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基本实验探究.doc_第1页
中考物理 基本实验探究.doc_第2页
中考物理 基本实验探究.doc_第3页
中考物理 基本实验探究.doc_第4页
中考物理 基本实验探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实验探究1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右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应 放置,测量质量不同的物体的重力;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图像:gm图像是一条 的直线;探究物体重力与物体形状、高度等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控制 相同。(竖直,通过原点,质量)细线与滑轮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滑轮的作用是 ,小卡片的重力 于 钩码对卡片的拉力,所以可以 。探究二力共线的方法是 。探究二力等值的方法是 。探究二力同体的方法是 。改变钩码个数,多次测量可以 。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实验中两个力大小有微小差别,原因是 。(减小摩擦且改变力的作用方向,远小,忽略卡片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将小卡片转过一定角度,调节并观察两边钩码的个数,将卡片从中间剪开,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滑轮摩擦)游码横梁左1020304050ml3测量密度的过程中,指出错误之处图甲4右图所示为估测大气压强大小的实验装置。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活塞并固定,放开注射器孔,手拉动注射器筒,在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1。(活塞刚开始滑动)接着,将活塞推至注射气筒底部,堵住注射器孔,再用同样的方法拉动注射器筒,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活塞刚开始滑动)用刻度尺量出全部刻度注射器筒长为l,读出筒的容积为v,则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 。(f2f1)l/v小孔漏气,或筒内有残留气体,会使测量的大气压强值偏 ,弹簧测量计的量程太小,我们可以 。小,换用内径更小的注射器筒5右图所示,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桌面上有木板,甲、乙木板丙乙甲表面有棉布。实验时为了方便操作,应该固定 ,拉动 ,好处是 ;拉力等于摩擦力的原理是 ;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选 图示实验,研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选 图示实验。弹簧测力计,木板,弹簧测力计静止示数稳定,便于读数,误差小且不必匀速拉动;二力平衡;乙和丙,甲和乙。6右图所示,研究摩擦阻力对物体丙乙甲运动状态的影响情况。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下滑,目的是 ;水平面上依次铺放毛巾、纸板和玻璃板的目的是 ,不是依次铺放玻璃板、纸板和毛巾原因是 ;现象是 ,推理是 。同一高度,使小车到水平面的初速度相等;逐渐减小摩擦力,有利于根据阻力逐渐减小的趋势推理不受力是物体将怎样运动;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运动物体不受外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丙7右图所示,同一斜面和水平木板,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水平木板粗糙程度相同,即同一块木板的目的是 ;甲、乙可以探究动能与 关系,要用乙、丙探究动能与 关系,还需 ;判断甲、乙实验结论的方法是 。木块受到摩擦力相同,便于观察推动木块克服相同的摩擦力,用推动木块移动距离就可比较做功多少,即小车的动能多少。速度,质量,在小车上放置不同质量的钩码;若推动木块距离相同,则动能与速度无关;若推动木块距离不同,则动能与速度有关。8右图所示,小明利用右图所示的斜面探究利用斜面做功的性质。斜面上可以铺放毛巾、木板、玻璃板,木块上可以放置砝码。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用测量的量表示有用功 ,总功 ;分析有用功和额外功,具体说明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有 、 和 ;在使用同一斜面和毛巾、木板、玻璃板等,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 和 的关系;逐渐减小斜面的粗糙程度,发现总功越小,即额外功越小,由此你可以得到的推理是 。图甲答案:物理总重g,沿斜面拉力f,斜面的长s和高h;gh,fs;物体总重、斜面粗糙程度和斜面倾角物体总重和斜面粗糙程度;若斜面没有摩擦,机械效率将等于100%图乙9由图甲先测量物体的重力为g,再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f,则物体的质量为 ,浮力为 ,物体体积为 ,物体的密度是 。g/g,gf,(gf)/水g,f水/(gf)10按乙图挂于弹簧测力计上物体依次放于空气中、煤油中和水中浸没,示数分别为f1、f2、f3,写出煤油中和水中的浮力,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以测量出煤油的密度为 。(利用f1f2=油gv物,f1f3=水gv物)11右图甲中先测出长方体木块漂浮水面浸入深,度h1,再测量 ,则液体密度为 。(木块漂浮于液面上进入深度h2,水h1/ h2)12右图乙,在小烧杯中倒入适量水v1放于水面漂浮,记下浸入体积;再在乙甲小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v2调节至放于水面漂浮时浸入相同体积。则液体密度为 。(v1水/ v2)a:f1 b:f2 c:f3 d:f4 e:f513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浮力由b、d两图测出浮力表达式为 ; 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的表达式为 ;根据a、b、c、d实验即可探究浮力大小,正确操作顺序应为 ;实验e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应该与实验 相比较,实验结论是 。