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三册古诗文默写专项复习.doc_第1页
高二语文第三册古诗文默写专项复习.doc_第2页
高二语文第三册古诗文默写专项复习.doc_第3页
高二语文第三册古诗文默写专项复习.doc_第4页
高二语文第三册古诗文默写专项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第三册古诗文默写专项复习(一) 1氓之蚩蚩,。匪来贸丝,。2不见复关,。既见复关,。3.(1)爱而不见,。(2)彤管有炜, 。(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氓(诗经?卫风)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扈江离与辟芷兮,。离骚(战国?屈原)5汨余若将不及兮,。,夕揽洲之宿莽。6日月忽其不淹兮,。唯草木之零落兮,。7不抚壮而弃秽兮,。乘骐骥以驰骋兮,。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8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指如削葱根,。,精妙世无双。9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10,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11,相去复几许?,脉脉不得语。短歌行(三国?曹操)12,人生几何!譬如朝露,。13慨当以慷,。何以解忧?。14,。绕树三匝,何枝可依?15山不厌高,。,天下归心。归园田居(东晋?陶渊明)16少无适俗韵,。,一去三十年。17,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18方宅十余亩,。,桃李罗堂前。19暧暧远人村,。狗吠深巷中,。20户庭无尘杂,。,复得返自然。长歌行(乐府民歌)21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忆江南(唐?白居易)2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23天姥连天向天横,。天台一万八千丈,。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24,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25,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26千岩万转路不定,。熊咆龙吟殷岩泉,。云青青兮欲雨,。27列缺霹雳,。洞天石扉,。28青冥浩荡不见底,。 29忽魂悸以魄动,。惟觉时之枕席,。30世间行乐亦如此,。别君去兮何时还?,须行即骑访名山。,使我不得开心颜!31大弦嘈嘈如急雨,。嘈嘈切切错杂弹,。琵琶行(唐?白居易)3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33曲终收拨当心画,。东船西舫悄无言,。3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山居秋暝(唐?王维)35,天气晚来秋。,清泉石上流。36竹喧归浣女,。随意春芳歇,。37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唐?杜甫)38,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39丞相祠堂何处寻?。映阶碧草自春色,。40,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蜀相(唐?杜甫)41山围故国周遭在,。淮水东边旧时月,。石头城(唐?刘禹锡)4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43沧海月明珠有泪,。此情可待成追忆,。锦瑟(唐?李商隐)4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4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南宋?陆游)46?往事知多少。,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南唐?李煜)47,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48执手相看泪眼,。念去去,千里烟波,。49,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雨霖铃(北宋?柳永)50. 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高二语文第三册古诗文默写专项复习(二) 1大江东去,。故垒西边,人道是,。2,卷起千堆雪。,一时多少豪杰。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谈笑间,。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5,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又岂在朝朝暮暮。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最难将息。7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雁过也,正伤心,。8,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9,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声声慢(宋?李清照)10,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人道寄奴曾住。11想当年,。1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凭谁问:,?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辛弃疾)13淮左名都,解鞍少驻初程。,尽荠麦青青。14自胡马窥江去后,犹厌言兵。渐黄昏,都在空城。15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难赋深情。16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念桥边红药,。扬州慢(南宋?姜夔)17长安回望绣成堆,。,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唐?杜牧)18.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天上人间。浪淘沙(李煜)19.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20.夜来幽梦忽还乡。,。相顾无言,。21.料得年年断肠处,。江城子(北宋?苏轼)六国论(北宋?苏洵)22六国破灭,战不善,。,破灭之道也。23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盖失强援,。故曰弊在赂秦也。24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25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起视四境,。26古人云:“以地事秦,火不灭。”此言得之。27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并力西向,。28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游褒禅山记(北宋?王安石)29夫夷以近,;,则至者少。30而,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31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伶官传序(北宋?欧阳修)32.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 自然之理也。3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岂独伶人也哉?石钟山记(北宋?苏轼)34.事不目见耳闻,可乎?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项脊轩志(明?归有光)35.