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即便是过小孤山大孤山这样一篇普普通通的游记散文,在描写饶有韵味的山川景物形象之中,也隐约可见诗人的忠君爱国情怀。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受父亲影响,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因投降派把持朝政,一生多次被罢官。陆游一生极力主张抗金,恢复中原,因此几度遭到罢官。至1169年,被起用为夔州通判。第二年闰五月,他由故乡山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览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写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1注字音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烽燧su营葺q潦缩lo栖鹘h巉然chn葭苇ji西麓l赪chn2.解多义特杰然特起突出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只,不过诏书特下,拜臣郎中特地因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于是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依据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趁机蒙故业,因遗策沿袭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经由,通过类大孤状类西梁类似,像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类别,种类欲进利除害,不知任贤能,此则不知类之患也类推3.辨活用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壁:名词作状语,像墙壁一样。亦占一山之胜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优美的景观。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奇: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奇观。4分古今与江山相发挥古义:辉映。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古义:不能前行。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古义:流,江流;行,前行。今义:广泛传布;盛行。5.明句式(1)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判断句(2)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介宾短语后置句(3)丹藤翠蔓,罗络其上省略句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译文:又有一块巨石,不依附山,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达百余尺,红藤翠蔓,交织在上面,像宝石镶嵌的屏风。点评:烽火矶自舟中远望,只是一个依稀的轮廓“突兀而已”,待到“抛江过其下”,移远就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这还不够,作者又用特写的手法,描绘了一块“杰然特起”的巨石,红色的枝藤和绿色的野蔓,萦绕在它身上,犹如宝石镶嵌的屏风,光彩夺目。作者对这块巨石大加渲染,显然是有用意的,他是以这块巨石来象征那抗金御敌的战士,在沿江烽火台上筑起一道“宝装”屏障。这些描写正是文章的融情入景之处。2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译文:从几十里外望它,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向上直插云霄,已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美,一年四季,晴天,雨天,姿态千变万化,诚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啊。点评:此句从变化的视角由远及近描写小孤山给人的视觉形象。远望“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突出其“高耸”,且与它山对比。“愈近愈秀”则突出其“秀美”。“冬夏晴雨”则借助想象,写出小孤山四季晴雨的变化。“造化之尤物”则为极赞之词。3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译文:大孤山四边是广阔无边的大江,望上去它好像浮在水面上,也是一奇景。点评:此句描写大孤山的景象,用墨极为简省,着重突出大孤山四面环水、如浮水面的鲜明特点。4三面临江,倒影水中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点评:此段文字记游澎浪矶、小孤山所见。作者借引苏轼“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的诗句,突出了小孤山的秀丽无比。它就像一位美妙的女子吸引了众多估客、游客,使他们流连忘返,甚至有点轻狂。作者禁不住借苏轼的诗句警告他们“你们不要轻狂,小姑已有人家了”。这样写来,小孤山之美就更鲜明突出了。写到彭泽、都昌诸山,着重突出其水鸟之多,并抓住一“俊鹘抟水禽”的细节,展示这一特点。对此处诸山的登临览胜,作者以“徙倚久之而归”作结,用这些山的美丽与作者的流连之情烘托小孤山之美。1本文作为一篇游记,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旨是什么?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1)记过烽火矶之所见,突出山之“怪奇”。