f4 f2 f1f3 c、d、b、a或d、c、b、ab,v排液一定时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深度无关温度计温度计温度计液体a液体a液体b燃料1燃料2燃料1甲乙丙丁1丁2丁314右图所示甲、乙两图接入电路都可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是通过观察 比较热量多少,液体要求是 。(1)还可以研究不同液体吸热能力(比热容)与材料的关系,更容易使液体吸收热量相同,从而比较 ,分析材料的吸热能力,若温度升高较小,则吸热能力更 。对液体的要求是 ;(2)用图丙也可以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若测量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吸热能力,则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 ,液体的要求是 ;(3)利用图丁,既可探究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选择 图;还可探究燃料的放热能力(热值),应选择 ,液体升高的温度,质量、初温、材料相同。液体升高的温度,强,质量、初温相同,材料不同;强,质量、初温相同,材料不同;丁1和丁3,丁1和丁2(对燃料和液体的要求是质量相同)15、探究电流通过导体做功w与u、i、t的关系(结论:w= )(1)连接图甲所示电路,是为了探究w与 的关系,这种连接方式的目的是 , 这种研究方法叫 法,要求两灯泡电阻大小 ,目的是 。(2)实验中观察 判断电功大小,这种方法叫 法,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为了找出规律的一般性,可以更换 ,再多次研究。图甲 图乙 图丙uit,1电压,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控制变量,不同,使灯泡的电压不同。2灯泡的亮度,转换,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使灯泡的亮度适中,便于观察;改变电流,可以改变电流,多次研究,找出规律的一般性。)不同规格的灯泡。16、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q与i、r、t的关系(结论:q= )(1)连接图乙所示电路,是为了探究q与 的关系,这种连接方式的目的是 ,要求两电热丝电阻大小 ,目的是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2)实验中观察 判断热量多少,为了找出规律的一般性,可以更换 ,再多次研究。(3)对两容器中液体的要求是:材料 ,质量 ,初温 ,比热容较 。i2rt,1电阻,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不同,探究热量与电阻的关系,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改变电流,可以多次研究。)2煤油升高的温度,不同阻值的电热丝。3相同,相同,相同,小17、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结论:q= )(1)用图丙所示器材,计划让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 ,探究物质吸热多少与 的关系。对两容器中液体的要求是:材料 ,质量 ,初温 。(2)根据上述要求,电热丝的电阻应 ,这种连接方式的目的是 。用这样的电热丝代替酒精灯给液体加热,优点是更容易 。(3)为了找出规律的一般性,可以更换 ,再多次研究。1物体升高的温度,物质材料,不同,相同,相同。2相同,是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控制加热条件相同。3不同的液体。18、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电流i与u、r的关系(结论:i= )(1)探究i与u的关系时,要使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2)探究i与r的关系时,更换 ,同时移动 ,使 保持不变,同时记录 。每次更换电阻之后,都要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的目的是 ;若把r1更换为2 r1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未移动就闭合开关,则应将滑片向 移动。(3)是否可以将电阻r1换为灯泡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原因是第18、19题图甲 。1电阻,改变电阻的电压和电流。2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示数,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右。3不能,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19、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定未知电阻r1的阻值(原理:r=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2)电流表内部短路或是电压表断路,若变阻器最大阻值已知,在不改变原电路第19题图乙的情况下,测量电阻r1的阻值的表达式分别是 或 。1改变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只有电流表时:滑片移至最左端,记电流表示数为i1;滑片移至最右端,记电流表示数为i2。则r1i2 r2/( i1 i2)。只有电压表时:滑片移至最左端,记电压表示数为u1;滑片移至最右端,记电压表示数为u2。则r1u2r2/(u1u2)。20、用图乙所示电路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阻值(原理:r= )(1)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至 ,同时测量 。(2)在电流表不能使用时,利用右甲、乙两图,使用电压表和已知电阻,能否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和电功率,写出主要步骤和测量的量,甲乙给出电阻和额定电功率的表达式(1)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和电压。