借书满架,_,冥然兀坐,_,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36.三五之夜,_,桂影斑驳,_,珊珊可爱。五人墓碑记(明?张溥)37有其石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高中语文第三册知识梳理 文学常识网络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儒家列为经典之一。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 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的“六义”。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中国屈原。楚辞:一种诗歌样式,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 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楚辞:书中主要收集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 歌。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楚辞中影响最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所以“楚辞体”又称为“骚体”。离骚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优秀传统。3乐府:原指掌管音乐的官府,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为乐府或乐府诗,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乐府的艺术特色:叙事性强。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样式多样。不少作品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4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首句作题目。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干金。5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号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代表作有白马篇等。6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后人称之为诗仙。7自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是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白氏长庆集。代表作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还有卖炭翁(七言古诗)、钱塘湖春行(七律)。8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人。名篇有鸟呜涧(五绝)、送元二使安西(七绝)、观猎(五律)。昧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9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曾官至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著有杜工部诗集。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世称他为 诗圣。三吏指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10刘禹锡:字梦得,中唐诗人。选人中学课本的作品有陋室铭石头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的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1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有李义山诗集,代表作无题贾生夜雨寄北锦瑟。12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诗作关山月书愤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世传诵,诉衷情钗头凰是很有艺术特色的词。著有剑南诗稿。现代文词语网络一、 字音、字形(古文部分见课下注释)1记念刘和珍君1)字音长歌当(dng)哭菲(fi)薄(b)赁(ln)屋上课喋(di)血绯(fi)红攒(cun)射惩创(chung)浸渍(z)干(gn)练坚决立仆(p)殒(yn)身不恤2)字形(括号内的字是错别字)寥(谬)落 惨(残)淡人生 广有羽翼(冀) 赁(凭)屋上课桀骜(傲) 黯(暗)然泣下 和蔼(霭)可亲 喋(渫)血流言蜚(匪)语 屠戮(戳) 阴谋诡(鬼)计2故都的秋1)识记字音混沌(dn)潭柘(zh)寺一椽(chun)破屋点缀(zhu)落蕊(ru)细腻(n)著(zhu)着单衣颓(tu)废2)字形(括号里的字是错别字)环境清静(净)耳根清净(静)使作陪(倍)衬感到落寞(漠)秋蝉嘶(斯)叫态度严厉(历)3道士塔1)字音坍(tn)弛呆滞(zh)漠(m)然酝酿(ning)歆(xn)羡憨(hn)厚婀()娜尴(gn)尬(g)2)字形(括号里的字是错别字)歆(欣)羡干燥(躁)遗憾(撼)无可辩(辨)驳4泪珠与珍珠1)字音颔(hn)首郁(y)结自诩(x)冥(mng)顽不灵颤(chn)抖牡蛎(l)分泌(m)罪孽(ni)虔(qin)诚背(bi)负2)字形(括号里的字是错别字)饱经忧(扰)患境界尤(犹)高备(倍)尝苦难芸芸(纭)众生催(摧)泪真挚(贽) (载一半,留一半) 二、 词语解释1.寥落:稀少。2.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亢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作。3.桀骜:形容性情倔强。桀,不顺从。4.喋血:流血满地。喋:流出来的样子。5.浸渍:浸润,渗透。6.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殒:死亡。恤:顾虑。7.落寞:冷漠,寂寞。8.秋士: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9.歆羡:羡慕。10.蹊跷:奇怪可疑。11.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艰苦。12.芸芸众生:拂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13.心悦诚服:诚心诚意的服从或佩服。14.累赘:使人感到多余的麻烦。15.数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多奇。16.万姓胪欢:万众欢呼。万姓,老百姓。胪欢,欢心鼓舞。17.编纂:对有关资料进行编辑整理。18.直截了当:形容做事说话不绕弯子。19.厘定:整理规定。20.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三、词语辨析1. 流驶流失原句: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 ,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流驶”:常用来指时间。“流失”:常指自然界的水、土、矿石等,有时候也指人才及有用的东西。2. 微漠微弱原句: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二者都有轻微之意。不同的是,“微漠”表示淡漠,多指抽象事物;“微弱”表示小而弱,多指力量、呼吸等表示动态的事物。3.萧索萧条 原句:足见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怨,严厉,萧索的感触来。故都的秋 “萧条”:侧重强调冷寂、不兴旺。比如:景象十分萧条。“萧索”:侧重强调荒凉、衰败、无生气,多用于自然景物或人对自然景物的感觉。另外,“萧条”还可表示经济上的衰落,而“萧索”不可用于经济方面。4. 品位品味原句: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品位。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品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常作名词。