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学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学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二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学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学习过程【复习回顾】1.以第三周期为例,说明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2.通过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预测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变化规律。一、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根据所给药品:面积相同的镁条和铝条,金属钠,酚酞溶液,mgcl2溶液,盐酸(1 moll-1),naoh溶液,alcl3溶液,蒸馏水,自己设计实验证明钠、镁、铝金属性的强弱。(先向老师展示自己的实验方案后再做实验。)实验一:金属和水反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二:金属和酸反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三:碱性强弱比较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结论:【思考交流】阅读课本p16第3个表格,探究硅、磷、硫、氯非金属性强弱。结论:小结: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又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结构了元素的化学性质,而元素的化学性质又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同样,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可以确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也可以反映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在自然科学方面:元素周期表为发展物质结构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有密切关系,元素周期表为发展过渡元素结构、镧系和锕系结构理论,甚至为指导新元素的合成,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都提供了线索。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都是重要工具。2.在生产中的某些应用。(1)农药多数是含等元素的化合物。(2)半导体材料都是周期表里的元素,如ge、si、ga、se等。(3)催化剂的选择: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发现对许多化学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性能。目前人们已能用铁、镍熔剂作催化剂,使石墨在高温和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石油化工方面,如石油的催化裂化、重整等反应,广泛采用作催化剂。(4)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种合金材料的制取:在周期表里元素,如钛、钽、钼、钨、铬,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随堂检测1.下列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强弱:hclo4h2so4h3po4h2sio3b.原子半径大小:nasoc.碱性强弱:kohnaohliohd.还原性强弱:f-cl-i-2.硒是人体肝脏和肾脏的组成元素之一,现在含有元素硒(se)的保健品已经进入市场,已知它与氧元素同族,与钾元素同周期,关于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34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seo4c.se的非金属性比br弱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气体强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nh3、h2o(g)、hf稳定性依次增强c.hclo比h2so4酸性强d.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与金属钠反应时,甲得电子的数目多,所以甲活泼4.已知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h3xo4h2yo4h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cl-br-i-b.氧化性:f2cl2sc.酸性:h2so4hclo4h3po4d.非金属性:fclso9.制冷剂是一种易压缩、易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冷冻机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历史上,人们曾采用过乙醚、氨、氯甲烷等作制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效果并不理想。于是,不断有科学家根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制冷剂。请沿着科学家的探索轨迹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们首先研究了某些化合物的易燃性和毒性的变化趋势。(以下填写化学式)氢化物的可燃性。第二周期:h2ohf;第三周期:。化合物的毒性。第a族:ph3nh3;第a族:h2sh2o(填“”或“cf4。(2)尽管这种制冷剂因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造成环境污染而逐渐被其他制冷剂所取代,但求助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填选项编号)变化趋势来开发制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毒性沸点易燃性水溶性颜色参考答案学习过程【复习回顾】1.第三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从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最高正价逐渐增大,最低负价逐渐减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2.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一、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实验一实验步骤:将小块钠、打磨去表面氧化膜的镁、铝分别投入装有水的试管中,并对装有镁、铝的两个试管加热。实验现象:钠与水剧烈反应,镁与冷水不反应,但与热水可产生气泡,铝与热水也不反应。实验结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为钠镁铝。实验二实验步骤:将打磨好的镁、铝投入盛有2 ml 1 moll-1的盐酸的试管中。实验现象:二者均产生气泡,但镁比铝反应更剧烈。实验结论: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为镁铝。实验三实验步骤:将氢氧化钠溶液分别逐滴加入分别盛有氯化镁溶液、氯化铝溶液的试管中。实验现象:氯化镁溶液中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不溶解,氯化铝溶液中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实验结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结论:钠、镁、铝金属性依次减弱。【思考交流】结论:硅、磷、硫、氯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小结:减弱增强决定反映决定反映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2.(1)cl、p、s、n、as(2)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3)过渡元素过渡元素(4)从第b族到第b族的过渡随堂检测1.解析:f、cl、i同主族,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对应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d错。答案:d2.解析:硒在硫的下方,非金属性比硫弱,所以气态氢化物不如硫化氢稳定。选d。答案:d3.解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错;比较非金属性要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clo中的氯不是最高价,c错;非金属性强弱是得电子能力强弱,与得电子个数无关,d错,选b。答案:b4.解析:由题目可知x、y、z三种元素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所以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气态氢化物越来越稳定。答案:c5.(1)右大3(2)左小46.解析:因r、w、x、y、z为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所以当r(oh)n为强碱时,w(oh)n+1不一定为强碱,如naoh为强碱,mg(oh)2、al(oh)3等则不是强碱,a错;若hnxom为强酸,说明x为活泼非金属,而y的非金属性大于x,则y一定为活泼非金属,b正确;若y的最低价为-2,则y的最高正价为+6,因此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