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3.1 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2.3.1 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2.3.1 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2.3.1 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2.3.1 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一课时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下图为某地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从甲到丁岩层由老到新)。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丁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b.背斜c.向斜d.断层2.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a.地壳运动b.内力作用c.岩浆活动d.外力作用解析:丁处岩层中间比两翼新,地质构造为向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外力侵蚀所致。答案:1.c2.d读下面景观图片,完成第34题。3.甲景观图的形成,突出反映了()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剧烈的火山活动d.外力的强烈侵蚀4.乙图中地质构造及出露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解析:第3题,甲图景观是一断块山,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第4题,乙图中岩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属沉积岩,岩层向下弯曲是受水平挤压的结果,成为山峰是抬升后又受到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3.b4.a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据此完成第56题。5.该地质剖面景观图的地质构造类型是()a.背斜b.向斜c.断层d.褶皱6.下列地形与图中乙岩层所在岩块成因相同的是()a.渭河平原b.华北平原c.华山d.富士山解析:第5题,结合材料,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可知甲、乙应为同一岩层的岩石,后发生断裂,并产生显著的位移,为断层。第6题,乙岩层为地垒,可形成陡峻的山体,如华山。答案:5.c6.c导学号96100073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78题。7.下列地理事物与处物质上升在地表形成的地理事物相似的是()a.长白山主峰b.台湾岛c.夏威夷群岛d.舟山群岛8.由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可能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b.此处可能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c.该处找到温泉的可能性不大d.此处不可能有石油、天然气解析:第7题,处物质为岩浆,岩浆上升或喷发在地表形成火山,图中为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与其相似的是夏威夷群岛。长白山主峰为陆地火山,台湾岛为大陆岛,舟山群岛为沿海岛弧。第8题,该地位于海陆交界地带,且沿海形成了沿岸山脉,可能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该处位于板块边缘,地壳活跃,可能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该处有岩浆活动,有可能加热地下水形成温泉;该地位于沿海,地势低,有较好的沉积环境,岩层中的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有可能存在石油和天然气。答案:7.c8.b9.2014年9月27日,日本中部著名景点御岳山突然爆发,波及范围至少有3千米。此次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会形成()a.花岗岩b.玄武岩c.砾岩d.页岩解析: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砾岩、页岩属于沉积岩。答案:b10.导学号96100074(2016河北衡水期中)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图中、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b.、c.、d.、解析:图中显示:、处分布着深厚的沉积岩,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处是断层,处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可见、处都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故d项正确。答案:d下图为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据图完成第1112题。11.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1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a.陆地区域边界b.板块生长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d.板块消亡边界解析:第11题,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m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上。第12题,图中所示边界为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红海面积逐渐扩大,故b项正确。答案:11.d12.b读地形剖面图,完成第1315题。由下到上岩层由老到新13.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a.b.c.d.14.图中形成地质年代最晚的是()a.岩层b.向斜c.背斜d.断层15.有关图中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成山原因是地壳上升隆起b.地凹陷是因为受挤压,物质坚硬c.地适宜发展成耕地d.地所处的地质构造可能含有油气解析:第13题,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为向斜,为断层,为背斜。断层处易形成泉水。第14题,根据示意图可知,断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最晚。第15题,据图可知,地向斜成山的原因是外力的堆积作用;凹陷是由于断层;地地势较陡,不适宜发展成耕地;地属于背斜,适宜储存油气资源。答案:13.b14.d15.d1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地形:甲是,乙是。地质构造:甲是,丙是。(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解析:据图可知,甲处是谷地,是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乙处为山岭,地质构造为向斜,原因是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丙处是断层构造。建设隧道应选在背斜处。答案:(1)谷地山岭背斜断层(2)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3)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易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建大型工程易诱发地质灾害,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易造成塌陷。17.(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关于“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把缺少的部分补充完整。(1)研究方法:模拟实验法。(2)研究目的: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通过模拟实验感悟地质变化过程。(3)实验材料:4厘米30厘米的“竹片”(或者是)。(4)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内力作用过程,是一个受力的过程:竹片与岩石都具有“刚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变形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变形过程比较接近。(5)实验过程和现象(在方框内画上相对应的示意图)(6)研究结论: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褶皱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质作用是。地球上最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地区是。解析:通过竹片的弯曲变形和断裂演示地质构造,并通过地质构造解释地理现象的成因,注意演示过程及语言描述的准确性。答案:(3)木片、塑料泡沫或三合板(材料需要既有“塑性”又有“刚性”)(5)(褶皱要体现出“岩层连续”和“弯曲变形”,断层要体现出“断裂”和“上下错动”)(6)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实不易被侵蚀板块交界处18.某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冰岛主要火山与冰原分布图(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板块和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边界(填“生长”或“消亡”)。(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理论和世界主要岛屿的分布。联系图示可知,冰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且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解答本题需熟悉板块分布和世界主要岛屿的分布,并特别关注世界上的一些典型地区和特殊地区的板块位置和边界类型,如:澳大利亚、南亚(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而中南半岛及其以南许多岛屿属于亚欧板块,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的岛弧包括菲律宾、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苏门答腊岛属于亚欧板块;冰岛、东非大裂谷(约旦河、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