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1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2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3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4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开学考试历史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 商业中心始终以都城为主;对外贸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a. b. c. d. 2.新唐书卷165权得舆传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贷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唐代( )a开始注重精耕细作 b 广泛引种经济作物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3.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规定,“凡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在海上贸易捕鱼者,许令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外国贡船以内者,其所携货物予以免税。西洋商船船钞减十分之二。”对此解释正确的是,康熙年间 ( )a一度开放对外贸易 b 废除了海禁政策 c对洋货征税一视同仁 d取消了对沿海居民出海贸易的限制4.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已在崩溃的(欧洲)封建社会内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指新航路的开辟 ( ) a推动了欧洲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b推动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为西、葡两国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5.阅读下图(英格兰和威尔士农业史,剑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判断英国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大量人口迁往殖民地 d疾病流行6.西方文明史中写到:“经过长时间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趋势开始于 ( ) a 17世纪后半期 b 18世纪60年代 c 19世纪后半期 d 20世纪中叶7.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 a 荷兰通过设立拒单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c 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8.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的使用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b 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 a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 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10.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 ) a 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 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 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 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11.在探究西方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过程中,甲同学根据1866年创办的民营机器厂发昌机器厂,依靠向外商船厂承接装配船用零件发展起来,得出外国在华企业对中国民族工业起着辐射作用的结论;乙同学根据该厂因竞争不过英商船厂,于1899年为英商耶松船厂所吞并,得出外国在华资本阻碍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结论。下列评价中最为合理的是( )a 两位同学结论相互矛盾 b 甲结论不全面,乙结论成立c 两位结论认识都不全面 d甲结论成立,乙结论错误12.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溢”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a “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13.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a 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b 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c中央财政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d 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14.阅读下列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 “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b 国民经济建设比例严重失调c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 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工业发展15.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24.8%,工业产值增长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农副产品和利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中总额约占75%。上述材料反映了( )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计划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 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a b c d 16.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三次创业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前两个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建立 b建立4个经济特区、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17.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a 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 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c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 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18.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任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 ) a 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c 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 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19.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20.剑桥大学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指出:“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罗斯新政()。a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 b使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c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 d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21. 凤凰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的文章。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 ( )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实质性进展 b已经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22. 余秋雨在蓝旗子和孩子中写到:“到了布鲁塞尔就像提纲挈领,豁然开朗的看着欧洲如何在陈旧结构中脱胎换骨,挥别昨天。”他这里所说的欧洲“脱胎换骨”,指的是( )a 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 b 接受关贸总协定c 要求拜托美国的控制 d 由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23.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5、 欧洲16、 南、北美洲17、 亚洲18、 非洲19、 大洋洲20、 跨地区21、 39个22、 40个23、 6个24、 8个25、 1个26、 7个a 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尖锐矛盾 b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24、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以下哪一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 )a 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 b 推动了水利工程技术的兴修c 出现了著名的冶铁中心 d 封建制剥削方式出现25、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 ) a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b 有利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c 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d 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26.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 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 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7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文中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人们无法否认和拒绝的现实,总的来说它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间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国范围内,是靠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一个类似的机制。”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 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c 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 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28. 下列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理解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仁”强调个人修养,规范社会伦理 b 诗经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 c 它关注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能力 d 它在当时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29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30.佛教常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六祖慧能也曾说过: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下列哲学与其修炼的意境相吻合的是(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其中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计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材料二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三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2)材料二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2分)(3) 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有何影响?(6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时代。一方面封建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腐朽阴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施建中中国古代史根据材料,归纳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股进步思潮的历史意义。(12分)33中国经济融人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5世纪早期这段畀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材料二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材料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中国形象的影响力日益彰显。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1)材料一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二者有何内在联系?(3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创立的市场经济模式分别是什么?(2分)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共同历史原因是什么?(2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t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丁哪些有利条件?(2分)并分析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4)结合史实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是怎样树立起这一形象的?(3分)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共计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dacb caa bacabb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abcdddcdadcddd二、 材料题31(14分) (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2分)(2)关键:薄敛节俭。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2分)(3)标准:百姓的忧乐。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6分)(4)理念: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认识:儒学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