“品味”指仔细体会、玩味,常作动词。文言文知识网络一、通假字1.诗经于嗟鸠兮 于,通“吁”。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隰则有泮:泮,通“畔”爱而不见:爱,通“薆”说怿女美 说,通“悦” 女,通“汝”自牧归荑:归,通“馈”2.离骚来吾道夫先路也 道,通“导 ”3.孔雀东南飞终老不复取:取,通“娶”箱帘六七十:帘,通“奁”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4.梦游天母吟留别列缺霹雳 列,通“裂”5.诗七首一尊还酹江月 尊,通“樽”。6.六国论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如果。 (半)二.古今异义1.送子涉淇.古义:你。今义:孩子2.泣涕涟涟古义:泪 今义:鼻涕。3. 夫惟捷径以窘步 古义:小径、便道,比喻邪路 今义:近路4.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约束。5.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6.感君区区怀古义:真情挚意。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7. 处分适兄意 古义:处理安排 今义:按犯错情节作出处罚。8.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 今义:方便。9.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10.至于颠覆古义:终究,到结局。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11.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 今义:实际上。1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 今义:指父亲的父亲。13.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 今义:表示一次又一次。1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为一个词,指理解事物的能力。1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16.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古代分数的表示法为母数、子数连用,中间不用“分”和“之”。今义:数词。1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1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19.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所以,古义:的缘故。 今义:常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半)三、常见实词归类(实词、虚词以课后练习为重点)1三首 夙夜忧叹 (日。) 夙 夙兴夜寐(早。)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 2孔雀东南飞并序 处分适兄意(适合,依照。) 始适还家门(出嫁) 适 适得府君书(刚才。) 适彼乐土(往,到。) 多谢后世人(劝告,劝诫。) 谢 谢家来贵门(辞别。) 阿母谢媒人(谢绝,拒绝。)3梦游天姥吟留别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拔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选取。) 项庄拔剑起舞(抽出。) 4琵琶行(并序)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暗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昏暗。)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5六国论暴 暴霜露(暴露,动词) 暴秦之欲无厌(凶暴凶恶残酷的,形容词)犹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像,好像,动词) 良将犹在(还,副词。)终 终继五国迁灭(终于,副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始 始速祸焉(才,副词。)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起初。) 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如果,连词。) 并力西向(对着,这里有对付的意思,动词。) 欲 则秦之所大欲(想,想要,动词。) 暴秦之欲无厌(欲望,名词)非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错误,不对。)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 当与秦相较(互相。) 相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辅助,动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n宰相,辅佐君主的大臣。) 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形势。) 势其势弱于秦(实力。) 6游褒禅山记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通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观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名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动词。)谬 盖音谬也(错误,形容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动词。) 常 非常之观(平常,寻常,形容词。) 常在于险远(常常,副词。) 名 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明,名词用作动词。) 得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助动词。) 往往有得(心得,收获,名词。) 此言得之(对,说得对,动词。) 较秦之所得(得到、获得,动词。) (半)四、常见虚词用法(实词、虚词以课后练习为重点) 秋以为期 (介,把)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介,用) 不赂者以赂者丧(介,由于)以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介词, 由于、因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用来) 余于仆碑(介词, 对,对于)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介词,在) 于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被) 郡之贤土大夫请于当道 (向) 青,取之于蓝 (从) (半)五.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云青青兮欲雨 (下雨) 虎鼓瑟兮鸾回车 (弹奏)歌以赠之 (作歌)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遇)义不赂秦(坚守正义)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筑舍定居)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命名) 后世之谬篡传而莫能名者 (识其本名,说明白) 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根源,活作动词,推究。) 