(2)写过澎浪矶、小孤山所见之景,突出小孤山的“峭拔秀丽”,且移步换景,由远及近。(3)记八月二日所见之景,突出大孤山之奇: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分明。(4)结尾处交代六日行程,显现日记体之特色。文章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也流露出作者的爱国忠君思想。2本文写了很多景点,作者是怎样将各个景点联系在一起的?提示:由于景点太多,如果文章仅是孤立地写出特征,可能会太分散。所以,作者注意了景点间的联系:一是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二是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上的联系,文章屡次写江流和船行,即在分散的景点中贯以线索,至于写澎浪矶和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比,更见出其间联系,从而由各景点共同组成一幅长江山水图。在写景的过程中,作者善于改变观察角度和观察点来进行描绘,将一幅幅立体可感的画展现在读者面前。如写烽火矶时,有舟中的远望,有抛江过其下的近观,又有一石“杰然特起”的特定镜头。写小孤山亦有“自数十里外望之”的远望,“愈近愈秀”的近观,“冬夏晴雨”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别是对小孤山的描写,观察角度和观察点的灵活多变,充分地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 “望”不尽山川之胜对于大、小孤山一带的美景,作者是通篇从一“望”字生发出来的。他时而自舟中远眺,时而在山下仰视,时而登高俯视,从多种角度捕捉景物的特色。譬如写小孤山,作者先是运用“远观取其势”的形体透视,“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把小孤山“拔江而起”的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接着是移步换景的空间透视,对小孤山产生“愈近愈秀”的感受。这是空间距离的变化对景物色彩的晦明所起的作用。作者把形体透视和空间透视结合起来,所见到的景物形体和色彩随着距离的移动产生了无穷的变幻。他也由此时之景迁想到他日之姿,生发出小孤山在“冬夏晴雨”中“姿态万变”的景外之趣,画外之情。然后作者又近观仰望,小孤山呈现出更为清晰的状态,连山上祠宇的荒残程度也能分辨得出。他又把视线由小孤山祠宇引向澎浪矶别祠,俯视它在水中的倒影,化实景为虚景。傍晚时分,陆游又冒着微雨登临小孤山,视野更加开阔。“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他通过登高远眺,把数十里之外的迷蒙隐约的景物组织到小孤山地域中来,扩大了小孤山景物的空间。随后他又俯视山下“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的奇景,静中有动,平添活力,丰富了画面的内容。陆游观赏景物的方法,颇像我国绘画理论中的“散点透视”。所谓“散点透视”,是指画家在描绘自然景物时通过视角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地不断移动,把同一空间不能尽收眼底的景物集中到同一画面。散点透视不同于西方画论中的“焦点透视”,焦点透视只有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所反映的景物只有一面,而散点透视却打破了焦点透视的局限,能反映景物的多面,或全貌。这在我国传统山水画里表现得最为突出。陆游虽然不是画家,但他欣赏景物的方法却很符合这种“散点透视”,从而在文章中描绘出大、小孤山一带的高远、深远、平远之景,表现了长江山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它富有变化的节律,收到了和我国古代山水画同样的艺术效果。虚实之间错过了。然后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当你睁开眼睛,目睹世界脱掉了精美的华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你就在这恍惚的空间里用空虚填充着现实。有这样两首词虽然出自不同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故事。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琬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陆游更是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禄都抛置于九霄云外。那年,陆游二十岁,在邻里亲朋的羡慕与道贺声中,一对青梅竹马的有情人结为伉俪。两人“琴瑟甚和”,每日里诗词唱和。陆游的母亲对唐琬百般挑剔,担心影响儿子进取功名,要陆游休掉唐琬。“百善孝为先”,在选择做孝子还是捍卫爱情的十字路口,陆游选择了前者,成了爱情的懦夫。他无奈写下休书。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眉间眼底、笑靥如花,多少个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夜晚。可是幸福的时光总是太短,伤心的日子,却又那么长!陆游与唐琬虚幻般的幸福生活就这样成为过去,痛苦成为现实。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神情落寞,在一片姹紫嫣红中漫无目的地行走。忽然,他心头一颤。繁花拂柳间,那个朝思暮想的桃花面庞乍然出现在眼前。是虚幻,还是现实?陆游揉了揉眼睛。没错,是她几年来陆游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琬的思念,但在这一刻,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唐琬双手为陆游捧上一杯黄縢酒,已是泣不成声。往日的恩爱甜蜜一幕幕涌上心头,如同钢针一样毫不留情地向两人心头扎去。