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烽燧(su)(2)潦缩(lo)(3)翠蔓(mn) (4)营葺(q)(5)开霁(j) (6)葭苇(ji)(7)溯流(s) (8)迥异(jing)(9)渺弥(m)二、文言基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1)上干云霄古义:插,冲。今义:担任。(2)不与江水乱古义:混杂,混淆。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3)凡江中独山古义:所有。今义:平凡,凡是。(4)虽无风,亦浪涌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一词多义(1)幸(2)临(3)以3词类活用(1)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名词作动词,下雨。(2)如宝装屏风:名词作动词,用宝石。(3)掠江东南去:名词作状语,向东南。(4)岸土赤而壁立:赤,形容词作名词,红土;壁,名词作状语,像墙壁一样。4翻译句子(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译文: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像用宝石镶嵌的屏风。(2)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译文: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诚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3)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译文: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稍微用楼台亭榭装饰,与水光山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4)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译文:(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像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三、名言警句陆游诗歌名句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8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剑门道中遇微雨9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10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一、作者简介陆游,详见书愤。二、背景展示1170年,陆游46岁时,奉命到四川担任夔州通判。闰5月18日由绍兴启程,10月27日抵夔州,历时5个月零9天。其间,诗人饱览祖国的壮丽山川,凭吊了屈原、杜甫等著名诗人的遗迹,把溯江而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一一写进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中。本文选八月一日、二日两天所记。文白对照脉络梳理1文中作者用精彩的变化的笔墨,抓住各处景物特征进行描绘,只寥寥几笔就描绘出鲜明独特的形象。找出文中描绘景物的句子,填写在下面横线处。(1)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2)峭石: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3)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4)澎浪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5)大孤山: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2本文所写景点多,但不是孤立地写出其特征,而是注意了景点间的联系。结合文章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答:_答案一是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二是注意各景点地理上的联系。文章屡次写江流和船行,即在分散的景点中贯以线索。至于写澎浪矶和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比,更见出其间的联系,从而由各景点共同组成一幅完整的长江山水图。作者在记述山川、名胜古迹的过程中,将有关的传闻轶事、前人的诗句作了简要介绍,还写出了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作者这样安排有怎样的作用?答:_答案这样写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亦为景物添彩生色,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诗的灵气,文的雅致,神话的氛围。历史的积淀,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映衬,更是引人入胜。1课本素材点击文本病起书怀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运用示例“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它总结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人民与国家的血肉关系。我们不求轰轰烈烈,只要立足自身的岗位辛勤工作了,多奉献,不添乱,就是爱国,就是忧国。热爱祖国有不同表现,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捍卫民族尊严,为国争得荣誉,维护祖国统一,发扬民族美德,等等,都值得赞美。2课外素材赤赤爱国心,拳拳报国情这是一张1955年9月17日的美国船票,目的地是中国,持有者名叫钱学森。当时的人们不会想到,未来这张船票会给中国带来什么。钱学森本该在五年前回国,正当他准备启程时,却突然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扣留。美国海军次长说:“决不能放走钱学森,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当时钱学森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主任,著名火箭专家,是美国国防部火箭研究四人小组核心成员之一。作为美国火箭研究的先驱人物,他的去留备受关注。