微风鼓浪 (振动)乳二世 (喂奶) 执此以朝 (上朝)去今之墓而葬焉 (修墓) 缇骑按剑而前 (上前)买五人之饾而函之 (用木匣装)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照)未可明谓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约束) 而江浙之梅皆病 (患病)(2)名词作状语樯槽灰飞烟灭 (像灰那样,像烟那样) 赢得仓皇北顾 (向北)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负而前驱 (向前)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用船,坐船) 事不目见耳闻 (亲眼,亲耳)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在夜里) 雨泽下注 (向下面) 使不上漏(从上) 内外多置小门 (在内外) 东犬西吠(向西)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亲手)人皆得以隶使之 (像奴仆那样) 汶水西流 (向西)2动词活用(1)动词作名词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见到的景象)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流传的文字)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隐情)(2)动词的使动用法栗深林兮惊层巅 (使战粟,使震惊) 李牧连却之(使退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兴;使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使鸣响) 抶而仆之 (使倒下)安能屈豪杰之流 (使屈身) 必复之全之 (使恢复)3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三岁食贫 (贫苦的生活) 小则获邑,大则得缄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常在于险远 (险远的地方)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细小的事情;有谋有勇的人物)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表率) 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各地) 斫其正(端正的枝条)(2)形容词作动词始速祸焉(招致) 不能独完(保全)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走到尽头)火尚足以明也 (照明)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尽情享受)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弄错) 借书满架(装满) 亦以明死生之大 (表明) 穷卜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尽)(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足以荣汝身(使荣耀) 艰难苦恨繁霜鬓 (使增多)六、特殊旬式1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也表判断。)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也表判断。) 今所谓慧空禅院,褒之庐冢也(也表判断。) 此三者,吾遗恨也(者也表判断。)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 表判断。) 噌眩者,周景王之无射也(者,也表判断。)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斯固百世之遇也。 贤士大夫者,同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2被动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示被动。)洎牧以谗诛(主语牧是被动者,成为意念上的被动。)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为天下笑(为表被动。)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表被动。)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不能容于远近3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 赵尝五战于秦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盛以锦囊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得双石于潭上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然余居于此 鸡栖于厅 而母立于兹 室西连于中闺 其制稍异于前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忠义暴于朝廷 荣于身后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2)定语后置 石之铿然有声者(铿然有声是中心词石的后置定语) 苟以天下之大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3)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否定句中,否定副词不后面的代词 余作欺的宾语,前置。) 何以解忧 谁为哀者?4省略旬 且放白鹿(于)青崖间 有碑仆(于)道 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还矢(于)先王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妪)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断头置(于)城上 扼腕(于)墓道 激昂(于)大义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于)道路第六单元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日影反照 反通返 2.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 3.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止通只 4.夫十有一月之中 有通又 5.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通资 6.亦曷故哉 曷通何 7.其级七千有余 有通又 8.须臾成五采 采通彩 9.少圜 圜通圆 二.词类活用 1.前辟四窗 前,名作状,在前面 2.东犬西吠 西,名作状,对着西 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手,名作状.亲手 4.垣墙周庭 垣墙,名作动,砌墙 6.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朝,名作动,上朝 7.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名作状.象奴仆一样 8.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名作动,修墓 9.其疾病而死 疾病,名作动,生病 10.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抚,名作动,出任巡抚 11.缇骑按剑而前 前,名作动,走上前 12.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函,名作动.用木匣子装 1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先,形作名.表率 14.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形作名,远近的人 15,以尽天年 尽,形作动, 16.亦以明死生之大也 明,形作动,表明;大,形作名,重大意义 17.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使动用法,使-屈身 18.汶水西流 西,名作状,向西 19.济水东流 东,名作状,向东 20.