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用)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篇 文言文阅读 第26课时 文言文比较阅读作业B(含解析).doc_第1页
(安徽专用)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篇 文言文阅读 第26课时 文言文比较阅读作业B(含解析).doc_第2页
(安徽专用)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篇 文言文阅读 第26课时 文言文比较阅读作业B(含解析).doc_第3页
(安徽专用)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篇 文言文阅读 第26课时 文言文比较阅读作业B(含解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篇 文言文阅读 第26课时 文言文比较阅读作业b试题精选一、2015益阳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陋室铭) 1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苔痕/上阶绿d可以调/素琴 2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想到)b怀民亦未寝(动词,睡觉)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动词,出名)d无丝竹之乱耳(制作乐器的丝、竹等材料)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相与步于中庭至于负者歌于途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c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芙蕖则不然d孔子云:何陋之有?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5甲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运用 _的手法,抒发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壮志未酬的苦闷等复杂的思想感情;乙文作者因革新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安徽和州。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_的情怀。二、2014呼和浩特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题目。【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毎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丙】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6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思是“已经”的一项是()a无从致书以观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d俯身倾耳以请7下列句子中“之”的词性、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弗之怠b走送之 c令辱之 d处江湖之远8下列句子中“亡”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广故数言欲亡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c河曲智叟亡以应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9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宋濂,明代文学家。甲文开篇一个“嗜”字,写出他对学习的喜爱程度超过一般人。他曾经为了学习经书,跑到百里之外,向老师磕头请教。b乙文中兼有抒情、议论两种表达方式。作者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凸显最高的人生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必曰”中的“其”就是“斯人”。c丙文既表现了陈胜的领导才干,又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在“尉”拔剑出鞘时,陈胜与吴广合作,夺下“尉”手中的剑,共同杀死了两个“尉”。d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出自宋学士文集。文章辞藻华美,内容充实。甲文中作者描写自己恭敬、虔诚地向老师请教的情景十分传神。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_(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_三、2015安徽模拟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水尤清冽_(2)宠辱偕忘_12翻译下列句子。(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_(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13柳宗元游完小石潭,范仲淹登上岳阳楼,最终的心情怎样?(1)柳宗元游完小石潭的心情:_(2)范仲淹登上岳阳楼的心情:_名师预测四、2016预测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有仙则名_(2)惟吾德馨_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_16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_【参考答案】1.d解析 应该是“可以调素琴”。2d解析 “丝竹”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3a解析 a项中的“于”都是介词“在”的意思;b项,第一个“然”是“的样子”,第二个“然”是“的原因”;c项,第一个“则”是“就”,第二个“则”是“却”;d项,一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之”是代词。4(1)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2)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5借景抒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6c解析 a、b、d三项都解释为“来”。7d解析 a项,代词,代指抄书这件事;b项,代词,代指书;c项,代词,代指吴广;d项,结构助词,“的”。8c解析 c项中的“亡”是通假字,通“无”,读“w”,而其他三项都读“wng”。9b解析 a项,“执经叩问”的“叩”是“请教”的意思,不是“磕头”的意思;c项,从文中“广起,夺而杀尉”来看,第一个“尉”是吴广自己杀的;d项,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学习生活的真实再现,语言朴实,并没有用过分华丽的辞藻。10(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2)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疆的人十个也得死去六七个。11(1)格外。(2)一起。12(1)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2)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