1950年,钱学森上港口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并被关入监狱。经过加州理工学院的多方努力,15天后,钱学森以15000美元被保释。那之后,钱学森每个月必须到移民局去登记,行动也受到多方面限制。他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将会持续多久。1955年,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上,双方终于就两国平民回国问题达成一项重要协议。随后,钱学森接到通知,对他的管制令撤销,他可以自由离境了。临行前,钱学森拿着自己的新书工程控制论向老师冯卡门教授辞行。这位世界著名航空理论权威看完钱学森的新作,诚恳地说:“钱,在学术上你已经超过我了。”谁能想到,这部著作是钱学森在5年的软禁中完成的!点评辗转回国,钱学森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硬劲。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请你思考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古往今来,山与水总是同进同出,山长水高,山明水秀,可见这山这水还真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从古至今,大江南北,无论何时何地,水总是包围着山,山总是陪伴着水。山有状而水无形,山有头而水无尽。山永远静止在那里,而水则永远奔腾不息;山总是那么色彩绚烂,四季有变,水却总是保持那永恒的蔚蓝。这就是山水,山有着他的沉稳,水有着他的灵动,(1)他们相互依偎着,于是就有了大自然的明丽。(2)文字亦是有着沉稳与灵动之分,有些文章适合在午后或是黄昏,在林间或是在灯下细细品味,深入体会,与作者共同沉思,共同理解,这是一种沉稳的文字。也有者,可以在春风轻拂的田野间阅读,也可以在任何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觉到作者的快乐与激动,就好像是在海边拾贝,或是在麦浪中奔跑,这是一种灵动的文字。无论是山之沉稳亦或是水之灵动,这都是文化的性格。既有山又有水,既有沉稳,又有灵动,二者如鱼似水,恰合无间,这就是文字的魅力,也是文化的魅力。但是文化的魅力并不仅限于文字上,更是体现在字里行间。用着沉稳或是灵动的笔触,游览于沉稳或是灵动的山水间,古代的大文豪们更是为我们留下了众多优秀的山水之作。陶渊明的游斜川,谢灵运的山居赋,阅读着这些文章,读者也仿佛是身临其境,跨越了地域与时间的阻隔,与作者一同游览这山明水秀。也有文章并不是单纯的写山写水,而是寄情于此,抒发情感,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赤壁赋,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等,作者将他们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寄情于山水,将自己的内心展现给读者,让读者与之一起感同身受。若是再到更深层次的话,那便是借山水来阐明道理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4)等等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名言,无论是对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无不都是一种警示,一种教导,一种勉励。可以说,正是山水产生了文化。山水,造就了大自然的美丽。山水,成就了绵延千年的文化。山水,更会伴我们继续走下去。这就是山水,山的沉稳,水的灵动。(5)思悟要点(1)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各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山的“沉稳”:有头有形,静止、绚烂,变化有规律。水的“灵动”:无形无尽,流动,蔚蓝。(2)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提示拟人。“依偎”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水密不可分,呼应上文“不可分割”“包围”“陪伴”。(3)结合第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拓展写作思路的?提示由山水文字文化性格字里行间(优秀的山水之间),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深度。(4)文中引用这些古诗文名句有什么作用?提示论证了古人借山水来阐明道理的观念;增添了文章的语言文采。(5)体会作者运用短句结尾的妙处?提示短句态度明确,节奏感强,语气有力。先肯定了山水与文化的关系,再用排比段重申山水的重要作用,最后总结回扣题目,首尾呼应,结构圆合。自主检测与反馈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秋深潦缩潦:积水b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幸:幸而c信造化之尤物也信:相信d尝加营葺葺:修补答案c解析信:诚然。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信造化之尤物也b与江山相发挥c首尾才六日d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答案c解析副词,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d项到,来到/靠近,接近。a项混淆。b项看,往远处看。c项经过。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倒影水中b泛彭蠡口c今为定江军d其间一日阻风不行答案d解析d项为被动句,其余为省略句。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译文:_(2)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译文:_答案(1)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2)传说的人因此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游赤松山记吕祖谦淳熙十五年,南至后一日,与二三友访吕兄仲平之庐。后二日,呼儿觅藜杖,命友戒行囊。缓步出北郭五里许,山光野色,渐与人相应接,而晴光亦时着人。又二里许,至季氏之庐。所居依山,茂林清池相映带。季氏兄弟与其知友陈岩夫,亦赍袱被,欲共宿山中。又行十里,至小石桥。望赤松山,积霭横翠,蔚然深明。复行三里许,入山门。长松偃蹇道旁,若不肯与世士为伍。至桥亭,坐于老木之上。与涧横石,激为清湍,澎湃汹涌。人籁俱息,心目为之醒然。复曳杖入“桃源”,暝色已满岩谷矣。徙倚“枕流”,四际溟蒙,天水一色,泉声松韵,殆若暴风急雨之骤至。徐行察之,又若车马卒奔而未有所止也。云间时有疏星,点缀林杪,与水影相照,清澈无底。