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3单元译文.doc_第1页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3单元译文.doc_第2页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3单元译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三单元】不学则墙面【原文】唐太宗谓房玄龄 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征西讨,不暇读书。,比(近)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 ,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 ,莅事 唯烦。不徒言也。却(回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房玄龄:时任宰相。学问:好学多问。朕(zhn):皇帝的自称,相当于“我”。君臣父子:指君与臣、父与子的相处原则。墙面:面对墙;形容一无所知。莅事:面对事情。不徒言:不是空话。 【译文】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极该好学多问。我从前因为各地豪强尚未平定,东征西讨,没空闲时间读书。近来全国安定,身在宫殿朝堂,(虽然)不能自己拿着书本(阅读),(但)让人朗读而听其中内容。君与臣、父与子的相处原则,以及政治教化的(治国之道),都在书中。古人说:不学习,(好像)面对墙壁(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会麻烦。这话不是虚空的。回想(我)年少时做的事,觉得很多是不对的。” 1.颜回好学 【原文】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同“早”)死。孔子哭之恸(tn,极悲伤),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 “弟子孰(谁、哪个)为好学?”孔子对(回答)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同“无”)。” 【注释】鲁哀公:鲁国国君。 【译文】 颜回年纪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去。孔子哭得很悲伤,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是最爱好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个颜回最好学,(他)不把怒气发泄在别人身上,不重复犯错误。不幸运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这样的学生)了。” 2.大才非学不成 【原文】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大志非才不就(成),大才非学不成。学非记诵云尔,当究事所以然,融于心目,如身亲履(实践)之。南阳一出即相,淮阴一出即将,果盖(超过)世雄才,皆是平时所学。志士读书当如此。不然(这样),世之能读书能文章不善做官做人者最多也。 【注释】云尔:罢了。 【译文】胆量需要大,心思需要细密;智慧需要灵活,行为需要正直。远大的志向没有才能不能实现,学识很高的人不学习不能成就。学习不是只记忆诵背罢了,应当探究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原因,融会在心中,像亲身实践了它。南阳诸葛亮出来任事就(做了)丞相,淮阴韩信出来任事就拜为大将,(他们)超过了世间的才能出众的人,都是(因为)平时善于学习的成果。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的人读书应当像这样。不这样,世间能读书善于写文章却不善于做官、做人的人太多了。 3.约取而实得 【原文】吾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摘录之,录讫(毕)则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则六七段。掩卷闲步,再就(走向)壁间观所粘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尽力)期(希望)精熟,一字不遗。壁既(已经)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等待)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空)日。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满。每见泛泛而读略得印象者,稍经时日,便腹中空空,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注释】吾:指作者叶奕绳。笥(s):竹箱。 【译文】我天资很愚钝,每读一本书,遇到喜爱的章节就摘录下来,摘录完毕后就朗读十几遍,并将它贴在墙壁上。每天一定有十几段,少的(也有)六七段。合上书本随意走走,再走向观墙壁看所粘贴的摘录文章,一天(看)三五次已成以为常,尽力希望精读熟记,一个字不遗漏。墙壁被贴满后,就取下第一天所粘上的(那些段落)收集在竹箱中,等待再读了有摘录的(段落)。粘贴在那个地方。(这样)随时收集随时补贴(新摘录的内容),全年没有空闲的日子。一年内,大约可集得三千段。几年以后,心中竹箱中渐渐被(文章)充满。每每见到不深入地读书稍微得到点印象,稍经过一些时间,就肚中空空的,不如象我熟读的内容少然而真正获得(的多)。 4.苏秦刺股 【原文】苏秦乃(是)洛阳人也,学纵横之术,游说(yushu,劝说别人采纳其意见、主张)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乏,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煮饭),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卒(最终)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为六国相(国相)。 【注释】纵横之术:合纵连横策略。书:指给秦王的建议信。絍(rn):织布机。秦:苏秦自称。 【译文】苏秦是洛阳人,学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劝说秦王采纳自己的主张,十次向秦王上谏,但不被采用,资金缺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地回家。到了家,他的妻子不下织布机,嫂子不替他做饭,父母亲不把他当作儿子。苏秦就叹气说:“都是苏秦的过错啊!”于是勤奋读书。读书要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了脚上。后来最终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对抗秦国,成为六国的国相。 5.读书忌“二物” 【原文】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自放,喜从(跟随)饮酒滑稽者游(交往)。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近来)数年来,颇(很)发愤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di,几乎)不如曩(nng,从前)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合上)卷茫然,辄复不省(xng)。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唉)!败(毁)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注释】予:我。指本文作者秦观,北宋著名词人。诵:背诵。暗疏:默写。滑稽:巧言善辩。旬朔:十天为一旬,每月初一为朔,此指十天一月之间。惩艾:惩戒。寻绎:反复推求。 【译文】我年少时读书,一看就立即能背诵,默写它,也不会很有差错。然而(那时)依仗着(这一特点)就放纵自己,喜欢跟随喝酒及巧言善辩的人交往。十天一月之间,没有几天拿起书卷的,所以即使有强的记忆力,经常因不勤奋学习而荒废学业。 近几年来,很发愤(用来)惩诫(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