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第11中学校2015-16学年度下期高2017级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6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气备四时,与天地明鬼神合其德;教重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下列各项中与对联所写的历史人物主张无关的是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法不阿贵”2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学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3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种统治思想源于a、孔子的无为思想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荀子的中庸思想 d、韩非的法治思想4. 唐太宗晚年曾自我评价:“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 唐太宗的主要功绩有 重用人才,善于纳谏 文德治国,完善科举 不夺农时,轻徭薄赋 崇尚佛教,敕封活佛 a. b. c. d.5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3世纪晚期秦朝建立 b民国二十六年全面抗战开始 c康熙五十年时康熙皇帝50岁 d1898年是干支纪年的戊戌年6柏拉图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被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所广泛接受的是a、道德和政治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 b、正义这个原则对于个人、阶级、国家是一样的c、要实现理想国,必须由真正懂哲学的人做国王 d、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7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察,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秦统一六国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康乾盛世8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9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a、b、c、d四位同学分别分析了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你认为那一个同学的表述最准确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b、秦王嬴政广泛搜罗人才,统一的战略得当c、战国末期诸侯国数目的减少利于统一d、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10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 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a、 b、 c、d、11.英国革命中出现克伦威尔任护国主的军事独裁统治,法国大革命中出现拿破仑称帝。 这主要 a.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妥协 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不充分 c.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的需要 d.防止封建王朝的复辟12康熙帝统一台湾后,“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为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这说明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清朝时台湾主要出产粮食和食糖 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a、 b、 c、 d、13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最重要的意义是a、巩固了雅克萨之战的成果 b、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c、用法律手段维护了国家主权 d、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14克伦威尔在其“护国主”任上曾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上述言论说明了克伦威尔 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 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a、 b、 c、 d、15如果你是美国公民,你投票赞成华盛顿为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总统的理由是a、他的名字与本国首都名字一致 b、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c、他起草了独立宣言 d、他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卓越贡献1617世纪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 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 a新旧交替时代“君权神授”观念影响深远 b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必需 c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 d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 17.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 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 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 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a“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b“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来 18.拿破仑晚年说过他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这样东西最有可能是a、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b、建立的法兰西银行 c、实行的征兵制 d、颁布的拿破仑法典19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拿破仑的个人力量有限 b、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伤c、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d、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20毛泽东曾说过:“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是因为孙中山 a、首先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首先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c、首先发动了反清的武装起义 d、首先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11895年,恩格斯在法兰西的阶级斗争导言中指出:“旧式的起义,在1848 年以前到处都起决定作用的筑垒的巷战,现在大都陈旧了。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 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这一观点认为 a暴力革命不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 b共产党宣言描述的理想需要修正 c巴黎公社斗争策略值得各国效仿 d当时的工人运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22.凯末尔曾说过:“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 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下列反映其理论的措施包括 废除土耳其政教合一的政体 革新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效仿西方的法律法规 改革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土耳其语 a、 b、 c、 d、23.列宁说: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 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 源是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 c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所致24. 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 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第卷 (材料解析题 52分)二、材料解析题。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论语材料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地维之所赖以立,天柱之所赖以尊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曾文正公全集家训卷下材料三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为建立社会秩序的主张。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主张到后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2)依据材料三,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如何建立有序的社会。综合上述材料与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7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康熙是一位全力奖励学术的皇帝。他收录了五十名饱学之士来编纂明史,他们在翰林院博得了优厚职位,令那些经正常科考获取功名的士子嫉妒不已,他还时常赐宴款待一些名儒才子由于康熙对学术的奖励,几部不朽的巨著编纂了出来,其中最著名的有康熙字典、重要的辞书佩文韵府、朱子全书和一部多达5020册的大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摘编自(美国)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799年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官后,通过法案确定巴黎理工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传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和制图技术,特别是为炮兵、工兵、路桥、造船、军用和民用工程、开矿和地理等技术性的公立专科学校输送学生”。传记作家奥特在拿破仑前言写到:“他是一个人类文化的摧残者吗?把教育绑架到军国主义的战车上然而,他却是一位法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请回答:(1)从材料信息来看,康熙和拿破仑对本国文化的发展各有何贡献?据此概括两国不同的文化政策特点。(8分)(2)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康熙和拿破仑实行不同文化政策的背景。(12分)271923年孙中山这样概述其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路径:“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民族主义观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材料二民权主义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以上材料见孙中山中国革命史请回答:(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分别因袭、规抚和创获了哪些思想主张?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相应的位置。(16分)因袭规抚(汲取)创获民族主义_民权主义_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孙中山的成长和活动轨迹,说明上述思想路径形成的原因。(4分)重庆市第11中学校2015-16学年度下期高2017级半期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15 dbbac 610 dacdc 1115 bacdd 1620 badcd 2124 acbd二、材料解析题25.(1)主张:按照君臣名分之礼、以德治国。影响:后来形成的三纲五常成为维护专制封建统治的工具,束缚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5分。(2)通过实现正义、法治、中道来建立社会秩序。通过法治实现正义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基础;加强道德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7分。26.(1)贡献:康熙帝对人才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扬;拿破仑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法国科技和教育的进步。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