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晨兴复至其处,灏气游衍,天宇无滓。再至“过清”,驻目久之。即寻支径谒二仙祠,世相传以为黄初平注觅亡羊之地;或曰,此留侯所谓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偕行者俱欲登山,酌丹井饮,造之。中道或有依涧而上,观瀑泉,履白石,欲穷其源而不可得,复相与会于丹泉之上。山高而深,下视群谷,莫不献状。归途高者平,险者顺。山回路转,乌纱欹斜,随意先后。至山下,日犹未中。饭竟,信其所之。再寻“桃源”之游,昔林木交翳,今皆廓然。复循山磴,游于“物外”。乔木倚天,涧流清壮。此间桃源之津所从始也。过小桥,缘山而行。泉石相捕,无风而涛。行且百步,幽意益邃。横涧为桥,榜曰“三峡”。惊涛怒流,与巨石相吞啮。前莫知其所穷,后莫知其所止。复行数十步过盘石,临浚流,景象天逸。不特与所谓“物外”者异,亦与所谓“三峡”者异。久之,暮烟四合,不可久留,遂寻旧游而归。抵夜复坐于“枕流”,林外灯火,久益微茫。泉流静深,尤与夜气相宜。是行也,极目于丹井,称心于桃源,而于“枕流”“过清”之间,朝暮几与神交。自己未至辛酉,凡三日而后返。(选自中华书局古今游记从钞,有删节)注黄初平,东晋人,著名道教神仙,俗称黄大仙。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b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c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d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答案b解析结合句意及句子的成分结构加以分析,主要抓住“神清如游钧天”“始就寝”即可推断。原句为: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淳熙”是南宋孝宗赵昚的第三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共计16年。文中“淳熙十五年”即1188年。b“南至”指时令节日,在春秋战国时代,民间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相当于今天的“冬至”。c“世士”对人的称谓。“世士”世上的贤士,指与众不同的人。文中表示长偃松的高洁超然之态。d“辛酉”是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的方法,属于60年一个循环的第58年。答案c解析“世士”即世俗之士,指一般的俗人。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淳熙十五年冬,作者与几个朋友到了吕仲平家,后又到了季氏兄弟依赤松山而建的住处,然后一起去游览赤松山。b作者一行先后两次游历“桃源”,第一次是傍晚时分,光线昏暗,树木互相遮蔽;第二次是午饭后,光线明亮,视野开阔。c作者一行在赤松山中住了两夜,赤松山的夜晚静谧而清幽,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心情放松,梦中所到之处也超尘脱俗。d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记述了作者游览赤松山的经历,景物随作者游踪而变化,时远时近,有高有低,动静结合,写景极具特色。答案a解析季氏兄弟住所并非依赤松山而建。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缓步出北郭五里许,山光野色,渐与人相应接,而晴光亦时着人。译文:_(2)或曰,此留侯所谓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译文:_答案(1)缓步出城北门五里多地,山野风光渐渐迎面而来,晴朗的日光也时时让人喜欢。(2)也有人说,这里是张良所说的愿意放弃人间事情想要跟从赤松子游仙的地方,难道果真如此吗?参考译文淳熙十五年,冬至后一天,我与两三个朋友(一起)到吕仲平兄的家中拜访。冬至后两天,呼唤童子找出藜杖,让朋友备好行囊(准备去登赤松山)。缓步出城北门五里多地,山野风光渐渐迎面而来,晴朗的日光也时时让人喜欢。又走了二里多,到了季氏兄弟的住所。他们的住所依山而建,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池水相互映衬。季氏兄弟和他们的知心好友陈岩夫,也携带行囊被褥,要与我们一起去山中住宿。又走了十里路,到了小石桥。远望赤松山,层层云雾笼罩着山林,树木茂密幽深有光泽。又走了三里多路,进入山门。高大的松树在道旁高高耸立,好像不肯与世人为伍。到了桥亭,在老木上坐下。山涧中横立着许多石头,溪水冲激石头形成湍急的水流,汹涌澎湃。人的说话声听不到了,心神和眼睛因为它而清醒明亮。又拄着藜杖进入“桃源”,暮色已布满岩壁山谷了。在“枕流”徘徊,四周雾蒙蒙的一片,天水一色,泉水声和松涛声就像暴风骤雨突然来到。(我)慢慢地边走边观察,又好像车马突然狂奔而不停止。云间不时地露出几颗疏疏朗朗的星辰,点缀在树梢,和水影相映衬,流水清澈异常。坐下来闭上眼睛休息,神清气爽好像在天上畅游,却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家政服务员合同模板
- 2025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重点校分班考试检测卷(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应用题训练【含答案】
- 2025物业清洁服务合同模板
- 2025汽车买卖的合同协议
- 2025年7月全科医学导论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0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2025销售代表薪酬协议合同模板
- 2025年垃圾分拣装备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原卷+解析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4-2025学年度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检测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语文开学第一课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宁夏中考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
- 单位保安执勤方案(3篇)
- 二三轮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云南咖啡购销合同范本
- 中职导游业务课件
- 园区卫生清洁管理办法
- 秋季养生课件中医
- 申报书范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课程申报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