明烛天南 烛,名作动,照亮 21.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绳,名作动,约束 22.斫直,删密,锄正 直 密正, 形作名 23.以夭梅病梅为业 夭,使动用法;病,使动用法,使-病 24,必复之全之 复,使动用法.使-恢复;全,使动,使-保全 25.有以文人画士怪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隐,动作名,隐情 (完)文言文分类练习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2、暴秦之欲无厌3、王回深父 4、南声函胡5、莫夜月明 6、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当”通“倘” 2、“厌”通“餍” 3、“父”通“甫” 4、“函胡”通“含糊” 5、“莫”通“暮” 6、“考”通“拷”二、找出下列活用的词,说明用法并解释。李牧连却之 以弱天下之民火尚足以明 常在于险远函梁君臣之首 舟行适临汝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礼天下之奇才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日削月割始舍于其址 其见愈奇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一夫夜呼 忧劳可以兴国伶人困之 有泉侧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却:动词,击退 弱:使动词 明:照明 险远:险远的地方函:动词,装在木匣子里 舟:乘船 鸣:使动 礼:以礼相待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舍:建房子 见:见到的景象幽暗昏惑:幽暗昏惑的地方 谬:弄错;传流传的文字 夜:在夜里兴:使动 困:使动 侧:从旁边 目:亲眼;耳:亲耳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非兵不利战不善 盖失强援 不赂者以赂者丧率赂秦耶 小则获邑 其实百倍不能独完 然后得一夕安寝 后秦击赵者再诸侯之所亡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以有尺寸之地 举以予人 奉之弥繁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始速祸焉 此言得之洎牧以谗诛 可谓智力孤危 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或未易量 为国者苟以天下之大 而卒葬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 庐冢盖音谬也 而记游者甚众 有穴窈然何可胜道也哉 则其至又加少矣 于人为可讥有怠出者 尚不能十一 既其出非常之观 空中而多窍 则或咎其欲出者夫夷以近 无物以相之 险以远何其衰也 与尔三矢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而皆背晋以归梁 君臣相顾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岂得之难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 微风鼓浪 扣而聆之是说也 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余尤疑之 适临汝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硿硿焉 噌吰 微波入焉石穴罅 如乐作焉 汝识之乎 殆与余同 虽知而不能言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 而言之不详 终不肯以小舟自以为得其实 如钟鼓不绝 独其为文犹可识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兵:武器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 以:因为 率:全都,一概邑:城填 其实:那实际上 完:保全 然后:这以后 再:两次所亡:丧失的土地 厥:相当于“其”,他们的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暴:暴露 以有尺寸之地: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举:全 奉:送 弥:愈,更加判:确定、断定 至于:以致,以至于 固:本来 与:亲附、亲近 速:招致得:适宜,得当 洎:及、等到 智力:智谋和力量 诚:实在、确实向使:假使 易量:轻易判断(出高低来) 为:治理 苟:假如 以:凭借卒:死后 从:跟随 故事:旧事、前例 仆:倒 漫灭:模糊、磨灭 庐:屋舍冢:坟墓 盖:大概 谬:错误 记游者: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的人 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胜:尽 其至:到达的人 加:更 于:在 怠:懈怠十一:十分之一 既:已经 其:助词,无实在意义 非常:非同寻常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咎:责怪 夷:平坦 以:而 相:帮助 险:危险何其:多么 与:交给 原:用作动词,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所以:的原因 以:而 归:归附 顾:回头看 其:相当于“应当”“一定”乃:你的方:当 以:用 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岂:难道 故:因此 举:全鼓:振动 扣:敲 聆:听 是:这 桴:鼓槌 腾:传播 韵:这里指声音 徐歇:慢慢消失 尤:更加 适:往 因:因此 得:能够 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噌吰: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焉:之 罅:裂缝 作:演奏 焉:的样子 识:知道殆:大概 言:用文字表述、记载 陋:浅陋 乃:竟 言:(同上) 终:终究其实:它的真相 鼓:击鼓 绝:不停 文:碑上残存的文字四、翻译下列句子,如是特殊句式请在括号里说明。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 6、又以悲夫古书之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 8、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 9、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 10、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1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12、古之人不余欺也! ( ) 13、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14、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8、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19、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0、请其矢,盛以锦囊四、翻译下列句子,如是特殊句式请在括号里说明。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被动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 )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反问 )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6、又以悲夫古书之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8、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被动 )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9、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