(2)甲不能,乙能闭合开关至2,移动滑片,是电压表示数为u额;键开关闭合至1,记下电压表示数为u,则电阻rl=u额/ (uu额)/ r 0.63a315vsva21、滑动变阻器在实验电路中被普遍使用,除起到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的作用以外,还对不同的实验,起到各自特别的作用。1探究电流i与电阻r、电压u的关系(欧姆定律)探究i与u的关系移动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和其中电流。第1、2题图探究i与r的关系:sva更换电阻时,移动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第1、2题图压不变。0.63a315v2伏安法测量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同上图)移动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和其中电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第3题图3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sva12移动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看电压表示数为灯泡的额定电压)。4等效替代法测量电阻第3题图开关接1,移动滑片,使电流表或电压第4题图表的示数适中,(保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开关改接2,调节电阻箱阻值至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与开关接1时相同)。v1v2a1a1l1l25探究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移动滑片,可以使灯泡的亮度适中,利于观察;还可以再移动滑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多次测量,找出规律的一般性(最好是更换另外两个不同灯泡,多次探究)。第5题图6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第5题图0.63a315v移动滑片,使看小灯泡正常发光(看电压sva表示数为灯泡的额定电压)。7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r1r2a间的关系第6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q与r的关系:移动滑片,使电流大小适中;还可以在移动滑片,改变电路中电流,多次研究。a第8题图q与i的关系:移动滑片,改变电流。0.63ap8研究电流周围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移动滑片,改变电流。9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p0.63a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 移动滑片,改变电路中电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匝数多少的关系:保护电路,第9题图防止电流过大;改变电流,多次研究,找出规律一般性。am10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快慢与电第9题图流的关系第10题图移动滑片,改变电流。2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器材及其作用:玻璃板:既能反射光又能透过光的作用是 。玻璃板要薄,可以避免 给找像的位置带来的影响。玻璃板选用茶色的,可以减少光的 ,增强 的光,使像更清晰。两相同物体的作用是 。方格纸或刻度尺的作用是 。橡皮泥的作用是 。2操作要点:将玻璃板 放置在水平方格纸上。否则,沿水平桌面将 找到像的位置。移动另一支蜡烛至与像 。像太暗,看不清时,可以 。3探究问题的操作方法:探究像与物大小关系,观察玻璃板后面的物体与像是否 。探究像的虚实的方法是 。探究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的操作是 ,为了探究规律的一般性,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应该 。答案:1看到像的同时透过玻璃板看到另一支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两表面同时成像,透过,反射。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固定玻璃板。2竖直,不能。完全重合。使背景较暗或照亮物体。3完全重合。像位置放光屏,像是否呈现在光屏上。测量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看物与像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改变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多次测量。23、探究光的反射:1器材及其作用激光笔发出的红光: 。平面镜非玻璃板: 。白色硬纸板: 。2操作要点:白色硬纸板 放置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一束光 照射3探究问题:共面: 。等角: 。答案:1与自然白光的对比度大,使光线更清晰。减少透过光,使反射光更强。能反射各种光,使呈现的反射光更强。2竖直,紧贴白色硬纸板。3 沿接缝(法线)旋转纸板的另一半。改变入射光线,测量多组和(多次测量,还能找出规律的一般性,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2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器材的安装与调整:将蜡烛与光屏放在 ,调节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 。2找像:移动光屏到光屏上的像 为止。 3多次测量,才能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探究倒立、缩小或放大的实像时,需要改变 ;探究倒立、等大的实像时,需要改变 。4像呈在光屏上边缘时:若移光屏向 ;若移动凸透镜向 ;若移动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