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二历史统练试题.doc_第1页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二历史统练试题.doc_第2页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二历史统练试题.doc_第3页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二历史统练试题.doc_第4页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二历史统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统练试题1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被它吃掉。 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 “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a、渴望征服自然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3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5下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7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强调人性 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 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 a、 b、 c、 d、8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9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10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题目,你觉得比较合适的是 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推动了西欧的文明进程 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 b、 c、 d、11在汉字演变过程中,下列字体出现的先后次序应是a、 b、 c、 d、12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13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14下列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反映了中国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是 15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16 下列两组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史上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下列哪一人物与这一运动没有直接关系?a、陈独秀 b、孙中山 c、鲁迅 d、李大钊17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a、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大革命的革命纲领c、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18 读下图,为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理论创新是a、提出了革命统一战线理论 b、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c、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19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20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语意指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常理 c、经典物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近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成就21(13分)法国历史学家雅克 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2分)(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6分)(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一种思想解放潮流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一场重大社会变革的到,而且这种潮流还会冲破地域的限制,对东西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1)18 世纪至 19 世纪末,受启蒙思想影响欧美地区和中国发生了哪些政治变革? (3分)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2)归纳材料二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4分)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孙中山先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先生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改造中国。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1月12日) (3)举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与时俱进”的事例,并分析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6分)2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3分)材料一:两位决定时代发展的科学家和他们的成果材料二: 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材料三回答:(1)材料一认为“两位科学家决定时代发展”。他们的发明或发现把人类推进到什么时代?(4分)(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发生哪些重大影响?(6分)(3)材料三反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3分)24、简述四大发明对欧洲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1【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寓意是指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幼年不能独立行走用四肢,中青年独立,老年用拐杖搀扶,这则寓言深刻说明了古希腊人对个人成长的关注和思考,所以答案选a,ab c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2【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主张。关键信息:上好礼、上好义、上好信。题干儒家强调的是统治理念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故b项正确;a项是无法从题干中体现;c项是荀子的思想主张,无从体现;题干没有强调礼、义和信的先后重要性,故d项排除。5【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准确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三教图是清朝丁云鹏的作品,反映了自唐宋以“三教合一”的潮流。b反映的表层意思,不是实质问题。c“冲突激烈”不符合题意,d 错误,因此选择a.6【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材料中“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符合明朝末年著名思想家李贽的特征,即李贽评判道学家的伪善,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观念,李贽的这一思想特征被称作“离经叛道”,所以答案选a,b c d三人思想观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7【答案】d试题分析:文艺复兴是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基础上发生的,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古希腊时期是奴隶制阶段,因此不是它们的共同点。故选d。但是,他们都主张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人的解放,突出人性,要求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因此是它们的共同点。8【答案】b解题关键在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15世纪,地点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判断为文艺复兴。各种自由科目的复活其实是对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传承。希腊罗马文化在公元前就已经繁盛,排除a,宗教改革兴起于16世纪的德国,排除c,启蒙思想兴起于17世纪,排除d。9【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回答马丁路德和教皇代表的分歧所在。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同上帝对话,信仰即可得救,教会代表认为圣经容易被人曲解,个人的得道要依赖于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所以他们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仅仅依靠圣经得救。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教会腐败问题排除a,很明显也可以排除b,d项圣经作为信仰的基础是没有分歧的。10【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史实错误,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根本原因,排除,因此选择a.11【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文体特征可以知道是隶书,在小篆之后出现,是甲骨文,在商朝出现出现最晚,因此选择d。12【答案】c试题解析: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雅“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根据题意应该选择c。13【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他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材料符合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理论万有引力的观点,acd不符合事实,排除。14【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读取图片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等开始向西方学习,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其中魏著有海国图志。15 【答案】c试题分析:维新变法时期,顽固派仍有很强大的力量,康有为等借用孔子的名义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把自己的变法理论和儒家思想相结合,题干中的孔子换上了西装,就是这层意思。故应选择c。ab与西方没有丝毫联系,故可以排除;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是遭批判的对象,排除。16 【答案】b试题解析;仔细观察图片中的文字说明,旧文化的三从四德靠不住,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科学),根据材料可以得出上面的内容和新文化运动有关,acd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物,排除。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因此选择b.17【答案】b试题分析: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制定了三大政策,国共合作开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北伐等需要了解。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理论,不能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因此b错误,故选b。说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都是正确的。18 【答案】b试题分析:首先明确,毛泽东在大革命失败后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迅速,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因此选择b。acd不是这一时期的理论,排除。19【答案】c试题分析: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在冷战结束后这一主题更是明显,但是世界还不太平,各种极端势力还威胁这世界的和平,总的看,当今世界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这便是当今国际局势的特点。邓小平的这一观点是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世界战争与国内问题作出的科学判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邓小平的关于国际局势的论断,有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故选c。a、b两项不符合史实,当时世界仍然处于两极格局状态;中国确立改革开放方针是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故d项与史实相悖。20【答案】b试题分析: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所阐述的主旨。人们欢迎爱因斯坦是因为他发现了相对论;人们不理解爱因斯坦是因为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常理,甚至与常理有着尖锐的冲突。但相对论在物理学上却非常合理并为实验所证明。所以此题答案为b。21【答案】(1)娱乐演艺场所。(2分)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4分)(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6分)(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2分)试题解析:(1)“(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材料反映了宋代娱乐演艺场所的热闹繁华,根据材料可知“瓦肆”主要指的是娱乐场所,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和再现。(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作答,从商业、城市、阶层三方面作答。“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材料反应了商业繁荣和清代戏曲繁多之间的关系。结合所所学知识,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刺激了戏曲的发展。(3)本题该题以戏剧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归纳概括能力,第一问注意材料中“花、雅两部”的别称,“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京剧的形成。第二问依据材料概括。“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材料三体现的是休闲娱乐功能。“父诫其子,兄勉其弟”,材料四体现社会教化功能。第(4)“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说明历史学家开始运用社会史观的理论研究历史,是历史研究领域的扩大。22【答案】(1)变革 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戊戌变法。(3分) (2)“分权与制衡”(即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思想。(2分)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2分)(3)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与中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4分)主客观原因: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精神,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救国救民的责任感,顺应时代潮流;依靠军阀屡遭失败;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2分)【解析】试题解析:(1)本题以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个主题命题,中外历史结合起考察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可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归纳分析回答,18 世纪至 19 世纪末,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戊戌变法,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解答本题要题干中注意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要保障公共自由,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根据材料可知,其政治思想是分权与制衡。结合时代特点,可以分析这种思想是对君主专制的否定,并且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3)本题要注意题干中时间的限制和“与时俱进”的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进行了革命理论的创新,形成新三民主义,在实践上,促成国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分析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主要从孙中山自身追求民主精神,顺应时代潮流,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新的依靠力量密切相关。23【答案】(11分)(1)瓦特改良研制成“万能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