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原毁 练习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事修谤兴振撼蹙缩(c) 麻痹(p)b待己也廉 赡养 庇护(b) 惬意(qi)c责人也祥 慰藉 倾圮(p) 瘦削(xio)d相题并论 怠惰 戕害(qing) 溺爱(n)2.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懦者必说于色矣c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d其一少北而东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a作计乃尔立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陈涉乃自立为王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b周公,大圣人也c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d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常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也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求其所以为舜者求:探求。b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病:缺点。c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责:要求。d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 行:品行。6.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7.下列分析或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古之君子”见贤思齐,他们研究并善于学习古代圣人克服自己缺点、保持和发扬自己优点的精神。b“今之君子”嫉贤妒能,他们对自己比对普通人的要求还低,而对他人却拿圣人的标准来衡量。c本文由表及里,逐层论证,每一段都先以提纲式的语句领起,然后分层阐述,反复推论,逻辑性强,结构严谨。d文章从待人、对己两个方面,通过古、今“君子”的对比,指出他们的不同表现和态度,进而得出“怠”与“忌”乃是毁谤根源的结论。.8.根据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1)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2)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送孟东野序 韩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耶?何为乎不明其善鸣者也?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梗之 梗:阻塞。b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 和:这里是“使之和谐”,使动用法。c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 穷饿:使贫苦饥饿。d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平:平稳。10.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含义,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 b三子者之鸣信善矣c秦之兴,李斯鸣之d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开宗明义,明确提出全文“不平则鸣”的中心论点。作者先列举了自然界的种种“不平”而“鸣”的现象,然后一步到位,谈锋转向了人类社会。b三代到秦汉的一些贤哲如屈原、司马迁等都是“善鸣者”,所以文学发展,出现高潮。而魏晋以后,没有发出鸣叫的人,因此,文学出现低潮。到了唐代,又出现了孟郊、李翱、张籍等善鸣者,他们不管发出“国之盛”还是“己之苦”的不平之鸣,都促使了文学高潮的到来。c全文以“鸣”字立骨,由物及人,多方设喻,反复阐述,最后以“天意”来宽慰安抚朋友孟郊做结,收到点睛扣题之效。d从课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韩愈的观点。他认为,中国文学经历了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马鞍形发展曲线。这种发展趋向,与“不平则鸣”的“即善鸣”与“不善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2分,每小题4分)(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2)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3)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11.22)13.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孔子运用的教育方法是什么?这种教育方法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参考答案1.解析:a项,“振撼”应为“震撼”,“痹”应读“b”;c项,“责人也祥”应为“责人也详”,“削”应读“xu”;d项,“相题并论”应为“相提并论”。答案:b2.解析:a项,“知”通“智”;b项,“说”通“悦”;d项,“少”通“稍”。答案:c3.解析:b项与例句中相同,均为副词,“竟”“却”。a项,副词,“就”。c项,副词,“于是”。d项,动词,“是”。答案:b4.解析:c项为介宾短语后置句;a、b、d三项均为判断句。答案:c5.解析:d项,行:推行。答案:d6 .解析:b项,二者都是表并列的连词。a项,代词,他,代舜;兼词,于之,在那里。c项,转折连词,但是;假设连词,如果。d项,副词,表推测,大概;副词,表叮嘱,一定。答案:b7解析:a项,对象弄错。“克服自己缺点、保持和发扬自己优点”不是古代圣人的精神,而是古代君子的行为。答案:a8根据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1)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2)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参考答案:(1)寻求周公成为周公的原因,对自己要求道:“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够这样,我却不能这样吗?”(2)尽管如此,这样做是有他的根源的,就是所谓怠惰和忌妒啊。怠惰的人不能自我修养,而忌妒的人害怕别人修身。9解析:d项,平:平静。答案:d10.解析:b、c、d三项中的“之”字,都用在主谓间,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翻译时可不译。a项中的“之”字,为结构助词“的”。答案:a11.解析:魏晋以后,有发出鸣叫的人,“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只是不善于鸣叫。答案:b12.(1)解析:抓住“凡”“平”“鸣”三个重点字词。参考答案:一般说来各种事物处在不平静的时候就会发出声音。(2)解析:抓住“郁”“泄”“假”三个重点词语。参考答案:音乐是郁结于心的感情抒发出来的,选择了那些善于发声的东西而借助它们来发出声音。(3)解析:抓住“奚”“上”“下”三个重点词语。参考答案:他们位高又有什么可喜,他们位低又有什么可悲?参考译文:一般说来各种事物处在不平静的时候就会发出声音:草木本来没有声音,风摇动它就发出声响。水本来没有声音,风震荡它就发出声响。水浪腾涌,或是有东西在阻遏水势;水流湍急,或是有东西阻塞了水道;水花沸腾,或是有火在烧煮它。金属石器本来没有声音,有人敲击它就发出音响。人的语言也同样如此,往往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才发言。人们唱歌是为了寄托情思,人们哭泣是因为有所怀恋,凡是从口中发出而成为声音的,大概都有其不能平静的原因吧!音乐是郁结于心的感情抒发出来的,选择了那些善于发声的东西而借助它们来发出声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器,是器物中最善于发声的。自然界对于四时也是如此,选择了善于发声的东西而借助它们发出声音。所以,用鸟在春天发出声音,用雷在夏天发出声音,用虫在秋天发出声音,用风在冬天发出声音。四时的推移变化,大概也必定有不平之处吧!对于人来说也是如此,人声音的精华是语言,对语言来说,文辞又是精华,更要选择善于表达的人而借助于他们来发表议论。在唐尧、虞舜时代,咎陶、大禹,他们是善鸣的,就用他们鸣。夔不能用文辞来鸣,而能自用韶来鸣。夏王太康败德,他的五个弟弟用歌来鸣之。伊尹为殷商鸣,周公为周朝鸣。所有记录在诗书等六艺中的文章,都是鸣得很好的。周朝衰微,孔子这些人为此而鸣,他们的言论影响巨大而深远。解释经义的书上说“上天要让孔夫子成为制作法度晓谕人民的人”,这难道能不信吗?在这之后,庄子用他那广大而不着边际的文辞来鸣。楚国是大国,它灭亡了,有屈原来鸣。臧孙辰、孟轲、荀况,是用儒家之道来鸣的。杨朱、墨翟、管仲、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这一班人,都是用他们的学说来鸣。秦朝的兴盛,有李斯鸣之。汉朝的时候,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是最善于鸣的。之后魏、晋时,鸣的人都赶不上古代,然而也未曾断绝。就是其中那些善于鸣的,他们的声音寡味而浮浅,他们的节奏频繁而急促,他们的文辞无节制而悲伤,他们的思想松弛而放荡,他们运用言辞杂乱而没有条理。这是上天厌憎他们的品行而不予关注吗?为什么不鸣他们所善鸣的呢?唐朝有了天下后,陈子昂、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农发行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农发行梅州市大埔县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农发行东营市河口区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农发行保定市博野县2025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郴州嘉禾县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初三周记合集七篇
- 大唐电力太原市2025秋招电气工程专业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厂转让合同15篇
- 2025年河北承德辰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0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飞行服务站无人机培训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 智慧城市的数据中心基石建设方案
- 2025年中医理疗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强迫性障碍护理查房
- 物业对中介管理办法
- 骨科病人饮食护理课件
- 2025年财政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家族信托与家族财富传承课件
- 吊车装卸钢筋合同协议书
- 狙击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当代艺术流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