满园的桃花似乎也不忍倾听这悲戚的声音,随风漫天飞舞,凄然凋落,片片飘零。虚幻的日子已别,陆游已想不起,当年写休书的笔如何提起,说再见的手又如何挥起。他就这样看着心爱的女人一步步离开了他的视线,任泪水模糊了双眼。此时,他终于明白,岁月把虚幻变成了现实,却永远改变不了真实的爱。于是沈园的墙壁上留下了这样字字血、声声泪的一首词:“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当唐琬再次来到沈园,骤然看到这首词,感叹道,痛苦的现实岂止是一个“错”字了得!“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天地之间的感情,虚虚实实,人们早已看惯,只是,虚幻何时才能成为现实?本文取材于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面对这凄惨绝美的爱情悲剧,作者从内心深处表达了关注与同情,并且将自己的思绪引向人世间的一切感情悲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迷惘与困惑,而这种迷惘与困惑的背后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福。一、陆游和入蜀记宋孝宗乾道中,朝中抗战势力抬头,因“鼓唱是非”之罪一度被罢官的陆游复被起用。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陆游“得报差通判夔州”(入蜀记卷一)。因染病,迟至第二年夏初始离开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赴任夔州(今重庆奉节)。“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水亭有怀),此次赴任所,历时一百三十多天,行程五千余里,写下六万余字日记。陆游以日记形式记录沿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结集为入蜀记。关于此段行程及交游情形,于北山陆游年谱概述如下:“闰五月十八日离山阴赴夔州通判任。六月二十五日,在镇江神庙中遇义军战士王秀,记其感叹之言二十八日与范成大遇于金山,时成大奉使赴金。行至当涂,以诗吊李白,途中曾函候曾逢。舟抵江州,游庐山。至武昌,遇诗人章甫,别后有诗寄之。在荆州,赋诗吊屈原。经巴东,登秋风亭拜寇准像。入瞿塘,登白帝庙。十月二十七日到夔州。知府事为济南王伯庠。凡旅途经见,均排日记录,成入蜀记六卷。”入蜀记以清新隽永的文笔,描述大好河山,寄托忧国情思。“游本工文,故于山川风土,叙述颇为雅沽。而于考订古迹,尤所留意皆足备舆图之考证其他搜寻金石,引据诗文以参政地理者,尤不可殚数。非他家行记徒流连风景,记载琐屑者比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五十八)教材所选,虽为八月一日、二日两天日记,却很鲜明地表现出这一特点。陆游有一颗爱国之心,却长期被投闲置散报国无门,四十六岁的诗人是怀着一种忧患意识和期待心情赴任的。诗人写道:“一从南昌免,五岁嗟不调。朝廷每哀矜,幕府误辟召。终然斂孤迹,万里游绝徼。”(将赴官夔府书怀。陆游入蜀通判夔州后不久,转官至南宋著名抗战派将领四川宣抚使王炎麾下,于抗金前线南郑(今四川汉中)一带度过生平唯一一段军旅生活。此段“铁马秋风”的经历,日后化作诗人魂牵梦绕的回忆,成为其诗作反复吟咏的题材。二、小孤山和大孤山小孤山俗讹作小姑山,屹立在江西彭泽北,安徽宿松东。一峰独立,故名孤山,圆形如椎髻,旧亦称髻山。与南岸澎浪矶相对,江流至此,湍激如沸,海潮不得上,故有“海门第一关”之称。半山有启秀寺,民称“小姑庙”,始建于唐,再建于宋,其后有圮有建,寺内供奉小姑像。此山以独特形象吸引无数名人。小姑为民间传说中一位少女,与彭郎相爱,但难成眷属,于是投江殉情,死后化作小孤山。彭郎悲小姑之死,化为石矶,立于江边,即澎浪矶。陆游入蜀途经小孤山,入寺庙,见寺匾额上有“惠济”二字,供奉的神像则为“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 水葫芦的生长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沪教版2020
- 2023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10.1 相交线第1课时 对顶角说课稿 (新版)沪科版
- 第16课 公益动画短片制作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滇人版2016八年级上册-滇人版2016
- 2025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国)电与磁(第1期)解析版
- 2走月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版)
- Unit2 Ways to go to school PartA Let's learn(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1《场景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卷3套含答案
- 2025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答案
- 2025年海南省通信网络技术保障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PE微粉蜡市场需求量预测及前景动态研究报告
- 2025年理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理赔员·保险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 静配中心细胞毒性药物的配置方法
- 短视频制作实战课件
- 面试礼仪与求职技巧讲义
- 严重创伤的急诊管理课件
- 江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 急性阑尾炎【普外科】-课件
- 文化人类学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