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作业.docx_第1页
人教版必修2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作业.docx_第2页
人教版必修2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作业.docx_第3页
人教版必修2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作业.docx_第4页
人教版必修2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作业.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 开辟新航路1某同学整理的如图这张资料卡片,可用来研究a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c工业革命的影响d三角贸易的影响2一位历史学家写道:“在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材料意在说明a企业家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b企业家在远洋航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c企业家是鼓吹“寻金热”的主要代表人物d工商业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3“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作者意在说明a哥伦布没有真正到达过今天的美洲b达伽马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c新航路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d西方扩张的目的是“扫清海路”4下面是新航路开辟的局部示意图,关于航线的开辟叙述正确的是a首次打通欧洲到达东方的航路b为葡萄牙带去了丰厚的利润c找到了通往西印度群岛的捷径d得到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5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这一谚语反映了当时的西班牙a世界中心地位确立b出现了“商业革命”c出现了“价格革命”d物产资源十分丰富6有人就新航路的开辟问题画了下图四幅漫画,对下图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图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b图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c图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d图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7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在许多欧洲国家把哥伦布作为英雄进行纪念的时候;在美洲的墨西哥印第安人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行为,他们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还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受到严重阻碍b欧洲文明破坏了美洲文明c两种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d历史的价值判断有相对性8新全球史作者本特利说:“正当中国船队在印度洋上进行探察之时,欧洲航海家也正准备进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与郑和及其同伴不同的是他们的探险有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是a政治和军事动机b经济和政治动机c经济和宗教动机d政治和宗教动机9下图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初期,人口、动植物及贵金属的流动方向,这说明当时a中国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b地域性历史已经融合为世界性历史c世界市场形成的联结通道已具备d工业文明已经在全球扩展10(2018年4月浙江选考)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马铃薯原产于美洲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a b c d11如图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reperta)。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 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 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12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13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14(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答案1【答案】b2【答案】d3【答案】c4【答案】d5【答案】c6【答案】c7【答案】d8【答案】c9【答案】c10【答案】c11【答案】b12【答案】b13【答案】d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