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课堂)高中地理 专题1.5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同步精品课堂)高中地理 专题1.5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同步精品课堂)高中地理 专题1.5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同步精品课堂)高中地理 专题1.5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同步精品课堂)高中地理 专题1.5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5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班级_ 姓名_ 学号_ 分数_(测试时间 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誉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1-2题。1.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2.浅层地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答案】1.a 2.a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内部结构。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完成3-4题。3.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圈层 b圈层 c圈层 d圈层4.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答案】3.b 4.c【解析】试题分析:3.为地壳、为地幔、为外核、为内核,岩浆存在于软流层中,位于地幔,所以选b项。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横波只能通过固态,横波在消失,说明可能为液态,故c正确。考点:地壳内部圈层结构。在地核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加热下,最靠近地核的那部分地幔会形成一个就像“烟囱中的滚滚浓烟一样”垂直上升的热柱,这种地幔中的呈柱状分布的热异常领域,称为地幔柱。读世界地幔柱局部分布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5.当地幔柱上升到岩石圈底部,对接触岩石的影响主要是()a.侵蚀作用 b.变质作用 c.重熔再生 d.冷却凝固6.下列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地幔热柱的是()a.欧洲中东部 b.北美中部 c.东非大裂谷 d.青藏高原【答案】5b 6c考点:内力作用和地球圈层结构 左下图为某地水平地质剖面图。某日发生地震(丙地的地表为震中),根据甲、乙两地观测站的地震波记录,绘出了地震横波与纵波的走时曲线图(右下图),据此回答7-8题。7.仅考虑地壳运动对岩层的影响,则同为砂岩的乙、丁、戊,其岩石坚硬程度从大到小排序是a丁乙戊 b戊丁乙 c乙戊丁 d戊乙丁8.下列关于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横坐标向右增大,则反映出烈度越来越大b表示甲地的观测站,表示乙地的观测站ca线表示纵波走时曲线图,b线表示横波走时曲线图d越接近震中的观测站,其纵波与横波抵达时间差距越小【答案】7.c 8.d 考点: 该题考查岩石和地震波。下图为“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9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p波速度始终大于s波b都在月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c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d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解析】选c。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10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a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而没有s波b月球内部结构中没有“软流层”c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d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解析】选d。月球表面附近没有气体、液体存在,所以无法找到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软流层”从图中地震波变化上无法显示出来,从题干可知,这只是表示月壳与月幔。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45秒,智利西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下图为“智利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1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岩石圈 b软流层 c下地幔 d外核12.该地震发生源于 a火山喷发 b板块张裂 c板块挤压 d地层塌陷13.目前智利防御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是a加大投入,增加快速运载工具 b加强科研,提高预报的准确率c加强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d加固岩体,提高抗震防塌标准【答案】11.a 12.c 13.c13.加大投入,增加快速运载工具,与防御地震无关,a错。目前的技术对地震的预报所起的防御作用不大,b错。加强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可以有效减轻灾害,c错。不知地震发生的位置,加固岩体,提高抗震防塌标准不太实际,d错。考点:地震的震源位置,发生原因,防御措施。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4-15题。14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c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15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10 km处可以表示()a海平面 b莫霍界面 c岩石圈底面 d古登堡界面【答案】14d15.b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乙_。(6分)(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b测得的地震震级为8.3级,e测得的地震震级为_级。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8分)(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6分)【答案】(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8.3e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3)如图(过a点作地核外缘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17.读图回答问题。(20分)(1)代表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的曲线:a,b。(填 “纵波”“横波”)。(2)地壳的上层f是层,下层g是层,f层与g层密度的比较是fg(填“”、“”或“=”)。(3)d、e是地球内部分层的界面,d是面,e是面。在d界面随深度增大,横波发生的变化是,纵波发生的变化是。(4)一般认为i层的物质组成是的硅酸盐类矿物。【答案】(1)横波、纵波 (2)硅铝层、硅镁层、(3)古登堡面、莫霍面、突然消失、迅速降低 (4)铁、镁【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1)图示a波的传播速度较b波慢,故判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2)图示地壳的上层为硅铝层,而下层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