根据奥德伦的回答,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能成人之美,为别人的成功喝彩,为别人的幸福欣慰的人。 故事感悟(2) 一个暴风雨的早晨,一位老人在海边看到许多小鱼被抛到沙滩上。 老人想到太阳一晒这些鱼都会死,叹息一声朝前走了。返回时,却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把鱼捡回海里。老人很感动,也弯腰来帮忙。老人说你救了他们,谁也不知道,谁也不会在乎的!男孩却说:小鱼在乎。如果你就是一条被抛到沙滩上,被太阳炙烤着的小鱼,当时会想些什么?当小男孩将你捡起放回海中时,你又会想些什么? 故事感悟(3)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子,气喘吁吁地请求驮了相对少量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一些负担”马不高兴的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正乐得轻松呢”不久,驴子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小结: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只要我们时时处处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生活大课堂(考考你)(1)“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 (2)一般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 小组讨论:这两种现象蕴涵了什么道理? (这两种现象蕴涵了这样的道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老师点评: (1)“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 (2)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所谓换位思考,其实就是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看人。 理解至上 善待他人 情况不同: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要有宽容的心! 温馨提示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世界,世界是美好的;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他们是可爱的;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我们就会心情舒畅,拥有快乐,拥有朋友! 学会欣赏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我们就能和各种人愉快相处。情景剧场一对夫妇乘坐一辆巴士进入山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