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历史8月考试试题.doc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历史8月考试试题.doc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历史8月考试试题.doc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历史8月考试试题.doc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历史8月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15届高三历史8月考试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可见,韦宙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 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 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2、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降低了生产成本 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扩大了原料来源a b c d3、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选官和考试有机结合 b品德成为人才选拔重要标准 c世卿世禄制逐渐式微 d人才选拔由中央下放到地方4、明初,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 a三省并立,互相牵制 b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c抑制相权,设立内阁 d废除丞相,加强皇权5、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a强调社会责任感 b提倡知行合一 c构建新儒学体系 d重建伦理秩序6、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这表明北宋时期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7、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8、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9、以下思想体现了老子主张中消极方面的是 a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10、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日: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11、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与书法相伴而生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a b c d12、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图片是研究古代戏曲艺术的有力史料 傩戏蕴含着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杂剧融合了昆曲、秦腔等形式 三幅图片依次体现了其艺术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a b c d13、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那么,汉字的发展顺序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c小篆、甲骨文、隶书、楷书 d隶书、小篆、行书、楷书14、跟随唐僖宗逃往四川的柳毗在其家训中写道,当时在成都看到很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印刷书籍。这些书籍应是 a雕版印刷物 b双色印刷物 c泥活字印刷物 d木活字印刷物15、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 刺史都察院御史台参知政事a b c d16、据史载:微子开(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故改“启”为“开”),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帝纣的庶兄。纣王即位后,统治黑暗、残暴。周武王伐纣克殷后,微子便手持祭器,拿着茅草,跪在地上前行向武王谢罪求告。茅草是祭祀时沾酒用的,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权,真心投降。周封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管理商族遗民,奉守商人宗祀公元前286年,宋亡后其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宋氏。分析该史料所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有 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可能已确立 只有王族才能分封建国,诸侯国对中国百家姓的形成影响巨大 避讳制度反映了后世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重要象征a b c d17、据史记李斯列传载:“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功之患。”以下各项是对这段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废分封制的作用c指出了分封制的严重弊端 d指出了秦灭亡的根源所在18、宋代地方各路同设转运司、提刑司、安抚司等,明代行省同设布政司、按察司、都司,清朝各省设巡抚、提督、布政司、按察司等。这说明朝廷对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是 a分割权力,相互制约 b分工合作,提高效率c专业分割,各为其主 d分割相权,强化专制19、有资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整整这个朝代,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这个朝代最有可能是 a. 西周 b. 秦朝 c. 唐朝 d. 北宋20、某学者指出,“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多亡命之徒,立功以取将相”,终成“布衣将相”之局,从而打破了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局面。上文中的“君”应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宋太祖 d明太祖21、西汉建国后,总结秦朝灭亡教训时认为:“秦据势胜之地,骋狙诈之兵,姗笑三代,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无)骨肉本根之辅,外亡(无)尺土藩翼之卫。”基于这一认识,西汉政府实行的措施是 a. 实行“无为而治” b.分封同姓王 c. 平定七国之乱 d.建立中朝制度22、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a分封制全面崩溃 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制23、唐朝政论家柳宗元在评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时指出:“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里对“公”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b改世禄世卿制为选贤任能制c制定了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 d首创自下而上的人才荐举制度24、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面积狭小人口不多的主权国家 b奉行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原则c城邦自治权利多属于各邦居民 d大小邦之间保持严格隶属关系25、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a b c d26、马克尧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上指出:“理论上讲,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雅典明确禁止雅典公民同外国人结婚 b雅典传统对公民资格的规定c同外国人结婚的公民不能担任重要官职 d雅典人仇视外国女性27、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奴隶与平民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 b保留了习惯法的陋习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保留了债务奴隶制28、在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城邦对公职人员实行多种约束。其中包括 任期的限制 陪审法庭的监督 陶片放逐法的震慑 公职人员必须是成年男性公民 a b c d29、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对于一个联邦的持久存在,必要的文明同质性不亚于各成员的结盟需要。有一个事实令人羡慕地便利了美国建立联邦政府。各州不仅有大致相同的利益、相同的起源和语言,而且处于相同的文明水平。这便使它们的联合几乎永远成为容易的事情。”这表明 a. 独立战争后邦联政府被联邦政府取代的必然性 b. 地区文明的同质性是联邦政府持续存在的保障c. 美利坚民族的产生是联邦政府建立的基本条件 d. 政治体制的确立与改变必须结合本国实际情况30、“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构建民权政府31、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32、“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1609年,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东印度公司与当今跨国公司的不同是 a利用殖民扩张进行资本积累 b推动资本主义发展c拉大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 d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33、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 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7515685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34、2011年5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爱尔兰进行了国事访问,成为自爱尔兰脱离英国统治以来首位访爱的英国君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伊丽莎白二世行使政府首脑权力 b英国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c伊丽莎白二世对外代表英国访爱 d君主制度在英国持续的时间较长35、“美国联邦宪法既非神授,也非在一定期限内由人类的智慧和决心写出来的最伟大作品,而是一部实际可行的文件。它被人规划来满足某些迫切的需要,并被人修改以适应意外情况。”材料主要反映了美国宪法 a是一部完美的法律文件 b适应了现实的需要 c由少数人操纵进行修改 d坚持了民主原则36、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37、梯也尔在1871年8月就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之后,与君主派及共和派辩论时说:“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其中“最可怕的革命”指的是 a各种政治派别间激烈的斗争 b农民阶级的暴动与起义 c无产阶级建立新政权的斗争 d封建顽固势力的复辟38、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国民议会中有多数议员希望恢复君主制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缔结条约和特赦权力3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a市场因素 b军事因素c技术因素 d政治因素40、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认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 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经过婚礼,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材料二 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结婚登记,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才算完成了结婚。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1)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教徒结婚的条件(6分) (2)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怎样变化?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10分) 42(24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卢梭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料: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 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