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长恨歌 教案.docx_第1页
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长恨歌 教案.docx_第2页
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长恨歌 教案.docx_第3页
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长恨歌 教案.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恨歌 (老师故作疑惑的问)师:据传曾经有一位皇帝,十分宠爱他的一位妃子为了博取她的欢心,这位万人之上的皇帝,不惜从万里之外,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运来新鲜的荔枝当沿途的驿站一路烟尘滚滚时,当传送荔枝的人们一路疲于奔命时,当驿站的快马一路精疲力尽时,在美丽的皇宫里,贵妃正在享用美味新鲜的荔枝大家可知道这位皇帝、这位贵妃是谁吗?学生兴奋得大呼:唐玄宗、杨玉环!师:很好!你们都是知识广博的才子才女们!下面咱们来请一位同学讲述自己预习的故事背景生1: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珪入长安,嫁与玄宗第十八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时杨氏年16岁,李瑁也年约16岁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身封贵妃,而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如长恨歌所说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天宝后期,朝廷内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对杨家的偏幸,更促进了矛盾的激化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县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杨时年38岁师:准备非常充分值得表扬还有谁愿意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生2: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陈鸿在长恨歌传中交代过白居易写这首诗的背景: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师:看来大家预习的都很好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像今天表现的那么好!下面咱们来迅速的完成预习检测(幻灯片展示)预习检测:给下面红色的字注音(幻灯片展示)回眸()凝脂()云鬓()骊宫()鼙鼓()城阙()千乘()花钿()萦纡()旌旗()龙驭()踌躇()马嵬()悄然()耿耿()霜华重()衾()临邛()绰约()玉扃()参差()珠箔()仙袂()迤逦()飘飖()凝睇()人寰()擘()霓裳()粉黛()以男女小组竞赛形式分组迅速完成,学生情绪高昂师:(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听录音并跟读录音,稍后大声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录音并随时做字音记录师:下面我们请男女同学分角色组合朗读,其他同学听并评判谁最准确的把握住了感情生男女组合,以各自的嗓音特色分别读相应的内容,学生积极性较高师:咱们都知道这是一篇千古美文究竟美在哪里,让我们初读课文,理清情节(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迅速浏览课文完成自学检测(出示自学检测)自学检测:1、根据故事情节,把所给出的图片排序2、分别用一句话描绘每幅画面的内容3、给每幅画命名(4个字)学生翻阅课文,看图片师:同学们完成了吗?排序是什么样的呢?生一起喊:3214师:那谁愿意把自己描绘的画面内容展示给大家呢生3:我写的第一幅:杨贵妃和唐玄宗正在美丽的花园里愉快的赏花生3读完抬头看老师师:你写的很好准确把握了画面内容能再展示一幅吗?生3:第二幅:杨贵妃在马嵬坡惨死师:很简洁,但也把握住了最关键的故事情节很不错!师:还有谁?踊跃发言!生4:我写的是:唐玄宗在月夜下苦苦思念杨玉环还一个是,道士上天寻找到了杨玉环并转达了李杨二人的思念师:这位同学一下全说完了,写的很准确不过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语言还可以写的更美是不是?但是方法大家基本都掌握了和以前讲过的描述漫画画面题的做题方法一样,是不是?学生点头师:好,下面咱们再读课文(展示自学指导语):诗中那些句子表现了杨玉环的美貌?请找出来,并体会作者是如何描写杨玉环的美貌的?师:同学们找到了吗?生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师: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吗?是怎样写人的呢?生3:对比、反衬师:还有吗?生5:借代师:能解释吗?生:粉黛借代后宫其他人师:很对,还有谁有发现?生:“梨花一枝春带雨”特别有韵味,写出了杨贵妃的凄美,哀怨师:很对大家一起说,你们都有什么发现生群答:“三千宠爱在一身”、“今日君王看不足”、“云鬓花颜金步摇”师:这些都是从哪些方面写人的?有可以总结的写作方法吗?生群答:侧面、外貌、神态、动作.师:请同学们做好记录师:白居易是在杨玉环死后大约50年以后写的长恨歌,他当然没有见过杨玉环,不过,唐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是见过杨玉环的,并且也写了描写贵妃美貌的诗歌,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写的描绘杨贵妃美貌的诗歌叫什么?同学们大呼:李白!(多媒体展示清平调三首)师:讨论分析:李白和白居易都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他们在写作手法上有何异同?生6::他们写杨玉环的美貌都不是正面实实在在地描写,杨玉环到底长得如何,我们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她美,国色天香,绝世姿容两位诗人都是把人比喻成花,师:分析的完全正确正如同宋玉描写东家之子之美一样,“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我们也不知道东家之子长什么样,也只知道是美而这正好是老庄推崇的“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境界,而这就是“大美无形”了师:下面我们沙场秋练兵:现学现用看下面的文段使用了哪些写人的方法?(展示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学生见到这首诗很兴奋基本能快速找到侧面描写,但与之对应而存在的正面描写反而被他们忽视了这是始料未及的师:下面完成当堂训练:描写你生活中的一个人,要求:运用今天课堂所学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字数200字左右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略)师:有个地方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我们在写的时候,要会加入侧面描写大家可以把刚才所写整理修改,写在随笔本上第二课时目标:1、分析并体会诗句,探讨并总结本诗“写人”的技巧2、总结相关写作手法师展示自学指导:找出诗中描写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的思念的句子,分析诗句,体会这些句子用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生1:“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见到的,听到的一切事物,都引起了唐玄宗的深深思念;生2:“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的,一切皆是物是人非,睹物思人,师:有个词叫物是?生:人非师:还有一句相关的诗生: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师:还有谁?生: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的,、生:“孤灯挑尽未成眠”,师:这些都是怎样表达了感情呢?或者说“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呢?”生6: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师:小试身手:现学现用下面诗歌中有长恨歌的表现手法吗?幻灯片展示:1、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江城子苏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生很快群答:有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师展示自学指导: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1)讽喻说就是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说明作为一个皇帝,爱美人首先要爱江山,失去江山,美人也会失去爱美人更要爱江山(2)爱情说把唐玄宗当作凡人写(白居易说过这是人间罕事)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3)双重主题说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三种说法中,你怎么看?为什么?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看法(略),以赞成第三种者为多师: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首先必须注意: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妃丧生、彼此长恨的显著原因,而长恨则是李、杨荒淫误国、终于殃及自身的必然结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割断前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而使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义,其评论当然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原意其次还应注意: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俩的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者评论长恨歌的主旨,必须顾及这一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