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吴哥窟ppt.ppt_第1页
柬埔寨吴哥窟ppt.ppt_第2页
柬埔寨吴哥窟ppt.ppt_第3页
柬埔寨吴哥窟ppt.ppt_第4页
柬埔寨吴哥窟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柬埔寨吴哥窟 1403第三组 1403班第三组小组分工 组长 黄维燕 041402011 具体分工 ppt演讲 黄维燕 041402011 ppt制作 李梦君 041402016 朱伶 041402045 查找资料 陈婷 041402007 王万云 041402034 庄佳纯 041402044 资料整理总结 包宽智 041402002 陈春 041402004 目录 遗产特色 列入濒危遗产原因 脱危原因 2 3 4 遗产介绍 吴哥窟 入选时间 1992年批准依据 文化遗产 i ii iii iv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吴哥窟是东南亚最重要的考古学遗址之一 吴哥窟遗址公园占地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 包括森林地区 有9至15世纪高棉王国各个时期首都的辉煌遗迹 其中包括了著名的吴哥寺 以及坐落在吴哥索姆以无数雕塑饰品而著称的白永寺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对这一遗址及其周边制定了一项覆盖范围广泛的保护计划 遗产特色 吴哥窟是行政和礼拜神君的中心 许多大庙都反映了印度的宇宙论和神话主题 吴哥窟布局十分匀称 富有节奏 吴哥窟航拍 镜像对称和旋转对称 山 字形 台基结构 源自希腊 传入印度逐渐演变成为吴哥窟建筑重要特色之一 可能是因为柬埔寨常遭受媚公河泛滥之灾 时至今日许多民居任搭在高架上以避洪水 吴哥窟许多古迹都有台基 回廊是吴哥窟另一个突出的建筑艺术特色 吴哥窟的回廊由三个元素组成 内侧的墙壁兼朔壁 外向的成排立柱和双重屋檐的廊顶 长长的画廊 数十根立柱 一字排开 为吴哥窟的总体外观 添加横向空间的节奏感 画廊的重檐 为吴哥窟的外观添加纵向节奏感 回廊首先出现于空中宫殿的顶层台基 在吴哥窟发展到颠峰 三层台基各有回廊 最终归结到主体中心宝塔 13 可编辑 11世纪初的茶胶寺 1001年 是典型古印度式金刚宝座塔 有五座宝塔在三阶宝座之上 茶胶寺 时间表 列入原因世界濒危遗产原因 20世纪后半期 柬埔寨出现了政治和军事动乱 吴哥庙宇群也遭到一些战争破坏和盗窃 历史原因 主要原因 当地人管理保护意识不够 草木掩盖 风雨侵蚀破坏 岩石的自然侵蚀和风化 国内长期的骚乱威胁 频繁的抢劫 遗址内雕刻被猖獗走私 柬越战争混合雷场 冒险乐园600万1100年5分钟2004年8月108 激增的游客量 1993年七千多名2016年480万人次到吴哥寺里参观 砂岩阶梯和雕刻作品被众多的游客所磨损 暹粒市 柬埔寨城市 附近为了迎合游客们的需求过度开采地下水已经导致一些寺庙的倒塌 新增问题 脱危原因 遗产维修及保护 自1993年开始 世界各国对吴哥窟的保护工作重新展开 德国飞天女保护工程正致力于保护吴哥窟的飞天女和其他浮雕装饰免遭损坏 修理工作还包括修理结构倒塌 防止进一步倒塌等其他项目 中国也积极参与了这项合作 主要负责修复吴哥窟周萨神殿的主殿 副殿 图书馆以及附属设施 1993年 中国代表在柬埔寨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举办的日本东京政府间会议上表示 原意派专家参加吴哥保护国际行动 随后 中国政府拨出1千万元人民币专款 作为实施援助柬埔寨吴哥保护工程的经费 1998年2月9日 国家文物局正式指派中国文物研究所 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承担吴哥古迹 周萨神庙 的保护修复工作 安全问题解决 2004年 抢劫问题和地雷问题被柬埔寨成功解决 游客破坏问题解决 近几年当局已经对一些建筑物采取了限制游客量的措施并加了木质楼梯来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